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士氣可用

費特河防線。

作爲東非打造時間最長,最爲堅固的防線,自開戰以來,已經頂住了十幾次布爾人和英軍的進攻。

實際上東非的費特河防線,用來應對布爾人有一種“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就好像馬其頓防線不是用來抵抗德國,而是比利時一樣。

默爾克已經開始親自指揮這次費特河戰役,準備結束持續長達三個月之久的被動防禦。

“今天晚上十二點,就是我們渡河的時間,務必要在短時間內消滅掉河對岸德蘭士瓦人,我軍準備從三個方向進攻,徹底解決掉布爾共和國這個我們國土裡的釘子。”默爾克在軍部裡說道。

赫岑多夫問道:“默爾克將軍,爲什麼要發動夜戰呢!你們在兵力和火力上完全處於優勢,沒有必要在夜間發動反擊,這樣反而有可能因爲夜色的干擾,讓你們的操作更容易出現失誤。”

“晚上確實不是打仗的好時機,尤其是敵人在河對岸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你們要應對各種問題,包括對地形和敵人防禦攻勢的不瞭解。”普利特維茨也在一旁強調道。

而東非作爲君主專制國家,缺乏這樣的有效手段,同時沒有歐洲那樣完善的貴族體系。

而恩斯特肯定不希望東非走奧匈帝國的老路,這種政治模式在世界大戰中被證明毫無戰鬥力。

這也是移民國家的無奈,當然,很準確而言是東非的無奈,像美國估計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默爾克解釋道:“這一點不用擔心,我們早就摸清楚敵人的防禦部署,而且布爾人雖然在河對岸構建了防禦工事,但是他們的工程完全無法和我們相比,不要看我們的費特河防線堅不可摧,那動用了大量的人力修建的,而這種人力資源是對面布爾人無法實現的。”

默爾克接着說道:“布爾人這三個月以來持續對我軍發動進攻,不過依照最近幾次布爾人的攻勢,他們估計也達到了極限。所以我判斷敵我態勢早就發生了改變,現在布爾人的士氣恐怕已經跌落到了谷底,而且我們這種漫不經心的被動防禦模式下,他們的心氣也被消耗殆盡。”

布爾共和國這種體量的國家,現在卻維持着近五萬的兵力,也就是六個人布爾人裡就有一個在當兵,小孩和老人在布爾人軍隊裡也隨處可見。

如果不是英國人的物資支持,現在布爾人軍隊恐怕早就崩潰了,即便是這樣,現在布爾人的精神狀態也十分糟糕。

“我們東非其實也採用了這個方法,消耗了敵人的士氣,三個月的進攻而無法取得戰果,最近布爾人的進攻都顯得軟弱無力。”默爾克解釋道。

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東非軍隊士兵的歸屬感也在極速增加,不管以前大家來自哪裡,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外部敵人。經過三個月的磨合,東非軍隊的團結性空前,而這也是東非政府想要看到的結果,現在就差贏得戰爭的勝利從而樹立國家自豪感和榮譽感。

當前,東非作爲移民國家,在各個方面都不差,唯獨在國民歸屬感上需要時間培養。

而獲得認同感的方式之一,就是戰爭,只要東非在南非戰爭中獲得勝利,那東非就能在短時間內加速民族融合。

同樣作爲移民國家,美國有種種手段,把底層民衆忽悠的找不到北,而東非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爲在19世紀的世界形勢下,美國的意識形態就是最“先進”的。

