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新民族

黑興根財團插手波斯尼亞地區,引起的關注很小,軍事佔領並不意味着奧匈帝國把當地納入統治,歷史上奧匈帝國想把波斯尼亞納入版圖,那已經是20世紀初的事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利益不到位,波斯尼亞資源匱乏,雖然煤炭資源還算豐富,但是當地的交通十分閉塞,開發困難。

波斯尼亞放在任何時間段,幾乎都是巴爾幹半島最貧困的區域,所以還真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就比如農業危機的影響,願意到波斯尼亞搞農業開發的商人幾乎爲零。

奧匈帝國重視波斯尼亞,但是和這裡的經濟沒有關係,主要原因還是這裡以前是奧斯曼帝國北上威脅奧地利和歐洲的前站。

薩拉爾窩就是奧斯曼帝國建立的北上軍事據點,慢慢發展成爲波斯尼亞最重要的城市。

如果奧匈帝國想對波斯尼亞進行經濟扶持,那也不可能,畢竟誰出錢是個大問題,匈牙利肯定一毛不拔,就算黑興根財團進入波斯尼亞也不是衝着扶貧來的,而是抱有政治目的。

至於從當地獲取經濟利益,恩斯特根本沒有想過這種事,波黑的條件實在太差,能做到不虧本運營那就算達到目的。

斐迪南:“那你在波斯尼亞地區的投資主要目的是改變當地人口,可這不是容易的事,畢竟奧匈帝國政府都不可能完成的事,僅靠一個農業公司更不可能完成這件事吧!”

恩斯特:“我們投入波斯尼亞,不是真爲了當地發展,着力點在於改變當地人羣的認同感,信仰和民族認同這種東西,確實是一個讓各國頭疼的東西,但是在經濟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爲什麼奧斯曼帝國可以對當地的斯拉夫人進行改造,說到底還是經濟原因,不跟着奧斯曼帝國走,那就註定成爲窮人,這可比什麼信仰可怕多了。”

斐迪南:“那你打算怎麼操作這件事?”

恩斯特:“現在波斯尼亞三成的耕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波斯尼亞是徹徹底底的農業地區,農業在經濟中的比例接近百分之百,所以我們就掌握了波斯尼亞的經濟命脈,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決定波斯尼亞境內斯拉夫人的命運。”

“首先,黑興根財團要暴力減少當地的阿拉伯教人口,這個基礎是讓當地的阿拉伯教徒無利可圖。”

斐迪南:“你的意思是通過土地使用權的分配,逼迫阿拉伯教徒改信?”

恩斯特搖搖頭道:“並不是這樣,而是物理意義上的減少!”

“伱瘋了!”斐迪南大公有些不可思議道:“你就不怕當地人造反?”

“就算波斯尼亞造反,也影響不到我們東非,這只是一個嘗試,而且我說的物理意義減少不是屠殺,而是倒逼當地人出走,反正波斯尼亞地理位置很好,去哪裡打工都方便,如果靠農業不能養活一家人的話,大多數本地人只能去外面碰碰運氣。”

斐迪南:“那如果當地民衆堅持反抗怎麼辦?如果你讓弗朗茨下不來臺,我相信他會直接找你問罪的。”

恩斯特:“所以我們要拉一派打兩派,把當地的克羅地亞人變成我們自己人,塞爾維亞和阿拉伯教徒都是我們驅逐的目標,塞爾維亞人可以去塞爾維亞,也可以來東非,阿拉伯教徒可以去任何阿拉伯教地區,就是不能留在當地。”

“但是,僅僅是克羅地亞人的話,這對於奧匈對當地的統治並沒有好處,恐怕還會加劇未來帝國內克羅地亞人的權重,一個匈牙利就足夠奧地利頭疼了,還要來一個大克羅地亞麼?”

“你誤會了,岳父。”恩斯特說道:“我所說的拉攏是指放棄克羅地亞人身份的民衆,他們本身就信仰天主教,所以我們在經濟上讓他們綁定黑興根財團,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加入德意志民族。”

斐迪南還是有些不放心道:“這種事哪有那麼容易,民族烙印是很難消除的。”

“所以我們必須主動推行對當地人的文化改造,當地克羅地亞人的信仰和生活習慣實際上和德意志人是最小的,尤其是和天主教德意志人。”

“加上當地克羅地亞人一直是被統治的最底層,除了宗教人士外基本沒有什麼有文化水平,這就給我們篡改當地克羅地亞人歷史提供了條件。”

這就讓斐迪南來了興趣:“你打算怎麼篡改當地人的歷史?”

“我們完全可以聲稱當地人是中世紀從南德意志地區進入波斯尼亞的德意志人,他們在奧斯曼帝國的脅迫下不得不放棄祖先的身份,而這段歷史因爲奧斯曼帝國的掩蓋所以被切斷了,現在波斯尼亞迴歸德意志,自然要認祖歸宗,”

斐迪南大公:“你騙鬼呢?”

“只要能讓當地民衆心甘情願的被騙,我們就是成功的。”恩斯特厚顏無恥的說道。

“那他們怎麼可能會相信?單靠你的宣傳?當地人又不是傻子,自己家族怎麼來的還是清楚的吧!” 恩斯特:“只要點子多,就不怕當地人不就範。”

“你有什麼歪點子?”

