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貝拉市

第998章 貝拉市

貝拉市。

在東非的國家定位中,貝拉市頗爲特殊,是東南沿海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銜接北部達累斯薩拉姆和南部馬普托兩個重要港口。

過去十年,貝拉市是東非發展最快的城市,而今貝拉總人口已經突破三十萬,作爲波西米亞工業品和洛林工業區等地區(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東部地區)最快出海通道,貝拉幾乎承擔了中部工業大部分貨物貿易。

貝拉市的新市長凱爾塔說道:“目前本市經濟水平不斷攀升,已經成爲中部地區,糖類,菸草,銅礦,機械等重要物資的全國第一輸出港,在東部幾個沿海城市中,僅次於蒙巴薩市,達累斯薩拉姆市和新漢堡港市,並且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市工業和經濟一定能超越新漢堡港市,成爲東非東部第三城。”

依託中部工業區,貝拉市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爲或者超越蒙巴薩或者達累斯薩拉姆市那樣的大城市,因爲目前中部工業區的工業水平在東非全國排在第一位。

而不管是達累斯薩拉姆市,還是南部的馬普托市等城市,都無法對貝拉港形成有效競爭力,甚至因爲貝拉港的崛起,前世屬於贊比亞和剛果南部地區的的一些貨物都更願意從貝拉港出口,所以貝拉市能夠崛起,對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威脅確實最大。

前世,東非境內有大量國家,因爲種種原因,這些國家在交通建設上無法達成一致,普遍以本國首都爲核心構建交通網絡,這也使得非洲各國在交通合作十分薄弱,容易受到政治和戰爭等因素的影響。

而東非的建立,毫無疑問消弭了這種區域上的分裂感,這也是貝拉能夠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凱爾塔說道:“得益於九十年代貝拉港的快速發展,現在貝拉市已經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這對於我市在一五計劃中和其他城市競爭是有利的。”

“在1903年之前,我們的目標是至少超過新漢堡港市,坐實東部沿海第三城的地位,在這個基礎上,我市人口至少突破四十萬,工業規模至少增加百分之十五。”

“而藉助第一個五年計劃這個大背景,落實我市石油,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成爲內陸石油和化工原料的供應中心。”

隨着石油和化工產業在東非的興起,東非沿海城市大多數都獲得了發展的新機遇,東非中部工業區是不產石油的,所以石油只能依賴進口或者東非北部。

而貝拉就是中部工業區進口石油的港口,奧匈帝國,羅馬尼亞和俄國的石油資源會先到貝拉港,再通過鐵路向內陸輸送。

所以依託這個優勢,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中央政府準備在貝拉港部署更大規模的石油工業,主要是煉製和儲運兩大方面,生產包括燃料,潤滑油,石油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石油產品,同時爲石油化工提供相對應的生產原料。

而貝拉市的石油工業落地,和中部工業區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中部工業區的龐大能源需求,也就沒有必要費盡心思在貝拉部署相關產業。

這一點很好理解,沒有工業,那對能源的需求自然很小,前世遠東帝國從石油輸出國到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就是工業發展所致。

而今在能源領域,煤炭的霸主地位依舊穩固,但是東非已經開始向着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展開大規模開發,並且在該領域超過了美國,處在世界第一位。

在這種大背景下,貝拉等重要沿海城市,都或多或少大力挖掘石油產業的潛力,爲東非工業注入新的血液。

當然,世界石油的三大主產區分別是美國,歐洲和東非,而東非在產量上已經來到世界第三的位置,但是依舊從國外進口大量石油,由此可見東非政府對石油產業的重視程度。

凱爾塔:“石油產業是有望像電力產業那樣成爲20世紀重要產業的,目前電力產業在世界各國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帶動大量相關產業發展,成爲各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而隨着內燃機的發展,還有化工業的發展,石油產業的前景已經十分明朗,石油已經成爲我們東非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能源,所以發展石油產業是未來東非的重點,我們市也要把握機會,成爲全國石油煉化和副產品加工的重要中心。”

