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

除了接手羅安達市以外,東非已經開始新一輪的人口遷徙,對於掌握安哥拉的控制權,沒有比移民更讓人放心的。

當然,這也是爲了接受葡萄牙人的遺產,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雖然葡萄牙政府被趕走,但是安哥拉的生產還要繼續。

安哥拉和以往東非佔領的地區有很大區別,那就是這裡在葡萄牙人的治理下,雖然不算髮達,但是農業條件不差,大量的種植園東非不可能直接放任不管。

畢竟在非機械化時代,開荒是非常不容易的,對於這一點東非深有體會,東非二十多年才把全國的農業建設成現在的規模,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而現在安哥拉直接有大片的種植園可以直接白嫖,這可比東非重新開荒要輕鬆的多。

葡萄牙人數百年的積累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西部沿海地區開發程度高的地方,東非可以直接鳩佔鵲巢,安置大量人口。

這一點對於恩斯特而言很重要,關係着東非未來的產業佈局,尤其是打通東非全國貿易,提振中部經濟有重要作用。

中部三省雖然資源豐富,但是內陸發展受限是很多國家的通病,畢竟現在是海洋的時代,貿易主要運輸方式就是通過海運。

而內陸如果想要和沿海地區相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活內陸水運網絡,就像遠東帝國長江能把沿海的貨物直接輸送到四川盆地,而最典型的就是德國,除了鐵路的作用以外,運河網絡是德國地區經濟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非當然沒有優越的水運條件,但是如果激活中央鐵路西段建設,那未來也能達到七成的效果。

內陸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是連接外圍地區,而目前東非的產業投資也主要向內陸地區集中,這樣中部三省經濟會取得先發優勢,從而抵消一部分交通物流上的劣勢。

換句話說,內陸經濟發展主要靠國內市場,而沿海經濟主要靠國外市場,在海權時代沿海經濟不可避免的取得優勢,而東非正在通過各種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東非內陸和遠東帝國,美國那中心地帶不受待見的情況有非常大的區別,尤其是在獲得安哥拉以後。

美國和遠東帝國的主要工業資源從重要能源和主要礦產而言,主要集中在邊緣地區,就比如美國主要是五大湖周邊,而遠東帝國主要在西部或者東北。

而東非恰好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但是東非南部的氣候條件比不上中部,環境承載力能力弱,這是中部經濟發展的優勢之一。

然後就是交通上,美國和遠東帝國交通受到山脈影響,美國西部是落基山脈,美國西部經濟如果不是21世紀受到互聯網和遠東帝國各國經濟強勢崛起的原因,恐怕很難和靠近歐洲的老工業區相比。

而遠東帝國西部不僅山脈多,再往西的中亞國家經濟也不發達,陸運成本又競爭不過海運成本,同時缺乏水資源,無法對中部經濟進行有效聯通。

而東非則不同,東非東西海岸的情況相差不多,所面臨的各種情況也差不多,就比如西海岸面向南北美洲,而東海岸面向亞歐大陸,這是市場需求分佈。

而能源和原材料方面,西海岸臨近西非地區,東海岸靠近中東地區,加上東非北部陸地可以聯通北非。

這也就意味着未來東非貼近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商品石油生產區域,對於鐵礦等原材料也是如此。

西非的礦產資源一點也不比東非差,而且能和東非形成互補,最主要的就是石油能源在東非比較匱乏。

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東非本土缺乏石油資源的劣勢,當然,安哥拉地區本身豐富的油氣資源就已經足夠東非發展需要,只要人口不是太多情況下。總而言之,東非對安哥拉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就像當年恩斯特越過莫桑比克也要先把馬塔貝萊高原和德蘭士瓦共和國搞到手一樣。

……

第一鎮市。

作爲安哥拉戰後經濟恢復的主要負責人,馮德萊恩正在和恩斯特彙報政府的工作。

“我們已經向安哥拉派往了六百多各個個行業的專業人才,不過這對於安哥拉地區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目前安哥拉地區主要日常運營主要還是靠軍隊維持,但是軍隊只能負責治安問題還有防範海上的敵人。”

“所以如果要恢復安哥拉的生產情況,我們需要大量人口來做到這一點,鑑於中部地區人口也比較匱乏的原因,只能從東部想想辦法。”

“現在受戰爭影響,我們的移民政策也受到極大影響,現在連遠東移民都業務都陷入短期停擺狀態。”

“而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從東部招集了不少人員進入軍隊,或者支援中西部戰場,所以從我國的人口狀況來看,對西部的開發依舊十分吃力。”

這是近十年來,東非再次感受到勞動力短缺的限制,本來現在東非人口在世界範圍來看並不算少了。

但是東非有一個非常大問題,那就是東非的宜居地帶比同類型國家要豐富,這一點主要呈現在可耕地面積上。

除了沙漠地帶,東非貌似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發展種植業,而且就算沙漠地帶,東非也有索馬里兩河流域這樣適合發展經濟種植業的“豐腴”土地。

對於這一點,估計同爲世界面積大國的沙俄能哭死,熱帶地區和寒帶地區的差別非常顯著。

東非國土面積雖然比不上沙俄,但是一計算有效國土,那就顛倒過來,就算是剛果盆地,也只不過是現在不適合開發,除了雨林核心區域外,只要肯投入那也能有效利用。

“而且葡萄牙人對安哥拉的開發程度非常低,不過畢竟經營了上百年,留下的遺產也十分豐富,除了大量土地資源以外,我們還控制了衆多礦產,爲了維持和未來對安哥拉地區的建設情況,我們至少要先期移民四萬人,才能維持種植園和礦場的正常運營。”

安哥拉的葡萄牙人現在已經基本被東非集中控制起來,而這也就造成了種植園和礦場生產直接停滯。

而恢復這些種植園和礦場的生產活動是當前東非政府的重要目標,而這就需要有治理經驗的人員。

“可以按照慣例,從現有農場和礦山抽調專業人員前往安哥拉地區,只不過葡萄牙的黑奴並不好溝通,所以我們需要從中西部要一批黑人作爲翻譯,來協從指揮安哥拉本地的黑奴。”

只靠四萬人頂多是維持一個基礎人口框架,而想保留安哥拉的種植園和礦山,那自然還要先讓安哥拉本土的兩三百萬黑人撐着,這也是相當無奈之舉。

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953章 新家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43章 70式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20章 發電廠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4章 電報第424章 奔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5章 大逃亡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1章 恭賀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82章 麪粉廠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102章 備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2章 宣戰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99章 預判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82章 抉擇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01章 招人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15章 市場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8章 遊歷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552章 過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64章 貴人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53章 新家第676章 摩托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67章 奧拓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81章 捷徑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95章 鼓動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58章 夜襲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44章 到家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83章 新民族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61章 分贓第822章 卡賓達第290章 長絨棉第149章 王位第38章 開墾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46章 船隊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29章 薄弱基礎
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953章 新家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43章 70式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20章 發電廠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54章 電報第424章 奔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5章 大逃亡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01章 恭賀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82章 麪粉廠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102章 備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42章 宣戰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299章 預判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82章 抉擇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01章 招人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015章 市場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8章 遊歷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552章 過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564章 貴人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53章 新家第676章 摩托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67章 奧拓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981章 捷徑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95章 鼓動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58章 夜襲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44章 到家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483章 新民族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61章 分贓第822章 卡賓達第290章 長絨棉第149章 王位第38章 開墾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46章 船隊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29章 薄弱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