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廓爾喀

在新漢堡港市積極備戰的時候,印度洋麪上的英國皇家海軍指揮官威爾遜卻一籌莫展。

“新漢堡港市說是海濱城市,實際上距離大海還有一段距離,如果真要說應該算是一座湖濱城市,只有一條不足千米寬的狹長水道連接內部,而東非人在水道兩邊肯定也佈置了炮臺,想要從這裡進攻新漢堡港市城區根本就不可能。”

“不僅如此,東非新漢堡港周邊的海岸線過於平直,而且多暗礁淺灘,根本不利於船舶通行,這一點和我們的德班港差不多,從海面上很難對這種地形進行進攻。”副官補充道。

實際上英軍就連新漢堡港市狹長分佈的航道入口都無法接近,如果派出小型船隻登陸新漢堡港市還有可能性,但是那需要很多船隻和人手,這是開普敦海軍所不具備的。

“新漢堡港市的海軍海軍也避而不戰,我們這一趟不是白來了麼?”

新漢堡港市海軍只主力作戰艦五艘,當然不會硬着頭皮和英國人作戰,現在海軍窩在新漢堡灣(理查德灣)內部水域,防務工作主要依靠陸軍的火炮。

新漢堡港市的岸防炮建設在整個東非都屬於最高標準,由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半地堡式,移動火炮,固定炮臺等多種岸防炮系統構成,自然不是英國隨便派幾艘軍艦就可以輕易擊破的,而且不是像之前拉穆灣海戰那樣的英軍主力作戰艦。

當然,相對於東非新漢堡港市海軍而言,英國開普敦海軍還是足夠強大,畢竟新漢堡港市海軍還裝備着兩艘木製風帆戰艦,這種貨色拉出去早就跟不上時代了。

……

圖蓋拉河沿線。

“報告長官,我們的第三次渡河行動失敗了,對面東非火力太強,根本無法實現突破,而且圖蓋拉河水量比較大,我軍還缺少大型渡河船隻,每次小批量渡河行動根本無法成功。”

東非擔心英軍在納塔爾殖民地的大量軍隊,而英國人卻早就開始“罵娘”了。

雖然英國人在軍隊人數和火力上佔據絕對優勢,但是依託圖蓋拉河防守的東非513師第九旅根本就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東非軍隊數量這麼多年沒有明顯增加,軍費大量被使用在提升武器裝備系統上,加上東非軍事工業能力提升,這就使得東非國防軍的武器裝備水平並不比歐洲差太多。

所以英國人面對的情況就是在第一次在殖民地遇到同級別武器裝備水平的軍隊。

東非在圖蓋拉河一線部署了大量火炮,機槍等武器,火力密度遠超英國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遇到的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英國在納塔爾殖民地的軍隊主要以印度兵爲主,之前英軍主力已經被英軍總司令羅伯茨伯爵帶調到了莫桑比克地區,這也包括很多重武器也優先供應莫桑比克。

所以納塔爾雖然兵力多,武器優勢卻並不是太大,當然,即便是這樣,在用量上納塔爾殖民地的英軍火炮數量也是東非的三倍左右。

但是現在東非是防守方,主要目的是爲了干擾英軍的渡河計劃,所以火力優勢轉化並不顯著。

“把我們師的所有火炮,包括其他印度步兵師的能炸的都拉到河邊,我們必須壓制東非人的火力,給渡河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還有,前幾次渡河一個巨大失敗點就是印度人擾亂軍心,這次渡河讓我們的人還有廓爾喀人帶頭,如果再有印度人當逃兵直接就地正法,屍體扔到圖蓋拉河裡!”

英軍師長羅斯特咬牙切齒的說道,雖然東非實力不弱,但這不是己方失敗的理由,畢竟對面只有一個旅的兵力,而納塔爾這邊可是有一個英軍師還有三個印度師,數倍於敵人的火力和兵力,居然拿不下小小的東非步兵旅,簡直把帝國的臉都丟盡了。所以羅斯特把這種結果歸咎到作爲衝鋒的炮灰部隊印度軍隊的頭上,在羅斯特看來,就是印度軍人天生缺乏勇氣才導致前幾次行動功虧一簣。

當然,羅斯特的甩鍋也算甩到了正確的點子上,印度僕從軍的問題確實很大,就以最“優異”的第三次渡河行動而言。

印度僕從軍都沒有過河的三分之一,就發生了崩潰,這就太說不過去了!