相對於東非而言,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並不大,所以石油在東非成爲第二大能源這一點,在其他國家並不成立,甚至可能比不上天然氣使用量,因爲天然氣大規模應用的歷史是比石油早的,因爲很多天然氣來源於煤礦開採的副產品,所以伴隨早期煤炭工業發展,天然氣產業形成時間也比較早。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就形成了天然氣產業,並且成爲歐洲照明業的主要能源。

凱爾塔:“除此外,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市除了建設一座最新技術的石油煉化廠以外,還要對本市鋼鐵產業進行革新,對貝拉市鋼鐵廠進行裝備革新,新建貝拉市洗煤廠,貝拉市第二製藥廠,第五發電廠等企業,同時對接欣代鎮的鋁產業,發展鋁製品加工等等。”

貝拉市在九十年代,通過和德國化工和醫藥企業的合作,使得這裡的製藥業相對發達,所以在此基礎上,東非重點對當地的製藥業進行了加強,不過主要還是以出口爲主。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很多化工和醫藥企業是不分家,在該領域的最強的國家就是德國。

當然,當然時代製藥企業是比較混亂的,很多醫藥沒有得到有效檢驗和監管,尤其是精神類藥物,大概率就是前世的違法成分,就像人們對放射性物質危害瞭解不全面一樣,本時代大多數人對這些物質的瞭解也不全面。

而真正讓歐洲,乃至全世界認識到其危害,還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隊大量使用後得出的最終結果。

所以對於貝拉市的製藥企業,東非政府雖然大力支持,但在國內醫療系統的使用上是相當謹慎的,不過這不妨礙製藥行業相當暴利,東非本國謹慎使用或者乾脆禁止,但是對於出口毫無心理負擔,並且因爲和菸草一樣具有成癮性,很多藥物出口基本不愁銷路問題。

除了製造業,鋁製品加工業也是一五計劃期間,貝拉市的重點產業,東非已經在贊比西河口的欣代鎮佈局了電解鋁產業,而貝拉市第五發電廠建設的重要原因,就是爲欣代鎮提供電力支持,兩市協作發展,如果加上主導的太特市,那就是三地協作。

欣代鎮本省發展歷史短,而電解鋁產業對電力需求極大,所以電力缺口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從貝拉市和太特市就近“借”電,十分重要,太特市煤炭資源豐富,所以發電量成本低,而貝拉市作爲重要港口城市,方便印度和東非南部煤炭的進口,人口也多,工業基礎強,所以發電量也比較富裕,所以兩地能夠爲欣代鎮提供一部分電力缺口。

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98章 新年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12章 萌芽第958章 巴拉圭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15章 交流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953章 新家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2章 菸草種植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81章 消耗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47章 登陸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62章 激戰第837章 颱風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53章 波斯灣第1193章 “理想國”第631章 準備第898章 太特市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45章 空軍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78章 無線電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536章 間諜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03章 撤資第837章 颱風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2章 卡賓達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04章 底氣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33章 拖拉機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40章 工地第135章 休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35章 廓爾喀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63章 年底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2章 戰場間隙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904章 卡賓達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09章 事後第135章 休整第545章 孤兒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075章 肉類消費
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98章 新年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012章 萌芽第958章 巴拉圭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15章 交流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953章 新家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2章 菸草種植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1081章 消耗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547章 登陸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62章 激戰第837章 颱風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53章 波斯灣第1193章 “理想國”第631章 準備第898章 太特市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45章 空軍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78章 無線電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536章 間諜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03章 撤資第837章 颱風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22章 卡賓達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04章 底氣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33章 拖拉機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40章 工地第135章 休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735章 廓爾喀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63章 年底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2章 戰場間隙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904章 卡賓達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09章 事後第135章 休整第545章 孤兒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075章 肉類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