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出軍

至正十三年九月初八,大都南城門。

旌旗飄蕩,迎風招展,無數支鐵師,匯聚在一起,今天,就將在這裡舉行出兵誓師。

此次出兵,共計四十餘萬,各省主力兵馬,大都衛戍部隊,還有從其他親王汗國趕來的士兵,全部聚集在了南城門外,到處都是人頭,蔚爲壯觀。

高高的點將臺上,妥歡貼睦邇站在了上面,藉着北風,洪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隊伍。

“朕於太師共理天下者也,天下多故,朕軫其憂,相任其勞,理所必致汝往。”

脫脫在下面趕緊說道:“謝過皇上。”

轉過身來,脫脫向着大軍說道:“而今天下動盪,正是我輩男兒橫刀立馬之時,此去高郵,定將反賊徹底消滅,震懾周圍宵小!”

“出軍!”

長長的號角開始吹響,一面面旌旗開始調動,整個大軍,慢慢地進發了。共計四十餘萬部隊,將領一百多位,可算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出征。

走在最前面的,中書平章政事月闊察兒,知樞密院事雪雪,他們率領着最精銳的大都侍衛親軍,他們的裝備,僅次於皇上直轄的“怯薛”軍,部分裝備着先進的火銃,還有火炮,全部都是騎兵

侍衛親軍組織始建於中統元年(即公元1260),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軍制度組建的中央軍隊。最開始叫做武衛軍,大概三萬人,經過逐步擴編,到了現在,已經有了近二十多萬人,部分都是漢人及色目人。這次帶來的,就是隆鎮衛、龍翊衛、斡羅思衛、威武阿速衛,唐兀衛、欽察左衛、欽察右衛,每個衛一萬人。

接下來的,就是從各個行省集中來的二十幾萬人,北方的各個行省調來的,大部分是探馬赤軍,色目人居多,南方的大部分是新附軍,戰鬥力就不怎麼樣了。由樞密院都事石普統一掌管。

再走過的,是從各個汗國借調來的軍隊,這部分軍隊,更是五花八門,兵器也非常複雜,有獵弓,長矛,還有狼牙棒之類的武器,但是,他們那高大的身軀,掩飾了武器的不足,誰也不會小瞧他們的戰鬥力。

最後的,是刑部尚書阿魯,率領新招來的幾萬人,負責大軍的糧草及重武器,他們沒怎麼經過訓練,戰鬥力不值一提,押運糧草,還有各種攻城裝備的重任,就全部落到了他們肩上,他們的任務也非常重。

回回炮,牀弩,都是讓脫脫信心百倍的武器,有了這些武器,再加上親衛軍裝備的火器,脫脫相信,反賊的火器再厲害,自己也有信心。

除了這些部隊,由董摶霄率領的水軍,也已經出發了。朝廷本來就沒有多少水軍,這次,可以說是罄盡全力,將能夠使用的水軍全部調了上去,想要藉助着這些水軍,一舉將漕運打開,更可以從高郵湖裡面圍困高郵府,防止對方從水上突圍。

他們不知道,張士誠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在等着他們了。

高郵府外,各種工事都已經挖好。

離城牆三百步的距離,一共佈滿了三圈戰壕,前後有無數條交通壕相通,到時候,張陽的士兵將採取逐步撤退的方法,不必死守陣地,先在最外圈的戰壕裡面消滅韃子,實在不濟,就通過交通壕回到第二圈戰壕裡面去,接着還可以回到第三圈戰壕,一邊撤退,一邊消滅韃子的有生力量。

在最外圈的戰壕外面三百步的距離上,已經提前埋好了炸藥,引線被拉到了戰壕裡,到時候,韃子一旦快速攻擊,就可以點燃引信,將韃子送上天。

每隔一段距離,就建立了一個小的散花炮陣地,韃子若是密集衝鋒,散花炮的轟炸效果就非常可觀了。

戰壕是火銃手最良好的掩體,卻是韃子的噩夢。

除了高郵府,北面的寶應,已經被張陽下令轉移了,城內的百姓,都已經轉移到了偏僻的地界,也就是說,張陽準備將寶應暫時放棄。

寶應的城牆並不高大,也沒有護城河,韃子氣勢洶洶由北方而來,還是當朝太師率領,又有百萬大軍,寶應肯定擋不住,而韃子想要進攻高郵府,也肯定得將高郵府北面的寶應拿下來,作爲存放糧草箭矢的地方。

