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

西班牙人尚武,危機時刻軍人干政,被看作是一種光榮傳統。三天以後,1936年7月17日,摩拉將軍和佛朗哥將軍做了一個“宣言”,這是傳統中軍人宣佈接手政權的方式。西班牙內戰打響了。

佛朗哥一貫是個強調要用鐵腕來維持秩序的人,最看不得社會混亂局面。可是,軍人起事本身就是叛亂行爲,不成功就成仁。所以,大凡軍事叛亂都會大開殺戒。而佛朗哥更一向認爲,只要最終目的是“恢復秩序”,過程中的殺戮只是必要的手段。所以內戰一開始就十分殘酷。

內戰前兩派間暗殺,這是法律失效的信號。內戰爆發初期,不論是在叛軍地區,還是政府掌控地區,社會秩序都被羣衆組織所左右,形成“法不責衆”的局面。

太初七年的西班牙,作爲社會公約的法律消失了。約束瞬間消失,人們得到長期未能獲得的解放感覺,本來隱匿和壓抑在內心的人性之卑劣殘忍,一涌而出。人們發現,他們曾經嫉妒、討厭、不喜歡的人,甚至捏着自己借條的人,都可在懲罰“敵人”的藉口下任意加害。殺人不再受法律懲罰,竟然還是“正義之舉”。雙方都出現了一哄而起的濫殺無辜的高峰。著名詩人洛爾加,就不明不白死在右翼民衆手中。而另一方的激進派也存在同樣特質,左翼一方把與天主教有關的知識分子幾乎斬盡殺絕。根據統計,在內戰中被殺害的有名有姓的教士、修士和修女,有16,832名。內戰中濫殺無辜的情況,左右翼執行的大致各佔一半。

國際意識形態的對決戰場當太初七年,西班牙的局勢幾近失控的時候。馬德里卻沒有象樣軍隊,民衆卻熱情高漲。這時需要一個精神上的整合,需要除了打佛朗哥,沒有其他利害心思的力量。這個力量終於出現,那就是“國際縱隊”。那是二次大戰前夜,是國際上左翼思潮的盛期,也是德意的極右翼最猖狂時期。國際上左右翼極端,都到這裡小試牛刀,抒發激情,雖然很可能抒發得文不對題。志願軍蜂擁而至,紛紛自帶乾糧的爲西班牙的己方陣營赤膊上陣,這成羣的自幹五把西班牙突然成了一個國際戰場,比奔牛節都熱鬧。

其實此刻的西班牙局勢並非今天后來的人們劃分的法西斯和反法西斯民主陣營兩大塊。即便萬分簡化去劃,至少也要劃出三大塊來。把紅俄歸到“民主陣營”,實在是個誤會。對立的主要是紅俄和德意,也就是極左和極右。類似美國的國家,正是極左極右之外的第三塊,他們忙於應付經濟蕭條,對西班牙內戰的哪一邊都沒有興趣。國際左右兩極在這裡進行意識形態的戰爭對決,每一顆炸彈,卻都是掉在西班牙的土地上。

內戰一開始,馬德里政府馬上向紅俄和第三國際要求支援。紅俄的援助,是通過第三國貿易,向西班牙政府出售武器,要求全部支付黃金(這一點甚至比不上

西西里島上的那些東方人大方,至少他們接受中國文物作爲折價,或者提供中國需要的一些特殊礦產)。內戰中共和政府的最大優勢,是國家黃金儲備在他們手裡,並且西班牙是世界第六大黃金儲備國。戰爭初期,西班牙將近四分之一以上黃金在當年秘密運入紅俄。一方面購武器,一方面有戰亂委託保管的意思。存到法國的小部分黃金,法國人在戰後還給了新政權佛朗哥。運到紅俄的大部分西班牙黃金卻從此消失。紅俄高官奧羅夫回憶說,黃金到達時,我們敬愛的格魯吉亞大鬍子說:“西班牙人再也休想看到他們的黃金,就像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耳朵一樣。”當然中國商人也從共和政府手裡賺取了四分之一的黃金還有大量的礦產和農產品,反正中國對這些東西的消費能力世界第一,不像毛子一樣飢不擇食。

“國際縱隊”的這些自幹五們爲挽救馬德里,起了關鍵作用。在太初七年年底的馬德里保衛戰中,國際志願兵達四萬左右。馬德里保衛戰是國際縱隊第一次亮相,也把農工黨推到了西班牙政治的聚光燈下。國際縱隊由第三國際出面,在各國募兵,來自五十幾個國家,包括美國人,其中也有中國人(畢竟中國是政治信仰自由的國家,不會干涉公民的政治立場,只要沒有在中國的犯罪記錄,打累了的中國志願者可以脫下軍裝扔掉槍支,舉着小藍本本到中國大使館去申請避難)。紅俄以志願兵的名義派來了三千人,其中一千名飛行員,基本上是成建制的西方面軍野戰部隊。

