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民兵

滿清退位,民國政府許諾優待滿清皇室,小溥儀繼續住在了北京城,八旗貴族的財產也得到了極大的保留,雖然這幫人敗家,但是架不住搜刮的多。

而且東三省又是滿清龍興之地,很多滿人一直有一個擔心,就是被漢人趕出中原,因此他們在關外購置地產,儲存金銀,建築莊園,作爲一條退路。

張廷蘭讓手下人拿着溥偉供出了的名單,四處搜查抄家,隨着查抄的深入,發現的結果也越來越驚人。就拿岫巖來說,最著名的玉礦多半都在滿清貴族手中,其中份額最多的竟是前清的慶親王奕匡,佔了超過一半。

這個老傢伙在晚清官場上就以貪婪昏聵而著稱,不過現實往往超乎人們的估計,老東西的手伸得比想象的還要長,撈到的東西還要多。

另外在岫巖最大的地主就是帶頭圍攻縣城的畢順,人稱畢七爺,他掌握了全縣四成以上的土地,是頭號的地主,光是莊園就有五處之多。當然岫巖還比較偏僻,除了玉礦之外,沒有太多的特產,在其他地區,八旗貴族的財富就更加驚人了。

“拙言,大帥已經下令按照名單對奉天進行了全面搜查,這裡面油水實在是太多了,不只大帥,吳大舌頭甚至都從赤峰跑回了洮南,急火火的把幾個馬場給沒收了!”

張廷蘭也是大吃一驚,急忙問道:“鄰葛,洮南那麼偏的地方,還有八旗的人看上麼?”

“當然有了,人家好歹號稱騎射立國,弄點馬場一點都不奇怪,而且除了八旗之外。不還有蒙古王公麼,他們在那一帶也有馬場啊,這種發財機會誰能錯過啊,不只是吳俊升,就連和大帥一直不和的馮德麟也加入了進來,他把錦州,廣寧一帶的八旗也給抄家了,也發了一筆大財。”

其實蒙古王公也有不少加入了宗社黨,被張廷蘭擊斃巴布扎布就是宗社黨的成員,張廷蘭讓溥偉供認的名單之中也有不少蒙古王公。只是奉天的勢力和不能深入蒙古,只能先放過這幫蒙古王公,集中力量拿下八旗貴胄。

奉軍的幾大軍頭都是土匪出身,這種抄家滅門的事情輕車熟路,幹得得心應手。何況當初抓住了善耆和升允的時候。就已經幹過一次了,只是那時候老張還不是奉天的主宰。因此難免礙手礙腳。

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老張是名正言順的奉天都督,而且還有王永江作爲助手,老王上臺之後,首先打出的旗號就是清丈田畝,不惜和整個地主階層開戰,爲的就是解決奉天的財政危機。

不過清丈田畝做得再好。也不如直接把土地田產沒收來的爽快,八旗貴胄是奉天最大的地主階層,他們牽涉到了叛國大案之中,收繳土地是理所應該的。把收上來的土地再平分給無地的佃農。

從佃農一下子變成自耕農,他們納稅更多,消費能力也上去了,對於奉天的經濟是巨大的好事情,同時也能緩解財政的困局。

正是看到了這種好處,王永江對這次的案件是爲頭等大事,把清丈田畝和查案子弄到了一起,即便是沒有牽涉進去的滿人地主,也要老老實實聽從清丈局的命令,把土地數量如實報上去,不然隨時就能扣下一個叛國的帽子,去大牢吃窩窩頭,這誰也受不了。

當然只要這些人乖乖聽話,王永江也不會太爲難他們,畢竟抓大放小的道理誰都懂,把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那些大魚身上,原來滿清的黃帶子紅帶子都遭了嚴重衝擊,誰叫他們手頭最肥呢。

“拙言,短短几天之內,大帥那邊抄到的浮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大洋,房產田地的數量更是無可計數,這下子王岷源怕是都樂開了花,有了這些錢,奉天財政缺口就彌補上了,還能有不少的結餘呢。”

“有點少啊,我估計這幫人的浮財怎麼也有一兩千萬以上,他們當了兩三百年的寄生蟲,手裡頭的積累絕對不止幾百萬吧!”

“的確不止幾百萬,只是大部分的人把錢都存在了外國銀行,具體的數目我們也弄不清楚,而且那些消息靈通的傢伙或是跑到了滿鐵附屬地,或是跑到了旅大,還有直接跑到北京的,我們能拿到的就是田產和房屋。”

“不能這麼便宜的放過他們,我看應該把這種事情當做一個長遠的任務來做,先把這幫傢伙都放到通緝名單上面,只要他們從藏身之地一冒頭,咱們就給抓住,然後嚴加拷問,不把他們的骨髓油榨出來,絕對不放手。”

楊宇霆一聽,也給張廷蘭豎起了兩個大拇指,其實張作霖和王永江他們抄家,還是存心搶一票就行的心思,目的是度過眼前的難關。哪知道張廷蘭竟然要把這種事情當成長久的生意,只怕往後這些八旗貴胄頭上都懸了一把鍘刀,隨時能落下來,他們多半都會坐立不安,日夜驚恐啊。

“拙言,你這麼幹就不怕人家說你心黑手辣麼?”

