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混亂(下)

伐清sodu

黔國公沐天波是大明天子忠心耿耿的臣子,心甘情願地爲大明皇帝付出自己的一切,在鄧名的前世他就爲了保衛永曆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若是沐天波知曉皇帝對緬王聲稱他的被害是咎由自取的話,大概也只會遺憾而不會後悔,因爲保衛大明天子這就是沐天波的志向,是自打朱元璋封藩沐英以來,數百年沐家的信念。

被莽白軟件以來,下面的的御林軍很快都被贖走了改編成佔領軍,幾年後侍衛官也漸漸被佔領軍要走。這時沐天波滿懷希望,每天勤奮地鍛鍊身體,就盼着得意擺脫囚徒生活的那一天,然後就帶領御林軍殺進阿瓦救出皇上。可是這一天卻怎麼等也等不來,最後永曆身邊除了家人以外,只剩下首輔馬吉翔、沐天波和一羣太監——楊在和佔領軍軍官研究,都認爲沐天波太危險,就是把馬吉翔要回來都不能同意緬甸人釋放黔國公。

只要楊在能給昆明和成都送去足夠的賠款,在緬甸問題上他就有足夠的發言權,就是李定國問起此事時,白文選等人也會幫楊在緩頰;至於成都那邊,院會更是怎麼看楊在怎麼順眼,前幾年樣子兩次回國到成都,帝國政府和院會都熱烈歡迎這位緬北的太上皇。

去年,楊在把他的老丈人馬吉翔要走了,大概是認爲馬首輔再也不對他的地位構成任何威脅了。楊在的猜想也沒錯,這十年的軟禁磨光了馬吉翔的雄心,當初意氣風發的大明首輔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衰弱的老頭。緬甸衛兵拿着命令來提人的時候,馬首輔只是簡單地沐天波——這最後一個難友和拱拱手告別,臉上帶着一絲羞愧低着頭匆匆跟着緬兵走了,就好像是個在戰場上拋棄了同伴的逃兵。

由於明軍在國內的日漸強勢,沐天波也承認緬甸對永曆天子越來越好了,現在永曆天子只要願意,還可以在緬兵的陪同下出去打獵,如果沐天波有興趣也可以安排;每隔一段時間,莽白還會向天子和東宮進貢一些緬甸的貴女。聽說不時來覲見問安的一對大臣終於只剩下沐天波一個後,永曆皇帝又一次大發脾氣,把幾個倒黴的宮人一通臭罵。

君憂臣辱,君辱臣死。

沐天波一直策劃潛逃,不過他總是放心不下天子,當意識到楊在這個奸賊是不可能放他回去後,沐天波就把妻兒託付給了皇后——後者還幫沐天波說服了永曆天子,讓他相信沐天波不是貪生怕死想棄君,而是真的計劃先自己脫困好召集忠義之士拯救皇上。

大概是因爲時間太久了吧,再加上明廷臣子也基本都被釋放,所以監視沐天波一家的緬兵也沒有鬆懈了。沐天波這十年來身體一直保養得很好,成功脫困後發現沿途緬兵更是毫無戒備,有兩次被攔住後,對方一察覺他好像是中國人後,也立刻變得非常客氣,連身份憑證也不要了立刻放行,甚至還派人護送他離境,生怕這個看上去似乎還有點地位的中國人被緬南盜匪所害。

進入緬北莽魯統治區後,沐天波見到的中國人就更多了,好像有大量的漢人正涌入緬甸經商;除了商貿以外還有其他的工作需要漢人,比如緬北開辦了大量的漢語學校。自從五年前開始,莽魯政權就規定緬甸的科舉考試必須加試漢語,因此漢語成了官吏的必須品;更有甚者,從三年前開始,成都、敘州等最有名的中國學府都向緬北和緬南發放獎學金名額。經院會研究,永曆十五年緬甸同意賠償的戰爭賠款實在太多了,認爲對緬甸很不公平,所以打算從四川得到的這份中拿出一半還給緬甸人民,方法就是設立獎學金,這個獎學金的對象是面向全緬,緬北和緬南都有名額。

無論是莽魯還是莽白治下,層層篩選出來的最優秀、最聰明的緬甸人都在奮力苦讀,希望能夠拿到全額的獎學金去四川上學。院會通過辯論普遍認爲,等到這些最聰明的緬甸孩子在四川接受全面教育,他們回國掌權後就會形成一個親中的集團,從而加速永曆十五年的戰爭後遺症的痊癒。

