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

“老佛爺,老佛爺,禍事了,這漢人要造反了,要滅門了啊。”

“老佛爺,您可得給咱們旗人做主啊。這些天殺的漢賊這是要反攻倒算啊。”

“列祖列宗啊,都睜睜眼吧。咱們大清朝煌煌三百年的江山啊,不能讓那些漢人賊子再濫殺咱們的族人啊。”

端門外的廣場上,一大羣平日裡提籠架鳥的黃帶子紅帶子,頂着大太陽在門外哭告,門內的太監們也一個個棲棲遑遑的沒有精神,一副末世景象。

從西華門進宮的鐵良看到這幅景象,氣的一甩袖子,給旁邊的蔭昌說到“七哥,這些都是鑲白旗的人吧,好像死了老子娘了。不過是幾千流民攻破州府,怎麼弄得跟天塌地陷似得,這端門哭廟都搞出來了,莫非還真是大清朝的氣數…”

“哎,都是一個旗的,打斷骨頭連着筋。”蔭昌畢竟年長持重,趕緊打斷了鐵良的話,免得這位爺不定蹦出什麼犯忌諱的詞句“這些賊也是,左右不過是劫財的事情,犯得着屠城滅門加放火嗎?這富泰居然敢棄城而逃,連家小都丟下泰半,真是丟盡了鑲白旗的臉面。”

“可不說的是嗎,這老小子就算不以身殉國,也起碼回來報個信吧。這倒好,自己帶兩個兒子乘船就下了海,真以爲自己是孫猴子呢?能跑到天涯海角去。”鐵良也被蔭昌轉移了注意力,對富泰這個杭州將軍本來就極不待見,現在遇到這種某跑跑的將軍更是如此了。

“對了,七哥。你的那個副都統下來了嗎?”鐵良問道

“還沒有吧,不過也就是這一兩天的事情了。”蔭昌在宮內也有眼線,他知道這方面的信息瞞不了人,跟鐵良也就沒有什麼好故弄玄虛的了。

“富泰這老小子爲人算是不堪,不過他也是經過事的,不會不知道這棄城的罪過,恐怕他的滿標都給打散了,手裡沒可用的兵,又不想殉職纔出此下策的。”鐵良低聲的說到“這亂世眼看着就來了,上面有老佛爺撐着,這大清朝或許還有幾年的陽壽,若是,唉,手裡沒有可用的兵馬,就是再有錢也是惹禍招災的根苗。咱們兄弟實打實的交個底,我能從大腦袋手底下摳出個把協就不錯,這旗人的禁衛軍肯定是要練的,不過光靠這一個協一個鎮的沒有大用。你要是下到山東,別的不爲,就看看這杭州城裡老少宗族的下場,你也得好好掌握一個鎮的兵力,這可是保命的玩意啊。”

“你七哥也省得,但這養兵練軍的錢財,難啊”兩個人長吁短嘆的進了午門,宮裡面現在也是一片蕭瑟。

“老佛爺,您這一日水米不粘牙的,可怎麼了得啊。”小德張已經在外面伺候了一個上午,現在他也快崩潰了,心裡琢磨着老前輩李蓮英怎麼過的來。不過李大總管已經光榮的協理了,現在在神樂署裡頤養天年。

“老佛爺,鐵良蔭昌求見。”崔玉貴這位千年老二還是沒有上位的機會,不過看看小德張的年紀和紅得發紫的態勢,他完全可以絕望了。

“宣吧。”慈禧已經是有氣無力了,這大清國從來就不省心,日俄的亂子剛剛整理清楚了,還好這次東洋鬼子算是仗義,把佔領的吉林奉天給還回來了,讓旗人不至於失了根本,但是黑龍江的地界讓西洋人趁火打劫的給佔了去,聽說山東的吳宸軒也摻和了一腿,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過這事情還算是有個交代了,現在又鬧出了杭州的事情,讓旗人的生存都成了問題,這讓她這個當老大的怎麼

和小弟們交代啊。

“奴才鐵良(蔭昌)拜見太后老佛爺,老佛爺吉祥。”

“且起來回話吧。這杭州將軍富泰是死是活,鬧明白了麼?”