“怕什麼,滿人入關之後,不事生產,整個就是寄生蟲,他們積累的土地和財富根本不是他們的,而是多少漢人的民脂民膏,每一個子都帶着血淚。現在把這些錢從他們手上弄過來,咱們建工廠,修鐵路,發展軍備,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我們其實是在幫那幫八旗貴族贖罪。”

“拙言,現在我才明白,大帥真是慧眼識珠啊!”

“鄰葛,你什麼意思啊?”

“剛剛大帥傳達了命令,任命張拙言爲遼南清查使,負責清查涉案滿清貴族的家產問題,不只是岫巖,營口、海城、莊河、丹東、鳳城等地都歸你管啊,大帥的意思就是讓你把八旗子弟的財富都榨出來。”

其實說起清理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操作起來卻是十分困難,就拿土地來說,奉天被開發出來的耕地在四千萬畝左右。其中八旗貴族佔據了其中最肥沃的兩千多萬畝,是總數的一半還多。

在遼南等地,也至少有幾百萬畝的土地,要想把這些都弄清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沒有幾個月,甚至一年別想弄清楚。而且還牽涉到後續的事情,就算是沒收了土地,接下來要怎麼解決也是一個麻煩。

由於土地數量衆多,不可能簡單的分給老百姓。老張任命張廷蘭當清查使,其實就是想利用他靈活的頭腦,把這些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爲奉天其他地區做一個探索。

當然這只是一個目的,另外老張也是讓張廷蘭在遼南紮下根基。形成對馬龍潭的制約。宗社黨在這邊擁有這麼多武裝,甚至試圖攻擊縣城。重新恢復滿洲國。結果馬龍潭根本沒有察覺,這就是嚴重的瀆職。

身爲東邊道鎮守使,他是有很大責任的,老張正好能夠名正言順的把手伸進來,張廷蘭就像一個楔子一般,直插遼南。老張的控制範圍也能得到極大的拓展。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遼南不只有宗社黨鬧事,還有革命黨也在折騰呢,而且危險性不比宗社黨小。八旗子弟都是一幫飯桶。可是革命黨之中龍蛇混雜,有不少留學日本的人才,他們的口號也更有煽動性,不容小視。

遼南緊挨着日本人的大本營旅順和大連,地方的情況錯綜複雜,這種情況恐怕也只有張廷蘭能夠應付。

就拿這次迅速剿滅宗社黨來說,張廷蘭做得就相當完美,不到一天的時間,縣城內外的宗社黨武裝全都給消滅了,還捉住了溥偉這麼一條大魚,將遼南的宗社黨幾乎一網打盡,而且還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把事情辦成了鐵案。

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堪稱迅雷不及掩耳,宗社黨是日本人養的一條狗,想要弄殘他們,日本人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不過這次奉軍行動太快了,兩三千人的武裝力量連一點動靜都沒鬧出來,就完蛋了。

等到日本人反應過來,奉軍已經開始查抄這些滿清遺老遺少的家產了,日本人只能儘量的庇護一些重要的人物,不過這幫傢伙的家產也都丟了。

日本人也出頭向奉天施壓,對老張的野蠻行徑大爲指責,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威脅,他們當然不會容忍一條狗就這麼沒了。

可是張廷蘭也早有準備,他讓溥偉交代了和日本人勾結的情況,然後他把這些材料捅給了歐美的報紙。這下子美英等國都炸鍋了,日本人在東北劃定勢力範圍可以,但是絕對不能任由日本明目張膽的分裂中國,這麼搞下去,東北不就成了日本的殖民地麼。

特別是美國,更是暴跳如雷,他們對日本發出了嚴重的警告,不許他們打破太平洋的平衡,如果一意孤行,後果自負。

面對突如其來的外交壓力,日本人也慌了手腳,沒了精力管這些八旗貴胄,只能任由奉軍魚肉。眼看着這麼一條好狗,被奉軍宰殺扒皮,然後扔到鍋裡煮了,張作霖喝上了香噴噴的狗肉湯,日本人的心頭卻在滴血,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張廷蘭得到了任命之後,仔細思量了一下現在的處境,又和楊宇霆仔細商量了一下。

“鄰葛先生,咱們來遼南,主要的任務還是剿滅革命黨的作亂,原本我想故意賣個破綻,引蛇出洞,將革命黨一舉剿滅。但是宗社黨卻先冒出來了,我看咱們不如就改變策略,不用引蛇出洞,而是敲山震虎,以搜捕宗社黨的名義,敲打革命黨,逼着他們都集中到莊河,然後再一舉剷平,把遼南的兩大毒瘤都消滅了。”

“拙言的想法不錯,只是我還有點擔心,咱們手上的兵力不夠啊,這次只帶了一個團,不到三千人,要想控制地方,又要對付革命黨,還要防着日本人,渾身是鐵打得多少釘兒啊?”

