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非洲戰略

在尼羅河東岸,德軍第23師一個連隊被新西蘭軍隊強大的火力壓制在一河堤後面,德軍頭頂是一片片被子彈打出的土霧,155毫米炮彈不時在河堤四周爆炸。一個年輕的上等兵正在衝出河堤掩體,目光異常堅定。他是一個純正的日爾曼人,一頭金髮,眼睛如海一樣湛藍。他的目標是前方新軍的機槍陣地,只有炸燬它,被壓制的戰友纔有可能突出重圍。

上等兵剛躍出河堤,就被一排機槍子彈攔腰切成兩半。他左手拿着MP-40突擊步槍,右手還緊握着一枚已擰開蓋的手雷,疼痛讓他幾乎昏厥過去,他下意識地抱着肚子,腸子從他打爛的肚子上裡涌出,紅的血液、綠的膽汁和紫色的液體他腹部流出,那枚掛在胸前的二級鐵十字勳章在陽光與硝煙的映襯下顯得莊嚴神聖。

科恩排長抱起他,上等兵用盡最後的一點氣力的意識喃喃道:“告訴元首我已盡力,告訴父親我依然愛他。媽媽……”

他的戰友科恩少尉把這件事報告給了上級,上級又報告給了上級的上級,一直傳到李德耳朵裡。輕易不動感情的元首眼眶溼潤了,他下令追授他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這個士兵的事蹟登上了《信號》、《國防軍畫報》,還上了《人民觀察家報》頭版。

這天是5月17日一大早,位於開羅金字塔區金字塔酒店三樓套房內,墨索里尼匆匆洗漱完畢,來到樓下的二樓套間,又擺出一副與元首論戰的姿勢。這時,齊亞諾拿着一張紙匆匆找進來,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召他回國,原因是威尼斯工人罷工。墨索里尼再也顧不上與元首爭辯了,早飯都沒吃,謝絕了元首的送行,扔下一句“要麼共管埃及,要麼幫助我收復東非”直奔開羅國際機場。

意大利人離開後,鮑曼與副官們幸災樂禍地對墨索里尼又是取笑又是挖苦,李德落落寡合地坐着,威尼斯工人罷工讓他想起不久前慕尼黑髮生的風波,覺得心裡空蕩蕩的。幾天來與墨索里尼吵鬧慣了,猛然失去了對手,正如撕殺的騎士一下子失去了目標一樣,在空中徒勞地揮舞着長矛。

李德擡頭看到冉妮亞與麗達若有所失的表情,冷不防冒出一句:“怎麼啦,你們的偶像齊亞諾那個花花公子走了,把你們的魂也帶走了吧?”倆人回過神來,麗達嘲笑:“彼此彼此。你不也失去對手了嗎?”冉妮亞若有所思地講道:“功勞不大,胃口不小。”

李德亦有同感,他望着一臉事不關已的鮑曼,惡狠狠地問我們怎麼辦?彷彿這一切是鮑曼造成的。鮑曼放下書,認真思考了一陣子,在元首快要不耐煩時牙縫裡蹦出兩個字:“開會。”

“對呀!”李德一拍大腿,猛地站起來,由於起得太猛,感到一陣眩暈。冉妮亞上前扶住他,勸他到外面走走。

元首往外走了幾步又過頭,猶豫不決地對鮑曼說:“馬丁,如果把大家都叫到這裡來,是不是顯得小題大作了?”鮑曼異常堅決:“就當是一次週末旅遊,我想大家都樂此不彼的。”

李德讓他馬上通知,他與冉妮亞到外面轉悠去了。李德與冉妮亞把自己裝扮成阿拉伯男女走上街頭,混跡於形形色.色人羣中。開羅街頭熙熙攘攘,汽車與牛車並駕齊驅,戴着鋼盔的德軍與頂着白圓帽的阿拉伯人並肩而行。德國和意大利僑民不知道從那裡冒出來了,揮舞着小國旗在大街上興高采烈地奔跑,最高興的是小商販們,德意士兵們向椰棗展開殲滅戰,開羅的椰棗一度脫銷,變成郵電局的包裹。

