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用長(下)

說到這裡,史彌遠擡頭,見宣繒滿臉地神不守舍。

以宣繒的見識、資歷和地位,一向被外人視爲史黨的重要謀主。這幾年來史相的威勢越來越盛,按說宣繒在史相跟前,應該越來越得力,也越來越懂得史相的心意。

但近年來史黨的利益越來越多地出於海上,於是無數部屬都像盯着腥氣的蒼蠅,整年整月地盯着好處。如宣繒這種專門受命負責與大周外來的人,一年裡倒有大半年不是在慶元府就是在海上。

或許視線放出去久了,看多了大風大浪,難以收回來投注到臨安府裡的精巧判斷。以至於此刻史彌遠真想和他討論大事,他卻有點反應不及的樣子。

一旦蒙古人和北方強敵大打出手,大宋有多少事要做!我史彌遠門下有多少事要做!

這時候,管蜀口那些死人做甚?基本的輕重緩急,都鬧不明白了嗎?

史彌遠微微皺眉,但他有事情非得吩咐給宣繒這等心腹,於是耐着性子解釋道:

“蜀口那邊,自吳曦受誅,一直動盪不安。之後繼任的安丙,也是個心底裡想要割據的。安丙去職以後,川蜀叛亂此起彼伏,尤其張福、莫簡二賊殺官造反,至少有六個軍州的兵士大批響應,十餘軍州人心動搖,糜爛不堪。分明是蜀中軍民百姓意圖逼迫朝廷,迎回安丙,繼續在川蜀劃地自雄,以至於董居誼去了四川兩年,事事皆遭掣肘,處處都陽奉陰違!”

史彌遠拍拍臥榻的扶手,冷冷道:“董居誼這廝,撈錢的心思重了點。後來聶子述去四川替他,自以爲離我遠了,辦事也沒個輕重。但四川本地的這批人既不忠於朝廷,便如人體生出了久治不愈的膿瘡。不以利刃及時割除,難道還要等着他們愈演愈烈,危及性命?就算蒙古人不動手,朝廷遲早也要施以斧鉞,狠狠地彈壓!”

文書上畢竟言辭寥寥,宣繒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不好拿這做由頭去和丞相爭辯。但在他心底裡,就是覺得這情形大有問題,當下又爭辯:

“蒙古人畢竟是異族!縱放他們來這麼一通,等若自啓門戶,讓韃子的軍隊輕易覷探蜀口百年經營的三關五州虛實,這可就……”

“那又如何!”

史彌遠有點不耐煩。他略提高嗓門道:“蒙古人和周國是死對頭!這兩家還都在方興未艾的時候,鬥起來必然血流成河,這對我們大有好處!要知道,我們擔心的,從來就不是蒙古人!”

宣繒倒抽一口冷氣,試探地問道:“難道相爺有意和北人敵對?”

問出這句的時候,只要史相稍有贊成,哪怕只微微一點頭,宣繒就敢斷定,史相發瘋了。

明面上,大宋自居正統,以臨安爲行在;北伐收復中原是大宋的大義名分和立國根本,不容反對。但現實是,自南渡以來,大宋就沒有從戰爭中獲取過任何利益。而且任何將戰爭付諸實施的舉措,都必然會影響多方的利益,最終帶來慘痛的結果。

朝廷不想見到戰爭,因爲戰爭必然帶來武人地位的提高,導致大宋穩定的內部失去平衡。百姓們不想見到戰爭,因爲伴隨戰爭的是血流漂櫓,是橫徵暴斂,習慣於安逸的百姓們承受不了。軍隊本身也不想作戰,因爲大宋的軍人普遍只爲一口飯吃,哪有爲一口半飢不飽的雜糧飯,上趕着送命的道理?

至於史相一黨的所有人,都是這幾年南北貿易最大的得益者。每年裡能夠傳給子孫後代的家財打着滾也似地增長,誰捨得打斷這種好日子?

