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

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

1867年12月5日。

年底接近,殖民地的工作也開始減輕,現在的東非殖民地已經不是兩年前(1865年2月1日,初次登陸達累斯薩拉姆港。)一窮二白的階段了。

做起事來,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程序,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移民工作也更順心應手,直接複製粘貼過往的經驗即可。

所以年末,東非殖民地又有能力搞事情了,之前雖然佔領了肯尼亞地南部,但肯尼亞北部還在那裡放着。

而西北地區,今年是隻能看着了,當地的疫情還沒有結束,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明年纔可以出手。

肯尼亞北部,自然條件遠不如南部,主要是降水比較少,呈現沙漠和草原並存的狀態。

但是,東非殖民地並不挑食,有草原,就意味着降水還不錯,少量的沙漠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北部平均降水平均值大約在300mm到400mm左右,也就是說部分地區可以達到500mm到600mm左右。而一些沙漠地區200mm都達不到。

這個降水條件已經不算差,既可以種植一些耐旱作物,也可以選擇發展畜牧業。

當然,前提是避開那些沙漠和乾旱地區,主要是靠近索馬里的東北部,是整個肯尼亞最乾旱的地區。

這主要是受地形和洋流的影響,西北一馬平川,而東南信風帶着印度洋的水汽吹向東非內陸,在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域,受地形擡升影響,形成了肯尼亞西南高原地帶降水豐富。

而等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變成西南風,吹到肯尼亞東北時已經沒有多少雨水了。

而東北信風,從阿拉伯半島吹來,主要途徑大陸,很難攜帶大量水汽。

加之東北沿海平原地帶一馬平川,對水汽攔截作用弱,還有夏季寒流降溫減溼,所以形成了非地帶性的熱帶沙漠。

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可以從索馬里隔壁的埃塞俄比亞看出來,埃塞俄比亞高原攔截西南季風的水汽,使得埃塞俄比亞高原西南部的降水比較多,甚至在河流下游形成了大規模溼地。

……

圖爾卡納湖。

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界湖,位於肯尼亞地西北部。

圖爾卡納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僅次於大湖(維多利亞湖),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

這次亨利埃特(第五十七章出現人物),帶隊對肯尼亞西北進行勘察,這次條件和一年前相比要好的多。

在肯尼亞山麓的咖啡種植區,補充了物資,亨利埃特和自己的隊員就踏上了征服肯尼亞西北的征途。

如今亨利埃特眼前就是碧藍色的圖爾卡納湖。

“多麼美麗的湖泊,甚至比索倫湖(坦噶尼喀湖)看上去還要壯麗!”亨利埃特感慨道。

圖爾卡納湖之所以給人以震撼,除了那種獨特的碧綠色外,最主要的是四周的環湖沙漠和草原形成了鮮明對比,給人一種視覺衝擊。

“隊長,我們還是繼續走吧,這個湖從南往北看,明顯沒有到頭,眼前這些可能只是它的一角,再往北,說不定這又是一個可以比肩三大湖的大型湖泊。”探險隊成員安迪對着亨利埃特說道。

“嗯,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這一次說不定又是一個重大發現,足以讓我們青史留名。”亨利埃特說道。