很多在緬甸教書的中國人甚至是雲南和四川的逃犯,爲了躲避昆明的通緝而跑來緬甸,在緬北這片領土上他們過着受人尊敬的生活。而事實上也是潛逃者的沐天波在前去八莫的路上,很快就被漢人中介公司盯上,在他住店後就有漢人來套交情,旁敲側擊地問沐天波是何方人士,來緬甸做什麼生意?見沐天波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後,中介公司更加確信這是一個危險的雲南逃犯,初到緬甸生活無着落,就熱情地推薦沐天波去“莽魯大王國際語言學校”去上班教授雲南方言,說憑他的漢語水平幾年之內做到教授、娶上十個緬甸姑娘不成問題——中介公司只收取半年的薪水做介紹費,可以接受分期付款。

拒絕了這家中介公司的工作推薦後,沐天波第二天住店後又碰上了一家,這家華商是做訟師生意的,確定沐天波來路不明而且看上去沒有穩定收入後,就想拉攏他去當職業原告——雖然沐天波看上去有點錢,但這家華商暗示他不能坐吃山空、而且財不外露才是保平安之道——很顯然這家做訟師生意的人見慣了逃亡出國的搶劫犯,把沐天波也誤認爲其中一員。

昨天那家學校沐天波至少還能聽明白對方想幹什麼,但這家沐天波就徹底糊塗了,什麼叫職業原告?

看到沐天波對緬甸形勢一竅不通,招攬他的人微微一笑,一邊在心裡琢磨這一會兒可以把工資和提成壓得更低,一邊耐心地解釋道:緬甸官府對於中國人報案和緬甸人報案是區別對待的,緬甸人一年到頭的丟牛,但從來也沒有見找回來過幾頭,要真是偶爾找到了其中的一頭,失主就會熱淚盈款、敲鑼打鼓地給官府送去塊牌匾,感激官老爺爲民做主;不過中國人就不同了,上次一個初到八莫的中國打工者丟了條桃木做的佛珠手鍊,大概值不了幾塊錢,但報官後全城戒嚴,衙門捕快蜂擁而出,最後硬是在一條陰溝裡把斷了線的珠子一顆顆地拾了出來拼好。

這種訴訟商行正是因此而生的,現在招攬沐天波的這家商行在緬甸南北各大城市均有店鋪,廣告貼滿了大街小巷:“中國人代訴!”,據這個商人介紹,不同地區的中國人代訴的報酬還不同,兩廣、福建的價格都很低,浙江和兩江稍微好一些,但像沐天波這種一聽口音就是雲南人的就很貴了,最好的當然是那些有四川同秀才的身份證明文件的人——四川的同秀才來自五湖四海,不能光憑口音確認。

第三天住店倒是沒有華商再來騷擾沐天波,但是店老闆親自跑來了,請沐天波無論如何要救救他。

“怎麼了?”沐天波聽到門外傳來一陣陣喧譁聲,懷疑是有盜匪前來。

“是一些愛國者在鬧事,小老兒怕他們鬧得太兇殃及鄙店。”這緬甸老闆告訴沐天波,這五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緬甸人瞭解到四川的情況,或是乾脆去過四川見識過帝國政府的運行,就愈發地希望莽魯大王的統治能有所改變。一些緬甸讀書人提出要和四川一樣不能因言罪人,要允許緬甸百姓評論時政,要提刑官獨立,不能讓緬甸平民在自己的國土上當四等國民,甚至有人提出應該像四川一樣公佈官吏的財產;而這激起了緬甸愛國者的憤怒,稱這些讀書人都是川奴,下次要是川軍再和緬甸發生戰爭,這些人肯定都是給明軍帶路的。

“原來如此。”沐天波聽明白後,以爲店老闆是要他離開這個店:“我明白了,這便搬走,絕不會牽連老闆和店裡的其他客官的。”

“不,不,不。”店老闆知道沐天波誤會了,他急忙擺手:“小老兒只是想請客官在鄙店門前站一下,看到有中國人在這個店裡住,官府馬上就會派來大批捕快保護鄙店,把那些叨擾客官睡覺的人抓走痛打一頓。”

“那在官府的捕快趕到之前呢?”沐天波依舊有些不放心,剛纔他可聽老闆說得很清楚,現在外面那羣都是緬甸的愛國者,最痛恨的就是給明軍帶路的緬奸:“我是不是應該拿着刀出去,以便自衛?”

“完全不用,當然,您拿刀也沒人管,不過只要客官您把這一口正宗的雲南腔一露就沒事了。”店老闆蠻有把握地說道:“聽見您的雲南話以後,那些愛國者就會笑着圍上來,用漢語和您打招呼:昆明來的朋友,我可以和您練習一下我的漢語嗎?”

