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

除了中華共同體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爲核心的國家集團之外,中國在建立國際戰後新秩序方面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建立了聯合國。太初二十四年3月1日,正在對紅俄作戰的中、德、俄(白俄)、土、意等16國代表在土耳其重鎮安卡拉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當時,聯合國只是作爲對紅俄進行戰爭的各國的總稱。太初二十四年10月30日,中、德、意、日四國在青島發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太初二十五年8—10月,中、德、意、日、土五國先後在青島的嶗山太清宮舉行會談,討論並擬定了組織聯合國的建議案。

兩個月以後,即在二十五年12月14日,中國總理周仲輔與德國總理卡納里斯在“印度洋某處”會晤,並發表了一項聯合宣言。在宣言中,他們闡述了“他們各自國家的政策中的一些共同原則”,他們對世界更爲美好的未來的希望就是以這些原則爲基礎。兩個簽署國在被稱爲大西洋憲章的文件中聲明:“在最終消滅反*人類反進步的國家暴*政之後,兩國希望可以建立使各國都能在其本國境內安居樂業,保證使全世界所有人類都能無所恐懼不虞匱乏地生活的和平。”

太初二十六年元旦,正在對紅俄和美英作戰的26個國家的代表,在德國波恩簽署了聯合國宣言。這個文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聯合國”這個詞,這是周仲輔總理所建議的。

各簽署國政府在宣言中說:

“出於對……《聯合國家宣言》內所載宗旨和原則的共同綱領業已表示贊同,確信爲在它們本國以及其他國家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並維護人權與正義,必須對其敵國取得完全的勝利,而且確信它們現在正在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進行共同的鬥爭,“特宣告:

“(1)各國政府保證運用其全部軍事或經濟力量反對這些政府正在與之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美、英、紅俄)及其附從者。

“(2)各國政府保證與本宣言簽署國政府合作,並且不同敵國締結單獨的停戰協定或和約。”

“凡在爲戰勝國家恐怖主義而進行的鬥爭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質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均可簽署本宣言。

一個月後,兩位元首吳宸軒和赫斯在德黑蘭會晤時聲明:“我們充分認識到,我們以及所有聯合國成員國負有至高無上的責任,要締造一種將博得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大衆的好感的和平,這種和平將在今後的許多世代中排除戰爭的災難和恐怖。”

太初二十六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烏克蘭及波羅的海三國因故未參加)的代表在中國上海召開了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6月26日,50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中、德、意、土、日和其他多數簽字國遞交了批准書後,憲章開始生效,聯

合國(UnitedNations)正式成立。太初二十六年,聯合國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10月24日爲聯合國日。

同年美國宣佈戰敗,在有條件投降後,美國得以加入聯合國。加拿大等國獨立,英國被拆分爲四部分,愛爾蘭和蘇格蘭分別獨立,而威爾士和英格蘭則作爲中國和德國的託管地存在了三十年,在太初五十八年才恢復獨立國家身份,合併成立了新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並加入聯合國。中國作爲首倡國和整個聯合國家的首領國家,在聯合國中地位舉足輕重,成爲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

根據中國的建議,各國經過磋商,一致同意了聯合國的組成架構和組織原則。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三章第七條之規定,聯合國設有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和聯合國秘書處等6個聯合國主要機構。

