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

問黑興根財團加註奧匈帝國誰最惱火,答案是猶太財團,尤其是羅斯查爾德家族。

在奧匈帝國有一句話叫做“奧地利有一個斐迪南皇帝和一個所羅門國王”,1848年,所羅門指的就是羅斯查爾德家族,在當時已經完全控制了奧地利帝國的經濟和金融。

奧地利政府極度依賴猶太資本,但是這一切都隨着黑興根財團的崛起改變了,雙方在德意志地區對金融行業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伴隨着經濟危機的影響,當前主導權到了黑興根財團手中。

經濟危機是不可控的,所以哪怕經驗老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也不能避免損失,一般情況下看着雄厚的資本,他們遭受損失也可以通過抄底,最後盈利,但是這次他們遇到了資本充裕的黑興根財團。

黑興根財團藉助經濟危機前積累雄厚資金,在經濟危機中大肆收購企業,尤其是新興工業領域,畢竟恩斯特清楚1873年經濟危機時間太長,傳統工業領域前景並不明朗。

同時東非鐵路建設極大幫助了奧地利政府維持穩定,這就比在經濟危機中吃相難看的猶太資本好多了。

加上哈布斯堡家族等一杆貴族對黑興根財團的偏袒,黑興根財團成功擠掉猶太財團,成爲奧匈帝國最大的資本集團。

不過猶太資本在英美法等國依然具有優勢地位,黑興根財團只在德意志地區佔優勢地位,不過猶太資本內部派系也多,所以拿黑興根財團也沒有辦法。

實際上猶太資本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強大,歐洲各國實際上更多的時候是把猶太人當做提款機,資本再強大,現在也抵不過歐洲貴族集團手中握着的槍桿子。

猶太羣體真想掌握世界的話語權,除非等到美國徹底成爲世界霸主,不然他們一點機會也沒有。

對於猶太人的評價實際上歐洲的文學家已經一針見血的描述了他們的真實人性:比如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

莎士比亞和巴爾扎克等歐洲文人,先不管他們立場如何,他們都是能透過社會現象發現人性的文學大師,所以對猶太商人的描述很符合社會現實。

當然這只是針對那些爲富不仁的猶太奸商,不過絕大多數猶太人都是奸商,但是除開商人羣體,恩斯特對猶太人評價還是很正面的,尤其是那些思想家和科學家,事實證明猶太人的頭腦用在其他領域確實好使,用在商業和政治領域就是歪門邪道。

不過這隻能說明猶太人比較適合搞科學和理論研究,畢竟猶太人受教育程度當前肯定是世界最高的。

恩斯特認爲黑人如果享受全套的教育,也能出不少照耀人類歷史的“天才”,不過他們沒有機會罷了。人的智力肯定存在偏差,但是這種偏差體現在全人類,而不是按照民族和種族來區分。

如果真按這些東西來區分,猶太人不過是阿道夫口中的“劣等民族”,比黑人也強不到哪去。

在比較傳統的國家,實際上猶太人都成不了氣候,但是美國偏偏是最不傳統的國家,如果沒有兩次世界大戰,歐洲貴族話語權不衰落,那恐怕歐洲普遍的反猶社會風氣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在恩斯特看來,經濟雖然是政治的基礎,但是政治顯然高於經濟,這種情況恩斯特最熟悉,前世有錢人確實顯得很厲害,但是他們在“貴族”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美式民主國家除外,頂層設計由一羣商人把持,美國的政客被限制的死死的,像羅斯福那種強勢總統只能出現一次,林肯,肯尼迪之流纔是常態。

……

1877年。

3月份的斯維特王宮花團錦簇。

斯維特王宮結合了霍亨索倫堡和美泉宮的特點,所以建設時既有霍亨索倫堡的威嚴肅穆,也有美泉宮的明朗開闊。

王宮內,一家人正圍繞着一個新生命團團轉,恩斯特的第一個兒子誕生了。

“小寶寶,看看媽媽!”恩斯特抱着小王子對着卡琳娜傻笑道,小王子還睜不開眼,恩斯特在卡琳娜腦袋上親了一口:“親愛的辛苦了!”卡琳娜虛弱的躺在牀上,不過臉上也帶着淺淺的微笑:“寶寶,我們的小寶寶。”

恩斯特握緊了妻子的手,開玩笑說道:“他可是生下來就註定成爲未來東非的大酋長。”

一旁的康斯坦丁和斐迪南早就不滿了:“什麼東非大酋長?讓我這個(外)祖父先抱抱。”

最後康斯坦丁率先摟上孫子,順便數落道:“我的孫子可是霍亨索倫(黑興根)家族的繼承人,德意志人的榮耀,怎麼能和非洲那些野蠻人比較?東非王國這個名字太難聽了,還是找個時間改掉的好!”

