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圖

第27章 地圖

年底將近,東非殖民地的先遣部隊,已經繪製了一份較爲直觀的東非內陸地圖。

通過商業船隊運送,現在這張地圖的抄件擺在恩斯特的桌子上,

整張地圖大概有一米多長,七十公分寬,內容上標註了大致的山川河泊。

最東邊,從達累斯薩拉姆港出發,一條道路直達第一鎮。第二鎮和第三鎮在地圖上是兩個標註名字的點,小萊茵河從中穿過。

描繪的比較清晰,包括草原林地和農田,虛線則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邊境,從北到南一直延伸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這兩家基本壟斷了東非的海岸線。

地圖上詳細的標註了東部的河流,明顯水網比較密集,也有比較好探索的原因,畢竟桑給巴爾蘇丹國常年在附近活動,一些地理要素可以找當地嚮導帶領尋找。

地圖的北面有一個三角表示有一座山脈,應該是乞力馬扎羅山脈,山脈的西邊就是是維多利亞湖,維多利亞湖面積龐大,在地圖上也是如此,被用來表示水體的陰影覆蓋。

作爲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是英國探險家率先發現命名的,起因是爲了探尋尼羅河源頭。

而發現的時間正好是恩斯特覺醒前世記憶後的一年,維多利亞湖往西還有艾伯特湖和愛德華湖兩個大湖。

當然目前愛德華湖還不叫愛德華湖,原歷史要到1889年英國人史坦利才取名愛德華湖。

加上下游的喬治湖英國王室包攬了這些湖泊的命名權,但是恩斯特來到這個時代,且把東非視爲自家領地,這些英國名字自然就不可能承認,哪怕是英國人已經命名的。

實際上目前這些英國人發現的湖泊名字還沒有被確定下來,準確說是沒有在歐洲的新地圖上更新,而東非殖民地測圖隊只比英國探險家晚來了幾個月。

所以,恩斯特大筆一揮,維多利亞湖被命名爲大湖,非常符合維多利亞湖的特性,畢竟前世維多利亞湖周圍就被稱爲大湖區。

艾伯特湖被恩斯特改成腓特烈湖,用來紀念自己的爺爺。

愛德華湖改名康斯坦丁湖,不言而喻,下游的喬治湖則改名爲黑興根湖。

腓特烈湖(艾伯特湖)和康斯坦丁湖(愛德華湖)都屬於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而太湖位於兩者之間,是個由盆地積水形成的湖泊。

整個大湖(維多利亞湖)面積6.94萬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淡水湖。流域面積二十多萬平方千米,習慣稱爲大湖區,前世整個太湖周圍生活了三千多萬人口,是整個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作爲對比,前世的中華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才4625平方公里,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汛期最大面積才三千多平方公里。能和太湖(維多利亞湖)爭雄的淡水湖泊也就是北美五大湖和俄國手中的貝加爾湖,以及同樣在東非高原的坦噶尼噶湖和馬拉維湖。

所以大湖(維多利亞湖),恩斯特是一定要拿下來的,不僅漁業資源豐富,而且降水也比周邊要高,土地平整,農業發展條件好。

繼續向西是基伍湖……嗯,還是叫基伍湖比較好,畢竟是前世大名鼎鼎的“殺人”湖不吉利。

繼續看地圖的西側是坦噶尼喀湖,恩斯特取名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對於坦桑尼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世的坦桑尼亞就是由大陸部分的坦噶尼喀和東邊的桑給巴爾合併來的。

尼亞在非洲其實沒有特殊意義,主要是英語的單詞後綴,所以非洲的許多國家帶有這個後綴,比如肯尼亞,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就是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的合稱。

坦噶尼喀湖是東非大裂谷帶上最大的湖泊,同時是僅次於貝加爾湖的世界第二深湖泊。

坦噶尼喀湖曲折蜿蜒,兩岸地勢較爲陡峭,有狹窄的沿岸平原分佈,相較於維多利亞湖周邊開闊的土地,經濟價值沒有那麼高,地理位置還不錯,南北長約679公里,前世就是中非內陸國家的交通要道,水運比較突出。

