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闕銃

待槍管冷卻之後,張陽拿起一根槍管,仔細地端詳,卻發現,這個槍管的成品率,還是不理想,剛纔的一百多根槍管,其中只有七十幾根達到了要求,剩下的,有的是在轉運的過程中,有稍許彎曲,有的是內徑稍大,膛線沒刻好,這些沒達到要求的,只好都報廢了。

即使這樣,張陽也比較滿意,在他的計劃裡,只要有一半的成品率,就心滿意足,這年代的工業水平幾乎爲零,而槍管的製造,即使到了現代,各種高精度工具大量使用的前提下,還是有廢品存在的。

槍管造好了,下一個主要的工作就是造槍身。

槍管是一個刻着膛線的鐵管,雖然製造過程有點複雜,但看起來還是簡單的。一目瞭然,清清楚楚。

但是這個槍身,用兩個字來說,那叫複雜,用四個字來說,那叫極其複雜,用六個字來說,那叫極其極其複雜!

張陽先在紙上面畫出原理圖,李伯升,李成瑞他們,還有那幾個鐵匠,誰都不懂,又用木頭做了一個模型,比劃着講解,終於有一個鐵匠稍稍明白了一點點,張陽感覺自己簡直就是在給小學生將大學課本一樣,這也不能怪他們,這個時代只注重文學知識,對科技知識的傳授,那是少之又少。

不過,張陽要做的這個槍,原理還真是複雜。

既然是輕武器專業的,雖然鍊鋼不太懂,但是這個武器製造,尤其是造槍,張陽可真是再熟悉不過了。

火槍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一個管子,塞入火藥,搗實,放入彈丸,點火,彈丸飛出,完成發射。

火槍經歷的許多變化。管子由竹管變成了生鐵管,再變成銅管,再變成精鋼管,最後發展爲合金鋼管,點火方式由直接點火,變成靠火石打火,就是燧發槍,再變成由雷汞做成的底火,撞針擊發方式,火藥由紙包變成了銅泡,彈頭由石頭,鐵珠,最後變成了鉛彈。火藥也由黑火藥變成了無煙火藥。

子彈的裝填方式,開始是從槍口塞進去的,叫做前裝槍,再後來變成從後面裝入,叫做後裝槍。

這個時代,火銃的發射方式還是靠用火點燃,而張陽要做的,是領先這個時代的燧發槍,即利用擊錘擊打燧石,發出火花,引燃火藥,進行射擊。

這樣,不管風吹日曬,颳風下雨,都不會擔心點不着火藥了。

普通的燧發槍都是前裝槍,也就是由槍管口放入火藥和彈丸,這對於滑膛槍來說還好說,因爲槍管和彈丸是一樣粗的,可是對於線膛槍來說,由於需要膛線擠壓彈丸,所以彈丸都會比內徑稍粗一點,這樣,彈丸從前面塞入時,得使勁用通條搗,有時還會發生將彈丸卡在中間,上不來,下不去的尷尬局面。

爲什麼不從後面塞入呢?因爲後面開孔的話,會導致一個密封性的問題,怎樣連接活動的槍尾部和槍管,使它既便於開關,又連結得牢固。密封得不嚴的話,燃氣泄露,火藥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這些,都已經被精巧的裝置所解決了。

張陽的這個火銃原理,是模仿清朝戴梓製造的連珠火銑,在槍身尾部做一個錐孔,再做一個比錐孔稍大的可轉動的機輪,機輪塞入錐孔,就將槍管緊密地封好了,機輪有兩個小圓槽,與外面的彈倉出孔和發射藥倉出孔相合,轉一下,將發射藥和彈丸塞入槍膛,再一轉,就將小孔轉到了其他位置,密封上了。槍機採用撞擊式隧石發火,機頭上夾有隧石,機頭前方有一打火鐮。槍機中部有引火藥倉,上置蓋啓閉,倉內亦正好與機輪細柄上的引火藥槽相合。(具體原理得結合圖片來說)

機柄也有兩個,一個用來轉動機輪,完成裝藥,裝彈頭的過程,另一個機柄,用來發射。

兩個機柄,左右兩手可以同時操作,完成一系列的動作,然後,瞄準,射擊。

說起來,有點和連擊弩類似,連擊弩也是有兩個手柄,一個在上面,用來將竹箭上弦,一個在下面,控制發射。

而這兩個機柄的作用相似,位置也相似,在上面的,用來裝填彈藥,在下面的,用來控制射擊。

火藥被事先用紙包好,做成一份一份的,每轉動一次,將一份火藥塞入,則有點類似左輪手槍的意思。

至於子彈,則是鉛彈。鉛比較軟,能夠在膛線的作用下迅速旋轉,而且,擊入人體能夠產生變形,造成更大的殺傷力。

子彈,火藥,都是貯存在槍托裡,槍托是可以打開的,便於裝填彈藥。

達不到標準的鋼水已經被做成了鋼錠,這些細小的部件,需要鐵匠們手工打造。

由於張陽已經做出的木製的模型,雖然工匠們不明白原理,但是張陽也不需要他們明白原理,他們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個環節,各人負責打造各人的零件,最後再組裝起來就可以。

在張陽的督促下,幾個工匠們經過一天的敲打,終於將所有部件都組裝了起來。

一把嶄新的火銃,出現在了衆人面前。

桃木的槍柄,烏黑的槍身,精心打造的兩個握柄,每一個地方,都彷彿是一個初生的嬰孩,讓張陽愛不釋手。

槍管長三十五寸,口徑零點三八寸,加上槍托,全長四十二寸,將槍托放在地上,大概到成年人的胸部下方。

以後,這個就是爭霸天下的武器了,放眼天下,捨我其誰。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元失其鹿,這鹿是我張士誠的。

