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

十九章真正的大師

皇甫真的話對石青觸動很大,接下來的行程他沒再說話,只低着頭默默地思索揣摩。 直到將近營地之時,何三娃的稟報才讓他回過神來。“大將軍,有個叫做釋道安的僧人前來求見。”

“僧人?釋道安?”石青茫然地擡起頭往營門看去,但見一個清瘦的中年僧人和一個少年沙彌遠遠離開營門站着,似乎不敢隨意靠近。

石青對歷史的興趣多集中在政治、軍事、經濟、民生方面,對佛道之類的宗教卻了無興趣,所以他既記不得釋道安這個名號,也沒興趣和對方相見玄談。“問清來意了嗎?若無緊要之事就婉辭吧,本將軍沒時間。”

石青說罷,不再停留,繼續向營中行去。何三娃匆匆離開,沒一會兒又攆上來稟道:“大將軍,他說他以前的法號叫做竺道安。。。。。。”

“竺道安?是他!”皇甫真驚詫一聲。石青側轉頭看過去,目光中帶着詢問。

皇甫真解釋道:“竺道安是以前的石趙大和尚佛圖澄的弟子,此人很是不凡,悟性奇高,佛法造詣不再佛圖澄之下,聽說兩人名爲師徒,實則常如師兄弟一般探討佛理。”說明了對方來歷,皇甫真又補了一句:“此人很早就名聞天下,實是難得的高僧。若是可以,大將軍還是見一見吧。”

“佛圖澄的弟子?”

石青目光一閃,想起什麼,隨即吩咐何三娃道:“快去有請釋道安大師入營相見。”

這時是佛教初興之時,西域僧侶逆絲綢之路東進,將佛教精義遍植於大江南北、中原各地。需要說明的是,這時的高僧大師,主要的素養不在於修行,而在於佛經的研習闡釋,也就是說,這時的高僧更像江東名士,乃是佛學名家,善於開壇講經,弘揚佛教典義,卻不做面壁靜坐的功夫。

釋道安就是如此,他帶着濃郁的隱士風範飄然來到石青面前,合什稽首曰:“山野僧侶釋道安見過徵北大將軍。”

“大師方外之人,勿須拘於俗禮,請坐——”招呼釋道安在皇甫真對面坐下後,石青也回到主位坐定,開門見山道:“大師目前在何處靜修?來見石某不知有何指教?”

“三年前貧僧離開鄴城南下,途徑嵩山時發現此地風景怡人,幽深靜謐,頗爲適合居住研習,從此隱於山中研讀經義,直到今日。上月底,貧僧感受到山外有一股殺戮之氣,其間充滿血腥,貧僧讓隨侍沙彌出山打聽,才知道忽忽幾年,世間已是風雲變幻,石趙絕嗣,冉魏夭折,鄴城幾易其主,眼下乃是以民王爲尊。。。”

釋道安從容不迫,緩緩作答。既無初識的窘迫,也無名士的狂傲,不卑不亢,很是難得。說到這裡,他口音一轉,開始循入正題。“。。。民王乃天下聞名之殺將,貧僧曾有幸見過,然,既爲人主,便需有包容四海之志,大慈大悲之心。怎能依舊遵循殺將之道,旬日之間屠戮數千無辜生靈。這般暴虐,石趙覆亡之鑑可謂不遠。貧僧斗膽,欲請徵北大將軍放下屠刀,休要多造罪孽。”

石青微微頜首,沉吟着答道:“大師說得有些道理,只是,大師可知石某斬殺的是何人?斬殺原因又是爲何?”

釋道安合什道:“貧僧不知,貧僧知道的是,無論被斬者是誰,無論原因爲何,殺戮乃是魔道,並非正途。”

皇甫真格格一笑。插口詰問道:“大師這也不知,那也不知,便開口阻止,是否太過唐突?”

