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

鹽船沿着河道,曲折前行。

風不是很大,船帆不是很鼓,這種天氣裡,行船的速度非常慢。

潘元明,潘元紹兩兄弟,負責操船引舟,一人在前面控帆,一人在後面掌舵,不斷調整着角度,爭取得到更多的風力。

“元明,元紹。”張陽喊道。

“士誠哥!”兩人也叫道。

“你們倆辛苦了,”張陽說道,“換文炳和天騏來操船吧。”

“不用了,我們沿着這條水路,再走一段,就到了我們白駒鹽場了。”

張陽的心思,早就回到了自己家,下來自己要做的事情,當然是擴大生產了,既然自己的私鹽這麼暢銷,又有官鹽做掩護,這銀子還不是大把大把的來啊。

說是很快,這水路又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到了鹽場。

讓張陽想不明白的是,這海水直接曬鹽多簡單啊,把海水引入鹽田,日曬風吹,海水蒸發掉,就剩下鹽了,這裡還是原始的煮鹽,鹽場裡面有無數的大鐵盤,將滷水放在上面,下面點火燒,一個鐵盤一天也就產上三十斤鹽。相當浪費體力,放着太陽不用,看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話,的確不錯。

遠遠看去,鹽場上空一片濃煙,自然是下面在點火熬鹽了,真是污染環境,不過,這個時代也沒有環保的說法。

衆人將船停在鹽場的碼頭,拿着自己挑鹽的扁擔,下了船。

шшш¤ ttκǎ n¤ c ○

“大家回家去吧。”張陽說道。“按我們商量好的辦法行動。”

在船上,張陽經過仔細思考,決定把自己這八個人分成兩組,自己和三個弟弟在家裡負責熬鹽,剩下的人由李伯升負責,去各家各戶收鹽,將粗鹽提純需要的量比較大,自己煮海水熬鹽太費事了。而且,將粗鹽變成精鹽的利潤是熬鹽的幾百倍,兩個相比,自然是收鹽划算。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張陽,自然懂得成本覈算,爭取利潤最大化的道理了。

剛走到自己村口,張陽發現,前面傳來一陣哭聲。

張陽順着哭聲,走進了一家院子。

一個淡青衣衫的女子正撲在地上的一個人身上哀哀痛哭,哭聲飽含憤怒與無奈,可能是因爲她俯着身子,只能看見她一頭烏鴉鴉的頭髮,卻看不清她的面貌。

這是竈戶劉老伯的家,劉老伯和自己一樣,也是在鹽場幹活,只是他是熬鹽,自己運鹽而已。

劉老伯在鹽場人緣很好,張陽也非常敬重他,現在卻靜靜地躺在地上的草蓆上,聽不到女兒的哭聲。

“若寒妹妹,劉老伯這是怎麼了?”張陽問道。

哭聲停止,對方緩緩站起身來,一張清秀的的面龐出現在張陽面前,眼中滿含淚水。

若寒妹妹年方二八,雖說生在了普通竈戶人家,卻是天生麗質。

淡青粗布的衣衫,裁剪得非常得體,繫着一條細細梅花結帶子的腰肢顯得婀娜多姿,那一頭烏黑的青絲上插着一支普通的木簪,全無半點兒雕飾,卻又如出水芙蓉。

劉家妹子劉若寒,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

而她站起來,離張陽很近,張陽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她的姿色。

她其實不算國色天香,生長在南方,自然有一種特殊的南方女子的如水般的溫柔,含蓄而不招搖,雅緻而不妖豔,尤其是一種特有的氣質,讓人感覺不敢去觸犯,再粗魯的男人,在她面前都不由自主地壓低了音量,唯恐唐突了佳人。

而現在,她那雙水汪汪清澈透明的雙眸,飽含淚花。看着眼前的張陽,止住了哭聲,說道:“都是鹽場的那個畜生丘義,把我爹害了…爹啊,”說着,又撲到在劉老伯身上。

張陽上前探了探鼻息,已經沒有任何氣息了。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張陽腦海中突然涌起這幾個字。

可是這是在元朝啊,

可惡的蒙古人爲了統治中國,將人分成四等。

第一等當然是蒙中人,他們是天之驕子,充任各級政府的首腦。

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他們當亡國奴較早,較能得到蒙古人的信任。

第三等是“漢人”,即原來金統治區域的漢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

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爲低下,包括南宋統治區域的漢族和其他各族人。高等的蒙古人殺掉低等的南人,只需賠償一頭驢!

