第55章 賢士論鄭

劉曄見荀彧如此緊張,暗覺好笑,“放心吧,我來的時候已經讓老福叔把門關上了。”

荀彧笑着指了指劉曄,搖頭道,“子陽快說,仲德的書信上寫了什麼?”

劉曄還是繼續賣着關子,“我有幾個問題,還沒請教文若你呢。”

荀彧一怔,“什麼問題?”

“鄭綸是誰?”

荀彧略一思索,答道,“萍水相逢。據說,有可能是徐州鄭老夫子的後人,不過伯純自己從來沒有承認過,也許不是。”

劉曄點點頭,“好個萍水相逢!能讓文若和公達兩位如此上心的,絕不是尋常之輩。”

荀彧笑道,“不瞞子陽,伯純與我等雖然相識時日尚淺,交情卻不淺。”

“願聞其詳。”

“世間有一寶物,其尊可號令天下;其顯可抵王孫貴族;其貴可換十座城池。如此貴重之物,伯純卻交與我保管,我屢次想返還,彼卻視如無物,足見其待人之誠。”荀彧的話,如果讓鄭綸知道,怕是會從夢裡笑醒。可是偏偏玉璽在荀彧的眼中,確實無比尊崇,然而荀彧顯然還不足以僅憑這一點,就對鄭綸絕對傾誠。荀彧又道,“彼在袁本初帳下勉強充一破虜將軍,手下士卒不滿三千,皆冀州韓馥舊部,然知我荀家遭了劫難,二話不說,親自統率軍中最精銳的將士一路隨行……險些還壞了性命!”

黃河一戰,被荀彧荀攸引爲畢生的恥辱,因爲鄭綸爲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家眷而遭遇重創,可是自荀爽以下,荀家人卻屈服於曹操!雖然曹操永遠都不會承認,黑衣人就是他曹操的部下,但是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儘管曹操對二荀給予了崇高的禮遇,可是那絲毫不能抹殺二荀的仇恨。當然,這一切荀彧不會詳盡地告訴劉曄,而郭嘉和典韋卻出於荀彧的安排和舉薦,也暫時安置在曹軍麾下,他們需要等待的是一個真正的時機,而且他們更需要見到一個百折不撓重新崛起的鄭綸,現在鄭綸做到了,而他們也認爲時機已經到來。

劉曄細細地聽荀彧說完,神情變得嚴肅起來,緩緩問道,“文若身懷之物,莫非就是傳國玉璽?”

荀彧鄭重地點了點頭,“子陽是光武帝之後,只怕沒人比你更清楚這玉璽的重要吧?”

劉曄疑道,“鄭綸果真將此物託文若兄保管?”

“那還有假?”荀彧帶着劉曄到了後堂,有一處僻靜幽室,將玉璽拿了出來。

劉曄方信,“曏者有人言,江東孫堅得了玉璽,沒想到竟在兄處。”

“此事尚有來歷,”荀彧笑着把鄭綸得寶的經過告訴了劉曄,又道,“孫堅懷璧其罪,至今尚困於江夏劉表,衝突不出,殊不知枉得了假璽。”

劉曄又問,“如若獻上此寶,少不得便可得一州之長……”

荀彧會意,忙解釋道,“伯純逃離洛陽之後,屈身於袁紹,後又在黃河遇襲,哪有時間入京獻寶?某聞日前長安王司徒之變,亦有伯純的功勞。”

劉曄恍然,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神往,“某常與奉孝論及天下英才,從未聞鄭綸之名,不想竟出了此等豪傑之士,難怪奉孝最近時常會把‘伯純’二字掛在嘴邊了。”

荀彧深以爲然,“前番奉孝曾得了伯純消息,本欲立即投之,後公達言,我等既自負經綸之才志,尚須斟酌。不想伯純受了東平太守,也來了兗州,日前汶水四戰而退張青,彼破虜舊部從中山郡不遠千里來投,足見其治軍之德。哈哈,公達須輸我三鬥米!”

