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行政區劃

第43章 行政區劃

移民的增加,無疑使得東非殖民地具有了更強的發展潛力,但是,人口增長也加大了殖民地的管理難度,尤其是當前東非殖民地混亂的行政管理規劃,給殖民地管理加大了難度。

這種情況使得恩斯特不得不繫統性的重新規劃東非殖民地的管理機構,設立新的行政治理體系,在新的行政區劃下才能更好的去統計殖民地數據,根據具體情況去實行計劃。

比如濱海區,就是在土地和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後,恩斯特臨時起意設立的當前東非殖民地最高一級別的行政單位。

而索倫湖區,和大湖區是參照濱海區設立,但是他們設立時的規模只相當於濱海區一個鎮的規模。

而當初殖民據點的數量和移民人數都非常少,所以便於統計管理。

現在人口規模達到了,而且一些地區已經發展起來,其中濱海區一個行政單位就相當於東非其他殖民地的總和還多。

而在濱海區,偌大的地方,已經形成了具有三個級別的行政區劃,一個是濱海區,首府在第一鎮,同時也是殖民地最高統治機關所在地。

往下就是第一鎮,第二鎮……這樣的小鎮,人口相對密集。

在第一鎮,第二鎮等小鎮的下面是剛剛佈置好的村落,他們圍繞六個小鎮分佈。

而在其他區域,除了不倫不類的索倫湖區,和大湖區,還有卡龍加,姆貝亞這樣的散亂據點,但他們其實實質上和前三者是一個級別的。

總而言之,就是當前東非殖民地的管理比較混亂,名稱也比較隨意。

恩斯個特在地圖上用鉛筆和量尺描繪了許久後,一份東非殖民地初級行政區劃就誕生了。

首先是東非殖民地的最高管理樞紐,東非殖民地政府,依然被確立在第一鎮,第一鎮被從濱海區裡單獨規劃出來,其中,第二鎮也被劃入第一鎮。

其次是東非殖民地的省級行政區也被稱爲大區,被劃分爲十塊。

原濱海區改名爲上濱海區,以第三鎮(基通加)爲行政機關所在地。

在上濱海區的下方自然是兩個將要規劃的新區,一個以魯菲吉河沿岸的魯森帶地區爲首府的中濱海省,一個以羅恩羅達爲首府的下濱海區。

這三個濱海區自北向南,緊靠着桑給巴爾蘇丹國依次分佈,北部直達肯尼亞境內,南部與葡萄牙人勢力接壤。

上濱海區往西設立北部高原區,首府設立在卡拉圖。

中濱海區往西設立中部高原區,首府設立在多多馬。

下濱海區往西設立東馬拉維湖區,首府設立在鬆蓋阿。

在馬拉維湖北部設立上馬拉維湖區,首府在姆貝亞。

然後是東非殖民地圍繞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域,設立大湖區,首府設立在姆萬紮。

索倫湖(坦噶尼喀湖)以東設立索倫區,首府在基戈馬。

而在索倫區和中部高原區中間再設立一個大草原區,首府在塔波拉。

這樣東非殖民地的十個大區級別的行政區劃就完成了。

分別是:上濱海區(第三鎮),中濱海區(魯森帶),下濱海區(羅恩羅達),東馬拉維湖區(鬆蓋阿),上馬拉維湖區(姆貝亞),中部高原區(多多馬),北部高原區(卡拉圖),大草原區(塔波拉),大湖區(姆萬紮),索倫區(基戈馬)。

然後是城市行政區劃,除了各個大區的首府之外,還會有一些適合人口聚集的地方被劃分爲城市,比如位於馬拉維湖畔的卡龍加,因爲在上馬拉維湖區已經有了姆貝亞作爲首府,所以卡龍加只能單獨劃分爲城市。

最後是最基本的村落,也就是自然村,一般由周圍的市鎮作爲中心,代爲管理。

目前的東非殖民地沒有縣這個行政單位,取而代之的是類似德意志地區的市鎮,而東非殖民地的大區則是參考了後世德意志聯邦的州。

這套行政區劃設計,將作爲過渡階段的行政規劃來使用,未來東非殖民地會隨着對坦噶尼喀之外的擴張而發生變化。

而其中,中濱海區,下濱海區和東馬拉維湖區並沒有納入實際掌控,這也會作爲接下來東非殖民地的一個拓展目標。

……

新的上濱海區,曼達鎮向北兩公里,這裡是新設立的龍卡村,隸屬於曼達鎮的管理範圍。

這個村子是目前上濱海區的最北端的村落,大約有400多村民,其中包括一隻五人的華人移民組建的殖民地治安隊,用來提防北部的土著部落侵襲。

雖然東非殖民地已經在上濱海區進行過一次驅離行動,但是因爲人手的原因並沒有徹底對附近的部落進行圍剿,所以還存在部落侵襲的可能性。

畢竟,東非殖民地雖然將他們驅趕到了四周,但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環境。

如果不能找到新的資源來維持生計,一些土著就有可能會挺而走險,進入上濱海區的範圍內。

爲了這些移民的安全考慮,東非殖民地在每個村落都安排了五六人的村級治安隊,其首領是德意志人擔任,同時也是村子的村長,負責村子的日常生產活動安排和村子的安全問題。

劉大茂,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華北農民,原本在他以前的村子裡有自己的兩三畝地,在年景好的時候,還能吃得上口飯。