恩斯特:“凡事都講究證據,而我們完全可以僞造證據,就比如南德意志地區肯定沒有太多人口流入過波斯尼亞地區,但是我們可以自己編造。”

這種事就很好辦,畢竟黑興根親王國就可以提供證據,很多黑興根人因爲戰亂或者饑荒的原因遠走他鄉前往波斯尼亞地區居住,僞造一些古籍不是什麼難事,而且當地民衆的文化水平,還不是別人說什麼信什麼,就算他們不信,爲了避免被波及也會選擇相信,謊言只要說多了,總有人會相信,過上幾代人,那就變成歷史了,畢竟聖經都可以當做歷史依據,所以恩斯特的做法並不過分。

恩斯特接着說道:“其次是抹黑奧斯曼乃至整個阿拉伯地區,我們控制當地輿論後,可以通過貶低奧斯曼讓當地民衆積極洗清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

這一招實際上就是地域黑,地域黑的威力那可太大,只要操作得當,就能成爲很好的文化武器。

而且西方世界和阿拉伯地區的相互污衊,本來就一直在進行,恩斯特只是順理成章的去做這件事。

“然後通過教育來重塑當地新一代的民族認同。”

斐迪南大公:“這我就不是很理解了,你難道想在波斯尼亞推行義務教育?”

恩斯特:“並不是,而是推行企業教育,如果成爲波斯尼亞農業開發公司的員工,生活上過的下去,那波斯尼亞農業開發公司的員工就必須把他們的孩子送到企業學校接受徹底的德意志教育。”

波斯尼亞農業開發公司現在掌握着波斯尼亞百分之三十的耕地,那就有三成的波斯尼亞人必須依賴波斯尼亞農業公司生存,所以這些人改信和接受德語教育那就是必要條件。

而且波斯尼亞農業開發公司的耕地佔比還會繼續上升,在恩斯特計劃中,將對當地進行長時間的糧食傾銷,用來強迫當地農民破產,最後把更多的土地收攏到波斯尼亞農業開發公司手中。

“你這個計劃確實不錯,可問題在於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地亞只佔當地人口的兩三成。”斐迪南說道。

恩斯特:“我的計劃當然包括塞爾維亞和阿拉伯教徒,只要他們願意主動放棄東正教和阿拉伯教信仰和除了德意志以外的異族身份,那就可以留在波斯尼亞地區,對天主教克羅地亞人也是如此,克羅地亞人只是最容易改造,但是他們也必須放棄克羅地亞族身份才能融入我們的德意志人大家庭,不然他們的生活和奧斯曼治下的異教徒沒有區別。”

“問題是當地的地方勢力激烈抵抗,不配合怎麼辦?”

“那不是還有奧匈軍隊幫忙麼?我們已經和當地駐軍打好了關係,只要他們在我們和當地反抗勢力的行動中偏袒我們就好。”

“只靠軍隊恐怕還不夠。”

“所以我還有最後一招,那就是和東非一樣,往波斯尼亞地區注水,通過外來移民改變當地人口結構。”

“你打算往波斯尼亞遷徙德意志人?”

“不僅限於德意志人,還包括遠東人,畢竟德意志人我們東非自己都不夠用。”

“往波斯尼亞地區遷徙遠東人?你確定不是想引起衆怒?”

“我們也需要打手,這些事必須有足量的人口才行,奧匈軍隊不方便這麼幹,我們可以來做,就是要讓那些不願意放棄異族和異教徒身份的波斯尼亞人和東非土著一樣拿我們沒有絲毫辦法!”

當然,恩斯特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波斯尼亞變成奧匈帝國境內一個天然偏向東非的地區,所以給他們送點東方人通婚有助於未來東非在當地發揮影響力,畢竟東非的人口結構未來是以混血爲主流,那純德意志地區就未必會把東非看做自己人,給奧匈帝國添添顏色,有助於未來東非德意志人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恩斯特的想法不僅限於此,在蘭芳共和國恩斯特打算推行和波斯尼亞相反的措施,通過引入白人來使其變成一個以德意志文化爲主混血國度。

剛好波斯尼亞地區的人口就可以填入東非和蘭芳共和國,這樣混血德意志裔就可以形成歐洲,非洲,亞洲三個支點,未來甚至可能發展出一個地跨三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新的民族出來。

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82章 抉擇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5章 牛馬第505章 提速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449章 野心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98章 遊歷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81章 “火車頭”第492章 靜坐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45章 援助團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44章 到家第195章 拜訪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96章 交戰第144章 貿易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609章 提升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9章 聖誕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2章 激戰第163章 年底第546章 許可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09章 聖誕節第284章 連環計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81章 國禮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23章 誘拐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55章 五五開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19章 農忙第238章 三把“刀”第563章 熱心腸第77章 “貨物”到港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26章 深入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20章 發電廠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6章 平衡
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82章 抉擇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5章 牛馬第505章 提速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449章 野心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98章 遊歷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81章 “火車頭”第492章 靜坐戰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45章 援助團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28章 “圈地運動”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444章 到家第195章 拜訪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96章 交戰第144章 貿易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609章 提升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09章 聖誕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2章 激戰第163章 年底第546章 許可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109章 聖誕節第284章 連環計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381章 國禮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23章 誘拐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55章 五五開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19章 農忙第238章 三把“刀”第563章 熱心腸第77章 “貨物”到港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26章 深入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520章 發電廠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6章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