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登陸

南琉球羣島。

第一批船隻從珠海通商區出發,幾天時間就抵達了南琉球羣島,珠海通商區畢竟比較小,等淮海經濟區的支援纔是大頭。

即便這樣,東非還是從珠海通商區抽調了五艘自家武裝商船開赴南琉球羣島,同時三百多武裝人員隨行,準備常駐南琉球羣島。

南琉球羣島距離珠海通商區其實並不算遠,因爲南琉球羣島就在蛋灣島的東側。

所以東非準備了大量物資補給和武器彈藥,既然要搞殖民,那就一次到位,把部隊先安排上去。

南琉球羣島總人口不過一萬多,所以三百名東非士兵足以應對大部分威脅,在遠東帝國的時候這些武裝人員的身份是黑興根財團的安保人員,出了遠東帝國本土,也就恢復了其真實身份,後續東非還會繼續增兵,恩斯特打算先期在南琉球羣島投入至少三千兵力,其中宮古島和石垣島是重點佈防區域。

“這處地方已經是島上最好的居所,已經被我們徵用,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完全不夠用,所以要趕快搭建好棚屋,先湊合着用,島上除了島民外,還有一些海盜和日本人值得注意。”

19世紀的海盜那真是多如牛毛,尤其是南洋和加勒比海區域,東非附近海域也有海盜,不過數量不多,因爲東非周邊沒有多少島嶼,大部分還控制在東非手裡,在東非建立之前,東非海域的海盜尤其以葡萄牙和阿拉伯人(包括斯瓦希里人)爲主,至於純黑人勢力能造相對大船隻的,就是原來的索馬里,已經被併入東非。

這幾年東非海軍強大起來,海盜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只能以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爲基地,使得東非東部航線治安大爲好轉。

不過相對的,紅海海域的海盜數量急劇攀升,畢竟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大多數船隻選擇走蘇伊士運河。

“日本人先不要管,等我們在宮古島站穩了腳跟,再把他們趕走,至於海盜,等部隊安頓了,馬上進行清剿,不過考慮到一些海島也是島民,過幾日先發一個公告,對一些有良知的島民進行勸降。”

在東非登陸宮古島的同時,日本人在宮古島的情報人員也發現了這支艦隊,遠東帝國在南琉球羣島的人亦是如此,遠東帝國在南琉球羣島派駐的人員主要是軍事教官,組織當地人抵抗日本入侵,作爲從前忠心耿耿的附屬國,琉球羣島上自然也有遠東帝國的死忠。

宮本島一處日式屋舍。

“小原正君,我知道對面人的來歷了,他們並不是遠東帝國的人,而是德意志人。”

“南尼,你確定?”

“我肯定沒有看錯,他們打的旗幟上是西方的獅子,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國家的,但是船上有德意志遠東商會的旗子,五艘船上都有。”

“德意志人,可能是德國,也可能是奧匈帝國,也有可能是那個東非王國,但是他們跑到先島諸島(南琉球羣島)來幹什麼?”

就如同之前所說,南琉球羣島只對遠東帝國和日本有重大戰略價值,至於經濟利益,那是別想了,土地沒有多少,也就能種些水稻,其他熱帶水果和蔬菜。

而東西方貿易航線主要走的是蛋灣島海峽,一般人也不會跑到南琉球羣島來搞貿易,整個南琉球羣島人口都不過兩萬,即便是前世也才勉強達到十萬,可想而知這裡有多偏僻。

既沒有大片可以種植的土地,又沒有發達的貿易,所以南琉球羣島的人口也多不了。

而南琉球羣島緊挨着蛋灣島,所以前世這裡也是日本佔領蛋灣島的跳板,同時也是封鎖遠東帝國的重要鎖鏈。

至於東非佔領南琉球羣島,真就是單純爲了連接阿拉斯加,同時可以輔之爲東非在遠東的船隻提供便利。這也算間接阻斷了日本對蛋灣島的計劃,不過現在東非根本不是日本能碰瓷的,心裡不痛快也只能憋着。