在向南的湖泊是魯誇湖,是個內陸鹹水湖,但是漁業資源較豐富,西南末端有許多鹽池。

最南面又是一個大湖,尼亞薩湖爲了方便記憶,恩斯特還是把名字改爲馬拉維湖。

除此之外還有多多馬附近的塞倫蓋湖,北部的埃亞西湖,曼雅拉湖,巴蘭吉達湖……

由此可見東非高原上的水資源之豐盛,單單是這些大湖的面積就有十幾萬平方千米,比許多國家面積都大,整個東非高原的湖泊都加起來,說是非洲水塔也不爲過。

山脈部分,除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紮羅外,還有剛果盆地東部的米通巴山脈。

西南方向,越過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之間就是加丹加高原,往南是莫桑比克沿岸平原。

恩斯特決定一口吃下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的中間地帶。

先建立三個重要沿湖據點,分別在三個大湖的沿岸,維多利亞湖的南部湖灣姆萬紮,坦噶尼喀湖東岸的基戈馬和馬拉維湖西北角的卡龍加。

內陸據點直接選在多多馬,塔波拉,和魯誇湖附近的姆貝亞。

隨着紅色鋼筆水在地圖上的勾勒,幾個紅色的圈出現在地圖上,這樣整個坦桑尼亞的大部分都在這幾個圈的範圍之內。

……

“湯姆,你把這份資料複印一份,發往東非殖民地!”恩斯特將這份野心勃勃的計劃在東非殖民地實施。

“還有,我們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也可以發往東非了,先組建六百華人移民的火槍部隊。”

恩斯特接着說:“這六百人分成六組,由殖民地高層分別帶隊,清理和維護新計劃六個據點的管理,後續移民要加大向這六個據點的遷徙力度,未來,由這六個據點加上沿岸殖民地三個鎮爲輻射中心,我們就能把整個坦噶尼喀地區收入囊中。”

恩斯特意氣風發的說到:“還有,第一批火槍隊要多用最初那批移民,每個據點先遷徙五百人,武器的彈藥要讓我們自己人(德意志人)管理。”

恩斯特想了想還有沒有什麼紕漏。

“嗷,對了,你從公司選幾個信的過的人,最好是有家庭的柏林本地人,去接管部分殖民地的管理權,不能讓那幫僱傭團把所有事都辦了,他們負責治安纔是第一要務。好了,就先吩咐這麼多,你去辦吧!”

“是,少爺。”湯姆拿着文件恭敬的回答道,轉身離開了辦公室,順手把門帶上。

(本章完)

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2章 挖牆角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49章 南下第357章 索加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82章 抉擇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441章 回國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17章 行動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18章 良知第564章 貴人第87章 西北之亂第570章 投降!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563章 熱心腸第395章 耍無賴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364章 燃燒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775章 紹奎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27章 艦隊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81章 國禮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7章 索加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36章 道路第128章 打探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772章 心態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36章 間諜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62章 打魚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87章 初交手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95章 拜訪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492章 靜坐戰第696章 油井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66章 比較第546章 許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704章 底氣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24章 奔逃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782章 近衛師第35章 牛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49章 熱度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424章 奔逃第453章 借款第84章 消息第27章 地圖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94章 迎接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49章 南下第464章 勸說第713章 不畏戰
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2章 挖牆角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749章 南下第357章 索加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82章 抉擇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441章 回國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17章 行動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18章 良知第564章 貴人第87章 西北之亂第570章 投降!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563章 熱心腸第395章 耍無賴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364章 燃燒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775章 紹奎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727章 艦隊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81章 國禮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7章 索加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36章 道路第128章 打探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772章 心態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36章 間諜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62章 打魚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87章 初交手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95章 拜訪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492章 靜坐戰第696章 油井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66章 比較第546章 許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704章 底氣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424章 奔逃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782章 近衛師第35章 牛馬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49章 熱度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424章 奔逃第453章 借款第84章 消息第27章 地圖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94章 迎接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49章 南下第464章 勸說第713章 不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