劉曄啞然失笑,“有此等好事,以後文若還與公達打賭,可得算上我一份。”

荀彧、劉曄當然不會在意贏了幾鬥米。荀彧忙又提起程昱的書信,劉曄只說了八個字:“委以郡治,從無懷疑。”

荀彧哈哈大笑,“這纔是鄭伯純!”

劉曄顯然也動了心,“仲德先生雖不曾真正出仕爲曹,卻是曹公派往東平的使者,爲何伯純不見疑,反而還如此重用?”

“很簡單,我與奉孝讓仲德帶去了一份帛書。”

“寫了什麼?”

“伯純如晤;彧、嘉拜上。一首一尾,中間卻是空白。”

劉曄大笑,“此乃觀其行耳!仲德先生既言是文若、奉孝之友,按照伯純一貫的作風,便不足爲奇了。”

荀彧突然問道,“我想趁曹操兵敗,獻了兗州,如何?”

劉曄早就猜到了荀彧的想法,卻是沒作任何考慮,立刻否定,“不可!曹操乃是詐敗!”

荀彧並不意外,又問,“何以見得?”

劉曄道,“曹操奉旨討賊,卻出兵五千抗敵百萬,無異於以卵擊石,敗在情理之中。東郡夏侯惇、湮城曹仁理應救援,然而皆屯重兵而不顧,其中必有部署。況且曹軍的主力放在東郡、湮城,顯然是針對諸位先生而來的,輕易若獻城池,必反受其害,更何況公達與司空大人被曹操留用軍中挾制,恐有不測。”

“公達必有自保之策,不必擔憂,子陽言及夏侯、曹仁,確實不得不防。”荀彧又道,“可是奉孝之意?”

劉曄笑道,“奉孝可比你更狠。擬使典壯士並其部下,先斃了曹仁。不料曹軍屢敗,已經退至山陽,滿寵率鄉人投之,與湮城互爲犄角之勢,不得已改變了計劃,特讓我前來通知文若,不可輕舉妄動。”

“莫非山陽滿伯寧?”荀彧不禁頓腳,“早知如此,便該先知會伯寧!”

劉曄大笑,“我與伯寧交情莫逆,只須書信一封便可招其來投。”

荀彧猛地一拍前額,“我怎麼忘記了,在穎川之時,除奉孝外,便以汝二人年少輕狂,老夫子可沒少罰你們兩個面壁!”

“長者不念舊惡……”劉曄竟羞紅了臉。

荀彧思量再三,最終決定放棄一切在曹軍所受的待遇,孤身投奔鄭綸;這一點與郭嘉的意見不謀而合。東平郡的軍事力量還不足以與曹操抗衡,即便偷襲了東郡和湮城,將會遭到曹操最猛烈的反撲,東郡和東平就會徹底被曹操圍殲在兗州;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不影響曹操在兗州的根基,那麼曹操就沒有任何藉口來對付鄭綸,畢竟鄭綸在名義上是朝廷委任的東平太守。

荀彧不顧荀攸和荀爽,飄然離開了東郡;郭嘉與典韋也帶走了所有的突擊營舊部,同行的自然還有劉曄。走得異常決絕,甚至連曹操平日賞賜的一切東西都原封不動,僅僅在各自的居所留下一個字柬,內容大同小異:黃河之恥,不敢相忘!

曹操當日留下衆人在兗州,雖然仰慕衆人的才華,但是始終都不敢交託重任;而鄭綸出現在東平之後,曹操更是動了殺念,苦於黃巾大軍壓境,索性便留着兩枚釘子在後方,期望荀彧和郭嘉萌生異心,殺之有名。可是荀彧、郭嘉偏偏走得這麼輕鬆寫意,等到夏侯惇、曹仁察覺,衆人早就遠離了東郡。

曹操聞訊,後悔不迭,回頭質問荀攸。荀攸神色不變,只言人各有志。

曹操大怒,正欲將荀攸軟禁收押,卻被滿寵勸阻,“文若之行,公達顯然不知情,若因此慢了賢士,恐傷了天下士人之心。”

曹操恨恨地拂袖而去,荀攸淡然而笑。

鄭綸擊敗張青之後,立刻率軍返回東平,靜觀其變。程昱興沖沖地告訴鄭綸,“如不出意外,文若、奉孝已在來東平的途中!”

