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塵埃落定

第868章 塵埃落定

伯利蘭說的天花亂墜,但是考察團的成員沒有絲毫反應,反而是拿着本本一條條記錄。

“夏利爾安先生,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接下來我帶你們去現場實地考察一番,你們自然就能更直觀的看出貝拉市的條件如何。”

隨後,在伯利蘭的安排下,直接帶着衆人前往市區位置,此時貝拉市已經建設了不少廠房,不過大多數都是閒置的。

“你們看,這裡就在距離車站不到一公里的位置,往左邊就是蓬奎河,可以充分利用蓬奎河的河水。”

化工企業一般建在河流或者海邊,因爲該行業也是耗水企業,而且附帶着嚴重的污染。

所以後世化工企業選址優先考慮河流下游區域,或者排放標準更加寬鬆的海邊,當然,在19世紀沒有嚴格的“污染”概念,像巴斯夫公司總廠就建在內陸萊茵河岸邊。

“鐵路可以直接將馬塔貝萊省和中部地區的煤炭,鉛,鋅等資源運輸到貝拉市,而且東非最不缺的就是橡膠,是世界第一大橡膠產地,我們在鐵路西部區域也規劃了新的橡膠產區,彼時莫桑比克也將成爲東非重要的橡膠產地。”

莫桑比克尤其是中部和北部屬於降水十分充沛的區域,加上氣候原因,非常適合橡膠生長,反而等過了馬塔貝萊高原因爲降水受高原地形影響,開始減少所以不太適合橡膠生長。

當然,東非規劃在莫桑比克新橡膠產區的重要原因在於這裡距離海港更近,且有大片土地適合橡膠種植,更加便於出口。

橡膠在化工領域的應用是非常寬泛的,甚至橡膠延伸的橡膠製品,包括輪胎,膠墊等等添加大量化學成分所以屬於化工產業,美國人固特異是第一個研發掌握硫化橡膠技術,從而使得橡膠可用性大大提升。

在19世紀初,英國和美國興起早期的橡膠工業。但橡膠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對溫度過於敏感。溫度稍高它就會變軟變粘,而且有異味,溫度一低它就會變脆變硬。這一缺點使得橡膠產品毫無市場,早期的橡膠工業無一例外地陷入了危機。

1839年1月固特異的試驗有了重大突破,他偶然把橡膠、氧化鉛和硫黃放在一起加熱並得到了類似皮革狀的物質。這種物質不像通常知道的彈性橡膠會在較高的溫度下分解。

不過這項改變世界的技術沒有改變固特異的命運,1860年,固特異在貧困中去世。

而因爲硫化橡膠技術門檻低,所以大多數企業都直接使用其技術,包括東非也是如此,這個時候固特異早就已經去世了三十多年,東非包括全世界的橡膠產業大發展感謝這位美國人。

尤其是東非,站在在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口上,加上東非早期在橡膠種植業上的押注,使得東非在橡膠產業獲利頗豐。

這一點對巴斯夫同樣很重要,作爲德國化工領域的巨頭,這些年巴斯夫在橡膠產業上也有所突破,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東非廉價橡膠大量進入德國市場。

德國土地雖然肥沃,但是容克貴族們主要業務依舊是以穀物種植爲主,畢竟地方小,可選擇的種植作物優先以糧食作物爲主。

在糧食作物種植在這一點上東非是遠不如德國的,尤其是機械化以及化肥工業的發展,德國依靠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能養活和全國近五千萬規模的人口,靠的就是農業技術上的進步。

當然,這和東非的農業發展策略有關,近年來東非農業已經越來越向着經濟作物產業轉移。

在商品穀物農業領域,競爭對手實在太多,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沙俄都是該領域的強國。

但是在熱帶經濟作物領域東非的競爭對手只有巴西,南美熱帶諸小國,印度,這四個主要競爭對手,擁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法國勉強算半個。

而且這些熱帶地區國家或者勢力,在農業技術領域遠不如東非,就像東非在商品穀物農業落後於歐美國家一樣。

同時東非國土面積遠超上述的熱帶國家,即便是巴西也比東非少近三分一的面積,而且巴西人口也是硬傷,全國人口不到兩千萬,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左右。

