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狼騎

上黨郡顯得很平靜,一點都沒有大戰來臨的那種氣氛。出征的呂布並沒有帶走太多的部隊。他只帶着張遼的三千騎兵和典韋的三百精騎去尋找鮮卑的主力,除此之外,每個騎兵還帶了二十天的乾糧。所有的步兵,他都留給高順守城了。

鮮卑大王檀石槐親自率領精銳軍兵七千,入侵併州,橫掃郡縣,一路上異常順利,收穫十分豐盛。

部將不花看着馬上馱着的被劫掠來的漢族少女,有些輕狂的道:“大王,我們應該多帶些人,打到洛陽,佔領這花花世界。聽商人說,那裡是天下繁華的地方。”

蠻將達魯握緊了手裡的狼牙棒,瘋狂的吼道:“殺,殺到洛陽去。”

顯得有些蒼老的檀石槐冷冷的看他他們一眼,淡淡的道:“你們太小看漢人了,我們大漠很強大,但我們還不是漢人的對手。漢人不死光,我鮮卑永無安寧之日。現,我們已經深入大漢國的腹地,要多加小心。再劫掠幾天,也該撤退了。這次的收穫足夠我們過冬了。”

不花驚訝的道:“大王,漢人的反抗很微弱,我們爲什麼要跑?我們爲什麼不趁勢佔領幷州?”

檀石槐有些惱怒的看了不花一眼,冷笑道:“現匈奴人很強大,可從前的匈奴人比現的還要強大,當時他們有幾十萬控弦之士,一次戰鬥,他們可以出動四十萬人,可他們卻被漢人打敗了。我們如果過分的激怒漢人,雙方必然要爆發一場惡戰,漢人如果傾全力對付我們,我們只有滅亡一條路可走,即使他們派出一隻大軍和我們交戰,也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損失,終會便宜草原上其他的部族。傳令紮營。”親兵應聲而去。

不花不敢再多說什麼,轉身去安排紮營的事宜。

鮮卑人的大營顯得很寬闊,每個帳篷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是檀石槐的命令。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想要圍殲他們,是不可能的事情。

夜晚很靜,很祥和,幾乎所有的士兵都睡得很熟。突然之間,一陣沉悶的雷聲響起,越來越近。

經久沙場的鮮卑人猛的跳了起來,紛紛衝出營帳,奔向自己的坐騎,一邊奔跑,一邊穿着衣服,他們知道,一隻數量龐大的騎兵衝這裡來了。可是還沒有等他們跑幾步,就被漫天箭雨射倒,有的人甚至還沒從氈毯上爬起來,就被堅硬的馬蹄踏爲血泥。鮮卑軍的人拼命叫喊着:“敵襲。”騎上戰馬的鮮卑士兵狠狠抽打着坐騎,要到前軍迎戰。

呂布冷着臉,率領着三千三百名騎兵狠狠的殺入了鮮卑人的營地。銀月飛龍戟下沒有一合之將。隨身的騎兵弓槍齊用,情的屠戮着鮮卑人。

不花發現了這個強大的敵人,看着一個個勇士死了對方的戟下,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消失,他的眼睛紅了,率領匆忙間集結起來的本部八百多騎兵迎了上去。

呂布一聲大喝,長戟盪開不花的鋼矛,一戟刺進了他的心臟。隨即一夾馬腹,不再看他一眼,繼續追殺敗兵。

檀石槐混亂了一箭,那是一個校尉的功勞,那一小隊勇敢的漢軍被他的部下撕成了碎片。檀石槐顧不得包紮傷口,他拼命召集着殘存的士兵,心腹大將哈答急切的道:“大王,快走吧,漢軍殺上來了。”

檀石槐憤怒的道:“他們是誰,幷州刺使不可能有這麼強大的騎兵。”

哈答抓着檀石槐的馬繮道:“大王,別管是誰了,快走。”說完,也不管檀石槐是不是同意,扯着繮繩就走。達魯率領一千騎兵死命斷後。

呂布、張遼各率領一隊人馬追殺敗兵,張遼發現了殿後的部隊。立刻率人迎了上去,口大喊道:“上黨張遠此,敵將通名。”

達魯聽了身邊懂漢語的士兵的翻譯,狠狠的擦拭了一下臉上的鮮血,用鮮卑語大聲回答:“我乃檀石槐大王部下達魯,漢狗,拿命來。”

張遼聽過翻譯後,一聲大喝,率軍前衝,口大呼:“衝,活捉檀石槐。幷州狼騎,有我無敵。”隨行的騎兵齊聲大呼:“幷州狼騎,有我無敵。”藉機提高己方的士氣,以此震懾敵軍。兩軍頓時廝殺一起。

鮮卑兵少,由於匆忙,很多人都衣甲、兵器不全,很快便落了下風。這時呂布也率兵殺了過來,一衝之下,鮮卑兵馬四散,被衆兵圍殺。達魯驚慌之下,被張遼刺傷左臂,左右親兵死命保護他衝出重圍。