“這個,回稟老佛爺。”蔭昌只好硬着頭皮回話“據線報,四天前出事的時候,有人看見有一艘烏篷小船從富泰的後花園過了水門進入河道,然後就不知所蹤了。據浙江巡撫奏報,差役收拾了滿城,並未發現富泰和其長子次子的蹤跡,被擒獲的賊寇也沒報過有擄走富泰等人的跡象。”

“看來這個該死的奴才是跑了,發下文書去緝拿歸案,不論生死。”慈禧已經剋制着沒有發飆,當然也是沒有力氣發飆了“這杭州城裡的事情究竟如何,可弄清了?”

“回稟老佛爺,原本是春旱夏澇,饑民鬧事,杭州城的糧商趁機哄擡糧價。杭州將軍富泰貿然出兵鎮壓,結果被饑民中暗藏的亂黨用火器擊潰,滿營死傷慘重,這也是後來沒有餘力對付賊寇的原因。”蔭昌繼續回奏。

“這個富泰真真的是死有餘辜。”慈禧恨得牙根癢癢。“接着說吧”

“喳。”蔭昌抹了抹額頭的汗珠子,心裡話富泰老兄對不住了,這天大的罪過您就自己消受吧,小弟我也是公事公辦“饑民圍城多日,直到四日前夜裡,幾百亂黨裡應外合打開城門,先是開槍放炮的攻打衙門和兵營,然後放進了大批會黨饑民,將我滿城的鑲白旗族人給洗劫燒殺一空。宗人府給的數字是一千一百四十一戶,兩千七百四十八丁,加上老弱婦孺一共是八千八百七十三口。日前浙江巡撫給戶部的公函上,鑲白旗的青壯不足一百一十人,丁口總共也就是剩下三千掛零。”

“鑲白旗的兩個甲喇算是徹底廢了。”慈禧說着,自己心裡也明白這八旗早就廢了,無非是個吃糧造糞的機器罷了。可就算是頭豬,他不也是八旗的血脈嗎?“這賊人的情況摸清楚了嗎?”

“稟告老佛爺,這賊人是嶽王會牽頭,首惡是陳少秋、柏文蔚兩人,其餘漕幫、青幫、三合會等幫會也在其中,還有就是去年泰州兵變的自強軍餘孽也有一個哨參加,而且是他們先翻牆入城打開的城門。這才……”

“自強軍不是去年被吳宸軒他們的武翼新軍給剿滅了嗎?”慈禧依稀記得去年泰州兵變,是武翼新軍出兵平叛的。“這怎麼還有如此餘孽作祟,禍害鄉里?”

“這個,臣記得,去年秋操前後,武翼新軍確實派兵去泰州平叛,但是自強軍降而復叛,有兩百多軍士殺官後奪路而逃,武翼新軍也曾追剿過,泰州等府縣倒是都收復了,但是這些叛軍成了流匪,在武翼新軍的不斷追擊之下已經分成兩路,一路在江淮一帶流竄,另一路南躥皖南,這次杭州屠城就是他們乾的。”鐵良總管全國軍事,對於這些剿匪平叛的事情如數家珍。“這叛軍的頭目叫李錦,另有亂黨代表伍師古,這二人據說都是喬夫的手下,也是亂黨一夥。”

“唉,這大清國的天下不太平,咱們滿人再不振作別說江山了,就連身家性命都難保全。”慈禧也是心內悽苦,這滿人的爺們除了提籠架鳥、耍橫鬥狠就沒別的本身了,偌大個大清國就靠她一個老孃們支撐,這杭州城裡上萬的滿人,幾千的青壯一夜之間就被人如同殺豬宰羊一般給屠戮一空。原來那“滿人不足萬,過萬無人敵”的氣魄就被三百年的清平給消磨的乾乾淨淨了。