而19世紀的巴西也不是前世巴西對內陸大肆開發的時候,如今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部狹小區域,北部亞馬孫雨林就佔了全國近一半以上的面積,對內陸熱帶草原區域的開發同東非相比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巴西東南部的氣候條件也確實優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同東非莫桑比克南部類似。

而歐洲移民當前首選目的地顯然是南部的阿根廷,加上巴西宗主國葡萄牙本身人口不多,所以如今巴西發展情況完全在預料之中。

換句話說,東非如果沒有遠東和德意志地區這兩大世界人口外流最嚴重區域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開發非洲大陸。

而人口成型之後,東非的發展自然日新月異,不要看東非大部分區域基本未開發,要知道當前東非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

這兩塊區域面積加在一起就有近三百萬平方公里,即便南非戰爭之前,東非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就已經達到世界大國標準。

……

“伯利蘭市長,感謝你的介紹,我們會如實向總部介紹貝拉市的具體情況,至於具體結果,我們還是要看總部的決定。”夏利爾安客氣道。

對於夏利爾安所言,伯利蘭自然知曉,不過考察團的意義就是將數據分析報告上去,這其中考察團成員的觀念是極爲重要的,他們在具體描述上肯定會帶有主觀性。

所以在初步視察完貝拉市後,貝拉市政府依舊爲衆人提供了全套的貼心服務。

三天後。

考察團成員們在貝拉市結束了行程,伯利蘭帶領市政府官員親自到碼頭送行。

不過夏利爾安等人口風很嚴,無論伯利蘭怎麼旁敲側擊,再也不多吐露一個字。

就這樣,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伯利蘭揮手和巴斯夫考察團成員揮手告別,在遊輪的鳴笛聲中,伯利蘭嘆氣道:“該做的都做了,至於結果如何就已經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我們回去吧!”

不過伯利蘭的期待總算沒有白費,在一個月後,東非中央政府正式向貝拉市政府下達了指示,即全力配合巴斯夫公司在貝拉市設廠一事。

當然,貝拉市也不算擠掉其他城市的名額,因爲蒙巴薩市也成功讓巴斯夫分廠落地。

巴斯夫公司對於東非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所以決定在蒙巴薩和貝拉市同時設立分廠。

蒙巴薩自然不用多說,本身和西部的內羅畢就是東非紡織業重要城市,基礎條件優良。

而貝拉市能被選中,完全是巴斯夫在瞭解東非中部工業發展情況後做的賭注,因爲巴斯夫主營業務還是紡織染料,而東非的第二大紡織業中心在馬塔貝萊省的布拉瓦約市,所以巴斯夫公司選擇貝拉市作爲分廠所在地,實際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03章 威脅第688章 巡邏兵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973章 籌備第199章 結款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73章 象牙第809章 事後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504章 借人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128章 開端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請假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27章 合金鋼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04章 坎帕拉第3章 在柏林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11章 送行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章 在柏林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357章 索加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30章 蓄水池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189章 邀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53章 新家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63章 站隊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76章 “老朋友”第968章 分歧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29章 教育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84章 連環計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293章 入關!第926章 機耕路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84章 消息第113章 野望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564章 貴人第953章 新家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16章 對話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41章 新農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5章 五五開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24章 監視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732章 雙輸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229章 百花齊放
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03章 威脅第688章 巡邏兵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973章 籌備第199章 結款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73章 象牙第809章 事後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504章 借人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128章 開端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請假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027章 合金鋼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04章 坎帕拉第3章 在柏林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11章 送行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3章 在柏林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357章 索加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30章 蓄水池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189章 邀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53章 新家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63章 站隊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76章 “老朋友”第968章 分歧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29章 教育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284章 連環計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293章 入關!第926章 機耕路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84章 消息第113章 野望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564章 貴人第953章 新家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16章 對話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1041章 新農業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5章 五五開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24章 監視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732章 雙輸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229章 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