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執掌江山

“副總統,從晚清開始,中國就一直處在了混亂之中,中樞失去權柄,無法操控地方,如此一來,豪強四起,權力分散,國家陷入內耗,面對西方的步步緊逼,國勢才日漸衰微。因此要改變這個狀態,必須有一個軍政強人出來,統合國家的一切力量,號召萬民,共同奮發向上,才能挽救頹勢。”

楊度面對着張廷蘭是侃侃而談,說到激動之處,忍不住揮起了拳頭。張廷蘭則是靠在了專列的沙發上面,仔細的聽着,想要看看這位充滿爭議的人物,究竟有什麼高見。

“皙子先生,就因爲如此,你才鼓動袁世凱登基成爲皇帝麼?”

一提到洪憲帝制,這可是楊度心頭的痛,他也不由得一陣氣餒,不過隨即又說道:“沒錯,我當初的確是這麼考慮的。不過楊某還是錯看了他,本以爲袁世凱手握強兵,能夠果斷變革天下,推行新政。可是袁世凱根本就老邁不堪用了,他骨子裡頭還是舊官僚的那一套,面對着洋人,他總是選擇屈膝,並不能夠真正做到強硬。他這個軍政強人,和張拙言比起來,不過是虛有其表而已,改變天下的責任,其實是落在了張廷蘭的肩頭。”

“楊先生,你謬讚了,要說改變天下,乃是天下無數百姓的功勞。要是非歸功於我,我也不推辭,不過我要說,這個國家已經在蛻變,一五計劃馬上完成,二五計劃也開始佈局,只要完成了工業化,中國就會徹底改變。”

“這還不夠!”楊度十分果斷的說道:“有了工業,不過解決了能生產什麼而已,還不能夠解決人的腦袋想什麼。中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一盤散沙,惡性內鬥,只有解決了這些東西,中國才能真正徹底統一。上下高度一致,這樣的國家纔有戰鬥力。”

“一個國家,一個領袖。擱置華而不實的國會,廢除內閣制,將大總統改成終身任期,總統兼任總理,三軍總司令。將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建立起從上到下的垂直體制。集中天下萬民之力,中國才能和列強抗衡,纔會恢復曾經的勢力範圍,創建自從秦皇漢武以來的又一個盛世中華……”

楊度還要繼續說下去,張廷蘭笑着擺了擺手:“皙子先生。這套說法怎麼聽着有點向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倡導的法西斯啊?”

“也可以這麼說,其實從心裡講,我是希望副總統能夠登基稱帝。中國有幾千年的帝制傳統,民衆已經適應了皇帝的存在。成爲皇帝之後,金口玉言,言出法隨,其實更有利於快速改變國家。只不過洪憲帝制和張勳復辟。使得帝制的名聲徹底壞掉了,楊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張廷蘭聽着楊度的話,他站起身看了看車窗外閃過的茫茫大地,十分感慨的說道:“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五千年來,又真正出現過幾個強勢的帝王,而且每一個強勢的帝王,在他們死後。國家就會沉淪下去,漢唐何等強盛,還是難逃盛極而衰的命運。由此可見追求一時的興盛沒有價值,只有夯實國家基礎,強民富國,纔是真正的出路。”

“副總統,您說的不錯。可是現在的時代和漢唐已經不一樣了,世界已經成了一體。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要是不趕快搶佔好地方。只怕什麼都留不下了。以我的愚見,副總統應該成爲開國之主,大力開疆拓土,讓中華極盡龐大,就算以後會有挫折,也能夠保持根基。”

“楊先生,說到底還是放不下你的帝王術啊!”張廷蘭笑着搖了搖頭:“中國的核心挑戰是如何控制住既得利益集團。漢朝是因爲世家大族的膨脹,唐朝開創科舉制,遏制了世族,結果軍頭又膨脹了起來,等到了宋明,則是文官集團膨脹,滿清是皇權皇族的膨脹,仔細算下來,中國的危機在內而不在外,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核心只有兩個字:制衡!而楊先生卻要徹底放棄制衡,恐怕有些緣木求魚了吧?”