鄭綸高興壞了,竟是衣不卸甲,立即下令破虜營全軍迎接。甄宓早得了消息,竟又換上了一身戎裝,“我也要去接奉孝哥哥!”

鄭綸大笑,卻不避忌,與甄宓同坐一馬,往南接應。

程昱在後看得目瞪口呆,頻頻捻鬚。

第4章 將計就計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5章 倒行逆施第84章 司農朱雋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7章 計出連環第64章 二將歸心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35章 白虎之威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53章 銜枚夜襲第25章 戰場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8章 虛虛實實第44章 販夫走卒第92章 傲骨涉險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42章 殺戮夢魘第81章 關中混戰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2章 穎川疑雲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26章 黑衣死士第91章 自投羅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81章 關中混戰第27章 斂財取道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3章 各懷心思第4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蔡氏父女第2章 如夢如戲第56章 寧陽相會第6章 調虎離山第60章 女兒嬌第22章 穎川疑雲第23章 血戰磐河第34章 馬不停蹄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21章 現實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6章 中山龍嘯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18章 鬥一鬥第18章 命運蛻變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0章 安平客棧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37章 南轅北轍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96章 困獸欲搏第119章 愛之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64章 二將歸心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18章 鬥一鬥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75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雁門奇襲第82章 新仇舊恨第63章 五日之約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0章 二荀之抉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86章 中山龍嘯第37章 南轅北轍第24章 走馬擇主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74章 青皇促駕第70章 棋風如人第46章 閉月添愁第57章 飛戟擲敵第58章 山陽戰略第6章 調虎離山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21章 現實第92章 傲骨涉險第98章 難竟之功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22章 穎川疑雲第43章 黃河水賊第74章 青皇促駕第58章 山陽戰略第51章 東平太守
第4章 將計就計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5章 倒行逆施第84章 司農朱雋第80章 琴由心生第47章 計出連環第64章 二將歸心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35章 白虎之威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15章 刑場混戰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53章 銜枚夜襲第25章 戰場第19章 穎川四士第38章 虛虛實實第44章 販夫走卒第92章 傲骨涉險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42章 殺戮夢魘第81章 關中混戰第93章 各懷心思第22章 穎川疑雲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26章 黑衣死士第91章 自投羅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81章 關中混戰第27章 斂財取道第51章 東平太守第93章 各懷心思第4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蔡氏父女第2章 如夢如戲第56章 寧陽相會第6章 調虎離山第60章 女兒嬌第22章 穎川疑雲第23章 血戰磐河第34章 馬不停蹄第80章 琴由心生第121章 現實第99章 平靜暗潮第86章 中山龍嘯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118章 鬥一鬥第18章 命運蛻變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8章 命運蛻變第30章 安平客棧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37章 南轅北轍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96章 困獸欲搏第119章 愛之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章 適閒雅居第64章 二將歸心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18章 鬥一鬥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09章 宿怨爭衡第75章 偃旗息鼓第87章 雁門奇襲第82章 新仇舊恨第63章 五日之約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0章 二荀之抉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86章 中山龍嘯第37章 南轅北轍第24章 走馬擇主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74章 青皇促駕第70章 棋風如人第46章 閉月添愁第57章 飛戟擲敵第58章 山陽戰略第6章 調虎離山第33章 女兒心思第121章 現實第92章 傲骨涉險第98章 難竟之功第107章 鉅細無遺第22章 穎川疑雲第43章 黃河水賊第74章 青皇促駕第58章 山陽戰略第51章 東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