首都除了幾處炮擊的廢墟之外,並沒有多少戰爭的痕跡。德軍席捲而來時,英第8集團軍司令裡奇將軍與他們扶持的、僅僅當了三天官的埃及首相一起撤往紅海岸邊的古爾代蓋,英國前腳剛走,幾個留守的議員馬上宣佈開羅爲不設防城市,德軍兵不血刃進入埃及首都。

“街頭就這樣了。走,我們到博物館。”冉妮亞拉着他的胳膊走向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埃及博物館於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爲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純金製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讚歎。

冉妮亞俊美的面龐香汗淋漓,埃及的氣候炎熱無比,冉妮亞不經意間摸了下元首的胸脯,上面像水洗了一般。他又拉着他返回金字塔酒店。

在二樓套間裡,三個副官與麗達打撲克牌,鮑曼正與蓋爾達煮電話煲,李德聽到他軟綿綿的聲音:“親愛的,別鬧了,這裡根本不好玩,金字塔不過是幾座埋死人的地方,尼羅河就是一條河呀,還不如萊茵河。好了,我要掛了,再見,親愛的,撲兒——”他對着話筒吻了一下,隱隱約約聽到電話那邊的聲音:“親吻倒是挺熟練的。我告訴你,如果你在那邊找阿拉伯女人,我不讓孩子喊你爸爸。”

鮑曼看到元首,一臉幸福地笑着說,蓋爾達懷孕已經五個月了,再過五個月就要生了。李德冷淡地向他表示祝賀,繼而又想,鮑曼已經有一個班的孩子,還嫌不夠,可見他當父親的有多深呀。

鮑曼彙報說,大部分政治局委員們覺得爲一點小事,千里迢迢地專門來一趟沒必要,除非非開不可。李德奚落道:“你估計錯了吧?這事只能由我們自己決定。國內有那麼多事,他們肯定不願意爲了罵幾句意大利人而來到這裡。要罵他們自會找個地兒。”

電話響了,“戈培爾總理。”麗達把話筒遞給他。戈培爾的聲音熱情洋溢:“我的元首,請允許我代表德意志帝國政府,向您表示祝賀,祝賀你把英國人趕出埃及。現在,我正在漢堡視察,昨天夜裡,英國皇家空軍出動三百架夜航飛機轟炸了漢堡,有兩千人喪生。關於意大利領袖的那件事,還是你作決定吧,畢竟你是三軍總司令。不論怎樣,我覺得從政治上考慮,我們與領袖還是不要鬧僵爲好……”

戈林一上來照例向元首祝賀,李德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質問漢堡遭到轟炸的事,副元首先把責任推到空軍總司令米爾契身上,繼而當起了會計:“我的元首,這你是知道的。截止4月底,空軍有戰鬥機3100架,到昨天爲止損失了910架,同期施佩爾交付了750架,也就是說,現在有2940架戰鬥機,這裡面東線用1500架,西線和北線放了500架,爲了全力支援你向埃及進軍,把700架戰鬥機放在非洲,這樣一來,國內只剩下了240架戰鬥機,防不勝防啊。”

元首嘲諷道:“你的數學題不錯,問題是如果英國人嚐到了甜頭,他們會變本加厲地轟炸我們的軍工廠和平民目標,必須減少這種現像的再度發生。可以考慮從東線抽調些飛機。”

元首放下電話剛擦拭了一把汗,電話又響了,與他估計的不錯,電話裡傳來希姆萊尖細而刻薄的聲音:“我的元首,黨內同志們都紛紛議論,元首已經站在金字塔上了,這標誌着我們國家社會主義運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正在查處不萊梅市長貪污受賄案。蟻穴潰堤。你們在前線作戰,他們在後方搞。對這些螞蟻們不嚴加懲處的話,黨和國家的大業就會被他們斷送。黨風廉政建設是關係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要提到政治的高度……”