聯合國總部設在中國青島,在瑞士日內瓦設有聯合國歐洲辦事處,在巴拿馬共和國的巴拿馬城設有聯合國美洲辦事處。

聯合國大會(GeneralAssemblyoftheUnitedNations--UNGA)簡稱“聯大”,是聯合國的主要審議、監督和審查機構。由全體會員國組成。大會在制訂標準和編纂國際法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大會每年9月至12月集中舉行常會,並在之後視需要由聯大主席國召集各國開會。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SecurityCouncil--SC)(簡稱安理會)是聯合國的6大主要機構之一。安全理事會的職責是維護國家之間的和平與安全。聯合國的其他主要機構只有對會員國提出“建議”的權利,而安理會則有權提出具有強制性的決議,在憲章第二十五條規定下,會員國必須接受並履行。安理會的決議被稱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安理會被稱爲聯合國的大腦,基本上能在安理會佔得上風的國家就能控制聯合國的走向,而這無疑是中國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簡稱經社理事會)在推動國際經濟和社會合作及發展方面對大會進行協助。經社理事會有54個成員國,由大會選出,任期三年。主席同樣選舉產生,任期一年,來自經社理事會中中等或較小的成員國。理事會每年7月召開一次會議,會議地點在紐約或是日內瓦。會監視成員國的經濟、文化、社會、健康、教育方面的事務併爲保障全世界人民的人權而工作。該理事會要向聯合國大會提交報告。

託管理事會(TrusteeshipCouncil--TC)是聯合國實行國際託管制度的主要機構。適用於國際託管的土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尚未獨立的前國際聯盟的委任統治地和戰後割離自敵國的土地。

國際法院(ICJ)位於中國的海外飛地新加坡城,

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構,於二十六年根據聯合國憲章建立起來,並在太初二十七年作爲常設國際法院的繼承者開始運行。國際法院由15名法官組成,法官任期9年,由大會任命,必須來自不同的國家,而且大家都默認一個原則就是,大國不得派遣人員擔任法官。

秘書處從事聯合國各種日常工作,爲聯合國其他主要機關服務。秘書處的職責同聯合國所處理的問題一樣多種多樣,範圍從管理維持和平行動到調停國際爭端、從調查經濟及社會趨勢和問題到編寫關於人權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報告等。秘書長就是聯合國這個龐大機構的名義上的最高首腦,而這個職位也通常是由各大洲的中小國家的退職外交官員擔任的,並且可以連任一屆,但是下一任秘書長一定不會來自同一個大洲,第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是巴基斯坦前外長撒哈拉福.謝里夫。

聯合國會費是根據會員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其他因素來確定的。聯合國預算的15大分攤國按順序排列如下:中國(35%)、德國(15.4%)、美國(9%)、法國(6.4%)、阿盟(5.3%)、意大利(5.1%)、土耳其(4.4%)、加拿大、西班牙、烏克蘭、巴西、日本、荷蘭、瑞典和阿根廷。其中前七位國家繳納的會費佔聯合國總預算的76%。

在這個國際組織裡,中國是唯一超級大國,享有很多別的國家豔羨不已的特權。比如在安理會中,任何提案都要有三個以上的理事國來共同簽署才能上會討論,但是中國就可以獨自提出議案。每一個議案都要經過常設機構的集體審議,德國、意大利、阿拉伯國家聯盟、拉丁美洲國家聯盟和土耳其成爲了常任理事國,具有一票擱置權,而中國則擁有唯一一張一票否決票。在美國復興之後,美國和法國都成爲了常任理事國,而非常任理事國則由各洲的國家自己分配,每過兩年就更換其中的三分之一。

中國雖然不能獨立推動聯合國通過自己的決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在安理會中中國這個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德國等國家也都默認了中國的統治地位,不然哪來衆多常任理事國不得不屈從於與中國的政治意圖。

聯合國通過向世界動亂地區派遣總共69個維持和平部隊和觀察團,重新建立安寧。自三十年代以來,通過聯合國的協調或通過第三方在聯合國支助下采取的行動制止了許多衝突。其中包括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布隆迪、蘇丹和委內瑞拉衝突。研究結果顯示,自太初三十年代以來,全世界衝突減少40%。聯合國的預防性外交和其他預防性行動,避免了許多將發生的戰爭。此外,聯合國在實地的14個和平特派團着手處理衝突後的情況和採取建設和平的措施。成爲了國際關係中權威的調解和仲裁機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確實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本章完)

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
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