寵孫子的康斯坦丁可不想讓孫子背上非洲酋長的名頭,自己受點委屈當個東非王國君主無所謂,自己孫子不行。

恩斯特順從的說道:“改,不過先等兩年,我認爲1880年再換國名比較合適。”

斐迪南大公:“爲什麼是1880年?”

“因爲按照我的預想1880年,我們東非王國就要開國了!”

“開國?”

恩斯特點點頭道:“現在東非王國實行的其實一直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只不過我從來沒有說過而已,我們幾乎和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往來,尤其是民間交流幾乎斷絕,這是因爲以前我們東非作爲一個弱小殖民地,需要時間發展,不能進入大國視野,但是隨着歐洲對非洲的日益重視,和東非體量的提升,東非已經不存在繼續藏匿的基礎條件。”

斐迪南大公說道:“真是一個有意思的說法!”

恩斯特這種做法確實和歐洲貴族的主流思維模式不一樣,這也解釋了東非一系列政策古怪之處。

“好了,這個時候討論什麼政治?趕快給我們的小寶貝起個名字!”康斯坦丁有些不滿道。

於是一家人又開始關於小王子的名字上開始討論,不過取什麼名字就比較複雜了。

“就叫弗里德里希吧!”康斯坦丁最後拍板決定道。

“弗里德里希?”

“是的,我們的先祖弗里德里希三世,將霍亨一詞冠在索倫家族的前面,使得後來的霍亨索倫家族在歐洲發揚光大,我也希望小弗里德里希未來在把霍亨索倫家族帶上一個新的臺階!”

1185年,時任索倫伯爵弗里德里希三世娶了紐倫堡伯爵康拉德二世的女兒蘇菲婭,1192年,康拉德二世去世,無子,弗里德里希三世於是繼承了紐倫堡伯國,他統治了索倫與紐倫堡兩個伯國之後,勢力大漲,索倫家族於是冠以“霍亨”,意爲“高貴”,稱爲霍亨索倫家族。

弗里德里希這個名字恩斯特也比較認同,因爲在他印象裡叫弗里德里希的人一般能力都不錯,至於重名率太高,那也沒有辦法,因爲歐洲的名字查重率都高於百分之百。

弗里德里希在德語中稱弗雷德裡克,意爲“和平,統治者”,所以以前能叫弗里德里希的人一般來說非富即貴。

爲了慶祝王子誕生,東非全國放了七天假,東非每座城市都舉行了慶祝活動,爲小王子祈福,小弗里德里希剛一出生,就受到了全國民衆的熱愛。

爲了紀念小弗里德里希的出生,恩斯特又從奧匈帝國訂購了一艘頂級鐵甲艦,並以弗里德里希的名字命名。

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77章 收尾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60章 安排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99章 預判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47章 開飯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58章 方針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31章 準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54章 軍演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27章 艦隊第200章 分裂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95章 拒絕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749章 南下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18章 良知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91章 青檸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87章 初交手第293章 入關!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255章 五五開第101章 招人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40章 古戰法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88章 換師第108章 歷史課第249章 熱度第135章 休整第469章 鯨灣港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76章 “老朋友”第394章 硬氣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53章 送酒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18章 學徒第284章 連環計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87章 太特城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249章 熱度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67章 觀察第577章 收尾第119章 農忙
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77章 收尾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60章 安排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99章 預判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47章 開飯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58章 方針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31章 準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54章 軍演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27章 艦隊第200章 分裂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95章 拒絕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749章 南下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18章 良知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91章 青檸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387章 初交手第293章 入關!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255章 五五開第101章 招人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40章 古戰法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88章 換師第108章 歷史課第249章 熱度第135章 休整第469章 鯨灣港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276章 “老朋友”第394章 硬氣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53章 送酒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418章 學徒第284章 連環計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87章 太特城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249章 熱度第55章 到東非去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67章 觀察第577章 收尾第119章 農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