大宋境內只有兩種人會跳着腳說要打仗。一種是讀書讀迂了的太學生,另一種,就是站在他們背後攪風攪雨的貨色。那些人叫嚷着戰爭,目的可不是戰爭本身,而是衝着史相來的,是想奪權。真要兩家打起了仗,宣繒不信他們敢上戰場。

所以,兩家的和平局勢維持下去,不是最好麼?

史相爲什麼非借路給蒙古人?就算沒有這條路,難道蒙古人和大周就不會打生打死了?那大周踏着蒙古人的屍骨崛起,兩家早就不死不休了。史相暗中授意,讓人借道給蒙古,根本就是多此一舉。而如果大宋插手其間……天可憐見,這仗根本就沒人想打,根本也沒法打!

宣繒真不想見到兩家和平的勢頭被打斷,更不希望打斷這勢頭的,是史相本人。說到底,所有人支持的是史相,可不是死鬼韓侂冑!如果史相非要往那條路走,就代表了整個政治版圖的分崩離析!

不不,不可能,以史相的眼光,絕不至於幹出這樣荒唐的事!

眨眼間,無數個念頭在宣繒腦海中轉過,他忽然注意到,史彌遠遲遲不語,眼中漸漸顯出一點憂慮。

難道說……

宣繒整個人僵了下,壓低了嗓音又問:“皇太子的身體……”

史彌遠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一日不如一日,很不好了。撐過今年冬天的可能,不超過三成。”

原來如此。

當年史彌遠政變誅殺前任宰相韓侂冑,從而取而代之,成爲獨一無二的權相。在這過程中他最大的盟友,便是來自宮廷內的皇后和皇太子。但皇太子自幼體弱多病,雖然名義上得皇帝授予參政的權力,其實成年累月足不出東宮,還隔三差五傳出病重的消息。

與此同時,皇帝雖然從不攬權,卻有意無意地擡高沂王嗣子的地位,彷彿將要用他來代替儲君。沂王嗣子本人就此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還越來越明顯地扯起大旗,站到與史相對立的位置上。

整軍經武,收復中原失地,便是最好用的一面大旗。

有趣的是,因爲如今控制中原的不再是茹毛飲血的異族,不少高喊正義口號的人因此膽量大了許多。大概他們覺得,異族只會用麻札刀劈頭亂砍,而北方漢人其實挺把趙宋官家的威嚴當回事吧。

史黨上下全都明白,這種想法愚蠢至極。

莫說現在了,靖康年間的燕雲漢兒就已經不把大宋放在心上了。而此後中原漢兒心向大宋的那批,得到的回報又未免讓人心寒。

一百年來,其中的是否對錯誰也沒法攀扯清楚。隨便什麼主張,支持的人說出百條道理,反對的人就能說出千條,接着支持的人報之以一萬條。看似條條都引經據典,文采斐然,其實全都成了一鍋粥。

“其實咱們大宋南渡以後,絕少以武力進取。局面建炎年間的將帥們何等厲害,可打仗動輒失敗,死傷不計其數,還出現過幾萬精兵投北的事情……他們究竟有什麼用?最終出現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穩定局面,靠的還不是秦忠獻公屈己求和,而在金國內部施展縱橫揮闔的手段?所以說,大宋的難題,從來不在外界,而在內部;要解決大宋的難題,關鍵也不是外人,而是內部那些只會高談闊論,而罔顧維持艱難的蠢貨!”

史彌遠說到這裡,宣繒可就明白了。

他立即道:“過去數年裡,我們不得不放任某些人一直高談闊論。他們已然形成風潮,不斷捲入有實力的官員。至於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也跟着喊什麼練兵選將,甚囂塵上。往日裡,咱們對此等風潮大可以徐徐分化,慢慢調治。但因爲皇太子病重,身在風潮中的官員們一旦與皇帝重新立儲的意圖相聚合……”

宣繒猛一咬牙:“相爺,圖窮匕見的事情隨時可能發生!”

