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

在1871年3月,利奧波德二世曾對自己的內閣成員們說道:“比利時面積狹小,資源缺乏,同時我們處在大國的夾縫之中,我們比利時人如果想在這個時代立足,就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廣闊殖民地!”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從小就有一個大國夢,但是比利時的體積很難完成他的想法,所以利奧波德二世認爲比利時的出路在於殖民地。

而到了1872年,東非在南非取得空前勝利,這個消息,讓上位以後一直關注非洲的利奧波德二世徹底坐不住。

利奧波德二世:“東非王國!你們有誰瞭解?”

嗯?大臣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清楚東非王國的具體情況,大家就算知道這個名字也是聽說過而已。

看着這些大臣,利奧波德二世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我一直強調,我們比利時的未來在於殖民地,你們只是把我的話當成耳旁風。”

“陛下,並不是我們不關心這件事,只是殖民是極其費錢的事,如果不是那種富饒的殖民地,佔領了也沒有什麼價值。”

利奧波德二世:“這句話就是放屁!任何土地都是有它存在價值的,只是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發現,這個世界上唯二和我一樣擁有智慧的人就是霍亨索倫黑興根康斯坦丁親王。”

“我這裡有東非王國的詳細資料,這是我通過多方調查到的數據,從1865年開始,黑興根王室開始殖民東非,到了今年,東非王國在非洲的國土面積很可能在幾百萬平方公里左右,從索馬里到南非,以及中西非都能見到東非王國軍隊的身影。”

利奧波德二世對非洲早有野心,所以在登基後(1865)年,就開始派出探險隊對非洲整體情況進行調查。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黑興根一個沒有自主權,且人口僅幾萬的德意志小國,僅僅花了八年時間,就變成了如今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超級大國。”

“僅僅是東非王國的蒙巴薩港人口,規模就超過黑興根親王國,根據今年三月份的數據,進出蒙巴薩港的船隻每天都在百艘以上,且以遠洋輪船爲主。”

這個數據不假,因爲東非目前只有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兩個港口承擔東非大宗貨物出口,加上兩個港口本來就位於傳統航道上,所以進出口規模都比較大。

不過恩斯特實在無法想象利奧波德二世會派人到蒙巴薩去盯梢,來觀察東非的發展情況。

“你們不瞭解東非王國,那應該瞭解黑興根銀行吧?”

“爲什麼黑興根銀行能在短短數年時間就發展成爲德意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銀行,我認爲東非王國的資源爲黑興根王室提供了巨大助力,非洲代表着巨大的財富尚未被刮分,黑興根親王國那種小國家都能在非洲分那麼大一杯羹,我們比利時的體量可是黑興根親王國的幾百倍,更應該在非洲取得面積龐大的土地。”

這句話就有些欠妥了,黑興根銀行之所以能發展迅速,東非確實起到了作用,但是沒有利奧波德二世所描述的貢獻那麼大,主要還是恩斯特每次都押對了寶,尤其是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意奧戰爭和這次歐美鐵路經濟狂熱,才徹底奠定黑興根銀行德意志第一大銀行的地位,總體來說是靠着戰爭財崛起的,東非王國本身對黑興根銀行的助力不算太大。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馬上在非洲採取行動,不然到時候就只能在東非王國屁股後面吃些殘羹剩飯。”

原本利奧波德二世是一個比較謹慎的人,畢竟前世能在諸多列強手裡撈到剛果那麼大一片殖民地,確實相當不容易,如果沒有過人的手段,無法取得這樣的成就。

前世利奧波德二世攻略非洲的時候,正巧也趕上歐洲各國也把目光轉移到非洲大陸,比利時入場相當晚,在1876纔開始實際行動。現在有了東非王國的刺激,利奧波德二世徹底按耐不住了,尤其是東非王國在南非逼迫開普敦殖民地妥協這件事,徹底成了導火索。

開普敦那可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東非才發展不到十年時間就有能力讓開普敦這種老牌殖民地妥協,實在是過於傳奇。

開普敦殖民地妥協這件事,本來已經被開普敦殖民地冷藏處理,畢竟太丟人了,不過卻瞞不過一直盯着東非動向的利奧波德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對東非有所瞭解,並且格外關注還要從斐迪南大公說起(馬西米連諾一世)。

