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

1865年2月1日,達累斯薩拉姆。

達累斯薩拉姆在斯瓦希里語意爲“平安之港”。後世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全國經濟、文化中心,東非重要港口,達累斯薩拉姆區首府,該市終年綠色,環境優美,零星點綴着保存較爲完整的西式及阿拉伯式古建。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東亞古國明代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這裡的沿海地區。

目前,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達累斯薩拉姆是歐洲船隻前往亞洲的必經之地,許多商船在此靠岸休整,補充淡水和補給。

也有一些葡萄牙和荷蘭商人在這裡進行貿易,桑給巴爾蘇丹國鼓勵阿拉伯人前往坦桑尼亞內陸進行獵奴和捕獲象牙的活動,本土還種植了丁香等特色物產,歐洲來的商人從亞洲歸來時會在這裡進貨將象牙和丁香等物產帶回歐洲賺取更高的利潤。

今天溫度大約在三十度左右,鹹溼的海風從印度洋吹來,椰子樹在風中搖曳,潮水輕輕拍打白色的海岸沙灘,站在海岸上眺望,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從海平面上漸漸而來。

船隻上懸掛着荷蘭人的旗幟,在引航員的指揮下慢慢駛入達累斯薩拉姆港口。

一支兩千多人荷槍實彈的隊伍從船上下來,登上了港口的碼頭,這支隊伍正是黑興根銀行僱傭的德意志殖民團隊。

帶隊的是一名剛剛退役的普魯士老軍官,不少人都是從普魯士軍隊中退伍的老兵,剛剛參加過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

團隊中的副手是一個常年混跡亞洲海域的老僱傭兵,曾經在荷蘭遠東殖民地活動過。

當然大部分還是從德意志各地找來的待業人員,在給他們裝備上普魯士陸軍退役後的二手武器後,就被髮配到非洲來進行殖民活動。

這支規模不小,且攜帶着“先進”武器裝備登陸的殖民團給當地的桑給巴爾蘇丹國帶來了恐慌,這種規模的殖民團隊在這個時代足夠打一場滅國之戰了。

桑給巴爾蘇丹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國家,是曾經印度洋強權阿曼帝國分家後的非洲部分,阿曼帝國在強盛時期佔領了以桑給巴爾島爲核心的東非土地,同時控制着東非的部分沿海地帶,桑給巴爾島對面就是達累斯薩拉姆港,也是桑給巴爾王國的核心統治地帶。

作爲曾經的印度洋霸主,桑給巴爾沒少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這些人都是狠茬子,桑給巴爾就和葡萄牙人交過手,所以在看到黑興根派出的殖民團登陸碼頭後,桑給巴爾蘇丹不敢輕舉妄動,派人前來交涉。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自然看不上桑給巴爾這種小國家的,除了歐洲之外,其他地區都是歐洲人眼中蠻夷和未開化之地。但是想起老闆交代的任務,還是不要惹是生非的好。

殖民團隊的代表隨着桑給巴爾代表前往桑給巴爾蘇丹的宮殿,蘇丹擺好宴席接見了殖民團隊代表,在會上開始旁敲側擊殖民團隊的來意。

“不知道怎麼閣下稱呼?”桑給巴爾蘇丹問道。

殖民團隊領頭人回答:“蘇丹閣下可以叫我亞爾曼。”

“亞爾曼閣下,請問你們是荷蘭人麼?看你們的裝束和那些荷蘭人好像有些不一樣。”桑給巴爾蘇丹好奇的表示:“可你們又是乘坐荷蘭人的船隻過來的,所以一時不知道伱們來自哪裡。”

“蘇丹閣下,我們是來自偉大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王國,這次搭乘尼德蘭的船隻來到貴地。”

普魯士!桑給巴爾蘇丹眉頭一皺,德意志桑給巴爾蘇丹倒是聽說過,可普魯士就不太瞭解,轉頭看向自己的外交大臣。

外交大臣看到蘇丹的指示,湊到蘇丹耳邊輕聲解釋:“蘇丹陛下,普魯士是歐洲地區的強國之一,聽說他們在歐洲有着一支強大的陸軍,但是沒有聽說過普魯士有葡萄牙和英格蘭那樣的海軍,平時在這裡也只能見到極少數的普魯士商人。”

嗯,蘇丹聽明白了,來的人不是一般人,還不能輕易得罪,畢竟葡萄牙人都已經很強大了,這個所謂普魯士居然還是歐洲的強國,那實力和葡萄牙人比也應該差不到哪去。

“那不知道你們來到桑給巴爾有什麼目的?桑給巴爾只是個小國,沒有什麼出色的資源開發。”桑給巴爾蘇丹問道。

“蘇丹閣下,我們普魯士人是帶着誠意來的,主要是在坦噶尼噶經營農業生產,並不會威脅貴國在桑給巴爾的統治。”亞爾曼團長說道。

桑給巴爾蘇丹可不相信歐洲人的鬼話,小心翼翼的問到:“坦噶尼噶那裡的土地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尤其是內陸,獅子野獸遍地,數量比人還多,就連我國都沒有辦法開發內陸,閣下遠到而來,恐怕很難完成。”

