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出山第一計

管彥扶起戲志才,笑道:“得先生大才,入洛陽後又多一分勝算矣!”

戲志纔剛纔跟陳登在外面細談良久,管彥的事情已知十之七八,這一聽管彥說起洛陽之事,戲志才微微一笑,反問道:“敢問主公入洛陽後當如何處之?”

趕去洛陽呼應皇甫嵩,正是陳登與管彥二人商議的結果。

陳登善機變,不善遠謀,對於這次的行動方案,陳登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方針,也只能“隨機應變”走一步算一步。

一聽戲志才相問,陳登看了下戲志才坦然自若的神情,感覺戲志纔好像胸有成竹般,忙問道:“先生有何良策?”

管彥聞言也期待地看向戲志才渴望能有一個答案,畢竟漫無目的地做事,心裡總是不踏實。

戲志才並沒有像電視裡的文人賣關子,賣弄文采,而是謙遜地對管彥一拱手:“志纔有一計,請主公思之。”

“先生請講。”管彥急切地回了一聲,把戲志才引到牀邊的馬紮上扶坐下來,傾神聆聽道。

戲志才暗自讚許的點點頭說道:“初看去,靈帝召回皇甫將軍以削兵權,是因聽信趙忠讒言;然實則是因皇甫將軍功高震主,被靈帝猜忌也!”

“然也,老將軍一日不解大權,朝廷一日不安也!”陳登點點頭附和道,這件事他也曾料到過。

“老將軍因忌而被招回,自古以來,因忌之臣被殺者,數不勝數!”戲志才一甩大袖,道出了一股看盡世事的氣勢。

管彥贊同道:“就說我朝太祖高皇帝所殺之功臣便有數十人!我等此次急往洛陽正是有此顧慮!”

戲志才閉目笑了笑:“然靈帝性弱,易信他言,有主公送與張讓的那五千萬錢,老將軍暫時倒也無性命之憂,只恐日久生變矣!”

戲志才扭動了下身體,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繼續說道:“湟中之地素不安定,如今胡人首領北宮伯玉才志雖疏,卻野心甚大,我料半年之內,北宮伯玉必反矣!”

管彥聽了這一段無關的話,疑惑地問道:“那又如何?”

陳登卻似嗅出了一絲謀略的氣息,更加認真地看着戲志才。

“呵呵,皇甫將軍再復雄風便要靠這北宮伯玉了。”戲志才淡然一笑,接着說道:“主公可派一機警之人前往湟中,謠言朝廷已知北宮伯玉反意,不日將派大軍征討之;再遣親信,快馬前往洛陽,讓紀靈將軍散言北宮伯玉已反……”

“妙哉,妙哉!”陳登打斷了戲志才的話,情不自禁地撫掌大笑。

管彥皺眉道:“元龍噤聲,且聽戲先生講完!”

陳登對着戲志才拱拱手:“餘下半計,切讓登揣測一二,不知可否?”

戲志才笑了笑,左手微擡,示意陳登請講。

文士之間,當以尋得知己爲生平快事。因此,戲志才也沒有因爲陳登打斷他的話而生氣,而是略有期待地示意陳登繼續說下去。

陳登整理了下腦中思緒,開口說道:“北宮伯玉既有反意,若聞朝廷將會圍剿,則必倉促提前起事;經歷黃巾之亂後,靈帝已極爲敏感,若聞聽湟中北宮伯玉已反,靈帝必會命人詳查,一旦坐實,靈帝必無多想,便會命大將領軍出征。朝廷之人,敢爲將才者,寥寥數人而已。皇甫將軍定會被重新啓用征戰湟中!若如此,老將軍之危局則解矣!”

陳登說完對着戲志才一拱手,微笑道:“不知登是否說錯?”

“元龍所言正是我意。”戲志纔開心的點點頭,捋着鬍鬚繼續道:“然志才亦有一言補充。”

“哦?先生教之。”陳登驚訝了,心想:我難道還有疏忽之處?

戲志才轉頭看着管彥認真說道:“主公務必叮囑老將軍:切勿請命而出,只需靜坐府中,待靈帝招之。若不然,恐靈帝忌心更甚!”

“此言甚善,是登疏忽了。”陳登對着戲志才恭敬的行禮後,暗自欽佩起這個病怏怏的文弱書生。

陳登轉身又對管彥說道:“主公,戲先生之計環環相扣,真乃良策也!望主公悉心思之!”

管彥看着戲志才那波瀾不驚的樣子,心中不禁想道:雖然不瞭解戲志才,但是陳登之才自己還是明白的:陳登在三國裡起碼可以算是二流謀士的水平,這戲志才能想出陳登都想不到的計策,還讓陳登如此推崇,真是個奇人啊!如此奇人爲何沒在羅大大的《三國演義》裡出場呢?看來被歷史淹沒的人才還是太多了!

管彥暗自慶幸着如此人才能在自己這裡效力,感慨片刻後,管彥說道:“戲先生之謀甚合我意,彥受教!”說罷管彥起身又是對着戲志才行了一大禮。戲志才連忙起身還禮,心中對管彥的印象又好了一分。

管彥直身說道:“前去西北湟中之人,需有智略,能隨機應變;再者北上之路,路途遙遠,且兼有兇險,我看營中唯有宣高智勇兼備,可當此任,爾等看如何?”

“登認爲宣高當此任!”陳登抱拳回道

戲志才初到管彥陣中,只是從剛纔陳登的談話中瞭解一些管彥的事情。

關於人員,除了陳登外,戲志纔對於其他將領,還就沒有了解的。因此管彥詢問人才選擇時,戲志纔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管彥看戲志纔沒有出聲,猜到其心所想,於是當下叫來臧霸,囑託此行目的,讓他早去早回。

臧霸很乾脆的應了一聲,沒有任何異議,便抱拳出帳,帶着數十騎兵,揚塵北上而去。

關於去洛陽的人選,管彥沒有叫一根筋的周倉前去,而是叫來了親衛營的小七,讓他即刻快馬趕去洛陽,囑託跟在皇甫嵩身邊的紀靈來辦此事。

管彥把事情安排妥當後,看着陳登、戲志才二人正低聲交談,二人相談甚歡,如多年的至交好友一般。

管彥笑了笑,對着二人拱手道:“二位先生速速準備一番,午後我等便拔營趕往洛陽!”

-------各位大大,來點東西吧!-------------

-------關於洛陽一詞,漢朝應該叫做雒陽,這裡呆子依舊寫作洛陽,方便大家閱讀-----

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五十八節:病賢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八節:噩夢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九十一節:內訌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
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五十八節:病賢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八節:噩夢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一百八十九節:復坐帝位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一百六十節:回師鄴城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九十一節:內訌第六十七節:管彥之謀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