今年那裡發生了旱災,小麥幾乎絕收,被逼無奈的劉大茂只能向地主家借了些糧食,雖然滿足了暫時的最低生活要求,但是還不上糧食的劉大茂僅有的二三畝地也被周地主家收走了。

而恰巧同村的張根生,從東非殖民地回來招人,到東非去開荒土地,走投無路的劉大茂就報了名。

就這樣,劉大茂不得不選擇到東非殖民地來討生活,初到東非殖民地的劉大茂,先是到了第一鎮。

在經過登記後,他被安排到了龍卡村,經過幾日的趕路,他和同行的人在殖民地治安隊的帶領下,到了曼達鎮,然後在曼達鎮領取了基本的生活物資和生產工具。

初到龍卡村,劉大茂感覺這裡的環境還不錯,地形比較開闊,植被也比較茂密,但是這麼好的土地就隨意荒廢着。

龍卡村屬於後世坦桑尼亞坦噶區,這裡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適合農業發展。

在德意志人村長的領導下,劉大茂等村民對龍卡村周圍的土地進行了開發。

他們沿着河流修建水渠,搭建水車,將河水引上岸,沿着這些水渠翻耕土地,一塊塊農田就被開發了出來。

這裡的土壤經過千百年的積累,同時,沒有人開發過這些土地,所以土壤十分肥沃,作物的長勢非常好。

而劉大茂等人的衣食住行都被東非殖民地包圓了,因此,沒有後顧之憂,但是每天要準時工作,完成計劃的生產工作量。

比如每個人每天要開發多少土地,都是有最低限度的。如果不能完成這些工作,那麼,食物配給就會減少,落後的人也會受到懲罰,而德意志人負責監工,手底下的華人治安軍會巡視移民的工作。

村子的華人治安軍,其武器彈藥都由曼達鎮提供,他們負責村子的警警戒工作,如果發現敵人就由德意志人村長臨時發給彈藥。

像龍卡村這樣的小村子,在整個新上濱海區有100多處,分別被四個鎮領導管理。

而曼達鎮這樣的小鎮,之所以人口稍微密集,是因爲其地理位置更加優越,大多數都是靠近充足的水源地,所以生產條件比這些小村子要好。

在東非殖民地,也有一些市鎮是因爲處在交通要道上,連接整個東非殖民地的交通,所以不太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就在上濱海區進行轟轟烈烈的農業開發的時候,一隻東非殖民地的探索隊已經開始南下,他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地圖上規劃的中濱海區和下濱海區。

最開始,東非殖民地的拓展方向主要是向西部內陸發展,所以反而忽視了靠近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南部地區,重點也放在後世的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以及後世坦桑尼亞首都多多馬等重要城市和地區。

分散了殖民地的精力,原濱海區南部反而被忽視,如今,恩斯特新規劃的東非殖民地行政區劃,讓坦桑尼亞南部地區重新受到重視,所以,殖民地開始向南部進發。

(本章完)

第255章 五五開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87章 太特城第564章 貴人第240章 大借款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49章 野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2章 戰場間隙第403章 撤資第9章 接觸戰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還在審覈……第749章 南下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3章 引入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3章 熱心腸第438章 倒計時第207章 換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9章 聖誕節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291章 “偷國”第82章 麪粉廠第299章 預判第499章 建交熱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77章 放牧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04章 底氣第153章 送酒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7章 日常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7章 日常第444章 到家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9章 王位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4章 動員第293章 入關!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39章 鄰居論第50章 教育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33章 “故”人第559章 誣陷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64章 燃燒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還在審覈……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438章 倒計時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
第255章 五五開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87章 太特城第564章 貴人第240章 大借款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49章 野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2章 戰場間隙第403章 撤資第9章 接觸戰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還在審覈……第749章 南下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383章 引入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3章 熱心腸第438章 倒計時第207章 換牌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9章 聖誕節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291章 “偷國”第82章 麪粉廠第299章 預判第499章 建交熱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77章 放牧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04章 底氣第153章 送酒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7章 日常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7章 日常第444章 到家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49章 王位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4章 動員第293章 入關!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39章 鄰居論第50章 教育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33章 “故”人第559章 誣陷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64章 燃燒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還在審覈……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438章 倒計時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