過去數年裡,史彌遠及其門下在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政治勢力也擴張到了此前難以想象的程度。包括史彌遠在內的所有人,決不允許大權旁落。

何況史彌遠本身是靠政變上臺的。他對政敵的打壓手段之粗暴酷烈,大概只有秦忠獻公差相彷彿。宣繒作爲他的部下,越是瞭解這一點,就越不能接受己方的失敗。

可麻煩的是,史黨在這幾年裡,營造了太多盤根錯節的關聯。沂王嗣子真要振臂一呼,這個龐大的分肥體系有太多可供攻訐的地方。

沂王一黨嚷嚷北伐倒也罷了,真到了沂王即皇太子位,走上前臺了,其黨徒必然揮動其它的旗幟,與史相正面對抗。到那時候,風潮綿延不休,史相門下所有人都難以自處!

真到了那時候,史相怎麼辦?總不見得學習秦忠獻公,依靠北方的力量鞏固自身權力?

不可能的。

當年秦忠獻公能這麼做,是因爲北方的女真人沒有治理中原的信心,所以纔出了完顏撻懶這種內通大宋之人與秦相合謀,求南北和議。如今北方的周國……他們的皇帝姓郭,國號是大周,這意圖簡直明擺着!

大宋自家的陣腳如果亂了,大週會做什麼,還用猜嗎?

“所以,不能這樣下去。不能給這羣人拿刀子直衝我來的機會,不能給他們展開督亢地圖的機會。”

史彌遠重重點頭:“我要搶在風潮起來之前,強行把水攪渾!有人想要煽風點火,我就提前把火點起來,逼迫他們應對!”

“現在,趙貴和那小子躲在後頭,不允旁人把他的名字放在嘴邊。這班人也就不敢明着說自己的目的,只拿着一面主戰的大旗亂揮。既如此,我就提前動手,把他的羽翼一股腦兒地趕去江北前線……”

史彌遠把錦被一扔,冷笑數聲:“不是張口閉口說打仗嗎?中原馬上就要大亂。想打仗的,都給我滾出臨安,去邊境防備,看看別人怎麼打仗!不是好吹整軍經武嗎?那就親眼看看蒙古軍和周國的大軍,算算要怎麼個整軍經武法,才能頂得住!不是要收復中原嗎?中原亂起來了,他們的機會來了,爲什麼不去試試?打蒙古人也好,打周人也好,隨他們!”

宣繒聽着史彌遠的話,感覺史相不愧是大宋政壇最頂尖的人物。

史相的政敵們背後站的是沂王嗣子,沂王嗣子背後站的又是誰?分明是官家。

其實攤開來分析,皇太子的病重垂危,等於解除了皇帝對史相長期以來的顧忌。此刻情形不是朝堂上不同政治勢力的鬥爭,而是極度伸張的相權與終於等到機會的皇權之間的鬥爭。

這鬥爭豈止你死我活而已?稍有不利,破家滅門都是輕的!

自秦忠獻公以後,大宋還沒有一個宰相能壓制皇帝。但史相面對如此艱難的局勢也沒有絲毫慌亂,前後謀劃既出乎常人所料,又幾乎是滴水不漏。反倒是宣繒本人,挺費力才能跟上史彌遠的思路。

當下宣繒忙不迭點頭道:“那羣人既然主戰,就只能順應樞密院和臺諫的逼迫,去往緣邊軍州任職。他們只要一去,萬難脫身。而相爺就能贏得時間在臨安從容展布,以應對變局了!”

“臨安這邊,我已經有了成算,但需要時間。所以,中原越亂越好!”

史彌遠沉聲道:“蒙古人和那郭寧,廝殺的時間越久越好!若兩家殺得屍山血海,引發百姓逃亡,邊疆烽火連綿不息,那就更好!中原持續亂下去,樞密院和臺諫才能抵住壓力,把那些人死死地按在邊地,再也管不了行在的事!”

“那,相爺需要我做什麼?”

“北方周國士馬精強,聽說時常把蒙古人殺得狼狽。如今蒙古人傾巢而動,我們也要用其長處,別在小事上爲難。你立刻去京西約束住趙方,叫他和他的部下讓開道路,打開庫藏,再撐蒙古人一把!”

“……遵命。”

“當然,也不要做得太露形跡,你懂麼?”

