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

“老魏,再幹一碗吧,壓驚洗塵,晦氣驅盡。”肖黑子終於輪到他敬酒了,給老魏又滿上了一大碗。

“嗨,就是,去去晦氣。”賀老八已經喝得滿臉通紅,如同猴屁股相似的,不知道昨天拿開山*刀剁那三十多顆人頭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麼紅。沒等老魏開口,他自個倒先灌了一大口,長出一口酒氣“痛快啊,痛快!”

“啥都不說了,吳老大,弟兄們,俺老魏就當又活一回,以後水裡來火裡去的沒二話。”老魏明白大恩不言謝的道理,二話不說就一口悶了那一大海碗的酒,雖然臉上的幾道鞭痕還火辣辣的,但是酒入英雄口,肝腸熱血旺,一點傷痛也就顧不上了。

“就是嗎,一世人,兩兄弟。老魏你是我們中的老大哥,換了你這些弟弟們誰落了難,你也一準不能幹瞅着看熱鬧吧。”我也喝了不少,酒精上頭,我扶着老魏和吳祿貞的肩膀。“乾了這碗酒,明天,嗯,就是明天咱們弟兄就去幹件捅破天的大事,怎麼樣?”

“幹了,吳老大你是我們的大哥,兄弟們腦袋提溜在手裡跟着你上。劫皇上,日娘娘,只要你吳老大說到了,弟兄們都不裝慫。”賀老八瞪着血紅的眼珠子,一腳踏在石凳上,早就脫了光脊樑,一身黝黑的腱子肉上酒氣蒸騰。

“同去同去,弟兄們就等着你吳老大發話了,閻羅殿也都敢闖上三回。”肖黑子也成了肖醉蝦,黑不溜秋的肌肉被酒精蒸出了紅暈,倒也和賀老八相映成趣。

“老子的命都是老大你救得,水裡火裡但聽你一聲號令。”老杜言語不多,但是在酒精作用下,也顯出與平時的沉穩狠辣不同的血氣方剛。

“...”吳祿貞看着喝得東倒西歪,這會兒一起亮膘的大隊長和支隊長們一個兩個都端着大碗的白乾瞪起牛眼珠子瞅着自己,好像自己不說兩句上梁山的話就生撕了自個兒似得。綬卿微微一樂,兩撇小鬍子翹了翹,一甩胳膊把身上的軍襯衣給剝了個精光,不過瘦不拉幾的南方蠻子體格和幾個彪悍瓷實的山東大漢一比確實欠點賣相。

“哈哈哈哈哈哈。”眼見着一向斯文的吳支隊也耍起了光膀子,幾個人一愣,接着就是鬨堂大笑,笑聲中一個個盛滿老白乾的大海碗碰的轟然作響,酒如清泉入喉,豪情縱橫四海。多年後,著名的大油畫家居海創作了一副《建國偉業》的連環油畫作品時,史學界乃至社會大衆對油畫《羣雄聚義挽狂瀾》中諸位元勳袒胸露腹的豪飲提出了質疑,認爲一貫講究軍人風紀的學院派代表的吳綬卿吳帥至少不會出現如此豪放的情形,有好事者慫恿吳帥的重孫女問及此事,吳帥一臉神秘的曬然一笑,卻未置一詞。而當事的其他幾位元勳也都是年久遺忘爲由未曾正面回答,當然沒人敢找我覈實此事,所以倒成了建國史上一樁不大不小的歷史謎案。

朦朧中好像記得老魏問了杜子成一句誰在值班,吳祿貞扛着死豬一樣的賀老八嘟囔了一句“杜姑娘和老楊。”

好歹被度娘拿味覺醒酒器給叫醒,一番洗漱後,準備着下午的誓師大會的演講稿,收筆之時不禁想起了一個多月前去求見咱們山東的老父母--袁大腦袋的情形。

“這麼說,宸軒你斷定京

師要出大亂子了?”袁大頭沒有讓王士珍、楊士琦、徐世昌等人作陪,而是把我招進書房面談。在座的僅僅是我和袁大頭兩人,有些話就好挑明瞭說了。

“明公您對朝中的動向自然洞若觀火,這義和拳匪大鬧紫竹林,攻打西什庫、東交民巷,已經觸及海外各國的利益底線,朝廷的那些親貴和清流還在做借刀殺人的春秋大夢,也不想想幾萬羔羊貼上上符紙也是送肉上門,狼羣再少那也是狼,朝廷能剿滅遠勝義和拳的長毛匪、捻匪,卻與洋人交手一敗再敗,現在居然祈望一幫耍把式的神漢能打敗洋槍洋炮,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嗯,確實勝算不高。可是朝廷自有幹臣能吏收拾局面,你我地方官吏未經奉召,擅起重兵,這似乎。”袁大頭看不清形勢纔怪,不過他還在試圖自欺欺人而已。

“幹臣,李中堂嗎?你項城公嗎?都已經遠在江湖了。朝堂上除了昏聵老邁之流,就是狂妄自大之輩,親貴清流的如意算盤連天橋外賣藝的猴子都騙不了,還指望他們能收拾局面?”我冷冷一笑“項城公或許對毅軍還有香火之情,但是毅軍已經不是當年祝三公的那支毅軍了,除了武衛右軍以外,京師還有一支能齊整滿員、持械出操的軍隊嗎?聶軍門或許還算有一腔血勇,可他一個光桿能撐起京津防禦的大局嗎?洋人只要炮轟大沽口,從天津坐上火車一路就能打到正陽門。”

“這個,哎,宸軒雖然尖刻了些,但是也算是切中時弊。不過項城蒙聖恩督撫山東,豈敢擅自動兵。”

“當然不是擅自動兵,大人你是不是有一些槍支彈藥還在南苑軍營寄存着呢?”