在撤軍之前,張陽已經讓人提前挖好了地道。幾條地道直通到寶應城外十里地的原野上。等到朝廷大軍在高郵府外面碰個頭破血流的時候,再派精兵將寶應奪回來,就會給予韃子沉重的打擊。到時候韃子首尾難顧,搞不好就會弄個全軍覆沒。

興化,鹽場,和泰州,也都在備戰之中,雖然韃子的主要目的是攻打高郵,也不排除韃子會分兵襲擊其他地方,不過,韃子分兵攻擊,規模肯定不會很大

。到時候,遊離在戰場邊緣的兩個騎兵縱隊,就可以火速支援,配合着堅守城池的軍隊,將各部分韃子消滅乾淨。

爲了防止出現意外,張陽將母親和若寒以及自己的兒子接到了高郵府,高郵府有重兵把守,韃子雖然前來攻打,但是無疑,高郵府是最安全的。如果真的兵敗,還可以用船從西門將親人接走。

目前最忙的,就是基地了,正在加班加點生產武器,張陽目前最需要的,還是火炮,散花炮用來消滅韃子衝鋒時的有生力量,戰神炮用來將韃子的遠程攻擊武器徹底葬送。

雖然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炮彈,戰神炮的炮彈也是實心的彈丸,遠不如可以爆炸的彈頭殺傷力大。但是,實心的彈丸只要擊中對方的回回炮陣地,肯定可以將那些木質的回回炮變成一堆沒用的劈柴,何況戰神炮還有射程遠的優點,本來打算在戰船上大量裝備的,現在先上了城頭。

“主公,韃子已經出發了。”隨着聲音,羅貫中匆匆走了進來。

哦?張陽擡起頭來,等了韃子一個多月,韃子纔開始出動,看來韃子的行動也夠“迅速”的了。

“打探清楚了嗎?”

“清楚了,韃子從大都出發,經過河間路,大名路,一路向南,由官道直奔我們高郵府來。”羅貫中說道。

張陽知道,如果按照後世的速度,這些距離,一天就可以到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即使是騎馬,也得走上十天半個月,更何況,韃子此次前來,得攜帶許多重裝備,速度肯定還會變慢,再加上,自己還給韃子沿途增添了些搔擾。

“韃子一共多少人?有確切信息嗎?”張陽問道。

“這次韃子一共是四十萬人,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親衛軍,有七個衛,各行省的軍隊一共是二十六萬餘,主要是探馬赤軍和新附軍,純種的蒙古軍不多,還有從西域各國借來的軍隊六萬。以及一萬水軍。”羅貫中說道。

張陽點點頭,和自己想得一樣,什麼百萬大軍,純粹是吹牛,連五十萬都不到,才四十萬,不過,四十萬軍隊,對自己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一定要打好這一仗,打好了,就打掉了懸在頭頂上的利劍,打不好,恐怕就會被打回了原形。

“命令趙子雄和潘元紹兩人做好準備,十天之後,率領騎兵,攜帶半個月的口糧,由寶應向北,在淮安路尋找戰機。”張陽說道。“還有元亨的水軍,北上伺機尋找韃子的戰船,再次打個勝仗。”

以水軍對水軍,張陽佔據絕對的優勢,有蒸汽機大船,有戰神炮和散花炮,卞元亨要是幹不過對方一萬水軍,那也就別當將領了,還不如回去接着打獵算了。

“主公,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羅貫中說道。

“講。”

“何小姐要來揚州。”

“她來揚州幹什麼?”張陽說道,這段時間以來,他已經將這位何小姐的事情忘乾淨了,整天忙着軍務,而何照依的船每次來了之後,都是直接從鹽場裡面將精鹽夾帶到糧食堆裡,每次做得都非常隱秘。何照依一直都在大都,並沒有直接參與這些小事。

“我們這次切斷了漕運,大都的糧價,頓時漲了一倍。”羅貫中說道

“好啊,好啊,是個好消息。”張陽說道,當初以極大的氣魄切斷了漕運,就是這個目的,民以食爲天,切斷了漕運,韃子就該餓肚子了。既然韃子已經決定派幾十萬大軍前來圍攻自己,那自己也就不客氣了,讓他們嚐嚐被封鎖的滋味。