“老佛爺說的是,奴才以爲編練滿鎮新軍是當

務之急。”鐵良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摺子,“這是山東吳宸軒給兵部上的摺子,說之前編練的新軍驍勇之士一萬五千人已經是兵精甲足,人馬齊備,槍炮器械均是德意志和英吉利的洋貨,人手雙槍,快炮百門。營以上的軍官都沒有配備正職,請朝廷派下滿員來接手,組成武翼新軍中鎮。”

“瞧着意思,宸軒這崽子雖然跋扈了些,但還算是有點良心。哀家在濟南府給他封了個武翼新軍的總統制官,他當時就給哀家保證說三五年內必定編練一鎮滿人自己的軍隊,還不用朝廷一分銀子,一擔糧食。哀家當時覺得他還算是漢員裡的實誠人,就允了他。宸軒也真是信人,這才三年功夫,就給哀家鼓搗出來,把這一萬多兵都交給朝廷連個哏都不打。不像某些漢員,索餉討械倒是積極,讓他出個兵就像掏他的心肝。”

鐵良、蔭昌二人不敢接口,這裡面牽扯的可是北洋大佬,當朝的部堂,不是他這些小字輩的可以隨便議論的。不過慈禧也就是覺得這兩人還是滿人中的青年才俊,纔給他們透個風,免得不知道風向的瞎闖。

“如今鐵良兼着兵部和北洋的差事,實在是忙碌。這一鎮新軍呢,我看蔭昌你就多擔待吧。這下面的協統、管帶的都從咱們八旗裡挑人,就着頂梢頭的挑揀,不拘是上三旗的還是下五旗的,但凡能頂用就行。這用人的差事事後報個單子給兵部報備就行。告訴奴才們,這差事辦的好,軍權攥得緊,朝廷有重賞,重用。辦砸了差事也就別在這四九城裡晃盪了,滾回寧古塔守老營去。”

“嗻”鐵良和蔭昌私下裡一對眼,這事情成了。至於杭州城裡那幾千上萬的族人,反正不是自己旗內的,心有餘而力不足,隨他去吧。

杭州滿城一破,天下大譁。朝廷總要有個交代,該貶的貶,該殺的殺。這些好辦,但是十萬饑民暴*動,佔據省城,還是佔據了朝廷金銀罐子的浙江省府,那就必須拿出態度來。

可惜的是朝廷雖然決心很大,但是周圍兵力空虛,南京、九江、湖北都是鞭長莫及,北方倒是有兵有將的,但是下江南也得一兩個月,那更是黃花菜都涼了。

沒奈何,只好祭出四十年前的大招,允許江浙鄉紳大辦團練,進杭州剿匪平叛。你別說這招還真是百試百靈,願意爲了滿清異族的幾句褒獎,幾個不值錢的頂子就撇家舍業的自己組團去打怪練級的還真是多。

這不朝廷旨意剛剛下了,沒過對時就傳來了消息,江浙商會和杭州的鄉紳自發組織了一支團練,還從北方聘請的槍手當教頭,經過十天集訓,就匆忙上陣,還別說剿匪平亂功勳卓著。不光杭州城保住了,連杭州滿城都收復了,十萬饑民裡除了幾百名會黨亂匪抗拒王師,被依法就地正法之外,其他鉅萬的饑民都被鄉紳們設立的粥棚給引了去,現在分區劃片管理,饑民們以工代賑,正在修築海寧到餘杭的江堤,只是希望朝廷能給這支團練一個名頭。

老佛爺見過的剿匪平亂數不勝數,但是像這樣虎頭蛇尾的暴*亂實在是平生僅見,不知道是該誇獎這些杭州鄉紳商賈響應中央號召呢,還是該埋怨這些饑民暴徒如此不堪一擊呢。不過這平亂不花朝廷一分銀子,總是個好事情。

於是朝廷的恩旨來的迅疾,成立浙東新軍,暫編一鎮,相應的是給了浙東六府自行籌餉的權柄,而鎮統制正是平叛中立下大功的東瀛學成歸來的陸士高材生----張紹增是也。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七十節 紅色革命的餘波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
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七十節 紅色革命的餘波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