而且東非不是美國,日本和美國中間沒有什麼屏障,東非和日本中間隔着一個馬六甲,日本對東非本土造不成什麼威脅。當然,如果日本真的像前世一樣能進入南洋地區,那就另說了,蘭芳海外省的性質好像和夏威夷差不多。

“野野木,我們現在要趕緊把消息傳回國內,這些德意志人到這裡肯定沒安好心。”

“嗨。不過小原正君,他們畢竟是德意志人,如果真對先島諸島有想法,那我們大日本帝國怎麼辦。”

“這件事就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了,不過這確實是個變數,我只希望德意志人只是打算短暫在此地停留就好了。”

野野木搖搖頭道:“我看很難,他們來了大約兩三千人,都是全副武裝,現在正在從船上卸貨,而且已經和當地琉球地方官員見過面,根據我們的線人說,那羣德意志人好像是得到了遠東帝國的許可,所以要開發這裡。”

“開發?”

“應該是經濟上的,不過我又感覺不太可能,先島諸島又沒有什麼資源,他們就算搞殖民,這裡也不太合算。”

“那就有可能是戰略上的需求!”小原正說道。

“戰略?”

“德意志人殖民地很少,而優良的殖民地早就已經被其他國家瓜分掉,所以德意志人只能撿些英法剩下的殖民地,而先島諸島就有可能在此行列。”

“德意志人殖民地還少?那個東非王國聽說圈了大半個非洲的土地,連英國人和葡萄牙人都眼饞。”

“呵呵,野野木君,東非算不上殖民地,而是和美利堅獨立時候一樣的國家,如果東非真是德國或者奧匈帝國的殖民地,那世界上又會多一個和英法同級別的超級強國,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東非才逃過一劫,沒有國家想看到德國或者奧匈帝國有這麼大一塊海外殖民地。”

“哼,真是便宜德意志人了,那非洲面積可不小,英法當年怎麼就沒看上呢!”

“還不是因爲瘧疾,奎寧出現讓殖民非洲成爲可能,而英法等傳統殖民強國沒有抓住這個窗口,讓東非鑽了空子。”

“小原正君,依我看德意志人在非洲建立國家,肯定有其他妙絕,東非雖然藉助了奎寧的便利,可東非王國這麼多年了,也沒看到其他歐洲國家在非洲其他區域有那麼快的進展。”

東非當然有自己的絕技,不過這個絕技一般人學不來,那就是瘋狂移民,而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帝國又都剛好是人口爆炸一般野蠻生長的區域。

在東非,移民代表着農夫,代表着工人,代表着軍隊,有了足夠多的移民纔有如今的東非,目前東非也享受着衆多人口數量帶來的國家紅利。

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24章 要人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27章 艦隊第136章 道路第371章 生意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94章 迎接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95章 耍無賴第355章 安卡村第511章 輸血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28章 談論第34章 動員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91章 青檸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89章 佔領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7章 地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3章 姆特瓦拉第290章 長絨棉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96章 壓迫感第600章 嘗試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56章 鐵路第284章 連環計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40章 古戰法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428章 談論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70章 蒙巴薩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82章 渡河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77章 放牧第316章 萊茵盾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9章 王位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385章 煽動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35章 廓爾喀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472章 備戰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681章 金沙薩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68章 餐具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
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24章 要人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27章 艦隊第136章 道路第371章 生意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94章 迎接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95章 耍無賴第355章 安卡村第511章 輸血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428章 談論第34章 動員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91章 青檸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89章 佔領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7章 地圖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93章 姆特瓦拉第290章 長絨棉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96章 壓迫感第600章 嘗試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56章 鐵路第284章 連環計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740章 古戰法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428章 談論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70章 蒙巴薩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82章 渡河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77章 放牧第316章 萊茵盾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9章 王位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385章 煽動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735章 廓爾喀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472章 備戰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681章 金沙薩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68章 餐具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