“副總統,你誤會楊某的意思了,我當然支持制衡,不過作爲一個領袖,並不需要被制衡,只要下面的人互相牽制就足夠了。”

“只要有一個特例存在,所有的規範都會失去作用,人治的社會,因一人而興,也因一人而亡衰,只有落實法制,才能長盛不衰。”

張廷蘭說完之後,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低頭喝茶,逐客令已經下達了,楊度也只能轉身離開張廷蘭的車廂。

不過就在走出去的時候,楊度也緊緊的攥着拳頭,張廷蘭說的或許有道理,但是在楊度看來,他的話就是最大的道理,就是最好的選擇,就算現在張廷蘭不接受,早晚也會有點頭的時候,他就不信,會有人能抵擋住權力的誘惑,楊度是信心十足。

……

專列回到了北京,張廷蘭剛一下火車,就感到了一陣肅殺的氣氛火車站到處都站滿了軍警,防備格外森嚴。

孫安虎等着幾位高級將領,全都等在了車站,一看張廷蘭下車,他們急忙走向前,向着張廷蘭整齊的敬了軍禮。

“這是幹什麼,難道要有政變麼?”

孫安虎急忙說道:“副總統不要誤會,只是非常時期,我們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而已。”

孫安虎將非常兩個字咬的很死,張廷蘭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最厭惡的就是善做主張。黎元洪死了,算是一件大事,不過一個沒有實權的總統,死了就死了,弄得興師動衆,草木皆兵,可就有些過分了。

張廷蘭沉着臉,冷冷的說道:“隨我過來,把情況說清楚。”

孫安虎等人跟着張廷蘭,離開了車站,直接回到了副總統官邸,街道沿途掛着不少哀悼的條幅。每三五步,就有一個崗哨,街道上面格外的冷清。看到了這裡,張廷蘭的的眉頭皺的就更緊了。

到了官邸之後,張廷蘭連衣服都沒換。直接就問道:“你們到底想做什麼,是誰給你們的命令,要全城戒嚴的?”

“副總統,都是我下的命令。”孫安虎一看張廷蘭不悅,也急忙挺身而出,大聲的說道:“按照慣例,大總統死了。就該有副總統接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過有幾個議員卻說副總統年齡不夠,無法出任大總統,因此他們主張提前進行大選,由各黨派推舉參選人,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選舉。”

孫安虎說到了這裡。義憤填膺的說道:“這還有什麼疑問,就是這幫人想要阻止副總統掌權,就是想要陰謀奪權。誰打江山,誰坐江上。讓黎元洪竊據大總統的寶座,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要是他死了,副總統還是不能順利上位,我們這些人首先就不答應。”

孫安虎身後的幾個將領也紛紛點頭:“沒錯。我們也都是這意見,這幫議員簡直是用心險惡,我們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不要說了。”張廷蘭猛地擺了擺手:“誰告訴你們議員是用心險惡的,他們說的完全是是法律規定的,反倒是你們這些人,經過誰的命令,就敢擅自調動軍隊?天下人不會說議員有錯,只會說我張廷蘭有私心。想要動用軍隊,靠着武力搶奪權力。”

“這!”

孫安虎等人本以爲張廷蘭會對他們的行動,大加讚許,然後下令收拾那幾個不知好歹的議員,哪知道張廷蘭竟然直接訓斥了他們,這讓孫安虎等人格外的尷尬。

“還愣着幹嘛,趕快去把軍隊撤走。京城要立刻恢復正常秩序。”

“遵命。”孫安虎也不敢不聽張廷蘭的命令,因此即刻就去下令了,張廷蘭看着孫安虎等人遠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陸瓔珞這時候走了過來。她手裡頭正抱着這兩天整理的文件,送到了張廷蘭的前面。

“副總統,這些是最近兩天的。”

張廷蘭接過之後,一邊翻看,一邊就把眉頭皺了起來,看到了最後,他乾脆把文件撇在了桌子上,嘆了一口氣:“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但長江之水灌溉數省兩岸之田地,黃河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副總統,這話怎麼有些和稀泥啊。”陸瓔珞不解的說道:“誰都知道黃河該大治,而長江該大用,您卻把長江和黃河混爲一談,看似公允,實則就是沒有是非對錯。”

張廷蘭聽到這話,頓時也是哈哈大笑:“那話不過我說的,而是明朝嘉靖皇帝說的,這話的確看似公允睿智,實則是糊塗透頂,當時要是有陸秘書在,只怕大明朝也不至於亡國啊!”

