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

從某些角度來說,呂布是有意將朝廷的水攪渾。呂布知道,自己手下的大臣,雖然有不少都是忠心耿耿,甚至用死忠分子來形容也不爲過,但也有不少自私自利的小人。但作爲一個君主,首先要擁有寬廣的胸懷,也不能因爲好惡用人,正所謂用其長而避其短,這纔是爲君之道。

呂布之所以要將朝廷的水攪渾,卻也是迫不得已。這些年朋黨之風雖然讓他打壓了下去,但要想徹底杜絕拉幫結派,卻也不易。尤其是江東、川蜀之人,依然來往密切。他此次將軍攪渾,爲的就是讓這些人摸不清頭腦,自己出徵之時,自然會把他們帶在身邊。

說實話,呂布也在爲繼承人的問題愁。呂智和呂成兩個人,是最好的人選,如果不考慮後宮的因素,二人之中,他更中意呂成,但呂智其實也不錯。這就是魚和熊掌的問題,讓人好難選擇。

呂智爲人比較忠厚,仁慈,如果繼承大位的話,無疑是一個仁慈之主。在他的統治下,大秦將處於和平展的階段。雖然不排除對外用兵的可能性,但更可能用軟刀子殺人。國力也會得到長足的進步。但這也恰恰是呂布猶豫的地方,作爲君主,一旦過於愛惜自己的羽毛,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束縛,這讓主張通過武力,進行血腥掠奪的呂布感到很不喜歡,他怕呂智會走上唐太宗李世民的老路,爲了所謂地虛名。放棄拓土開疆的機會。

呂成很像呂布,他爲人堅強、剛毅、果敢、機敏,有文才,善武事。如果他繼承大位,毫無疑問,他將將呂布的戰爭理念和擴張思想貫穿下去。大秦依然會繼續開戰,繼續擴張。正所謂月盈則虧。呂成和呂智一樣,他的優點也是讓呂布猶豫的地方。擴張。是以國力和國爲基礎的。盲目的擴張,最終會導致帝國地崩潰,這顯然是呂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成吉思汗和他地子孫確實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但這個帝國也僅僅是曇花一現罷了。亞歷山大也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同樣,這個帝國隨着他的死亡,分崩離析。呂布很擔心呂成窮兵黷武。不考慮自身的況,只是一味的擴張。大秦還沒有足夠的人口,去消化佔領地廣闊地區。

呂布也曾想過,像後世的英國那樣,對佔領區實行殖民統治,但他又很擔心,因爲殖民統治的同時,必然會使大量資金流入殖民地。這會促進殖民地的繁榮。沒有可以永遠控制的殖民地,日後殖民地**了,當年所做的一切,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雖然清楚的知道可能生的事,卻無法給後代以警示,因爲他沒有足夠地理由去說服後代。所以他只能選擇放棄。只能選擇沙俄似的擴張。

其實他完全可以再等待幾年,等待其他的孩子長大再進行選擇,可是他也知道,對貴霜王朝的戰爭,是一場異常艱辛的戰爭。就如同成吉思汗遠征花刺子模的時候,確定繼承人一般,這是解決後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戰場的唯一辦法。深深吸了口清新的,帶着一絲涼意的空氣,呂布看着漫天的星斗。不停的沉思。他不想將這件事讓羣臣去議論。因爲他們很可能在這件事上,選擇自己將要支持的主子。這將造成朝堂的分裂,如果沒有控制好,很容易釀成政變,這是討厭內耗的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事。

沉吟了良久,呂布終於勉強有了一番計算,先讓呂成擔任第一順位繼承人吧,如果自己真地在這次戰鬥中出什麼事地話,就讓他繼承自己的位子吧!他相信,在田豐等人地輔佐下,自己的兒子不會幹得太離譜,還不至於將家業敗得一乾二淨。至於呂智,還是再考驗一段時間再說吧。

當呂布宣佈自己的決定時,呂成一臉的驚訝,呂智則閃過一絲失落,隨即真心實意的祝福自己的弟弟。至於衆大臣,則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但在呂布凌厲的目光掃視下,都不得不老老實實的坐了回去。

呂布微微一笑道:“諸位,這次遠征,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是確立我大秦做爲世界超一流強國的戰鬥。所以此次遠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如果有人怯敵不戰,畏縮不前,休怪軍法無。”

魯肅沉聲道:“陛下,大軍遠征,糧草先行。可貴霜王朝畢竟疆域廣大,我擔心補給跟不上。貴霜又不比鄰大海,海軍也揮不了作用。糧草,軍之命脈,還請陛下早做安排。”

呂布冷冷的掃了一眼軍方的將領,語氣頗爲不悅:“怎麼,後勤部還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嗎?要拖到什麼時候?”

主管後勤的韓猛苦笑道:“陛下,不是我們不想制定方案,而是根本做不出來。我大秦糧草充足,但運送路途遙遠。現在我們把糧草都囤積在西方,以鎮西郡和定西郡作爲據點。但陛下率領大軍一旦深入貴霜境內,初期還好說,到了後期,我們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一路上人吃馬費,要耗費的糧秣實在是太多了。更何況還要運送兵甲彈藥……”

呂布沉吟片刻道:“糧秣不需要那麼多,大力收購牲畜,作成肉乾,以資軍用。除此之外,調撥願意隨軍的商人,一邊打仗,一邊做生意。”

又有一人沉吟道:“陛下,隨行將領,您看哪些人合適?”

呂布看了對方一眼,淡笑道:“顏良、文丑、趙雲、張合、高覽蔣奇、韓猛、馬超……”言下之意,朝廷中的大將,除了必須留守的,其餘盡數隨他出徵。

又有一人起身道:“陛下,此行文官不知道何人隨軍?”