“大哥,我們這個火銃,能有多厲害?”李伯升問道,這兩天,他看着張陽將這些零件拆了裝,裝了拆,最終組合成了眼前的一支長長的火銃。

“我造的連擊弩厲害嗎?”張陽問道。

“那還用說,有把連擊弩在手,三五個人圍過來我也有把握把他們全部放到。”李伯升說道。

連擊弩的最大優點,就是能連續射擊,保持一個強大的火力,只要技術熟練,完全可以以少勝多。

“有了我這把火銃,就是十幾個騎兵快馬過來,你也有機會幹掉他們。”張陽說道。

?這麼神?衆人都睜大了眼睛,望着張陽手中的武器。連那幾個打鐵的工匠,也開始以一種崇拜的眼光看着張陽。

騎兵對步兵來說,簡直就是一種難望其項背的強大,騎兵的一個衝鋒,能打掉幾倍於幾的步兵,尤其是蒙古人的騎兵,他們從小生活在馬背上,上了馬背,就像雄鷹飛上了藍天。

“來,出來,我給大家演示一下。”張陽說着,拿着手中的火銃,來到了外面。

以後得專門建一個靶場,每支火銃,都得測試合格之後,才能裝備部隊,不合格的武器,對士兵來說,那就意味着死亡。

現在,張陽來到高爐西面的空地上,在前面豎起了五個巨大的牌匾,一字排開,牌匾上面,畫着一個個圓圈,中心的那個圓圈,被塗成了紅色。

張陽向後走了二百步,轉身,看着遠處的靶心。

他熟練地拉動拉桿,將彈藥上膛,三點一線瞄準,平靜呼吸,扣動了扳機。

“嘭!”一個巨大的響聲從火銃裡發出,隨着一股黑煙冒出,一顆細小的鉛彈,呼嘯着飛了過去。

“啪!”正中靶心。

接着,他左手拉動上面的拉桿,機輪轉動,火藥和彈頭依次被裝進了槍膛,接着,錐形的機輪再次將槍膛堵得死死的。

張陽擡起槍來,瞄準第二個靶心,再次射擊。

接着,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五顆彈頭在很短的間隔裡,都打在了靶子上。

李伯升趕緊跑過去一看,鉛彈已經深深地嵌在了木靶子上面,入木三分!

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居然還能有如此的準頭,而且,每兩次發射的間隔,比連擊弩慢不了多少。這把火銃,真的不簡單!

卞元亨也在旁邊觀察,這把火銃的威力,要比自己那引以爲豪的獵弓強百倍,射程遠,射速快,有這種得心應手的武器,任何強大的敵人都能應付得了。

張陽也是很滿意,本來按他的估計,這把火銃的射程應該有五百步,可是第一次測試,不知槍管能否承受得住膛壓,所以減少了發射藥,即使如此,在二百步的範圍內,還能有如此威力。

“大哥好棒!”衆人齊聲歡呼。

聲音響徹整個小島,響徹雲霄,響徹神州大地,吹響了元朝滅亡的號角。

“大哥,給我們這種火銃起個名字吧!”李伯升說道。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張陽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這首岳飛的《滿江紅》。

“就叫天闕銃吧!”

“好,這個名字不錯!”大家紛紛讚歎道。

劉若寒也在觀察的人羣中,她聽到這個名字,卻突然眉頭一皺。

天闕,乃是宮門的意思,更加代指皇宮。自己的士誠哥哥,給這把火銃起了這麼響亮的一個名字,他有天下之志,已是顯露無疑。

(前面提到了半自動火銃,迎來了許多讀者大大的熱議,俺感到受寵若驚,再經過仔細地查閱資料,終於敢把它接着寫了出來。

清代初期的戴梓,製造了一種連珠火銃,雖然不算是自動武器,但是其巧妙設計轉動的機輪,解決了多次裝填的難點,實現了連續發射的目的,是一種後裝的燧發槍。這種槍,經考證,應該是山寨康熙初年進獻給皇帝的昂裡啞國槍,張陽將憑藉着此槍,即將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俺反覆修改了三遍,終於大膽地將這兩章傳了上來,歡迎各位讀者大大提出各種意見,俺一定洗耳恭聽。

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23章 發兵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47章 平山堂第329章 稱帝?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289章 收兵第16章 天下大勢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192章 偶遇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99章 手榴彈雨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30章 暫緩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226章 大婚(四)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62章 夜戰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386章 常遇春進攻大都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311章 過江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81章 歸宿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45章 流民第50章 奪回鹽引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51章 心服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8章 回家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383章 稱帝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242章 回揚州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74章 出軍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85章 離島第149章 夜宿平山堂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17章 收租第333章 商業稅?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章 送鹽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4章 粗鹽提純第81章 另闢蹊徑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39章 回杭州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178章 借糧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22章 劫糧(四)
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23章 發兵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47章 平山堂第329章 稱帝?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289章 收兵第16章 天下大勢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192章 偶遇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99章 手榴彈雨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30章 暫緩第122章 我不是奸細第226章 大婚(四)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62章 夜戰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386章 常遇春進攻大都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311章 過江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81章 歸宿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45章 流民第50章 奪回鹽引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151章 心服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8章 回家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383章 稱帝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242章 回揚州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74章 出軍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85章 離島第149章 夜宿平山堂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17章 收租第333章 商業稅?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章 送鹽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4章 粗鹽提純第81章 另闢蹊徑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339章 回杭州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189章 發現得勝湖的秘密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178章 借糧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22章 劫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