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生意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之一,而文化是東非這種新興國家最缺少的東西,不說美國這種歷史短暫的國家,就是俄羅斯也是如此。

俄羅斯歷史也不算短,不過卻很尷尬,永遠繞不開蒙古帝國和金帳汗國,也一直被西方世界調侃,隨時開除歐籍。

所以俄羅斯歷史虛無主義盛行,沙俄時代否定蒙古,蘇聯時代否定沙俄,俄羅斯否定蘇聯,這樣俄羅斯永遠在歐亞之間徘徊,找不到自己國家的歸屬感,整個斯拉夫民族都是這樣,如果斯拉夫人能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那一定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東非王國和俄羅斯相似點在於,都是有黃白人種參與,東非近半的國民來自遠東。恩斯特當然不會否定這段歷史,不然如何解釋東非王國境內黃種人的來源問題,總不能和東非的後代們說他們的祖先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目前東非王國全盤德化,是必要的手段,爲了鞏固政權需要,同時世界中心現在確實在歐洲,東非需要向歐洲靠攏,以德意志國家自居能更好的參與國際事務。而且德意志是文化概念,德意志並不一定非要在歐洲,和美國在美洲不妨礙它是一個英語國家一個道理。

所以恩斯特本人認爲東非王國是一個德意志人和華人融合後形成的國家,那東非王國就有理由同時繼承兩種文化的遺產。

所以恩斯特的私人藏品以後也會留在東非,這是東非王國寶貴的文化資產,誰也不能否認東非王國後代具有華夏血統這個事實,就好像南洋那些華人,他們照樣是炎黃子孫是一個道理。

恩斯特這些做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德意志本身歷史文化也不夠深厚,德意志這個概念形成首先要歸功於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的輝煌歷史,其次要歸功於拿破崙大帝將整個德意志徹底逼成一種文化認同。

可是神羅纔多長時間,就是往前推到羅馬時代,德意志人的祖先也不過是森林裡的一羣野蠻人。

德意志歷史在日耳曼人消滅羅馬之前就是一片空白,和現在非洲上的土著沒什麼兩樣,而這個時候的遠東文明已經進入鼎盛時期,把遠東文明同德意志歷史剛好可以拼接在一起,以後東非人也可以說自己上下五千年。

祖先的歷史,那也是自己民族的歷史,東非天生就是兩種文明的繼承者,對於這種事,恩斯特心中毫無負擔。

……

在恩斯特還在的裡雅斯特港磨蹭的時候,移民署署長托馬斯已經趕到了海地。

歐洲通往北美的航線,船隻很密集,所以也不用擔心航班不夠。

一羣白人在太子港上岸,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太子港是海地共和國的首都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港市,位於戈納夫灣東南岸附近的庫爾德薩克平原上。

1843年,一場地震毀滅了海地首都海地角,太子港則毀於大火,所以現在的太子港是翻修過後的,不過現在太子港顯然不能和以前的港口相比,屬於縫縫補補湊合着用的狀態。

現任海地總統是尼薩熱·薩熱,也是一個能惹事的主,因爲他之前在普法戰爭中支持法國。導致了德國的不滿,於是德國要求獲得3000英鎊的補償,並派出了兩艘軍艦前往太子港示威,海地被迫給予德國補償,現在因爲這件事尼薩熱·薩熱正在焦頭爛額,平息海地人的怒火。

在尼薩熱·薩熱之前三年時間海地已經換過兩任總統,第一位是法布爾·熱弗拉,法布爾·熱弗拉爾可以說是海地歷史上唯一出現的“明君”,甚至可以說是海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總統。

他在位時做了不少實事,統治期間也是公認海地過得最好的一段時間,不過在他統治末期,又走上了老路子,改憲法,給自己加薪,爲自己購買兩個種植園,並且添加在軍隊和醫院的資金投入以及個人奢侈品。

熱弗拉爾執政後期,他的手下曾數次企圖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他的統治,但是都基本遭到失敗。但是三年前,也就是1867年,被企圖取代他的叛軍西爾維昂·薩爾納夫強迫下臺並流亡國外,在任8年。

西爾維昂·薩爾納夫完全就是昏君,薩爾納夫在擔任總統後不久,海地就出現了叛亂,農民起義不斷,薩爾納夫卻在這時不斷打壓反對派,修改憲法,增加自己的權力,並使自己成爲了終身總統,然後又被推翻了。

總而言之,海地的歷史就是一團亂麻,現任總統尼薩熱·薩熱隨時有可能倒臺。

不過托馬斯無所謂,這樣的海地纔是東非希望看到的,托馬斯根據海地當前的情況認爲完全沒必要在海地總統身上花冤枉錢。

所以他在多番打探後,找到了海地太子港的切洛斯家族,切洛斯家族是當地的高種姓家族,所以實力不錯,在海地統治者隨時可能被推翻,還是和這種根深蒂固的家族合作好一些。

高種姓,托馬斯聽說的時候也很震驚,這種制度托馬斯之前以爲是印度人的專利,沒想到海地也有,不過也無所謂,海地作爲一個民主共和國皇帝都出過好幾個,所以屬於基本操作。

切洛斯家族是黑白混血的高種姓家族,其上一代族長老切洛斯是跟着國父建功立業過得有功之臣。

老切洛斯和其他功臣不一樣,對海地的領導地位不太感興趣,只想一心一意撈錢,所以老切洛斯歷經數代海地總統和皇帝而不倒,在上上任海地總統熱弗拉爾之前的海底領導人都是他以前的戰友。而老切洛斯在1863年去世,目前管理家族的是他的大兒子小切洛斯。

切洛斯家族的莊園裡,小切洛斯接見了托馬斯。

“切洛斯族長你好!初登貴寶地我就聽聞了您的大名,聽說在太子港,切洛斯家族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小切洛斯:“先生,您是?”