“嗯,不錯,你的意思是?”

“大人分遣一營人馬押運彈藥補給軍需,不算是擅自動兵吧。”

“嗯,若是不入京師,倒也算不上違制,人手嗎,多少的一些也無妨。”

“實不相瞞,學生我已經有準確的海外軍情消息,還請大人定奪。”我見袁大頭已經有些鬆動趕緊遞上我的殺手鐗。

“這,這可是真的。”剛纔還穩坐泰山的袁大腦袋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蹦起來。“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八國聯軍,五十支大小戰艦,兩萬餘陸戰軍兵,火炮八十門,已經陸續抽調集結於渤海營口外海,定於西曆6月16日(今日)炮轟大沽口。這,軍情重如泰山,萬萬不得兒戲啊。”

“袁督,過了今晚,自然有租界方面會傳來消息,真僞自見分曉。只是據我們分析,聯軍估計最遲八月中旬就能攻入京城,到時恐怕就會舉國大亂,不知道袁督可有興趣在渾水裡釣上一回金鰲?”我自信滿滿的表情讓袁世凱也不禁放下了懷疑,畢竟如此大事騙不了人。“既然武衛右軍能照顧到京城南路,我們保險團在京城西北潛伏,只要聖上能及時脫身,總有一路能及時迎接聖駕。到時袁督你麾下兩支軍兵無論哪支能救駕,都是大功一件,到時誰敢在您面前呲牙啊。”

“這,嗯”袁大腦袋心裡話:你小子名義上是山東的團練,是我的麾下軍兵。可是老子真下命令調動你一兵一卒,沒有你點頭能行嗎?就算老子不答應,看樣子吳宸軒已經鐵了心要趟這趟渾水。也罷,如果明天證實了

宸軒的消息,也就說明他有一條厲害的海外情報來源,那麼他接下來的進京行動恐怕也就多了幾層把握,不妨就派上一營兵丁也好見機行事。

兩人商議已畢,相視大笑,好像談天說地談得入巷。誰又知道這神州大地的命運從此走上了羣雄逐鹿之路。“江山沉浮自有定數,英雄豪傑莫問出處”。

這一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白馬山下,臘山出山的一片平整的打穀場就成了臨時的校場。濟南商會保險團的全體官兵隊列整齊,軍容肅穆。但見保險團大隊長吳宇漢身型健碩,穿着一身普通士兵的鐵灰色軍裝,腳蹬小牛皮靴,腰繫武裝帶,精神煥發,滿面春風,健步登上一米多高的誓師臺。颯颯風中,七八百經歷了諸多剿匪戰鬥的軍官老兵紋絲不動的佇立在校場中,槍尖的刺刀閃爍着寒光,八角帽下是一張張冷峻而年輕的面孔。一想到可能這些年輕的將士就此一去不復返,我也有些失神,好在短暫的失神到讓衆人以爲我在壓場,氣氛倒顯得更加的肅穆。

我完全沒有用講稿,脫口就是:“現在我要帶你們大家北上,會離開家,離開濟南府,甚至離開山東,北上進京。爲什麼呢?因爲有惡賊在犯上作亂,戕害生民。這些人也是山東走出去的,甚至可以說是被我們打出去的。沒錯,就是曾經在大觀園和平安鎮欠下血債的拳匪,就是在曹州、兗州燒殺搶掠,綁票勒索的那些白蓮餘孽。他們被打的就剩了一口氣,連山東地界都不敢進,現在他們抖起來了,住進了京城、住進了王府,吃着珍饈,喝着瓊漿,成了萬人之上的大師兄。他們會幹什麼好事嗎?不會,他們鼓動百姓也和他們一起燒殺搶掠,還美其名曰:扶清滅洋,把大清朝的金銀珠寶都扶到他們自己腰包裡了。洋人沒被滅了,一萬多人打一個教堂居然一個月都沒打下來,現在洋人軍兵被他們引來了,兩萬洋兵要進京城,皇上危急,社稷危急,他們這些大師兄讓被騙的少年兒童衝鋒在前,拿胸脯擋槍子,聶軍門他們死戰不退,卻被他們在背後捅刀子。現在戰火已經燒到了京城大門口了。我們是山東好漢,我們能看着被我們趕走的雜碎就這麼惹了禍就拍屁股走人嗎?我們能看着咱們的皇上讓這些人渣出賣給洋鬼子嗎?咱們在濟南府,安全的很,可以不管不顧的縮起脖子過日子,可是有一天你孫子拿着史冊問你,爺爺當年你們扛槍打仗,洋鬼子和拳匪禍害京師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呢?你想告訴他,你爺爺當年在幾百裡外三飽一倒的混日子呢?”

我一開始還在誓師,到了後來,我越是講就越收不住了。憂國憂民、痛恨暴匪、洋鬼之情感人至深。商會的諸位理事和保險團的將士們人人摩拳擦掌,個個義憤填膺,決心投身北上,共襄義舉。“消滅拳匪!打垮洋鬼!”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會場。

接着,孟洛川把一面紅底黃字的濟南商會保險團軍旗授給我。我將大旗高擎在手,面向會場揮舞起來。頓時,會場上唱起了軍歌。歌聲震盪着整個會場,又從會場傳出去飄蕩在白馬山的上空。在一片羣情激奮的歌唱聲中,保險團踏上了進京的路途,從此一支鋼鐵雄師離開了他的搖籃,走向了他名震中外,雄霸天下的爭鋒之路。

(本章完)

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二百四十四節 共和兵變起灤州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四十四節 帝國架構終成型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封推感言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封推感言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
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二百四十四節 共和兵變起灤州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七十三節 聯軍入關定三秦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四十四節 帝國架構終成型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封推感言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封推感言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