轉瞬間,張陽就想到了,何照依來這裡,自然是和斷糧有關。何照依雖然暗地裡進行的是精鹽的生意,明面上仍然是糧商,而且,如今的情況下,糧食恐怕會比精鹽更賺錢。

“不行,這裡馬上就是戰區了,不能來。”張陽說道。

到時候,大仗打起來,何照依一個女兒家,出了什麼事,總歸是不好的,至少自己精鹽的很大一筆銷路就失去了。

“主公,我們的人得到消息的時候,何照依已經登船出發了,據說,這次又帶了上次的那個敏敏小姐。”

飛鴿傳書過來,他們就準備上船了,現在恐怕都已經過河間了,還怎麼阻止?自己的那些密探,負責的是保護她的安全,並不能干涉她的自由。

敏敏小姐?張陽的腦海裡,想起了那個靚麗的身影來,她怎麼也跑來了?不知道她老爹正準備剿滅自己嗎?這蒙古女子,還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啊,也不怕自己把她抓起來威脅她老爹?

張陽錯怪了敏敏,敏敏雖然知道何照依和張陽有來往,但是,她已經非常信任何照依了,並不認爲何照依會將她綁給張陽。說到底,張陽只是個亂臣賊子而已,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而何照依,如果辦成了此事,就會受到朝廷的嘉獎,到時候,在大都城裡也會有新的發展,她何必自掘墳墓,跑來見張士誠啊。

她很相信何照依,以爲真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將南方的糧食運過來,她卻沒有想過,要是有其他方式,那些精明的糧商,還不爭先恐後地運糧啊。而何照依根本的打算,就是找士誠哥哥去讓他放自己的運糧船過去。但是敏敏又跟在她後面上了路,何照依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只好順流南下,隨機應變了。

“命令元亨的水軍,若是發現何照依和敏敏小姐,將他們都扣押起來!”張陽說道。

扣押?羅貫中兩眼一直,主公還真有魄力,“是,主公。”羅貫中說着下去了。

何照依要真是不要命到自己這裡來了,那在大都的生意以後也不要做了,大都的一隻蚊子都會知道,她和自己有聯繫,皇上一怒之下,在大都好容易打開的局面,就都化爲烏有了。

管她來這裡有什麼事呢,要是進了高郵府的地界,先扣下再說,馬上就要打仗了,兩個都是容貌秀美的姑娘,要是落在個低俗的大兵手裡,那就太不值了。何況裡面也有敏敏貼睦邇,雖然張陽知道,不可能用敏敏來威脅脫脫,脫脫貴爲太師,就是犧牲了女兒,也不會和自己妥協,但是,暫且備下,以後就是一顆棋子。

抓就抓了,以後最多就再找個機會放了唄。

接到命令之後,卞元亨的水軍,立刻就離開了水軍大營。

又裝備了二十多艘蒸汽機船,卞元亨整天笑得合不攏嘴,一條船上能容納近二百人,這些大船,就已經把他的這支水軍幾乎全裝下了。

而且,戰神炮也配備到了戰船上,每艘船都配了六門戰神炮,打起水戰來,十里之外,就能將對方打得滿地找牙。靠近了之後,還有幾十門散花炮,靠彈雨覆蓋對方,更是大殺器,最後,還有無數杆天闕銃在瞄準着對方,接舷戰,跳幫戰,這種古老的海戰樣式,現在估計可以淘汰了,在接觸之前,就能夠將對方消滅乾淨

卞元亨留下了六艘蒸汽機船,剩下的十八艘(包括原來的四艘),北上尋找戰機。

上次只有幾艘蒸汽機船,就將從淮安路下來的韃子水軍徹底殲滅,從那時起,韃子就喪失了在行省水上的主動權,可以說,只要船能過去,什麼地方卞元亨都敢去。

冒着濃煙,蒸汽機船從高郵湖向北航行,慢慢靠近了淮河。

現在是北風,韃子從大都過來的水軍,很容易就可以順風南下,而卞元亨的水軍,若還是使用帆船的話,就非常麻煩了,得反覆調整船帆和船頭,走之字形路線,在運河裡,那就得藉助岸上的縴夫了。