托馬斯“我是一位來自法蘭西的商人,你可以叫我梅迪納。”

托馬斯本身會多國語言,這也是他能成爲東非移民署署長的原因之一。

法蘭西!聽到前宗主國的名號,引起了小切洛斯的警惕,而且切洛斯感覺托馬斯的法語有些古怪,不過小切洛斯沒有表現出來:“原來是法蘭西,我的曾祖母就是法蘭西人,我也曾在法蘭西留過學,對法語還是很熟悉的,閣下是法蘭西哪裡人,爲什麼口音有些奇怪?還有您找到我們切洛斯家族有何貴幹?”

托馬斯:“原來您也算半個法蘭西人,那真是太好了,我來自法國東北部,接近比利時,所以有些荷蘭口音。”

小切洛斯:“原來是這樣。”這也就難怪了,應該是類似方言那種,小切洛斯的曾祖母就來自法國南部,口語和自己學習的巴黎話有一些區別。

托馬斯接着說道:“我這次前來呢,是有一筆生意希望貴家族可以接受。”

小切洛斯:“不知道是什麼生意?”

托馬斯:“販奴!”

“咳咳咳……”小切洛斯被托馬斯的話驚到了,不過他很快調整過來,“這可不行,梅迪納先生,現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廢除了奴隸貿易,如果我們海地參與了奴隸貿易,那海地可就不好過了。”

小切洛斯甚至有些懷疑這是法國人的陰謀,會不會是專門設下的誘餌,釣魚執法。

托馬斯:“切洛斯先生,你不用擔心,我只是一個奴隸商人,所追求的無非是利益二字,切洛斯家族只要給予我的船隊一些便利,在太子港登陸,剩下的事我們是不會和貴家族有太多牽連的。”

小切洛斯試探道:“托馬斯先生,伱應該是法蘭西政府的人吧!”

托馬斯一聽,怎麼和法國政府聯繫上了,搖頭道:“怎麼可能,現在法國什麼狀態,我相信你應該有所耳聞,共和派和君主派在議會都吵出狗腦子了,他們哪有那個精力,我們這些商人巴不得英法都混亂,這樣海上的生意纔好做一些。”

小切洛斯點點頭,說的也是,法國現在相當混亂,哪有什麼功夫管別的國家,再說了,販奴這件事是法國人所爲,自己完全可以裝作不知情,反正海地這個狀態,也沒有什麼秩序可言,有奴隸商人以海地爲根據地也說的過去。

不過,這樣的話自己可要好好宰一筆,於是小切洛斯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行,不過海地人的命也是命,我們切洛斯家族要求按人頭收費。”

什麼東西?按人頭收費!那價格可就是天價了!有這錢誰和你們合作啊!

托馬斯說道:“按人頭收費就太過分了,我們只做一錘子買賣,可不考慮數量問題,頂多是按年繳費。”

小切洛斯:“梅迪納先生,剛纔我也說過了,海地人的命也是命,而且海地人本來就不多,按人頭收費不是應該的麼?我們家族還可以給您提供獵奴服務。”

原來是這樣,看來小切洛斯認爲自己是要把海地人當奴隸來買賣,也怪自己剛纔沒有說清楚。

托馬斯:“切洛斯先生,你誤會了,我們可不要海地人。”

小切洛斯有些疑惑道:“不要海地人,那你們如何做奴隸生意!難道你們還能從其他地方找到黑人!”

托馬斯:“你說對了,我們法國的殖民地就在非洲,所以貨源也是非洲的。”

小切洛斯:“那你們來海地幹什麼?海地窮的叮噹響,總不可能有錢買黑奴吧!”

托馬斯:“切洛斯先生,我們的市場是美國,而海地則是中轉站,這麼說你應該明白了吧!”

小切洛斯:“那海地能給你販奴提供什麼?直接拉到美國去更方便吧!”

托馬斯:“這就要考慮市場因素了,我們總不可能直接找到買家,而是需要慢慢聯繫美國客戶,尤其是那些種植園主,然後由他們挑選貨物。”

小切洛斯:“那你的意思是,海地在這一環裡可有可無?”

托馬斯:“當然不是,實際上我也是剛剛入行,所以對美國市場不太瞭解。”

一聽托馬斯是個新手,小切洛斯瞬間來了興趣:“那你能保證找到買家麼?”

上鉤了,托馬斯之前就打聽過了,切洛斯家族參與人口買賣,這不就成了麼!

