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

二十七章因果循環

魏軍入駐的第一個晚上,襄國城的日常運轉處於停滯狀態,除了士卒兵丁或匆忙或沉重的腳步聲,這個城池其他的活動完全停頓了,無論是高門世族或是平民百姓一個個都待在自家屋內,等着接受命運的裁決。裁決的方式有死亡斬殺、有囚禁拘押,當然最多的一部分因爲卑微還是會被忽視的。

與襄國其他地方的血腥紛擾不同,下半夜後,皇城裡靜謐一片。戰場清理的差不多了,魏軍將士或新近降兵各有任務,紛紛退出了皇城。石青隨便找了個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宮殿角落裡坐下,抱着蠍尾槍早早睡了;襄國的奪取,標誌着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標誌着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他需要養精蓄銳,以便應對新的更艱難的挑戰。

三月初八。辰末時分,邯鄲的三千魏軍步卒開進襄國,領軍將官找到皇城,打算請示石青麾下人馬行至。何三娃問明來意後,讓對方稍等,然後腳步輕擡,無聲無息地溜進宮殿,想看看石青是否醒來。

殿角鼾聲輕輕響起,石青睡的似乎正熟,何三娃不敢打擾,躡手躡腳地向外退。退到殿口的時候,輕微的鼾聲忽地止住,石青的聲音緊跟着響起:“三娃子。有事?”

“石帥怎麼醒了?再睡一會吧。”何三娃隨口問了一句,重新進入殿內。

石青一邊揉捏着發麻的肌肉,一邊沒好氣地回道:“戰場經歷多的,最見不得鬼鬼祟祟。三娃子連這點都不懂麼?汝若好好進來,就算聲音大點,也不會吵醒本帥。偏要做這等小心模樣,本帥就算想不警醒都難能。”

何三娃不好意思地憨笑兩聲。危險臨近之時,歷經沙場的戰士都有一種預感的本能,睡夢中同樣如此。何三娃知道,石青之所以醒來,就是因爲自己躡手躡腳的行爲讓對方本能地感覺到不適和危險。

“昨夜王寧將軍的差事辦得如何?嗯,還有什麼事一起說吧。”石青緩緩站起身,慢慢地伸展着僵硬的四肢隨意地問着。

何三娃身子一正,肅然答道:“稟報石帥。昨夜屬下跟隨王寧將軍緝拿十三名胡人酋長,六十五位胡人督帥,連其家小族人,共有四千六百九十三人,並與午夜時分,一體格殺!另外,凌晨時分,王朗將軍將一百八十七戶石趙官宦人家計七百三十五名成年男丁盡皆押至皇城廣場拘管,以方便石帥處置。辰末時分,邯鄲三千守軍抵達襄國,此時正在皇城外恭候石帥調度遣用。今日辰時,祖將軍、權翼將軍前來繳令,言道按石帥囑託,將降兵中的兩千一百一十五名胡人士卒清理殆盡。。。。。。”

石青靜靜地聽着,何三娃口中吐出的一個個血淋淋的數字沒讓他有半點動容。亂世用重典、先威然後纔有信、纔有德。。。石青篤信這些道理,至於仁者無敵、施恩佈德、以德服人諸般種種,石青認爲那是讀書人忽悠君王的經典言論,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只能在特定條件下施行纔有用,不能放之四海皆準,同樣也不適合眼下的形勢。

襄國是個大泥潭,人心各異,勢力紛雜;石青沒有時間慢慢鋝順,不想陷進去的話,就只能使用最激烈的手段去棄濁揚清,迅速有效地將泥潭整治爲一汪清泉。

“走吧,出去看看。”

何三娃回報完畢,石青應了一聲,一邊擡步向外走一邊去解背上的乾糧袋。乾糧袋解下之後,石青發覺袋中空空如也,便把口袋揣進腰間,伸手去摸腰間水囊,口中道:“三娃子。有吃的沒?弄點來。”

何三娃不待吩咐,早從懷中掏出一個窩盔,遞給石青,絮絮道:“隨王朗將軍反正的前石趙官宦人家連夜做了不少窩盔送到軍中,說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呢。。。”

石青呵呵一笑,接過窩盔狠狠咬了一口,揚聲道:“有時候就是需要涇渭分明,什麼和光同塵,清水池塘不養魚,純屬瞎扯淡,欺矇老百姓玩呢。”話聲中,他大步出了宮殿。

暮春的驕陽火將辣辣的光線灑下大地,將皇城廣場上的士兵曬得臉色黑紅,汗水從額頭起不停地向下淌,被士兵圍住的人卻沒有燥熱的感受。七八百保養極好的老老少少顯露出從未有過的驚惶恐懼,不安地四下打量,沒有人顧得在意日頭的熱度。對他們來說,石青這個名字帶來的寒意比嚴冬時節更爲森冷。