“相爺只管放心。”

宣繒恭敬地拜服,倒退出室,細微的腳步聲與袍服的摩擦聲漸漸消失。史彌遠靠在榻上,靜靜地坐了會兒。

也不知什麼時候,他儒雅而頗具威嚴的面容變得愈來愈猙獰。忽聽見風吹動窗櫺,他猛轉頭看向那處,深夜時分,重重帷幄之外,但見濃黑如墨。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退(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勢家(中)第一百六十五家 勢家(下)第376章 飛仙(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奸(上)第七十七章 大亂(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洪流(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定海(上)第586章 大事(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恩(下)第305章 敵友(下)第451章 節度(上)第382章 盟友(上)第292章 舊業(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長(上)第530章 接應(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放糧(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洪流(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紅襖(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敵勢(上)第五十八章 先生(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守(上)第423章 大膽(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煙消(上)第351章 皆動(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南北(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令兄(上)第596章 內外(中)第540章 對陣(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大潮(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機會(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收買(中)第六十九章 重玄第六百七十四章 生死(上)第四十六章 利刃(下)第十一章 匯合(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莽原(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通神(下)第二百零五章 人潮(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生死(下)第五十二章 靠山第七百七十七章 膽色(上)第一千零三十章 轟鳴(上)第299章 悍卒(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援軍(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恩(中)第二百零三章 人潮(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卒(下)第591章 奪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規矩(中)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火(上)第408章 中的(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朋友第480章 亂戰(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震動(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投命(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請問(上)第八百零六章 屠殺(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恩(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羣盜(中)第505章 武夫(中)第373章 瓜分(下)第七十二章 柱石(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碾碎第419章 久違(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父子(中)第585章 懾服(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風雲(下)第七十五章 進退第八百五十七章 緊張(中)第九百一十章 碾碎(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朋友第542章 仇敵(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來路(中)第532章 久等(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啓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黃袍(上)第八百九十章 百工(下)第576章 敢死(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黑韃(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商行(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道理(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釋放(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太學(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機會(下)第二十七章 條件第十五章 死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長(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選擇(下)第504章 武夫(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煙消(下)第593章 獻城(中)第十七章 掃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膽色(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海倉(上)第七百六十章 本事(上)第二百四十章 人命(上)第471章 強敵(上)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打退(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勢家(中)第一百六十五家 勢家(下)第376章 飛仙(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奸(上)第七十七章 大亂(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洪流(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定海(上)第586章 大事(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恩(下)第305章 敵友(下)第451章 節度(上)第382章 盟友(上)第292章 舊業(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長(上)第530章 接應(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放糧(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洪流(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紅襖(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敵勢(上)第五十八章 先生(上)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守(上)第423章 大膽(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煙消(上)第351章 皆動(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南北(中)第九百一十六章 令兄(上)第596章 內外(中)第540章 對陣(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大潮(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機會(中)第七百一十三章 收買(中)第六十九章 重玄第六百七十四章 生死(上)第四十六章 利刃(下)第十一章 匯合(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莽原(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通神(下)第二百零五章 人潮(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生死(下)第五十二章 靠山第七百七十七章 膽色(上)第一千零三十章 轟鳴(上)第299章 悍卒(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援軍(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恩(中)第二百零三章 人潮(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卒(下)第591章 奪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規矩(中)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火(上)第408章 中的(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朋友第480章 亂戰(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震動(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投命(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請問(上)第八百零六章 屠殺(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恩(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羣盜(中)第505章 武夫(中)第373章 瓜分(下)第七十二章 柱石(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碾碎第419章 久違(中)第八百五十四章 父子(中)第585章 懾服(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風雲(下)第七十五章 進退第八百五十七章 緊張(中)第九百一十章 碾碎(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王(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朋友第542章 仇敵(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來路(中)第532章 久等(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啓程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黃袍(上)第八百九十章 百工(下)第576章 敢死(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黑韃(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商行(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道理(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釋放(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太學(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機會(下)第二十七章 條件第十五章 死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消長(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選擇(下)第504章 武夫(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煙消(下)第593章 獻城(中)第十七章 掃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膽色(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海倉(上)第七百六十章 本事(上)第二百四十章 人命(上)第471章 強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