格爾尼卡的大轟炸剛過去,巴塞羅那就同時大亂,左翼陣營中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托洛茨基派遭共產國際鎮壓。奧威爾從前線回來,驚訝發現,“政治上清醒的人們,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場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之間兩敗俱傷的戰爭,而遠非同佛朗哥的戰爭。”僅一次左翼內戰就有四百人死亡,一千人受傷。這種左翼間的“武裝衝突”,“全國處處可見”。左翼內鬥巷戰的俘虜,都被關入監獄,“監獄裡人滿爲患”。國際縱隊也有人因“政治經歷可疑”被追捕。警察甚至把醫院裡自己一方的傷兵都抓走了。後來共和派戰鬥失敗,很難說和他們的內鬥沒有關係。西班牙的清洗只是紅俄37年大清洗的延伸,就連罪名都常常是一樣的。幸好中國這時候沒有蘇區,不然同樣的紅軍砍紅軍的劇目也會在中國上演。

沒有得到多少資本主義糞土滋養的紅餓這時候的日子也緊巴巴的,眼見西班牙戰局變得膠着,攥着西班牙黃金的紅俄減少甚至中斷了對共和國軍的援助,相反,德意對佛朗哥的支援增加。國際縱隊雖作戰英勇,卻敵不過對方的優勢裝備。太初九年3月,阿拉貢戰役中,國際縱隊第5旅幾乎全軍覆沒。共和派一邊人心潰散,失敗主義情緒開始蔓延。紅俄也習慣性的賣隊友,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

內戰打到這個時候,

國際形勢處於很危險的狀態,西方國家都不願意插手西班牙內戰,怕引發世界大戰。德意把西班牙當成了自己崛起的預演,中國兩邊賣軍火,看熱鬧不嫌事大。同時,內戰雙方的極端面目,也使得各國都不太願意堅決地幫助某一方。慕尼黑協定以後,英法以爲綏靖政策有效,可以維持和平,更希望把西班牙衝突侷限爲國內戰爭。格魯吉亞大叔把德意和約放在自己利益的天平上,和工人黨德國協商一起瓜分波蘭。西班牙內戰雙方的國際支持者,在背後悄悄拉手。共和派一方,有如此之多的矛盾衝突和自相殘殺,而佛朗哥一方是一心一意在打仗。戰爭的走向漸漸清楚。

太初九年12月31日,佛朗哥勝利在握。他宣稱,共和派是“罪犯”,對他們不存在“赦免和解的可能”。1939年1月26日,巴塞羅那不戰而降。幾十萬共和國軍和難民開始了向法國的大逃亡。

直到此時,以馬德里爲核心的西班牙中心地區仍然在共和派手裡,他們還有將近30萬的兵力。難以置信,共和國崩潰在即,卻還有最後一次尤爲殘酷的內鬥。共和派自己人激戰四天,獲勝一方槍斃了對手的軍官,雖然沒有達到自損過半的效果,但是也算得上傷筋動骨了。共和派終於崩潰,他們的頭面人物都順利離開西班牙。而他們的追隨者和士兵們,大多來不及離開。等待着他們的,是佛朗哥的行刑隊。太初年3月27日上午11點,佛朗哥佔領馬德里。4月1日,佛朗哥宣佈,西班牙內戰結束了。德國和意大利率先承認了佛朗格政權,英法美隨後幾個月也先後承認了西班牙政府,而中國則走在了他們前面,甚至在西海岸獲得了一處面向大西洋的補給基地。

如果沒有國際干預,西班牙內戰也許不會這麼久,如果沒有中國的軍火和軍事教官的幫助,也許受到牽連的西班牙人不會是半個國家的人民!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大氣的西班牙人還特意邀請西西里島上的中國朋友一起到馬德里觀看鬥牛表演,作陪的是佛朗格本人。

這裡曾經是世界矚目的中心,來了許多大國的志願者、來了他們的軍人,有他們援助的飛機大炮在這裡轟鳴。突然,一切都消失了。大家扔下西班牙,留下滿目瘡痍,無數屍骨。沒有人確切知道,在太初七年7月到太初九年4月的內戰中,死了多少西班牙人。最流行的說法是,三年內戰死了一百萬人。比較嚴謹的歷史學家檢點證據,認爲內戰至少死亡64萬人,不包括戰後遭佛朗哥政權報復而鎮壓的幾萬到十幾萬人。

親身經歷過西班牙內戰的紐約時報記者馬修斯有一本回顧內戰的著作,叫《半個西班牙死了》。書名來自著名評論家拉臘在第二共和前就爲西班牙寫下的墓誌銘:“這裡埋葬着半個西班牙,她死在另外那半個西班牙手裡”。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一百五十二節 遼東首日遭遇戰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
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一百五十二節 遼東首日遭遇戰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