……

現在,千辛萬苦從緬甸逃回中國的沐天波,正坐在平西王的會客室裡,準備向對方解釋自己爲什麼又要從雲南輾轉前來廣西的原因。

第11節 攔截第46節 合營第41節 獻計第43節 徵兵第1節 誤會(下)第35節 會面(下)第45節 合作第26節 生意(上)第66節 加入(上)第17節 調查第31節 佯攻(上)第21節 煙霧(上)第19節 跋扈(下)第67節 守法(上)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債券(上)第41節 失控(上)第25節 棄軍第16節 龍騎(上)第25節 駭浪(上)第30節 新年第44節 退意第11節 實驗第20節 僞詔(下)第38節 整訓(下)第47節 獎勵第13節 提督第28節 城前(上)第20節 僞詔(上)第5節 放棄(下)第23節 瓷器第13節 困獸第40節 印象(下)第9節 穴攻第9節 海權第30節 變化(下)第7節 變臉(下)第34節 糊塗(上)第31節 名將第25節 投奔(上)第29節 搏鬥(上)第55節 報紙(下)第18節 恐怖(上)第51節 詐敗第8節 戰備(下)第12節 調整(上)第1節 秘旨第37節 干涉(下)第55節 壓力(上)第23節 援助第41節 遭遇(上)第24節 掠奪第21節 追兵第37節 刺客第44節 失蹤第53節 慘痛(下)第25節 印象第47節 矛盾第37節 等待(下)第47節 矛盾第35節 會面(上)第50節 追擊(中)第31節 呆仗(上)第21節 根基第53節 擒賊第35節 進軍第37節 報告(上)第48節 專利(下)第35節 鞏固(上)第65節 援助(下)第4節 推薦(上)第19節 一騎第11節 劫營(下)第60節 算盤(下)第6節 密議(下)第11節 實驗第28節 盟軍(下)第47節 情報(上)第48節 專利(下)第58節 接觸(下)第13節 天明(下)第9節 授權(上)第49節 坦承第11節 兩全(上)第5節 協作(下)第24節 洞悉第65節 援助(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3節 續戰(上)第34節 問候(下)第29節 統一(下)第10節 鎖喉(上)第43節 輕取第59節 黃雀(下)第50節 追擊(下)第57節 夜戰(上)第3節 援軍第60節 管轄第38節 奔波第54節 授權
第11節 攔截第46節 合營第41節 獻計第43節 徵兵第1節 誤會(下)第35節 會面(下)第45節 合作第26節 生意(上)第66節 加入(上)第17節 調查第31節 佯攻(上)第21節 煙霧(上)第19節 跋扈(下)第67節 守法(上)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債券(上)第41節 失控(上)第25節 棄軍第16節 龍騎(上)第25節 駭浪(上)第30節 新年第44節 退意第11節 實驗第20節 僞詔(下)第38節 整訓(下)第47節 獎勵第13節 提督第28節 城前(上)第20節 僞詔(上)第5節 放棄(下)第23節 瓷器第13節 困獸第40節 印象(下)第9節 穴攻第9節 海權第30節 變化(下)第7節 變臉(下)第34節 糊塗(上)第31節 名將第25節 投奔(上)第29節 搏鬥(上)第55節 報紙(下)第18節 恐怖(上)第51節 詐敗第8節 戰備(下)第12節 調整(上)第1節 秘旨第37節 干涉(下)第55節 壓力(上)第23節 援助第41節 遭遇(上)第24節 掠奪第21節 追兵第37節 刺客第44節 失蹤第53節 慘痛(下)第25節 印象第47節 矛盾第37節 等待(下)第47節 矛盾第35節 會面(上)第50節 追擊(中)第31節 呆仗(上)第21節 根基第53節 擒賊第35節 進軍第37節 報告(上)第48節 專利(下)第35節 鞏固(上)第65節 援助(下)第4節 推薦(上)第19節 一騎第11節 劫營(下)第60節 算盤(下)第6節 密議(下)第11節 實驗第28節 盟軍(下)第47節 情報(上)第48節 專利(下)第58節 接觸(下)第13節 天明(下)第9節 授權(上)第49節 坦承第11節 兩全(上)第5節 協作(下)第24節 洞悉第65節 援助(下)第27節 圍攻(中)第43節 續戰(上)第34節 問候(下)第29節 統一(下)第10節 鎖喉(上)第43節 輕取第59節 黃雀(下)第50節 追擊(下)第57節 夜戰(上)第3節 援軍第60節 管轄第38節 奔波第54節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