希姆萊喘了一口氣,繼續滔滔不絕:“至於這麼點小事就開會的事,我感覺不是你的本意,這肯定是鮑曼這小子的主意,目的是想借此回國一趟,他想家了。都一把年紀了,還把自己當年輕人一樣玩酷,也不看看他那張老臉。”

裡賓特洛甫與元首高度站在一起:“我的元首,我代表國會向你開創的豐功偉績表達最誠摯的感謝,感謝您爲國家和人民出生入死、盡心盡力,你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你奪取了亞歷山大,因爲你就是當今的亞歷山大,你就是二十世紀的拿破崙,你就是凱撒在世,至於那個墨索里尼,他簡直是假冒僞劣。如果他再逼你的話,你不要客氣。離了胡蘿蔔,照樣辦宴席。離了意大利,德國更輕鬆。只是到開羅開會的事,我覺得這麼點小事在你的職權範圍內,不管你做出任何決定,國會議員們無條件地擁護。”

電話鈴聲再起,麗達又叫喚他,李德狠狠地說:“不管誰的電話,就說我不在。我不想喝裝在新瓶子裡的老酒。”

麗達老老實實地對着話筒說:“元首已經交待過,他說他不在。”半晌他悟住話筒對李德說,施佩爾要向他彙報半月軍工生產數字。他一躍而起,一把奪取話筒。

最後,他與約德爾一本正經地商討。兩年前意大利參戰後,一路從利比亞攻入埃及,一路從意屬索馬里和花了三年時間好不容易佔領的阿比西尼亞、也就是埃塞俄比亞向英國殖民地展開攻勢,曾攻入蘇丹並攻佔了英屬索馬里。

不久英國人反攻,無能的意大利丟了夫了又賠兵,連本帶利賠了個精光,在東非丟了埃塞俄比亞和意屬索馬里,北非差一點丟掉整個利比亞,最後,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求授。德軍經過一年多的征戰,以高昂的能源爲代價,才收復了利比亞,並攻入埃及的心臟地區。

墨索里尼是挑起非洲戰事的始作俑者。按照希特勒的本意,德軍在北非的任務僅僅是不讓利比亞崩潰。誰料隆美爾積極性太高,不斷擴大戰事。李德接手北非戰事後,馬上對北非戰局有了新的理解:德國的最高統帥部始終不曾認清非洲戰場的重要性。他們不知道只要用相當少的兵力,即足以在近東地區大獲全勝。從它們的戰略和經濟上的價值來說,要比征服蘇聯南部的頓河河灣划算得多。征服中東足以解除德國的石油荒。假使非洲軍團能夠再增加幾個師的兵力,並且保證補給充足,就可以擊敗在近東地區的整個英軍部隊。

當然,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增加兵力和裝備,還必須要保證對非洲軍團源源不斷的供應。他深刻理解到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戰,因而必須要從英國人手裡奪佔馬爾他,這是整個北非戰役的重中之重。

實踐證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李德比巨人更有遠見。他大膽改進政治結構,大力增加軍工生產,儘可能緩和國內外矛盾,從空軍、海軍和黨衛軍中壓榨出150萬兵員,這些作用到德軍攻佔託布魯克戰役期間就凸現出來了。

德軍在北非作戰,正如客場比賽一樣,不得不受主場的影響。利比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那怕被德軍從英軍手裡奪回,也不會變成德國的殖民地,就像請人幫忙一樣,你永遠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隆美爾對意大利軍隊的評價是“一羣只會挖溝的人。”但放屁也會添一點兒風,意大利的7個師一直隨隆美爾征戰,那怕不出力、考勤表上有人家的出勤天數,按理說你還得給人家開工資纔是,更何況意大利海軍一直任勞任怨地給你送給養。現在人家提出由德意兩國共管,也是擺得上桌面的事。

與元首的意見一致,約德爾堅決反對讓意大利參與埃及的管理,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元首還是懂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十分之一的國土被法國佔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海外殖民地被如狼似虎的各國搶走了,連聲謝謝地沒說一聲。同時,李德從長遠考慮,德軍無力長期佔領中東,根本出路在於扶持親德政權實行中立,不至於讓德軍士兵陷入泥潭,成爲暴露在英美軍隊面前、防不勝防的寬大側翼。