“彌勒佛——”釋道安宣了聲佛號,雙眉緊蹙,臉現憐憫之色,望着石青道:“我佛慈悲,衆生平等。徵北大將軍。。。。。。。”

“大師放心,民王早已棄了殺戮之道,石某亦並非嗜殺之人。得蒙大師教誨,日後石某當會留心,多以仁義感化,少用殺戮手段就是。”

石青揮手打斷對方。殺與不殺這是個扯不清的命題,若是實用主義者和佛學大師就此辯論,結果只能是雞同鴨講,永遠都不可能得出結論。他見釋道安可不是爲了辯論的。

石青的答覆讓釋道安很滿意,當下合什謝道:“徵北大將軍一念之仁,可活無數無辜生民。貧僧多謝了。”

“大師客氣,該當是石某多謝大師指點纔是。”石青謙遜地還禮,繼而口音一轉問道:“石某冒昧,想向大師打聽一件事,不知可否?”

釋道安痛快地應道:“徵北大將軍請說。貧僧若是知道,必定如實奉告。”

“多謝大師。”石青微微一笑,問道:“大師認識一個叫做草劍的女子嗎?”

“草劍?!”輕呼聲中,釋道安的眉頭一下子蹙緊了。

草劍的來歷對石青來說一直是個迷。這個女殺手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幾乎沒留下什麼線索,讓人無從猜測。後來石青從雷諾口中得知佛圖空在羌氐爭戰中的作用,從皇甫真口中得知佛圖空還活着,而且佛圖澄、佛圖空師兄弟早在石虎時期就和慕容氏關係曖昧,聯想到佛圖空在爲冉閔鑄金像時的表現,他感覺到對方的不尋常,並隱約覺得草劍可能和佛圖空師兄弟有些關係。

感覺終歸是感覺,石青對此不是很在意,直到見到張舉夫人韓氏時,他才重新想起此事。韓氏的神韻和草劍太像了。這樣的一個人呆在麻秋身邊令人很不放心。爲此,他重新對草劍的來歷留上了心,剛纔一聽說釋道安是佛圖澄的弟子,便立即請來相見,用意就是爲了摸清草劍和韓氏的來歷。

釋道安的反應證實了石青的猜測,他心中一陣驚喜。草劍、韓氏的來歷也許馬上就能揭曉。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視着釋道安,石青屏住呼吸,靜等對方回答。

“哎。。。不瞞徵北大將軍,貧僧倒確實識得草劍,只是這事是師門隱秘,若是說出來,於先師聲名有些不好。”釋道安爲難地嘆了口氣,然後連連搖頭,竟是拒絕了石青的請求。

石青愕然一愣,再沒有比這更掃興的了。沉吟半響,他又試探着問道:“大師是否認識原石趙太尉南和張舉的夫人韓氏?”

“呵呵,韓氏啊。。。”釋道安苦笑兩聲,顯然是默認認識韓氏。

石青蹙眉說道:“大師是否知道。石某曾險些喪命於草劍手下,韓氏眼下正在民王身邊蟄伏?”

“啊?”釋道安驚愕出聲,顯然沒有料到會有這些事。

石青眼光一閃,口氣突然轉厲,質問道:“佛圖空爲虎作倀,先挑起枋頭蒲洪與灄頭姚弋仲苦鬥,後坑陷冉閔鑄像,所作所爲,皆是爲了勾引燕國慕容氏進入中原禍亂天下。佛門子弟如此作爲,大師亦敢說出我佛慈悲之言,亦敢祈使石某放下屠刀?”

“這。。。彌勒佛——”釋道安滯了一滯,口宣佛號,隨即垂目沉思。

“哈哈哈——大師着相了。”皇甫真哈哈大笑,插口進來。道:“有因就有果,今日之果乃昨日之因。大和尚聲譽如何乃是自己修來的,豈是遮掩修飾來的?”

“彌勒佛。居士所言甚善。貧僧受教了。”

釋道安擡目看了一眼皇甫真,合什稱謝,旋即轉對石青道:“徵北大將軍有所不知。在西域,我佛教門和中原的道門一般,因爲對經義理解的不同,分爲許多教派。譬如大乘、小乘、密宗、彌勒等不一而足。諸教派皆以爲自己的理解纔是經典奧義,並希望弘揚之。若欲弘揚本宗教義,僅憑一身之力終究難成,必須尋求世俗力量相助,以爲護法金剛。各宗門都想爭取更多的世俗力量,於是便有了爭鬥,爭鬥的結果是佛門教派和世俗力量最終合流,向其他教門和教門護法宣戰。我師東來之時,西域教門便是這等情況。”