亞爾曼團長解釋:“蘇丹閣下不用擔心,不瞞你說,其實我們是要在內陸開發農場,種植菸草和一些熱帶植物,這些在歐洲都是稀罕物所以會選擇這裡。”

桑給巴爾蘇丹還是不放心的問到:“雖然我對貴國開不開發內陸不感興趣,但是我國在內陸也有許多利益,比如那裡的野人,和象牙等都是我國不可能放棄的,你們如何保證不損害桑給巴爾人的利益。”

“蘇丹閣下,我可以保證,不會干涉貴國在內陸的利益,同時我們還可以合作,簽訂協議,因爲我們開發土地是要驅趕內陸的野獸和野人的,這些東西雖然有一定價值,我們的團隊還是看不上的,完全可以出售給貴國,這次我們來的只是第一批,後續還會有人過來,所以對抗是死路一條,而合作兩方都有和諧的未來。”亞爾曼略帶威脅的勸說。

想到港口的兩千“精銳”,桑給巴爾蘇丹心中警鈴大作,不着痕跡的說到:“亞爾曼閣下,雙方和平發展也是我們桑給巴爾人的追求,但是,一支軍隊放在眼皮子底下,我想任何國家的國王都是睡不着覺的!”

看到已經服軟的桑給巴爾蘇丹,亞爾曼心中輕蔑一笑,開口安慰到:“蘇丹閣下輕放心,爲表誠意,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就可以離開,不會在達累斯薩拉姆長久居住,當然,有了貴國的支持還可以更快一些。”

這麼明顯的暗示,桑給巴爾蘇丹秒懂,豪爽的表示:“閣下客氣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自己的‘朋友’的。”心口卻感覺肉疼。

亞爾曼解釋到:“蘇丹閣下不用焦慮,我們只是需要打造一些野外露營的工具,畢竟荒郊野嶺的不能露天生活不是?”

桑給巴爾聽到亞爾曼如此說到,提着的心放下了,連忙迴應:“亞爾曼閣下客氣了,我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額外支持的。”

沒想到,亞爾曼毫不猶豫接到:“還真有其他事需要貴國幫助。”

“淦……有話不早說!”桑給巴爾蘇丹心裡想到,做好被敲詐的準備。

“我們後續的物資和人員還需要貴國的港口幫忙中轉,希望貴國能夠爲我們提供方便。”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桑給巴爾蘇丹早料到了,這麼一大幫人又不是搬家,必定需要一個交通通道來聯繫歐洲,但謹慎起見桑給巴爾蘇丹還是提到:“借用港口沒問題,我們可以單門劃出一塊地供貴國使用,但是貴國不能有軍隊駐紮在港口和桑給巴爾國內,且港口的貴國工作人員不能攜帶武器。”

聽到這句話,亞爾曼知道,事情差不多成了,但還是討價還價到:“沒有問題,但是駐港的工作人員的安全還是要保障的,所以我們會留下二十人的武裝團體保護工作人員安全。”

聽到才二十人,桑給巴爾蘇丹同意了,桑給巴爾蘇丹國雖然是個小國,實力還是有的,只是害怕與這羣普魯士弄個兩敗俱傷,旁邊的葡萄牙人會蠢蠢欲動。

而普魯士人提出的條件只要不威脅到桑給巴爾的統治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畢竟對方的槍都指在腦門上了,還能怎麼辦,打不打,都是桑給巴爾吃虧,好在這羣普魯士人心中有數,不然桑給巴爾蘇丹拼了命也不會讓這些普魯士人通過桑給巴爾進入內陸。

(本章完)

第330章 跑路第624章 要人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343章 屯田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08章 滲透第113章 野望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417章 炊事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79章 總部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624章 要人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60章 記者會第345章 援助團第72章 菸草種植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26章 回歐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343章 屯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99章 結款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04章 飲食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81章 煤礦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04章 飲食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59章 誣陷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56章 氣吐血第128章 打探第240章 大借款第523章 旱情第695章 納塔爾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99章 結款第51章 坦噶港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38章 倒計時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472章 備戰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35章 廓爾喀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505章 提速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40章 古戰法第57章 探險隊
第330章 跑路第624章 要人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343章 屯田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08章 滲透第113章 野望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417章 炊事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79章 總部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624章 要人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560章 記者會第345章 援助團第72章 菸草種植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426章 回歐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343章 屯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99章 結款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04章 飲食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8章 “圈地運動”第81章 煤礦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04章 飲食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59章 誣陷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56章 氣吐血第128章 打探第240章 大借款第523章 旱情第695章 納塔爾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99章 結款第51章 坦噶港第43章 行政區劃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38章 倒計時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472章 備戰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35章 廓爾喀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505章 提速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740章 古戰法第57章 探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