這樣一來,德軍就得做出犧牲:墨索里尼的目的:要麼同意共同管理埃及,要麼你得支援收復東非。送佛送到西,幫人幫到底。東非戰役是軸心戰略的一部分,你不幫誰幫?誰讓你是軸心老大?你以爲老大是那麼好當的?因而最後元首決定:犧牲一個師的德軍,配合意大利出兵東非。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這個孩子就是德軍第1軍第23摩托化師,只當沒生過這個孩子。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6節 蹈血肉殺場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18節 研製出自動步槍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識破英國間諜第6節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1節 視察戰俘營第13節 冉冉升起的將星第28節 道埃赫郎木特第13節 艱難的審訊第4節 光榮的希特勒戰士第6節 大戰前夕第5節 搶班奪權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5節 自己監督自己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20節 空中反擊戰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20節 莫德爾哭窮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5節 狗咬狗,一嘴毛。第4節 空中歷險記第14節 虎豹橫空出世第21節 超級潛艇與南極基地第17節 元首運籌帷幄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13節 坦克史話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6節 調到東方外軍處第23節 大發雷霆第5節 黨政軍領導的夫人們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8節 殘酷無情的報復第2節 罷免勒布元帥第12節 阿修羅地獄第5節 自己監督自己第23節 海灘激戰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22節 英國人瘋了?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2節 莫斯科廣播電臺第16節 天崩地裂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7節 鷹巢會議第7節 嚴格保密的計劃第22節 英國人瘋了?第20節 英勇頑強的蘇軍紅軍第1節 生日快樂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2節 寶刀不老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2節 希特勒的故鄉第4節 啤酒館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24節 海底世界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24節 艱苦卓絕的一天第6節 讓英國皇家海軍蒙羞第1節 主與我們同在第4節 光榮的希特勒戰士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5節 互不相讓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3節 炸燬蘇軍秘密油庫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10節 還不如到別的戰區慰問第6節 蘇聯崩潰的前兆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17節 非洲戰略第6節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6節 兵棋推演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6節 康乃馨與香石竹第10節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節 誤入化學武器基地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7節 山本五十六歡迎德軍第2節 名畫風波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4節 艱難抉擇:對美宣戰?
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6節 蹈血肉殺場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18節 研製出自動步槍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識破英國間諜第6節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1節 視察戰俘營第13節 冉冉升起的將星第28節 道埃赫郎木特第13節 艱難的審訊第4節 光榮的希特勒戰士第6節 大戰前夕第5節 搶班奪權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5節 自己監督自己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20節 空中反擊戰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20節 莫德爾哭窮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5節 狗咬狗,一嘴毛。第4節 空中歷險記第14節 虎豹橫空出世第21節 超級潛艇與南極基地第17節 元首運籌帷幄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13節 坦克史話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6節 調到東方外軍處第23節 大發雷霆第5節 黨政軍領導的夫人們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8節 殘酷無情的報復第2節 罷免勒布元帥第12節 阿修羅地獄第5節 自己監督自己第23節 海灘激戰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22節 英國人瘋了?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2節 莫斯科廣播電臺第16節 天崩地裂第11節 新潛艇:艱難的抉擇第7節 鷹巢會議第7節 嚴格保密的計劃第22節 英國人瘋了?第20節 英勇頑強的蘇軍紅軍第1節 生日快樂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2節 寶刀不老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2節 希特勒的故鄉第4節 啤酒館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24節 海底世界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24節 艱苦卓絕的一天第6節 讓英國皇家海軍蒙羞第1節 主與我們同在第4節 光榮的希特勒戰士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1節 對美國宣戰第5節 互不相讓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3節 炸燬蘇軍秘密油庫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10節 還不如到別的戰區慰問第6節 蘇聯崩潰的前兆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17節 非洲戰略第6節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6節 兵棋推演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6節 康乃馨與香石竹第10節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節 誤入化學武器基地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7節 山本五十六歡迎德軍第2節 名畫風波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4節 艱難抉擇:對美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