張廷蘭笑着站起身,對陸瓔珞說道:“去,給我準備一身弔孝的衣服,我要去看看黎元洪。”

說起來張廷蘭這次回京,心情非常不好,孫安虎他們擅自動用軍隊,這已經觸及了張廷蘭的底線,別管是多麼親密的心腹,也不能越俎代庖,這是張廷蘭最大的底線。

另外國會的動向也讓張廷蘭感到了不滿,很顯然他還在思考着年齡的問題怎麼處理,偏偏就有人跳出來做文章,很顯然是要阻止張廷蘭上位。

無論是手下人越權,還是有人挑動局勢,都觸犯了張廷蘭的禁忌,因此他纔會說出方纔那番話,很顯然想要對兩方都進行懲處。

不過陸瓔珞的話又提醒了張廷蘭,他已經拒絕了了楊度的帝王術,要是再用皇帝的眼光來處理問題,那纔是真正的麻煩呢!

想到這裡,張廷蘭已經有了主意,權力是必須要爭取的,不過手段卻應該更加溫和,溫水煮青蛙,纔會收到最好的效果。

因此張廷蘭才決定首先去祭奠黎元洪,正所謂死者爲大,張廷蘭在親信的陪同之下,來到了總統府,不只是張廷蘭,就連王永江,梁啓超,章太炎等等各界的名流,全都到了總統府。

張廷蘭親自給黎元洪的遺像進獻了輓聯,又親自上香,等到所有的事情都折騰完畢之後,張廷蘭纔對所有人說道:“黎公自從辛亥以來,武昌首義,居功甚偉,民國創建,黎公更是辛勤國事,及至出任大總統,國家百業興旺,民生大變,更顯大總統仁德。因此我提議給予黎公國葬,舉國吊念。”

黎元洪究竟幹了什麼,其實大家都比張廷蘭清楚,但是人已經死了,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去惹麻煩,因此給予黎元洪一些哀榮,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相反有不少舊時代過來的人物,也盼着死的時候,能夠熱熱鬧鬧,風風光光的,因此這個提議輕鬆通過。

不過國葬的提議通過之外,大家才猛然清醒,國葬,顧名思義,就是用國家的名義,舉行葬禮。葬禮的現場必須有國家元首出現,不然哪能叫國葬呢!

可是黎元洪就是大總統,他死在了任上,按照道理就應該繼任總統主持,可是張廷蘭的年齡又卡在那裡,這豈不是一個死結麼。

就在所有人都爲了這個禮節糾結的時候,梁啓超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也就是張廷蘭出任臨時大總統,先主持國葬,然後再商討選舉法的問題。

這個提議公佈出來,立刻得到了同意,國會當中,雖然有議員反對,但是人數零星,一點作用都沒有,張廷蘭順順利利的升了半格,成爲了臨時大總統。

“拙言,真沒有想到,你竟然會使出這麼一招,真是讓人出乎預料。”王永江笑着說道。

“岷源先生,你以爲該如何出招呢?”

“自然是像在上海一樣,大開殺戒,把那幾個議員全都幹掉,正所謂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這樣看起來纔夠威風。”

張廷蘭也是大笑道:“岷源先生,您覺得是大殺大砍來得好,還是我這麼做來的合適呢?”