呂布聞言變色道:“此事已有定奪,到時候就知道了,你羅嗦什麼!”

衆臣盡驚,不敢多言。

正在南蠻之地接受訓練的龐德一身臭汗,他知道,自己既然被派到這邊訓練,這次遠征自然少不了自己的份。看了一眼身後的數百名士兵,他不由得露出了一絲苦笑。爲了讓自己的人更適應這種叢林戰鬥,呂布竟然讓他帶人和暗箭進行對抗,這不是難爲人嗎?即使是專職的叢林部隊和山地部隊,也沒有人敢說自己是暗箭的對手,那可是專爲特種戰爭而訓練底部隊啊。

龐德心中有說不出的鬱悶,他作爲進攻的一方,而暗箭則作爲敵軍殘部,自己的任務是剿滅他們。他帶着一千人蔘加訓練,但在毒蟲陷阱的夾擊下,足有三百人中途退出了演習,這在自己的指揮生涯中,是從沒有過的歷史。如果日後和貴霜交手,要面對這樣的強敵……他不敢想象那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場面。

貴霜王朝到了韋蘇提婆一世時期,已經很衰落了,他雖然頂着四大強國之一的帽子,卻已經名不副實。

頭號大臣泰戈是個賢明的人,他儘自己的一切力量,挽救搖搖欲墜的貴霜王朝。最近他很頭疼,因爲他接到了來自東方的消息,東方,那個強大到極點的龐大帝國,開始向邊關囤積糧草。鎮西郡那個地方的部隊,也膨脹到五萬人左右。離貴霜邊疆最近的定西郡,兵力更是恐怖,達到了十萬人之衆,糧秣充足的程度,不是探子可以查探到的,但按照大秦最近的舉動,應該不少。

泰戈有些無奈,他最尊貴的君主,韋蘇提婆一世過於留戀和漢朝的感了,他居然放棄了自己加強同大秦關係的建議,原本兩個世代交好的國家,現在只有商業上的往來,而且貿易份額並不是很大。至於官方,一丁點的聯繫都沒有。他可以想象得到,大秦帝國的君主,在向西擴張時受到阻礙,會有什麼樣的舉動。

作爲軍方的老大,卡德菲將軍是一個很古板的人,但誰也想不到,他居然會和泰戈成爲好朋友。他看到泰戈一臉憂愁,很不理解,在他看來,強大的貴霜王朝是不可戰勝的。

泰戈最害怕的事還是生了,他現,軍方的將領,對大秦人有着一種輕視。他雖然不是很懂軍事,但他知道,不能正視敵人的力量,戰爭很難取得勝利。他計算了一下國庫的金子和糧秣,覺得維持上百萬人一年的消耗,應該不成問題。現在唯一需要考慮的,則是需不需要進益他那最尊貴的陛下,進行擴軍的舉動。

卡德菲在這一點上,出人意料的選擇支持泰戈。作爲軍方的首腦,卡德菲自然知道軍隊的狀況。雖然貴霜王朝號稱擁有四十萬常備軍,但這四十萬人中,真正的精銳之師,大概只有二十五六萬人左右,其餘的十幾萬,則純粹是裝飾罷了。更何況,徵募新兵,將使軍隊的力量更爲龐大,軍隊的將領,也可以獲得更多的金錢,何而不爲呢?

泰戈懶得計較卡德菲的小心思,他忙着將邊關探子送來的報整理了出來,他要和卡德菲一起面見韋蘇提婆一世,商議迎對來自東方的挑戰。

第129章 歸一第106章 戰?!不戰?!第15章 討伐第96章 幣制改革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62章 戰鬥第110章 悲歌(三)第16章 鏖戰第162章 戰鬥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10章 悲歌(三)第2章 兵戈第16章 鏖戰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8章 悲哀第22章 無敵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9章 割須棄袍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40章 龍怒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44章 登陸第162章 戰鬥第39章 幽州之戰(二)轉貼東吳二喬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7章 背盟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74章 曙光第32章 京亂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09章 悲歌(二)第25章 緩和第3章 出山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楔子回古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72章 烽煙滾滾第55章 徐州之戰(二)轉貼東吳二喬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5章 討伐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29章 商議第62章 劫持第2章 兵戈第141章 雛鷹第109章 悲歌(二)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8章 悲哀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7章 背盟楔子回古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5章 討伐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62章 劫持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141章 雛鷹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06章 戰?!不戰?!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27章 隕落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6章 狼騎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8章 黃巾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4章 大勢第160章 殘酷第2章 兵戈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24章 鄴城第28章 辯駁第78章 無衣
第129章 歸一第106章 戰?!不戰?!第15章 討伐第96章 幣制改革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62章 戰鬥第110章 悲歌(三)第16章 鏖戰第162章 戰鬥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10章 悲歌(三)第2章 兵戈第16章 鏖戰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8章 悲哀第22章 無敵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9章 割須棄袍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39章 聰明人做聰明事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140章 龍怒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144章 登陸第162章 戰鬥第39章 幽州之戰(二)轉貼東吳二喬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7章 背盟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74章 曙光第32章 京亂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09章 悲歌(二)第25章 緩和第3章 出山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楔子回古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72章 烽煙滾滾第55章 徐州之戰(二)轉貼東吳二喬第35章 暗箭傳說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15章 討伐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29章 商議第62章 劫持第2章 兵戈第141章 雛鷹第109章 悲歌(二)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8章 悲哀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7章 背盟楔子回古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5章 討伐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62章 劫持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141章 雛鷹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06章 戰?!不戰?!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27章 隕落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6章 狼騎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8章 黃巾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4章 大勢第160章 殘酷第2章 兵戈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24章 鄴城第28章 辯駁第78章 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