呂布收攏軍卒,這一戰,斬殺近五千人,自己損失不過百餘騎。可以說佔了大便宜。但他心裡清楚,自己這是佔了偷襲的便宜,檀石槐多多少少的被一連串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要不然自己不會如此順利。整理了一下戰利品,立刻率軍奔雁門而去,他要將檀石槐斬殺幷州。

逃到安全地方的檀石槐聚攏敗軍,總共不過兩千餘人,心痛恨交加,險些把牙齒咬碎。

哈答安頓了軍兵,近前稟報道:“大王,達魯弄清楚了,昨夜的兵馬是上黨太守呂布的人。想不到他居然出手了。”

檀石槐閉目不語,沉思良久道:“全軍休息,天一亮,毀掉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全軍快速突襲,攻擊上郡。”

哈答大驚道:“大王,我軍損失慘重,上黨騎兵又不知蹤跡,隨時可能襲擊我們,如果這個時候……”

檀石槐臉色一變,喝道:“如果現撤兵,正了呂布的詭計。他就像一隻狼,會選擇獵物放鬆的時候發動攻擊。如果我沒有猜錯,他一定去了雁門,他要選擇機會,偷襲我們。只要我們過了河,攻擊了上郡,攻守之勢就會易轉,主動權就掌握我的手。”

哈答思了片刻,信服的道:“大王英明,我現就去準備。”

正行軍的呂布也接到了這個消息,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道:“檀石槐果然厲害,看來我們沒有時間休整了。傳令,全軍急行,渡河擊敵。”

張遼沉思片刻道:“主公,上郡擁兵三千,又據城而守,鮮卑遠來,沒有攻城器械,怕是沒有辦法攻擊到上郡。”

呂布冷笑道:“三千人馬?戰鬥力什麼樣又有誰知道!”

張遼暗自苦笑,下去召集兵馬了。

河邊,鮮卑人的探馬回來了。連人帶馬都溼漉漉的。跑到軍前,戰馬一聲嘶鳴,摔倒地,再也掙不起來。

檀石槐衝上前,一把抓住探馬的衣襟,將他拉起來,急切的問道:“找到呂布的人馬沒有?”

探馬一臉疲乏之色,嘴脣乾裂得裂開了血口子,他喘息帶着無比恭敬:“大王神機妙算……呂布果然向雁門移動,現他們已經渡河了……”

檀石槐鬆開了手,將探馬交給別人照顧,開心的大笑道:“呂布總算讓開了道路,傳令全軍,拋棄一切不必要的物資,輕裝而行,全力北歸。”

當漢軍知道鮮卑人北歸的消息時,鮮卑人的大軍已經回到了大漠。

呂布看着鮮卑人的營地,心有說不出的懊悔,又有說不出的遺憾,無奈的嘆道:“我不如檀石槐啊。”於是率領部隊撤回上黨。這次出征,上黨軍斬首近五千,繳獲馬三千餘匹,牲畜萬頭,糧千擔,金銀百餘斤,錢萬餘。

呂布奏章詳細的敘述了戰爭的經過,派人快馬將報捷的表章送往洛陽,同時派人持重金到京城打點一切。

正享樂的靈帝知道勝利的結果,興奮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非常高興,他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興奮的心情。這是自熹平年,夏育、田晏、臧旻遠征大漠失敗後,漢軍的第一次勝利,尤其對手是號稱無敵的鮮卑大王檀石槐。他立刻早朝上讓羣臣商量對呂布和有功將士的封賞。

張讓的授意下,衆常侍一起上奏,希望靈帝重重獎賞呂布,藉機激勵大漢的士兵奮勇殺敵。

靈帝實很喜歡呂布,他做的事正對了他的心思,可以說完成了他多年的願望。靈帝有意任命呂布爲幷州刺使,匈奴郎將,統領幷州軍事,封關內侯,抵禦鮮卑。也許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派呂布出征,建立漢武帝那樣的武功。

士人再也忍耐不住了,如果繼續下去,呂布的勢力會越來越強大,強大到和他們匹敵的程度,宦官如果得到這樣的臂助,勢必加囂張,難以壓制。他們以呂布年紀太輕爲藉口,堅決反對進行重賞,反對任命呂布爲幷州刺使。

朝堂上,司徒劉郃憤怒的道:“陛下,邊關將士血戰至死,恐怕都得不到封侯的賞賜,一個小子,當了幾天的太守,偶然間立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功勳,怎麼能獲得這麼大的封賞?”

光祿勳楊賜立刻附和道:“陛下,呂布,不過是一個武夫罷了,有什麼能力治理好幷州?他這次僥倖獲勝,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對於他的獎賞,應該慎重,還請陛下三思。”

曹節冷笑着反駁道:“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年僅十八就斬殺匈奴十餘萬人,他的年紀難道很大嗎?難道因爲年齡就不重用人才嗎?當今天子英明神武,難道是你們這些人可以揣測的嗎?”