那個丘義,是鹽場的弓手,平時挎着弓箭,手拿着一把馬刀,到處耀武揚威,看誰稍不順眼,輕則破口大罵,重則拳打腳踢。就是自己,也捱過丘義的不少侮辱。

這個丘義,是個蒙古人。肯定是他看上了劉家妹子的姿色,妄圖淫辱,結果劉老伯剛好在家,苦苦哀求,反而激怒了丘義,拳打腳踢,將年邁的劉老伯打死了。

張陽嘆了口氣,從口袋裡拿出二兩銀子。

“若寒妹妹,劉老伯已經過世了,這二兩銀子,你拿着買口薄棺,給劉老伯辦後事吧,我們兄弟幾個,在這裡給你幫忙。”

張陽知道,劉老伯和自己一樣,都是貧困的竈戶,他和女兒兩人相依爲命。家徒四壁,劉若寒哪裡沒有餘錢來安葬他,最多也就是裹個草蓆。自己手頭既然有錢,就幫她一把好了。

“士誠大哥,”若寒看着張陽手裡的銀子,充滿了感激之情,“謝謝你了。”

“我爹死不瞑目,如果有人幫我殺了丘義這個混蛋,我給他做牛做馬,伺候他一輩子也心甘情願。”若寒嘴裡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

明眸皓齒,語氣中卻充滿了森然之氣。

張陽心中一凜:“若寒妹妹,這種話可千萬別說,否則會授人以柄,要是傳到丘義耳中,更有理由來欺負你了。”

“那,我爹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嗎?”若寒此刻,已經心如死水。

“放心吧,若寒妹妹,他做出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來,天理難容,我擔保,他活不過一個月。”張陽兩手搭在若寒的雙肩上,鄭重地說道。

後面的幾個兄弟,已經是驚訝地合不攏嘴了。

“哦,對不起。”張陽猛地縮回了手,這可不是現代社會,女生走在路上還穿超短裙,故意露出內褲的花邊。男女授受不親啊,自己剛纔是怎麼了?

若寒卻沒有任何反應,只是順從地點了點頭。

剛纔她已經下定決心,誰能爲她報仇,她就嫁給他,作爲報答,這也是自己唯一擁有的東西了。

第205章 商議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36章 我很忙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269章 叫花子軍覆沒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360章 失憶第185章 練兵第374章 口袋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74章 遇襲第362章 陳友諒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85章 離島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231章 一葉浮萍歸大海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62章 海市蜃樓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7章 江州第185章 練兵第159章 備戰第24章 得勝湖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317章 進入平江城第150章 說服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262章 夜戰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277章 前奏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277章 前奏第165章 追擊第288章 膠合狀態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162章 開戰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2章 劫糧(四)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13章 泰州城(二)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89章 收兵第164章 包圍第48章 拍賣鹽引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3章 跟蹤第139章 訂婚(三)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79章 向高郵府進軍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277章 前奏第274章 出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361章 發展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81章 歸宿第296章 彈劾第333章 商業稅?第149章 夜宿平山堂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362章 陳友諒第86章 回濠州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290章 夜間進攻
第205章 商議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36章 我很忙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269章 叫花子軍覆沒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360章 失憶第185章 練兵第374章 口袋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74章 遇襲第362章 陳友諒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85章 離島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231章 一葉浮萍歸大海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62章 海市蜃樓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377章 江州第185章 練兵第159章 備戰第24章 得勝湖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294章 功虧一簣第317章 進入平江城第150章 說服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262章 夜戰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277章 前奏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277章 前奏第165章 追擊第288章 膠合狀態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162章 開戰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2章 劫糧(四)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13章 泰州城(二)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89章 收兵第164章 包圍第48章 拍賣鹽引第368章 攻上城頭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3章 跟蹤第139章 訂婚(三)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279章 向高郵府進軍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277章 前奏第274章 出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361章 發展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81章 歸宿第296章 彈劾第333章 商業稅?第149章 夜宿平山堂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362章 陳友諒第86章 回濠州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290章 夜間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