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

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

對於東非普通民衆而言,進入城市發展,在能夠確定穩固工作的前提下,是不會有太大障礙的,尤其是東非義務教育配合之下,即便再偏遠地區的東非新一代,視野也相對開闊。

這也是近些年來東非人口流動的的根本保障,東非人口流動主要通過行政手段而實現,而接受過教育的民衆,在政府引導下,纔不會引發太大的矛盾和動亂。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19世紀的很多歐美國家,大量農業人口進城,勢必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德國這種普遍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國家還好一些。

但試想一下,一些來自波蘭的目不識丁且沒有城市生活技能並且貧窮的鄉下農民進入德國城市,他的發展勢必會受到一定的挫折,尤其是在經濟危機頻發的階段。

舉這個例子並不是瞎編亂造,而是在20世紀初,新一輪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來臨,第一個倒黴蛋就是沙俄,在東非政府忙於制定一五計劃的時候,沙俄的經濟危機已經爆發,這場經濟危機也是前世日俄戰爭爆發的根源。

日本和俄國都是本輪經濟危機的受害者,兩者又都在遠東帝國矛盾突出,所以大概率本世紀日本和俄國還是會兵刃相見。

當然,經濟危機對於東非而言,是一場機遇,早在九十年代東非政府就已經對本國經濟進行調整,也就是東非經濟進一步計劃經濟體制轉變,而一五計劃正是恩斯特效仿前世蘇聯,藉助這場危機對東非工業進一步改造升級。

只不過根據恩斯特前世的經驗判斷,本輪經濟危機對歐美各國造不成太大的衝擊,這也是東非一五計劃制定偏向保守的原因之一。

畢竟只有1929年那種對歐美各國經濟造成強烈衝擊的大危機下,各國企業纔會不惜出售各種核心技術和機器,從而使得蘇聯迎來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

而1900年經濟危機顯然達不到這種效果,這場危機持續時間短,影響也是在各國依次展開,作爲完全轉向計劃經濟體制的東非,自然不會受到影響,畢竟在全國計劃生產下,東非就算面臨生產過剩,也不會像歐美國家那樣嚴重。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對產業的整合,歐美國家的私人企業,那是哪個行業賺錢,那就一擁而上,然後在經濟危機來臨之後,大家一起死,如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是比較粗糙的,沒有統一的全球性組織和完善條約協調。

而且大國數量多,英,美,德,法,沙俄,奧匈帝國,東非,西班牙,遠東帝國等等,競爭和衝突大於合作,各自爲戰下應對危機的能力自然也就更弱。

而英國作爲世界霸主,對世界的掌控程度遠不如前世的美國,尤其是在20世紀,其世界霸主的頭銜已經有些些名不副實。

就比如德國,當年英國對於未統一的德國是可以輕鬆拿捏的,現在德國已經成了英國霸權的主要挑戰者之一。

東非也在此列,南非戰爭後,非洲東部和南部廣大區域,東非一家獨大,獨佔整個非洲大陸近百分之四十三的面積,而東非國土大部分都是前世英國人的殖民地。

可以說南非戰爭對英國威望的損害不及前世的布爾戰爭,但是對英國實際利益的損害遠超布爾戰爭,布爾戰爭英國是丟了面子,而南非戰爭則正好相反,英國是丟了裡子。

畢竟前世英國對非洲的殖民一直持續到20世紀六十年代,可想而知前世佔據半個非洲面積的英國非洲殖民地爲大英帝國霸權續命了不少時間。

當然,恩斯特管殺不管埋,英國就是突然暴斃,恩斯特也只會拍手稱快,在當前世界格局下,即便英國突然暴斃,東非也能佔據一定的主動權,簡單而言就是東非翅膀已經硬了。

恩斯特:“如今在沙俄,嚴重的經濟危機對沙俄肯定會造成衝擊,而依照沙俄的經濟體量,這場危機勢必會傳導到歐洲和世界各地,所以我們東非必然要做好準備,要修築好經濟護城河,對產業結構進一步進行調整,尤其是補齊經濟發展短板。”