可是,蒸汽機船卻是所向無敵的,兩側巨大的水輪在划着水,船就可以隨意航行了,航速的快慢也非常簡單,調教蒸汽機的閥門大小就可以。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東西一旦壞了,卞元亨的水軍沒幾個人會修理。所以,臨出發之前,從基地借調了幾個技術人員在船上,一旦出現了故障,可以讓他們去修理。

北方的河流不多,尤其是中書省,非常適合騎兵運動。

脫脫的大軍向南進發,走了幾天之後,就漸漸拉開了距離。

月闊察兒和雪雪帶領的是精銳的騎兵,行走速度非常快,一天就能走出百里,這還是沒有放開馬蹄。

而中間的行省軍隊,探馬赤軍還好說,大部分都是騎兵,而新附軍,就近乎是步兵了,走了半天,就漸漸拉開了距離。

而各個汗國的軍隊,也都是騎兵,紀律卻是最差的,他們幾次縱馬,前隊都到了新附軍的後隊裡面,隊伍越來越散亂。

最後面的阿魯,徹底淪爲了輜重隊長,趕着馬車,拉着東西,速度就更慢了,新招來的人,都是衝着軍餉來的,缺乏進取心,也是拖拖拉拉。

雖然行軍的隊伍一字長蛇陣拉得太長,又沒有向兩翼派出得力的部隊守護,脫脫還不是太擔心。這段路途已經非常安全,在李思齊和察罕帖木兒兩股勢力的打擊下,紅巾軍已經被壓縮到了一隅,附近的土匪除非是失心瘋了,否則絕對不敢向幾十萬軍隊下手的。

而水軍就和他們拉得更長了,水軍走的是水路,又是順風,士兵們不用費力,就駛出了一大截。幾天下來,水軍就駛出了中書省。

董摶霄也算是一名幾經沙場的人了,至正十一年,以濟寧路總管陷安豐、攻濠州,鎮壓北方紅巾軍。十二年,又攻杭州,圍剿農民起義軍,移師江南,升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十三年,再平徽州,升樞密院判官,隨大軍徵發高郵。

作爲一個在戰場上幾經風雨的老將,董摶霄非常慎重,尤其是,和其他的將領一樣,他並沒有打過水戰,雖然曾任水軍都萬戶,卻沒有打水戰的經歷。

上次行省進攻高郵府,董摶霄已經仔細研究過其中的水戰,當時的主將郭義海本是個海盜,水上戰鬥經驗豐富,可是,卻落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究其原因,無怪乎孤軍遠進,又不熟悉水路,才走上了絕路。

所以,出了中書省,董摶霄並沒有冒進,在微山湖暫時停了下來,等待朝廷的主力部隊。

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89章 收兵第163章 三次齊射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311章 過江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4章 粗鹽提純第66章 視察基地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22章 送死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242章 回揚州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50章 奪回鹽引第325章 投毒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226章 大婚(四)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388章 愛猷識理達臘的覆沒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162章 開戰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389章 遭遇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2章 泰州城(一)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9章 劫糧(一)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17章 收租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153章 跟蹤第113章 家規第255章 水戰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159章 備戰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66章 視察基地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205章 商議第351章 逃跑第81章 另闢蹊徑第389章 遭遇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113章 家規第178章 借糧第21章 劫糧(三)第381章 歸宿第98章 危機四伏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92章 偶遇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8章 回家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58章 投降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95章 製作槍管第99章 手榴彈雨第86章 回濠州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52章 詳談
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89章 收兵第163章 三次齊射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311章 過江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4章 粗鹽提純第66章 視察基地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22章 送死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242章 回揚州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50章 奪回鹽引第325章 投毒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226章 大婚(四)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388章 愛猷識理達臘的覆沒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162章 開戰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389章 遭遇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2章 泰州城(一)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9章 劫糧(一)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17章 收租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153章 跟蹤第113章 家規第255章 水戰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159章 備戰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66章 視察基地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205章 商議第351章 逃跑第81章 另闢蹊徑第389章 遭遇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113章 家規第178章 借糧第21章 劫糧(三)第381章 歸宿第98章 危機四伏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92章 偶遇第58章 粗鹽提純流水線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132章 拿下了芙蓉寨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8章 回家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58章 投降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95章 製作槍管第99章 手榴彈雨第86章 回濠州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152章 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