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西北將戰

第129章 西北將戰

接下來的幾天,維爾納·約裡等人陸陸續續沿着大湖(維多利亞湖)湖岸一路北上,勘察了幾個地方。

從南到北,一開始只能見到殘敗的村落,一些修築在湖邊的漁村也是人去屋空。

過了恩德培,大湖(維多利亞湖)湖岸開始向東偏轉,漸漸的人煙就多了起來,一直到坎帕拉,這座布幹達王國的都城,就比較繁榮了,很明顯此地由於深居布幹達王國中部,沒有受到戰爭明顯的影響。

過了坎帕拉後,維爾納·約裡一行人接着向東出發,行駛了大約二百多公里,一路上可以看見布幹達王國東部和一些基本部落沒有受到影響。

最後維爾納·約裡等人到達西肯尼亞區首府基蘇木,進行了物資補充,然後南下回到姆萬紮彙報情況去了。

……

四月份,維爾納·約裡的情報被送到了中央區,東非殖民地政府將這些情報整理和分析後,通過電報發給了遠在歐洲恩斯特。

在電報中東非政府認爲,現在吞併西北地區的條件已經成熟,尤其是西北地區南方各國,明顯遭受了重創,就連北方的布幹達等國家也受到了深刻影響。

如果搞一次大規模戰役,多徵召些人口,拿下此地完全沒有問題。

恩斯特在仔細看了東非政府的報告後,做出批示,先拿下南方,至於布幹達王國和北方几個沒有損失不太嚴重的國家先不要動。

等到基蘇木和西肯尼亞區建設完成後,可以再集中力量,從東、南兩個方向對布幹達王國發動攻擊。

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東非殖民地的人員傷亡,同時符合先易後難的原則。

在電報中,恩斯特強調,要做到佔領一處地方,就清理一處地方,當地不要留下一個土著人口,至於阿拉伯商人和外國探險者,可以安排其撤離。

這麼說,當然不是要對土著進行屠戮,而是要把土著向北方驅趕,讓他們向着昔日盟友的地方去逃亡。

西部就是剛果原始森林,在沒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貿然進入,基本上等於九死一生,所以土著想往西逃也無所謂。

根據恩斯特自己的想法,那些南方國家的統治階層肯定會選擇往北逃,畢竟上次還和盟友共同對抗過東班圖人諸部的入侵。

至於抵抗東非殖民地,被東班圖人和瘟疫重創後,現在這些南方國家都沒有緩過來,能不能組織起來一支規模可觀的軍隊都是問題。

其實在策劃了上次“整肅”運動後,經過幾個月時間的檢驗,如今看來效果非常好,東非殖民地不用親自動手,就將土著的去向問題解決了,同時還削弱了其他區域土著的勢力。

接到恩斯特命令後,爲了這次戰鬥的順利進行,東非殖民地政府和軍方開始制定作戰計劃。

1868年4月5日。

東非殖民地中央政府會議廳。

“這次行動屬於戰爭行爲,我們政府方面主要是配合軍方,所以亞爾曼閣下,還是由你來介紹一下戰鬥計劃,我們政府部門也好做出對應的安排。”馮德萊恩理事做出了基調,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那好,我就先代表軍方說一下大概方案。”亞爾曼,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拿着指揮棒,指着卡拉維王國說道:“這次,按照恩斯特王子殿下的指示,第一階段,我們主要從南面進攻,軍方準備復刻上一次“整肅”運動,主要目標針對的是盧旺達王國,伊加拉王國,卡拉維王國和布隆迪王國這四個國家。

作戰範圍大概六、七萬平方公里,根據恩斯特王子殿下的要求,要保證該地區土著清零。

所以我們還要負責將所有殘餘在該地區的土著勢力向北方驅趕,用以繼續衝擊剩下的北方四個國家,爲第二階段作戰做準備,不過第二階段作戰還是要看恩斯特王子殿下的打算。”亞爾曼說道。

“第一階段作戰你們打算出多少人?”安德森理事問道。

“目前在索倫湖區和大湖區與布隆迪和卡拉維王國交界的地方,我們之前爲了防止東班圖人迴流東非殖民地,所以佈置了一條三千多人防線,其中包括三百多人的正規武裝。

我的預想是在此基礎上至少需要再從後方調集六千民兵,和一千正規武裝。”

亞爾曼接着說:“這次戰鬥規模估計不會太激烈,畢竟當地幾個王國之前就受到了東班圖人的重創,雖然當地貴族鎮壓了東班圖人,但基本上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加上之前,戰爭導致的土地拋荒和瘟疫,饑荒和疾病又極大削弱了當地人口。

所以,我們只需要關注這幾個王國的大型軍事堡壘和城池就可以了,基本上不會遇到大規模戰鬥。

但想仔細梳理這麼大的區域,完成對當地人的驅離,至少需要萬餘人的規模才能做到,這次戰鬥和以往不同,是典型的域外作戰,只有姆萬紮和基戈馬兩個城市有能力短時間支援戰鬥,所以人數不能少。”