“四兩撥千斤,這纔是政治家該有的功力,國會雖然偶爾掣肘,但是卻少不得,這些議員果然討厭,但是他們也是官員頭上的一柄利劍。拙言,你是深得政治鬥爭的三味了,該強硬強硬,該懷柔懷柔,剛柔並濟,才能無往而不利。”。)

第732章 風雲突變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227章 張老師的第一課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804章 血肉磨坊第788章 張嘯林第790章 肥的流油第302章 中東路爭奪戰(四)第527章 生死大敵第61章 生財有大道第675章 踏上旅順第626章 屠馬之戰(二)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607章 勢如破竹第684章 衝擊權力第345章 復辟鬧劇第164章 報信第445章 變天了第115章 新的制度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339章 老段求援第621章 西北狼煙第425章 出發第394章 空軍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67章 三不去第140章 包圍第470章 清掃垃圾第10章 守衛利權第264章 黃金組合第654章 狂飆第669章 新民黨第212章 東窗定計第113章 軍工人才第791章 黎元洪死了第639章 又一艘第295章 出擊第16章 壓力第236章 強行軍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157章 大忠臣第270章 腰桿硬起來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642章 不宣而戰第297章 全線發難第555章 廢約行動第425章 出發第476章 大國重器第643章 戰蓋州第600章 傀儡第468章 發了瘋的日本人第216章 誘餌第484章 耐力比拼第14章 要人的來了第795章 江山北顧第266章 謀取金礦第457章 一夜返貧第119章 大魚第756章 削藩第679章 大洗牌第516章 大擴軍第424章 五億抄底第602章 軍艦回來了第627章 屠馬之戰(三)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390章 設套第134章 獻金第35章 盟友第102章 追悼會第631章 破城第152章 壕溝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335章 宰人(上)第784章 大亨第300章 中東路爭奪戰(二)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44章 初一十五第627章 屠馬之戰(三)第780章 海軍向前衝第348章 初戰第587章 意志較量第754章 航母時代第128章 賣身契第811章 以打促和第57章 混蛋總統第200章 浩氣在天第174章 攻城緊急第218章 自投羅網第590章 致命一擊第603章 更大的野心第194章 一統奉天(完)第85章 大忽悠第700章 生猛的蘭帥第512章 工業大爆發第650章 打到外線去第446章 反擊的號角第449章 郭鬆齡的抉擇第656章 肅清殘敵第593章 乘勝求和
第732章 風雲突變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227章 張老師的第一課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804章 血肉磨坊第788章 張嘯林第790章 肥的流油第302章 中東路爭奪戰(四)第527章 生死大敵第61章 生財有大道第675章 踏上旅順第626章 屠馬之戰(二)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607章 勢如破竹第684章 衝擊權力第345章 復辟鬧劇第164章 報信第445章 變天了第115章 新的制度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453章 名聲掃地第339章 老段求援第621章 西北狼煙第425章 出發第394章 空軍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67章 三不去第140章 包圍第470章 清掃垃圾第10章 守衛利權第264章 黃金組合第654章 狂飆第669章 新民黨第212章 東窗定計第113章 軍工人才第791章 黎元洪死了第639章 又一艘第295章 出擊第16章 壓力第236章 強行軍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157章 大忠臣第270章 腰桿硬起來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642章 不宣而戰第297章 全線發難第555章 廢約行動第425章 出發第476章 大國重器第643章 戰蓋州第600章 傀儡第468章 發了瘋的日本人第216章 誘餌第484章 耐力比拼第14章 要人的來了第795章 江山北顧第266章 謀取金礦第457章 一夜返貧第119章 大魚第756章 削藩第679章 大洗牌第516章 大擴軍第424章 五億抄底第602章 軍艦回來了第627章 屠馬之戰(三)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390章 設套第134章 獻金第35章 盟友第102章 追悼會第631章 破城第152章 壕溝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335章 宰人(上)第784章 大亨第300章 中東路爭奪戰(二)第552章 危險的迂迴第44章 初一十五第627章 屠馬之戰(三)第780章 海軍向前衝第348章 初戰第587章 意志較量第754章 航母時代第128章 賣身契第811章 以打促和第57章 混蛋總統第200章 浩氣在天第174章 攻城緊急第218章 自投羅網第590章 致命一擊第603章 更大的野心第194章 一統奉天(完)第85章 大忽悠第700章 生猛的蘭帥第512章 工業大爆發第650章 打到外線去第446章 反擊的號角第449章 郭鬆齡的抉擇第656章 肅清殘敵第593章 乘勝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