“恪於西域的教訓,我師來到鄴城之後,一邊尋求石氏襄助,一邊暗中培植教門內部護法。我師一直擔心世俗力量爲其他教門所奪,不能用於本教門弘揚佛法,是以對此極爲用心。費盡心力,用時十餘年,培植出四名女護法,並把她們安排在對世俗界有重要影響的人士身邊。貧僧一心研讀佛經教義,對於培植教內護法一事並不留意,對這些事原本不很清楚。直到石趙連番敗於慕容氏之後,我師言道石氏可能氣數已盡,爲長遠計,他要去塞外考察慕容氏究竟如何,教內護法的聯絡事宜暫由貧僧接手。這時候貧僧才知道,四名女護法有兩個在石虎身邊,其中一個就是草劍;一個被張舉收爲小妾,這就是後來的韓夫人;另一個當時還沒有着落,跟我師一道去了塞外,以後就沒有回來,大概是留在慕容家了。”

“我師似乎很看好慕容氏,從塞外回來以後,便着力幫助燕國,先是在石氏諸子間挑動是非,事成後又設計詐死遁走,坑害了石虎一次。不過,我師終究年齡大了,往來西域幾近萬里,着實辛苦他了,聽說我師回西域本門不久就圓寂了,圓寂之前指派佛圖空師叔前來中原接掌本門。我師走後,貧僧也離開鄴城,來到嵩山隱居。佛圖空師叔來中原後,曾讓貧僧回鄴城幫忙弘揚本門教義,貧僧一心侍佛,不願沾惹世俗是非,便沒答應,也沒再和師叔聯繫,以後的情形就不知道了。”

釋道安敘述的時候平靜無波,末了他噓了口氣,放鬆地說道:“今日把這些陳年往事說出來,貧僧和往昔再沒了牽扯,日後只一心研讀佛理就是了。”

石青解開心中謎團,心情大好,揚聲說道:“佛學出自西域,其中論述皆來自於當地民風習俗,與中原大爲不同。大師若是埋首研讀經義,忘卻自身所在,所研經義只怕難以在中原大行。若是可以,可結合本土之儒、道教義,去其糟粕,吸其精華,開創一弘揚善良、寬容諸般美德之新教門。”

釋道安聞言一怔,繼而眼中清光一閃,欣喜道:“徵北大將軍此言大善,貧僧一直感覺經義中胡風太盛,若是照實詮釋,只怕很難讓中原善信完全信服。若是結合中原儒、道教義,必定能得天下善信推崇。”

釋道安乃是中國佛教的奠基人,他把西域傳過來的佛教經義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開創出一個嶄新的從屬於中國的佛教文化。歷史上,這個創舉是他獨立完成的,不過,經石青一言提醒,他會少耗五年苦工。

十四章 偶遇第9章 勝未必可喜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九十九選擇退路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八十二章 博浪七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七章 跳河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三章 狩獵下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十八章 江湖高手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五十傾巢而出四十章 端倪初現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十四章 偶遇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6章 石虎死了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三章 論兵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八十章 博浪五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1章 序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一章 毒計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一百章 四面楚歌十九章 新生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七十九章 博浪四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八章 彌合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十八章 江湖高手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四十七章 夜戰第7章 義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二十章 郗愔迴轉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三十三章 值得十八章 開戰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章 有客來訪
十四章 偶遇第9章 勝未必可喜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九十九選擇退路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八十二章 博浪七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七章 跳河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三章 狩獵下二十章 郗愔迴轉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八十一章 博浪六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十八章 江湖高手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五十傾巢而出四十章 端倪初現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十四章 偶遇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6章 石虎死了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三章 論兵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八十章 博浪五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第1章 序四十六章 壓力三十七章 殺道正道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一章 毒計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一百章 四面楚歌十九章 新生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七十九章 博浪四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八章 彌合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三章 繼趙李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十八章 江湖高手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四十七章 夜戰第7章 義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二十章 郗愔迴轉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三十三章 值得十八章 開戰八十三爲了勝利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章 有客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