王甫陰陰一笑,接着道:“熹平年,夏育、田晏、臧旻三路大軍攻擊鮮卑,結果如何,還不是結果喪師辱國。今天,呂布率領少數精銳士兵,戰場上浴血奮戰,打敗了由鮮卑首領檀石槐率領的大軍,繳獲了大量的財富,斬首接近五千。這樣的武功本朝,是第一次,如果不重賞,將士有怎麼肯賣命。你們這樣輕視戰士的功勞,不怕寒了前方將士的心嗎?你們安的究竟是什麼心?”

雙方爭吵得異常激烈,大有一言不和就動手的趨勢。盧植站了出來道:“陛下,呂布年紀輕輕就擊敗了鮮卑的大軍,微臣認爲他完全可以擔當重任。但是臣以爲,賞賜還不夠。”

無論是宦官、外戚還是士人都楞住了,誰都沒有想到盧植會爲呂布說話。

靈帝也是一愣,隨即驚訝的詢問道:“愛卿說說看,還應該怎麼賞賜。”

盧植看了一眼士人和宦官,微微一笑,自信的道:“臣聽說呂布至今還是獨身,他一心報國,想來沒有時間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陛下的老師蔡伯喈雖然因爲過錯被罷免,但這喜慶的日子,臣認爲應該赦免他。他的女兒蔡琰,才貌雙全,年齡尚幼,沒有許配人家,我看不如由陛下做媒,將蔡琰許配給呂布,待蔡琰成年再爲二人完婚。如此一來,呂布必然對陛下感恩戴德,哪怕是肝腦塗地也再所不惜。”

皇甫嵩微微一笑,心道:盧子乾果然厲害,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他立刻出班道:“陛下,臣附議。如此一來,呂布必將對陛下感激泣零。這樁美事也必然流芳千古。”

衆宦官、大臣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司空張濟先反應過來,他已經明白了盧植和皇甫嵩的意思,立刻道:“臣附議。”

衆大臣也反應過來,參差不齊的道:“臣附議。”

張讓大驚,急忙出言阻止道:“蔡邕,一個犯人而已,怎麼可以把他的女兒嫁給國家的功臣呢?”

楊彪冷冷一笑,反駁道:“蔡伯喈是陛下的老師,陛下赦免自己的老師,有什麼不可以?而且蔡伯喈是天下有名的大儒,呂布出身貧寒,把蔡琰許配給他,正體現出陛下對他的重視和關懷。”衆人又吵做一團。

靈帝早就想赦免自己的老師,正好借這個機會,他不再猶豫,立刻道:“朕意已決,衆卿不用再吵了。封上黨太守呂布爲幷州刺使,匈奴郎將,統領幷州軍事,關內侯,整肅軍備,以防鮮卑。

赦免蔡伯喈,官復原職,其女蔡琰,許配呂布,幷州衆將,各有封賞。……”

呂布接到聖旨後,立刻上表請辭關內侯這個爵位。同時派人到洛陽,向靈帝、張讓表達自己的忠心。

靈帝大爲高興,他感到呂布很樸實,他堅持封呂布爲侯。一些士人也因爲這件事認爲呂布謙虛、恭謹,對他的敵意降低了一些。

誰也不知道,呂布爲了這件事得到的好處,眼淚都笑出來了。

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20章 戰?和?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66章 軍威第19章 相爭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78章 無衣第168章 窘境第22章 無敵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82章 荊襄之亂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22章 無敵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6章 變革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3章 龍潛第29章 商議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06章 戰?!不戰?!第141章 雛鷹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1章 回京第10章 鐵血精騎轉貼東吳二喬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3章 龍潛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25章 緩和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53章 憤怒第67章 生意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60章 殘酷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09章 悲歌(二)第175章 談判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72章 各展其能第82章 荊襄之亂第23章 卻月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8章 黃巾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15章 討伐第160章 殘酷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27章 隕落第25章 緩和第28章 辯駁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20章 戰?和?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孫策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章 黃巾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64章 逃亡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76章 亂戰第144章 登陸第26章 連環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60章 殘酷第108章 悲歌(一)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
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20章 戰?和?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66章 軍威第19章 相爭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78章 無衣第168章 窘境第22章 無敵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82章 荊襄之亂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22章 無敵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13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6章 變革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3章 龍潛第29章 商議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06章 戰?!不戰?!第141章 雛鷹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1章 回京第10章 鐵血精騎轉貼東吳二喬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3章 龍潛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25章 緩和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53章 憤怒第67章 生意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60章 殘酷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109章 悲歌(二)第175章 談判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72章 各展其能第82章 荊襄之亂第23章 卻月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8章 黃巾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15章 討伐第160章 殘酷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27章 隕落第25章 緩和第28章 辯駁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86章 漫長的一天第20章 戰?和?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孫策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8章 黃巾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上)第64章 逃亡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76章 亂戰第144章 登陸第26章 連環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60章 殘酷第108章 悲歌(一)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