安迪說的非常有道理,圖爾卡納湖南北長度在二百公里左右,即使最快速度,沒有幾天時間是走不到最北端的。

……

隨後幾天,亨利埃特一行人,沿着圖爾卡納湖一路北上,同時對湖邊的生態,氣候和水文等特徵進行記錄。

當地土著稱呼此湖爲圖爾卡納湖,湖水呈鹼性,生活着大量藻類生物(藍藻),所以呈藍綠色。

湖中生活着尼羅鱷,河馬和一些魚類,湖邊也有許多野生動物,湖邊有許多幹枯的河道不知道雨季是否有水,在湖邊亨利埃特等人,見識的鳥類就不下百種(實際有三百多種)。

在第七天,亨利埃特一行人到達了圖爾卡納湖的北部,沿着湖畔,亨利埃特一行人見到了圖爾卡納湖最主要的水源——奧莫河。

奧莫河發源於埃塞俄比亞境內,上游流經多雨高原,水量豐富,河身緊束,下游河道寬達150-200米,是東非難得一見的大河。

圖爾卡納湖百分之九十的水源來自奧莫河,這也是圖爾卡納湖能夠在沙漠中保持不萎縮的原因。

亨利埃特等人詳細記錄了奧莫河沿岸的水文和地理情況,奧莫河沿岸是難得的肥沃土地。

相對於圖爾卡納湖沿岸的乾旱沙漠和草原,奧莫河下游,河流寬廣,水源充沛,至少可以養活二十萬人。

奧莫河下游沿岸可以作爲肯尼亞北部開發的一個重點地區,當然圖爾卡納湖周邊一些地區也可以種植一些耐旱作物。

自此奧莫河下游和圖爾卡納被東非殖民地視爲囊中之物,甚至未來,東非殖民地爲了確保奧莫河和圖爾卡納湖的安全性,對奧莫河上游的土地不斷侵蝕。

這不是什麼小題大做,而是前世埃塞俄比亞有前科,前世埃塞俄比亞爲了發電量在奧莫河上游修築了一系列水電站。

造成了下游地區河水的減少,和圖爾卡納湖的日益枯竭,但是圖爾卡納湖主要位於肯尼亞境內。

埃塞俄比亞政府可不管依靠圖爾卡納湖生存的肯尼亞人的死活,河水減少,湖泊萎縮,造成了魚業減產,引發了肯尼亞境內部落對漁業資源捕撈權爭奪的衝突。

所以恩斯特對奧莫河流域要求至少要保證大部分掌握在東非殖民地政府手中,保證水源安全。

當前埃塞俄比亞還是阿比西尼亞帝國時期,對南部的掌控並不是很嚴密,而且還要面臨英國等西方殖民者的威脅。

就在1863年,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提奧多羅斯二世做了一件蠢事,竟然因爲英國外交部沒有給自己回信(他寫了份信給維多利亞女王,要求英國配合自己一起反對埃及和奧斯曼帝國),於是在1864年綁架了在埃塞俄比亞的英國外交官和58名歐洲人作爲人質。

恩斯特都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哥的勇氣,然而接下來的操作才更讓人感覺意外。

在英國外交部託一名爲英國服務的伊拉克人爲提奧多羅斯二世帶去回信後,提奧多羅斯二世釋放了人質。

但不久,提奧多羅斯二世就出爾反爾,重新抓捕了阿比西尼亞帝國境內的英國外交人員,同時向英國政府勒索一批工匠和機器。

正是如日中天的英國人哪受過這種委屈,就在亨利埃特等人探索圖爾卡納湖和奧莫河的同月(1867年12月份)。

英國遠征阿比西尼亞的軍隊,已經在印度孟買集結,準備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提奧多羅斯二世一些顏色看看。

提奧多羅斯二世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命運已經可以知曉(英國人搶走了大量文物和珍寶,包括提奧多羅斯二世的皇冠,提奧多羅斯二世在戰敗後自殺)。

明年等埃塞俄比亞和英國人打起來的時候,也正是東非在奧莫河流域擴張時候,這就給恩斯特和東非殖民地吞併奧莫河流域,創造了條件。

而提奧多羅斯二世死後,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塞俄比亞)陷入了短暫的諸侯紛爭時代,至少三四年時間內對東非殖民地都造不成威脅。

(本章完)

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89章 佔領第361章 k001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41章 回國第163章 年底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16章 萊茵盾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70章 蒙巴薩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430章 客人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24章 奔逃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96章 壓迫感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91章 “偷國”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563章 熱心腸第199章 結款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67章 觀察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56章 氣吐血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51章 人口(續)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539章 鄰居論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87章 勸說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35章 牛馬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56章 平衡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77章 收尾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17章 行動第713章 不畏戰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387章 初交手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37章 補丁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80章 緩衝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章 穿越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99章 結款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47章 登陸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還在審覈……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
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89章 佔領第361章 k001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41章 回國第163章 年底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316章 萊茵盾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70章 蒙巴薩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430章 客人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24章 奔逃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96章 壓迫感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91章 “偷國”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563章 熱心腸第199章 結款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5章 到東非去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67章 觀察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56章 氣吐血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51章 人口(續)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539章 鄰居論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87章 勸說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35章 牛馬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56章 平衡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77章 收尾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17章 行動第713章 不畏戰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387章 初交手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7章 西北之亂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37章 補丁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680章 緩衝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章 穿越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99章 結款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47章 登陸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還在審覈……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