托馬斯嘆氣道:“唉,實際上我之前一直在殖民地活動,也只是聽說奴隸生意比較掙錢,而非洲別的不多,就是黑人多,所以我也在找門路看看能不能靠奴隸生意發財。”

小切洛斯:“那你沒有找到門路就敢做這筆生意!”

托馬斯:“我也是被朋友忽悠了,他說在美國有門路,但是這兩個月都沒有消息,我只能親自從殖民地過來看看,然後就發現海地位置不錯,剛好處在美洲和非洲之間,所以就登岸來看看,然後發現這個國家有些混亂,所以希望找個有實力的家族作爲合作伙伴。”

小切洛斯:“然後你就找到了切洛斯家族,梅迪納先生,不得不說,你的運氣真好,我們確實有一條財路,不過不知道你有多少貨?”

托馬斯眼前一亮:“真的麼!那真是太好了,別的不說,貨我們多的是,就是整個海地也沒有我們的貨源多。”

小切洛斯:“你的那個朋友不靠譜,不如直接和我們做生意,不過有一件事我要提前說明。”

托馬斯:“您說!”

小切洛斯:“你有多少貨,我們切洛斯家族都能吃得下,而且我們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完全可以把你的商品推銷到美國去,不過,我們切洛斯家族總不可能憑白幫助你,但是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我願意給你個機會,那就是你的貨,有多少我們都可以吃下,但是我們要收一筆佣金,所以一個黑奴的錢不能給你太多。”

托馬斯大喜,激動的說道:“切洛斯先生,你的意思是,這個買賣我們算是合夥人,只不過賣掉的黑奴賺的錢,你們要拿走一份?”

小切洛斯:“沒錯。”

托馬斯:“成交!”

意外收穫,完全是意外收穫,東非本來是打算做虧本買賣,把黑人送到美國去的,結果和小切洛斯這麼一談,不僅不倒貼錢,反而能大賺一筆。

不過托馬斯還是謹慎的說道:“切洛斯先生,我們的貨源可是足足有幾百萬,這麼多,你們家族都能吃下麼!”

你想搬空殖民地啊!小切洛斯說道:“幾百萬乍一聽很多,但是也要你們能運到海地再說,別的不敢說,就算每天運到海地一萬人,我們也有能力送到美國去,不過是薄利多銷罷了,幾百天也能賣掉。”

那當然不可能,要是有這個運力,東非也不至於花這麼多年時間才移民數百萬人到東非來。

托馬斯:“這樣吧,每月幾千把人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以後賺了錢,就可以買更多的船,運更多的人過來。”

小切洛斯:“你們就不怕被英法海軍查抄麼!”

托馬斯:“切洛斯先生,這就要看您的了!”

小切洛斯:“看我?”

托馬斯:“你說如果這批人不是奴隸,而是海地人如何?”

小切洛斯腦袋轉的很快,瞬間明白了托馬斯的意圖:“你是說把你們的黑奴裝飾成海地人?這個主意不錯。”

小切洛斯自己做的生意也和這個差不多,不過是以勞務公司的形式進行,所以他瞬間懂了“梅迪納”的意思,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托馬斯:“不過海地人身份這件事還要多麻煩麻煩你了。”

小切洛斯:“身份!海地人要什麼身份。”

托馬斯:“你們沒有護照什麼東西麼!”

小切洛斯:“那東西我們還真沒有,不過你們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有。”

海地連護照都沒有!不過想想也是,海地從法國獨立出來時間早,沒能沒趕上。托馬斯:“那就麻煩你們出具一些證明之類的東西,這樣我們也可以保證貨源的安穩。”

小切洛斯:“沒有問題,證明也就是一張廢紙的事,我可以託總統府完成。”

托馬斯:“那就拜託了。”

第735章 廓爾喀第49章 疾病防控第545章 孤兒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33章 尋找“光明”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688章 巡邏兵第536章 間諜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8章 開墾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70章 投降!第298章 香蕉園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680章 緩衝區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92章 靜坐戰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475章 出手第258章 夜襲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97章 建議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74章 “整肅”運動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95章 耍無賴第220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64章 勸說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96章 推測第388章 換師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552章 過往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566章 比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367章 鐵甲艦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44章 轉敗爲“勝”還在審覈……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713章 不畏戰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9章 岸防炮第187章 勸說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36章 濱海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1章 坦噶港第536章 間諜第137章 補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52章 過往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31章第431章 居所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
第735章 廓爾喀第49章 疾病防控第545章 孤兒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33章 尋找“光明”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688章 巡邏兵第536章 間諜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8章 開墾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42章 移民熱潮第570章 投降!第298章 香蕉園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680章 緩衝區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92章 靜坐戰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475章 出手第258章 夜襲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97章 建議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74章 “整肅”運動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95章 耍無賴第220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64章 勸說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96章 推測第388章 換師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552章 過往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566章 比較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367章 鐵甲艦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8章 遠洋貿易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44章 轉敗爲“勝”還在審覈……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713章 不畏戰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9章 岸防炮第187章 勸說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36章 濱海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1章 坦噶港第536章 間諜第137章 補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52章 過往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31章第431章 居所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