當然,奧匈帝國肯定是有的,但是奧匈帝國的情況和東非大不一樣,這是歐洲人的思維模式和遠東人的思維模式上的差別。

而南非戰爭就是東非政府看中的一次機會,目前東非各線都處於防禦階段,這種只能被動挨打,而不可能還手的狀態,對於東非士兵而言絕對很是不爽。

歐洲的貴族體系,可以說是維繫歐洲王權和政治穩定的強大力量,尤其是在地方,貴族在民衆裡擁有極大的威望。

除了高層軍官以外,下面的部隊,大家心裡都憋着一股氣,那就是把前幾個月“白”挨的打,狠狠的報復回去。

東非當然也有相對應的政治模式,不過主要是對“黑興根王室”的歌功頌德,非常類似前世朝鮮。

當然,東非修建費特河防線動用了大量的“黑奴”,這一點自然沒有必要和德奧兩國的軍事顧問細說。

美國尚且有百年曆史,而且經過了長時間的磨合,這是東非所欠缺的,沒有比戰爭更有效的手段讓東非補齊這一點,所以南非戰爭在恩斯特心裡就是東非真正的立國之戰。

“在遠東帝國兩千多年前有一場古老的戰爭叫做長勺之戰,有一個叫曹劌的人說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終靠着對敵人士氣的消弭而取得勝利。”

至於之前的東葡戰爭,雖然有類似的效果,但是葡萄牙作爲落日黃花,給東非國民心裡帶來的震撼遠遠比不上戰勝英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更有效果。

布爾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人口稀少,歷史上布爾人在這個時間段應該有四十多萬,但是經過東非和他們自己的折騰,恐怕全國人口也就接近四十萬的水平。

德國有民族主義大旗可用,東非的民族主義則不是太可靠,而想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培養東非國民的認同感。

匈牙利再獨,也是擁護哈布斯堡家族的,同時和奧地利之間的關係雖然糟糕了一點,但是大家習慣了。

赫岑多夫和普利特維茨自然不理解東非對這種意識形態方面的追求,因爲兩國沒有這樣的困境。

目前布爾人的情況確實如默爾克所說非常差,一個是久久無法攻破東非的費特河防線,一個則是底層士兵對戰爭的厭惡。

但是這種情況肯定不能長時間維持,尤其是東非初代“感恩”移民消亡之後,目前東非政府主要還是向着德國政治模式發展。

默爾克:“對於戰爭,這次由三個大方向同時開戰,就算我們這裡不順利也無所謂,在東部溫堡地區,我們和布爾共和國是直接在陸地上接壤的,而且在西部也有奧蘭治河的部隊策應,只要在一個方向上取得優勢,那我們就能給布爾人造成巨大的打擊。”

“同時,在夜間發動反擊,我想布爾人肯定也不好受,畢竟這次反擊是東非第一次主動出擊,他們很難預料到這種情況,加上布爾人落後的情報系統,說不定我們兵臨布隆方丹了,他們才能反應過來。”

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0章 發電廠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66章 比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43章 70式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24章 奔逃第140章 新品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547章 登陸第364章 燃燒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99章 預判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84章 談判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13章 抉擇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4章 消息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29章 教育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55章 羞辱還在審覈……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63章 熱心腸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54章 發“貨”第484章 訓練第92章 挖牆角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08章 會面第207章 換牌第552章 過往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72章 停火線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09章 起步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11章 歸國第598章 新年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6章 船隊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27章 南下第39章 利薩海戰第460章 衝突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8章 遠洋貿易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2章 麪粉廠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564章 貴人第402章 妥協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79章 閒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758章 331師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204章 “流放”?“潤”!第179章 總部第624章 要人第632章 前往歐洲
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0章 發電廠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66章 比較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43章 70式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24章 奔逃第140章 新品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547章 登陸第364章 燃燒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299章 預判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84章 談判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513章 抉擇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84章 消息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29章 教育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55章 羞辱還在審覈……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63章 熱心腸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54章 發“貨”第484章 訓練第92章 挖牆角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08章 會面第207章 換牌第552章 過往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572章 停火線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509章 起步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11章 歸國第598章 新年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6章 船隊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27章 南下第39章 利薩海戰第460章 衝突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8章 遠洋貿易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2章 麪粉廠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564章 貴人第402章 妥協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79章 閒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758章 331師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204章 “流放”?“潤”!第179章 總部第624章 要人第632章 前往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