東非的高層們認同了亞爾曼的解釋,因爲這次戰鬥確實和以往不同,西北各國深身居東非內陸,而東非殖民地的重心目前是在東部,索倫湖區作爲東非最西的大區,其物資供應就比其他大區困難,所以想保障前線物資供應確實壓力不小。

“除了人數要求外,政府還要跟進移民遷徙工作,這幾個月的移民應該優先考慮西北地區,同時考慮第二階段的戰鬥,也要加強西肯尼亞區的移民力度,移民要優先供應這兩個區域。”參謀部的思維特說道。

“那最近移民分配比例應該怎麼劃分?”有人向馮德萊恩問道。

“六,三,一吧。接下來一段時間新移民六成到西北新佔領區,三成分配給西肯尼亞區,尤其是和布幹達交界的地區,剩下的一成分配給奧莫拉特,剛好奧莫拉特距離西肯尼亞不遠,可以策應西肯尼亞區行動。”馮德萊恩說道。

“同意,這樣剛好也可以充實整個西部人口。”安德森說道。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馮德萊恩對着政府人員說道。

“新移民儘量往靠近前線的地方安排,寧可後方形成真空,也不能讓土著再繞回來。”有人提議道。

“同意,下一個。”

“還有,最近組建的內湖部隊也可以利用上,從姆萬紮走水路運輸糧食等物資也更便利。”

“採納。”

……

過了一會,政府方面討論晚後,馮德萊恩的注意力回到軍方。

“你們軍方,還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出來,我們政府會盡量滿足”馮德萊恩問道。

幾個軍事將領仔細商討了一下,然後亞爾曼開口道:“一定要保證物資運輸的暢通,新移民和物資可以同時運送到前線,這樣即可以保證糧草的安全,又能安排移民跟進到西北地區紮根,這樣在第二階段,我們也能從當地多招募些民兵。”

“所以,新到西北的移民應該儘快接受軍事訓練,不然就趕不上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了!伱們軍方可以從後方多抽調些教官。”

“這個我們參謀部會做好相關工作的。”思維特說道,訓練民兵還非要參謀部人員不可。

參謀部,大多數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會雙語,能同時更好應對德意志地區,奧匈帝國和遠東移民的訓練問題,同時是恩斯特監視東非地方和軍隊的重要力量。

“還有沒有問題?”馮德萊恩說道。

“沒有了。”衆人回答道。

“既然如此,大家就回去好好準備準備吧!散會”馮德萊恩說道。

東非的戰爭機器被開動了,這次是第一次整個殖民地都參與了進來。

上一次桑給巴爾戰爭,實際上只動用了濱海區的力量,而這次就是整個東非都動了起來。

就算沒有直接參與到戰爭的地區,也受到了影響,比如移民和物資優先供應前線,所有已經開發的地區,發展暫時進入了勻速階段。

而西肯尼亞區、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區和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受到影響最大。

軍隊和民兵,開始向着索倫湖區和大湖區集結,西肯尼亞區的移民速度也被提前加速。

維爾納·約裡率領的內湖部隊,也開始積極活動在大湖(維多利亞湖)西岸,繪製湖岸地圖,尋找適合物資和人員登陸的地點,爲後續和戰線銜接做準備。

這次戰鬥是穩步推進的,因爲要驅離當地人口,所以戰線基本是一條直線,由南到北穩步推進。

而部隊物資的補充,一部分靠後方陸地運輸,一部分就由內湖部隊完成。

等第一階段戰鬥完成,新移民也要儘量安置在靠近北部國境線的位置,用來隔絕土著,再回到東非殖民地佔領區內。

新移民同時可以在第二階段,爲東非殖民地攻略北方四國,提供民兵和勞動力,距離臨時邊界越近,爲後續戰鬥提供便利就越方便。

(本章完)

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15章 交涉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7章 聯姻事宜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47章 登陸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27章 南下還在審覈……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18章 朱壩鎮第371章 生意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483章 新民族第609章 提升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09章 提升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0章 數據第140章 新品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98章 和談第517章 過剩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451章 人口(續)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7章 戰爭第299章 預判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18章 良知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79章 閒談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77章 收尾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章 各國反應第368章 插曲第513章 抉擇第108章 歷史課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330章 跑路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87章 勸說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21章 申請第517章 過剩第24章 籌措資金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6章 戰爭臨近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5章 牛馬第515章 狗咬狗第395章 耍無賴第676章 摩托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2章 麪粉廠第467章 觀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680章 緩衝區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
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15章 交涉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7章 聯姻事宜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47章 登陸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27章 南下還在審覈……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18章 朱壩鎮第371章 生意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483章 新民族第609章 提升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609章 提升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10章 數據第140章 新品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98章 和談第517章 過剩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451章 人口(續)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7章 戰爭第299章 預判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18章 良知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79章 閒談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77章 收尾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章 各國反應第368章 插曲第513章 抉擇第108章 歷史課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330章 跑路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87章 勸說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21章 申請第517章 過剩第24章 籌措資金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3章 國際調停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6章 戰爭臨近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35章 牛馬第515章 狗咬狗第395章 耍無賴第676章 摩托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2章 麪粉廠第467章 觀察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680章 緩衝區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