石青——這不僅是個與勝利常相伴的名字,還是個能帶來無情殺戮的名字。如果說血洗陳留孫家塢,滅絕鮮卑段氏這些事情還不能給他人以深切的感受,那麼昨夜血淋淋的襄國足以提醒廣場中的諸人,他們面對的將是一個怎樣殘忍的惡魔。

就在每個人心寒如冰,驚懼慌亂之時,石青來了。安排了邯鄲守軍之後,石青第一時間趕到廣場,處置這些“要犯”也是他當前最緊要之事。

廣場上嗡地這一陣響,氣氛有了些活躍,或立或蹲的重犯們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目光或直或斜,一起向被一衆親衛擁簇着的年輕將軍注目。

王朗匆匆迎上去躬身作禮。石青擺了擺手,盯着王朗熬得腥紅的眼珠和聲說道:“王將軍。辛苦了。”

王朗振了振身子,回道:“謝石帥掛念。王朗打熬得住。”

“好!石某記下了。”衝王朗寬慰地點點頭,石青止住跟隨的親衛,手綽長槍,單身一人向重犯羣走過去。

重犯羣倏地一靜,正對石青行進方向的重犯不等對方臨近,就不由自主地閃出了一道寬闊的縫隙,包含着各種思想的目光越發濃烈地凝聚到石青身上。

“嗵嗵嗵——”腳步沉重有力,石青緩緩踱進重犯羣。他四面環視着,目光平淡無波,沒有停留,沒有和任何重犯的視線對撞,似乎眼中是一片荒野,沒有任何人存在。

行到重犯羣中間,石青停下身子,蠍尾槍在大青石鋪就的廣場地面上重重一墩,“當——”地一聲發出清脆的鳴響。重犯羣彷彿成了一個整體,微波盪漾般齊齊一顫。

石青輕蔑地望了望左右,忽然問道:“汝等可知某是何人?”

重犯羣有了些響動,隨後有幾個少年稚嫩的聲音相繼響起來。

“你是新義軍石帥。。。”

“你是大魏鎮南將軍,哦,還是大魏前皇帝指定的。。。”

石青默然靜聽,待回答聲漸漸熄下去之時,他聲音一擡,爆喝道:“答非所問!全錯!於汝等而言,石某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敵人!石某是汝等之敵!汝等亦是石某之敵!”

廣場上再次一靜,重犯們呆滯地望着石青,對他給予的答案除了失望還有害怕。

蠍尾槍忽地一擡,指着王朗和魏軍士卒,石青揚聲說道:“對於這些袍澤兄弟朋友部衆,石某從不吝於前程富貴榮譽聲名;對於敵人——石某亦從不吝以最嚴厲的手段給予打擊懲罰,臨戰之際,石某長槍刺出之時從不會有半點遲疑,這是敵人應得的結果,你們都該有失敗後接受無情懲處的覺悟。。。”

廣場上靜寂無聲,唯有石青的聲音在迴盪,這聲音越來越冷漠,語氣越來越是冰寒,直讓一羣重犯膽戰心驚。

“。。。有許多人以爲自己系出名門,以爲自己高高在上,以爲擁有選擇的能力,改弦易轍便會受到原諒甚至安撫慰問。石某清楚地告訴這些人:少做他孃的清秋大夢!你以爲你身份高貴,誰都會給你面子?石某偏偏不給,你就是站到了雲端之上,石某也要把你扯下來,摔倒地上再狠狠踏上兩腳,讓你萬劫不復,好生品嚐爲敵應付出的代價,把那高高在上的位置騰出來讓自家兄弟坐上去!”

“咚”地一聲悶響,重犯中有人氣厥過去,一頭栽倒在地。

石青閃眼看去,認出昏倒之人乃是石趙太宰趙庶。趙家是北地高門大姓,趙庶乃石趙幾朝元老,聲譽威望當真不小。他這一栽倒,不僅趙氏子弟嚎哭着圍上去侍候,左近人等不由自主地上去詢問查看;森嚴肅殺的廣場因此騷動起來。

石青一皺眉,驀然厲喝:“幹什麼!嚎什麼嚎,找死是吧——”

重犯恍悟到眼下的處境,躲瘟神般紛紛從趙庶身邊逃離,只十幾位趙氏子弟依舊圍着趙庶哭哭泣泣,其中還有兩個膽壯的年青人昂首瞪向石青,咬牙切齒忿忿不已。

“來人!把趙庶一家老小給石某就地剁了——”

石青冷冷下令,隨即譏屑地衝兩位年青趙氏子弟說道:“真的有人不識好歹,至今還不明白,命運早給他們安排下公正的結果——身死族滅,他們不知道,能站在這裡受訓,是因爲石某的恩賜。”