圖蓋拉河平均寬度才百米左右,狹窄的地方也就二十多米,這點距離一個不注意可能船就過去了。

所以印度人的戰鬥意志太過薄弱,羅斯特自認爲是一個性格比較平和的人,也被印度人的表現氣的夠嗆。

當然,對於羅斯特的指責,印度人是不承認的,幾個印度軍官都推卸爲“東非火力強大”。

實際上在火力上,羅斯特的部隊是壓制住東非炮火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人的話在羅斯特耳中都是“狡辯”。

第一次渡河失敗用這種藉口還好說,因爲羅斯特也沒想到東非火力絲毫不遜色於歐洲軍隊,但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渡河,羅斯特就把火力支援提升到了一個可觀的容量,基本上壓制軍隊,畢竟東非火力再強大,對面也只是一個旅的配置。

隨着羅斯特命令的下達,這次渡河帶頭的成爲了英國人和廓爾喀人。

廓爾喀人也就是廓爾喀僱傭兵,可以說是英國在19世紀最英勇善戰的軍隊,其戰鬥意志比英國本土軍隊都更加旺盛。

而且廓爾喀僱傭兵非常忠誠,價格也很低,由於廓爾喀士兵大多爲生活所迫,世代當兵爲業,廓爾喀人經常毫不掩飾地說:“當兵就是爲了錢,沒有其它目的。”

對於這樣的軍隊,英國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同時也是英國統治印度的有利臂膀。

廓爾喀人經常鎮壓印度人起義,所以羅斯特用廓爾喀人來督戰,非常符合廓爾喀人的定位,他們在印度就經常這麼幹。

當然,這次主要目的還是爲了發揮廓爾喀僱傭兵不畏死戰的精神,突破東非人的圖蓋拉河防線。

只要能在圖蓋拉河北岸搶奪到沿岸陣地,哪怕是一個缺口,羅斯特的目的就達成了。

第四次渡河行動即將開始,爲了激發廓爾喀人的積極性,羅斯特特意向他們許諾大筆酬勞,廓爾喀人就吃這一套。

每個人眼裡都放着血光,彷彿要把河對岸的東非人撕碎,畢竟對於廓爾喀人來說貧窮纔是最可怕的,爲了英鎊,這條命就賣了!

有了廓爾喀人的帶頭,這一次印度僕從軍的“恐東非症”貌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緩,而英國士兵狀態就比印度人好上一些,不過積極性顯然不能和廓爾喀人那些土包子相比。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89章 易手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299章 預判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492章 靜坐戰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736章 第九旅第163章 年底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4章 動員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688章 巡邏兵第388章 換師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30章 入侵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591章 歸途第6章 戰爭臨近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320章 雙標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99章 建交熱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53章 下一站第160章 革新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00章 嘗試第27章 地圖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64章 勸說第694章 訛詐第197章 建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606章 後悔第64章 一日政治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74章 討論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62章 打魚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87章 太特城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633章 “故”人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57章 索加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47章 準備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4章 動員第704章 底氣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672章 危與機第395章 耍無賴第704章 底氣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77章 放牧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453章 借款第616章 行蹤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63章 年底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89章 易手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299章 預判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492章 靜坐戰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736章 第九旅第163章 年底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34章 動員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688章 巡邏兵第388章 換師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30章 入侵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591章 歸途第6章 戰爭臨近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320章 雙標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99章 建交熱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42章 移民熱潮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53章 下一站第160章 革新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600章 嘗試第27章 地圖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64章 勸說第694章 訛詐第197章 建議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606章 後悔第64章 一日政治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74章 討論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62章 打魚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87章 太特城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633章 “故”人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357章 索加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47章 準備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4章 動員第704章 底氣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672章 危與機第395章 耍無賴第704章 底氣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77章 放牧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453章 借款第616章 行蹤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63章 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