斐迪南大公的妻子,夏洛特公主是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妹,當初斐迪南大公在墨西哥遭遇困境的時候,夏洛特在歐洲各國求助,自然不會放過自己的母國比利時,當時她也向自己的兄長利奧波德二世求援過。

利奧波德二世剛剛登基沒有多久,加上比利時只是一個小國,哪有能力干預千里之外的墨西哥,按照兩國體量,反過來墨西哥干預比利時還差不多。

所以利奧波德二世也就眼不見心不煩,打發自己的妹妹去找哈布斯堡的麻煩,再怎麼說弗朗茨皇帝也比自己這個小國君主說話管用。

結果,當時奧匈帝國因爲普奧戰爭原因,根本無力干涉墨西哥政局,就是派人去撈斐迪南大公也無濟於事,主要是斐迪南大公本人不想灰頭土臉的回到奧地利去。

當初的斐迪南大公那是一頭倔驢,還想學崇禎皇帝來一個慷慨赴死,但是被恩斯特用粗暴手段直接撈到了非洲,爲此還抑鬱過一段時間。

利奧波德二世自然是知道內幕的,等妹妹歡天喜地的把斐迪南大公沒有死的消息告訴他的時候,他還以爲是哈布斯堡家族出手了,結果沒想到是妹妹的女婿搞定了這件事。

加上黑興根王室也是走的殖民非洲這條路子,所以這就讓利奧波德二世對東非殖民地相當感興趣,有黑興根這個小國(相較於比利時)爲自己探探路也不錯。

結果這一探路就不得了,幾年時間下來,東非王國就從東非一個彈丸之地發展成爲了如今國土幾百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國,人口多少利奧波德二世不知道,但是按照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以及東非陸軍在南非的動作,利奧波德二世猜測應該有百萬規模左右。

利奧波德二世並不懷疑東非王國招募移民的能力,他專門對此調查過,畢竟黑興根親王國在歐洲就是一個人口萬人左右的小鎮,沒有人口那黑興根王室如何殖民非洲?

然後,利奧波德二世就派人到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兩個東非窗口城市觀察,然後得出結論,那就是大量引入德意志人和遠東人。

德意志人好解釋,德意志地區一直是歐洲人口流出最嚴重的地區,所以東非能拉到不少德意志人並不算意外。

可是比利時可沒有德意志那麼多的人口,所以利奧波德二世準備學習恩斯特也引入遠東人充當自己殖民非洲的工具人,東非陸軍中就有不少遠東人。

畢竟東非王國已經給出答案,自己照着抄就對了,以夷制夷麼,用遠東人來鎮壓黑人,再合適不過,比利時坐享其成就可以。

想到這裡利奧波德二世說道:“黑興根親王國都能做到的事,我們比利時更應該做到,伱們看看現在黑興根王室都發財成什麼樣子了?我們比利時人口怎麼說也有三百多萬,工農業水平在歐洲也不算差,而黑興根親王國不過是普魯士下面的一個彈丸大小的諸侯國,所以我們也要向東非王國學習,在非洲創造出第二個比利時,現在你們趕快給我拿出方案來,時不我待。”

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243章 70式第197章 建議第394章 硬氣第736章 第九旅第438章 倒計時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498章 和談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76章 摩托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章 接觸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56章 氣吐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3章 消化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51章 人口(續)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0章 入侵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37章 戰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449章 野心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96章 鐵路第290章 長絨棉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34章 動員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0章 蒙巴薩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38章 三把“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430章 客人第608章 會面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3章 “大殺器”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261章 威脅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83章 引入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55章 羞辱第714章 伊林加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30章 客人第732章 雙輸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4章 飲食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67章 觀察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97章 建議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560章 記者會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95章 鼓動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04章 調停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3章 “大殺器”
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243章 70式第197章 建議第394章 硬氣第736章 第九旅第438章 倒計時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498章 和談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76章 摩托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章 接觸戰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56章 氣吐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73章 消化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51章 人口(續)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0章 入侵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37章 戰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449章 野心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96章 鐵路第290章 長絨棉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34章 動員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0章 蒙巴薩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238章 三把“刀”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430章 客人第608章 會面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3章 “大殺器”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261章 威脅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83章 引入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55章 羞辱第714章 伊林加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30章 客人第732章 雙輸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4章 飲食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67章 觀察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97章 建議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560章 記者會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95章 鼓動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04章 調停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3章 “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