“所以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們政府面臨的考驗是嚴峻的,對於國際市場開拓,要更加主動和積極,尤其是南美國家和遠東諸國新興市場的開發,從而推動本國工業出口,對於歐美國家等傳統市場,要進一步提升農業產品出口。”

“當然,在經濟危機形勢下,各國購買力下降,勢必不利於國際間貿易,所以構築本國大市場是維護我們東非經濟的根本,包括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民衆消費,推動小家電下鄉,其他工業消費品走進千家萬戶,合格生產單位購買汽車,拖拉機,卡車等大型消費品,提高生產,而這要求我們對東非的電力設施,加油站,公路,鐵路等進一步完善和擴張。”

“經濟危機對於我們而言同樣是機遇,現在沙俄經濟危機嚴重,所以我們可以順應經濟危機的大趨勢,引入一批沙俄的優勢工業生產資料和人才。”

雖然沙俄在列強中屬於比較落後的國家,但不可否認,對於東非而言,沙俄還是有很多優勢人才的,尤其是化學,物理,數學等領域人才,這都是東非目前的短板。

而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沙俄從英國學習了造船,航海,蒸汽機等先進技術,第二次工業期間沙俄的亞歷山大二世推行了農奴制改革,這對於沙俄工業發展而言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就拿1900年經濟危機而言,它的策源地就是沙俄,這充分說明沙俄的工業化已經有所提升。

不可否認,如今沙俄在新興產業領域甚至比不過東非,但是沙俄的傳統產業有很多地方還是值得東非學習的。

俄國雖然從來沒有在工業革命中成爲領跑者,但是從來也不是落後者。尤其是在技術革新上,始終穩居第二梯隊之中。

對於東非政府而言,對沙俄人才的需求要高於對沙俄技術上的需求,毫無疑問從彼得一世時代開始,沙俄社會就興起了對歐洲學習的風格,這使得沙俄在之後的任何時代都能誕生一批世界頂尖的科學家。

尤其是在基礎學科和理論研究上,沙俄一直處在世界第一梯隊,所以如果能通過1900年經濟危機,從沙俄引入一批人才,對於東非這種歷史極短的國家而言,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充作用。

平常東非就比較喜歡挖牆腳,不過重點一般都是德國和奧匈帝國兩個文化相近的國家,而德意志地區的人才確實爲東非工業和科技立下了汗馬功勞。

沙俄在科學領域絲毫不比歐洲國家弱,所以東非政府有計劃趁着沙俄經濟危機期間,對沙俄的高素質人才進行挖牆腳的工作,填補東非教育,科研和工業領域的高端人才缺口,效果雖然可能不太好,但能撈着一兩個貨真價實的頂尖人才,東非就賺到了。

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68章 餐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353章 下一站第598章 新年第609章 提升第371章 生意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23章 誘拐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49章 疾病防控第847章 畜牧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46章 許可第499章 建交熱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58章 331師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30章 客人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63章 年底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165章 抵押物第276章 “老朋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517章 過剩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20章 購艦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53章 下一站第351章 過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700章 龍騎兵第240章 大借款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42章 宣戰第942章 宣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547章 登陸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61章 檢閱第968章 分歧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54章 斷案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67章 推銷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83章 新民族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199章 討論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0章 數據第844章 魯道夫第454章 軍演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83章 新民族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50章 移民第454章 軍演第57章 探險隊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
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68章 餐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353章 下一站第598章 新年第609章 提升第371章 生意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23章 誘拐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49章 疾病防控第847章 畜牧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546章 許可第499章 建交熱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758章 331師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30章 客人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63章 年底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165章 抵押物第276章 “老朋友”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517章 過剩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20章 購艦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353章 下一站第351章 過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700章 龍騎兵第240章 大借款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42章 宣戰第942章 宣戰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547章 登陸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61章 檢閱第968章 分歧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54章 斷案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67章 推銷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83章 新民族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199章 討論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10章 數據第844章 魯道夫第454章 軍演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483章 新民族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50章 移民第454章 軍演第57章 探險隊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