張廷蘭笑了笑說道:“鄰葛,我早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民兵來控制地方,這一次我們沒收了那麼多的土地,都要分給老百姓,總不能讓他們不勞而獲吧?”

楊宇霆點點頭:“的確,白白給了老百姓,他們就不知道珍惜,大帥讓你擔任這個清查使,其實就是想找到更好的利用土地的方法。”

“我準備參照給遼陽災民制定的救災辦法,讓所有老百姓勞動五年,向政府繳納了購買土地的資金,然後土地才歸他們,這個贖金除了可以用糧食償付之外,也可以用工時抵償,當民兵也是一個選擇,而且民兵的工時算作普通工人的兩倍,你說老百姓會怎麼選擇?”

第126章 真相第349章 目標航校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303章 中東路爭奪戰(五)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699章 入關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71章 好消息第577章 條件第336章 宰人(中)第545章 中德攜手第761章 神兵天降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68章 實幹興國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40章 馮庸來了第459章 絕糧計第551章 凜冽攻勢第779章 土着勞工第356章 學生們第756章 削藩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16章 壓力第18章 川島浪速的打手第129章 稱帝第265章 打賭第163章 血腥鎮壓第36章 治安和地皮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747章 庖丁解牛話土改第746章 千年劇變(下)第450章 日本干涉第135章 偷樑換柱第73章 黑手第414章 搬空遠東第290章 萬事俱備第93章 黑市第116章 馮德麟來了第736章 交換第357章 天價學費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169章 民兵第884章 落魄的梅塞施密特第369章 土包子第422章 海軍戰略第399章 美國人的險惡第760章 民心所向第238章 軍威第10章 守衛利權第132章 北洋兵第193章 一統奉天(三)第594章 俄國人低頭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268章 冰上商機第40章 馮庸來了第114章 工頭兒第477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35章 預備隊第405章 出兵第469章 請放人第524章 氣急敗壞的日本人第410章 蘇霍伊第242章 山縣的態度第467章 漁人之利第556章 萬里戰場第475章 紅色浪潮第81章 找個大師捧殺你第51章 運來一堆廢鐵第614章 炮擊廣州第684章 衝擊權力第766章 國際友人第656章 肅清殘敵第686章 向南洋進軍第689章 日本人退縮了?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505章 你們還不覺悟麼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84章 大師在行動第813章 勝利閱兵第799章 長驅直入第300章 中東路爭奪戰(二)第116章 馮德麟來了第644章 血肉磨坊第742章 撒錢第738章 納妾第359章 康聖人的嘴臉第565章 你打仗,我買單第800章 肆虐中亞第488章 危局第154章 抓到了第757章 定西南(上)第541章 俄國的小花招第653章 邊境殲敵第553章 開門紅第412章 都來淘寶了第203章 高士儐第615章 大換裝第111章 都督寶座
第126章 真相第349章 目標航校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303章 中東路爭奪戰(五)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699章 入關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71章 好消息第577章 條件第336章 宰人(中)第545章 中德攜手第761章 神兵天降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68章 實幹興國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40章 馮庸來了第459章 絕糧計第551章 凜冽攻勢第779章 土着勞工第356章 學生們第756章 削藩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16章 壓力第18章 川島浪速的打手第129章 稱帝第265章 打賭第163章 血腥鎮壓第36章 治安和地皮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747章 庖丁解牛話土改第746章 千年劇變(下)第450章 日本干涉第135章 偷樑換柱第73章 黑手第414章 搬空遠東第290章 萬事俱備第93章 黑市第116章 馮德麟來了第736章 交換第357章 天價學費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169章 民兵第884章 落魄的梅塞施密特第369章 土包子第422章 海軍戰略第399章 美國人的險惡第760章 民心所向第238章 軍威第10章 守衛利權第132章 北洋兵第193章 一統奉天(三)第594章 俄國人低頭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268章 冰上商機第40章 馮庸來了第114章 工頭兒第477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35章 預備隊第405章 出兵第469章 請放人第524章 氣急敗壞的日本人第410章 蘇霍伊第242章 山縣的態度第467章 漁人之利第556章 萬里戰場第475章 紅色浪潮第81章 找個大師捧殺你第51章 運來一堆廢鐵第614章 炮擊廣州第684章 衝擊權力第766章 國際友人第656章 肅清殘敵第686章 向南洋進軍第689章 日本人退縮了?第315章 打出國門去第505章 你們還不覺悟麼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84章 大師在行動第813章 勝利閱兵第799章 長驅直入第300章 中東路爭奪戰(二)第116章 馮德麟來了第644章 血肉磨坊第742章 撒錢第738章 納妾第359章 康聖人的嘴臉第565章 你打仗,我買單第800章 肆虐中亞第488章 危局第154章 抓到了第757章 定西南(上)第541章 俄國的小花招第653章 邊境殲敵第553章 開門紅第412章 都來淘寶了第203章 高士儐第615章 大換裝第111章 都督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