衣甲鏗鏘作響,一隊執槍綽刀的士卒開進來,兇狠地向趙氏一家衝過去。趙氏子弟紛紛發出驚慌的大叫,四周重犯面色煞白簌簌發抖,僕傭被遣散,家產被沒收,子弟被拘押的委屈憤恨在這一刻通通化作烏有,心中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饒命——石帥饒命啊——”昏厥過去的趙庶不知怎地忽然醒了過來,在越來越近的士卒壓力下,他甚至來不及站起,一骨碌翻過身便向石青爬來,口中大聲求饒。“石帥。老朽降了,請饒了老朽一家老小啊。。。。。。”

趙庶涕淚縱橫,哭聲悽慘無比,大多數人聞聽後忍不住側過身不忍相看。

石青毫不在意地盯着趙庶,哧地一笑,冷聲道:“趙庶!汝說什麼?投降麼?哼——看來汝還沒認清自己的處境,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也太重了,以爲說句投降便萬事俱休。告訴你!即便汝想投降,還需看石某是否有心情受降呢。”

士卒越來越近,槍尖即將觸碰到趙氏子弟身上。趙庶慌得眼淚也顧不得流了,連連叩首告饒道:“石帥開恩,允許老朽投降吧,自此以後,趙氏滿門定當忠心耿耿追隨石帥,以將功贖罪。”

石青揮手示意士卒暫且住手,隨即陰沉地打量着趙庶,心中來回權衡。

石青原本有意找一兩戶觸黴頭的予以當場斬殺,以便震駭立威。而趙庶一家正是最爲合適的對象。之所以如此說,一是因爲趙氏一門聲望之大,誅之足以起到震駭他人的目的;二是石青對趙庶非常討厭,討厭程度足可以與張舉相提並論,這兩人門第地位相差不多,對冉閔的敵視也相差不多,給大魏帶來的傷害、在北地漢人分裂中所起的作用,這兩人同樣是不分伯仲。

石青真的很想誅殺趙氏一門,以之作爲上天的報復。然後,他畢竟不是天生狠毒之人,趙庶六十多歲,已是滿頭白髮的老人,此時一把鼻涕一把淚可憐兮兮地求饒,讓他真的難以下手。

罷了,看在漢人份上,給他一個機會吧。石青暗歎一聲,徹底熄了殺雞駭猴的心思。揮手喝退士卒之後,他聲音一擡,揚聲說道:“汝等皆爲俘虜!眼下沒有投降的資格。若想投入石某麾下,需要用鮮血來換,用汗水來換。自此時起,汝等休要妄想以前的富貴聲名,那些東西已成石某麾下兄弟獨享之物。當然,石某並非將上進之門完全堵死,只是,汝等若想求取前程榮譽,需從最低層憑藉功勞、憑藉自己的本事慢慢向上爬。拿得動刀槍的,投到軍中從最低的槍兵做起,上戰場拼命廝殺;握得住筆管的,到各府衙、各鄉學做書記、做教授也無不可。這是最後的機會,諸位若是不珍惜,不戮力,那就安生去做平民百姓,耕田種地,交糧納賦。。。。。。”

,,,,

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二十五章 詐城十五章 接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九章 合併二十八章 彌合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二十二章 狩獵上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章 牛人高論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第8章 原來如此二十章 有客來訪第10章 匕現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10章 匕現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十一章 雛形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九章 驚變上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三十三章 值得六十一等你進攻第4章 力的領悟十二章 離開鄴城六十九章 合併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六十七戰事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六章十四章 好苗子十五章 笑臉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三章 血修羅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一章 雙贏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章 天塹變通途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四十八章 起伏十二章 故人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第3章 悍民軍來了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七十二章 分道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三十一章 雙贏第4章 第一步十七章 密謀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四十章 翁婿重逢四十三章 契機二十四章 夜謀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三十章 疏而不漏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
二十五章 聯軍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二十五章 詐城十五章 接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九章 合併二十八章 彌合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三十三章 值得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二十二章 狩獵上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章 牛人高論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第8章 原來如此二十章 有客來訪第10章 匕現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第10章 匕現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十一章 雛形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六十章 驚變中五十九章 驚變上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三十三章 值得六十一等你進攻第4章 力的領悟十二章 離開鄴城六十九章 合併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六十七戰事四十七章 夜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六章十四章 好苗子十五章 笑臉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三章 血修羅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一章 雙贏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章 天塹變通途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四十八章 起伏十二章 故人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第3章 悍民軍來了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七十二章 分道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三十一章 雙贏第4章 第一步十七章 密謀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第3章 目的何在?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四十章 翁婿重逢四十三章 契機二十四章 夜謀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三十章 疏而不漏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