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

朱儁雖面含微笑,但是眼中卻露出陣陣寒光。

這是預謀已久的啊!天下紛亂,管彥居於其中,當局者迷,自己爲風輕雲淡,處事不驚,可隨着管彥越發權傾天下,倒是急壞了皇甫嵩、朱儁、馬日磾等一衆漢室老臣,皇甫嵩、朱雋乃漢室名將,老謀深算,料定管彥今日必來,於是設下死局,定要把此事弄得水清石落!也只有在這種時候,管彥纔有可能獨自的出現在皇甫嵩的府中,這兩老頭半夜幹坐書房原來就是在等自己自投羅網!

危急關頭,管彥心緒反而冷靜下來:“老師,朱將軍,敢問爲何有此一問?”

刀光寒凜,管彥一絲冷汗自額角流下,朱儁若有深意地看向管彥:“今朝臣凋零,青壯英才多出文德門下,文德振臂一呼,天色難辨!”

這老東西!管彥暗罵一聲:“彥若無賢才相助,何以內除奸黨,外蕩豪強?朱將軍也是當世名將,殊不知‘知人善任,事以易成’?莫非將軍帶兵,事必親躬,攻必親爲?”

“哈哈哈~~~~~”朱儁被管彥懟了一通,不怒反笑:“好一張利嘴,文德果然名不虛傳啊!”

朱儁踱步到管彥面前,盯着管彥的雙眼:“若四方平定,朝政平撫,汝當何爲?”說到此處,一直未說話的皇甫嵩,此時也盯着管彥,神情頗爲緊張,恐怕管彥一語言錯,皇甫嵩今日是定要大義滅親了!

今後怎麼做,管彥從來沒想過,但是經過朱儁這麼一問,管彥不禁自問:我該何去何從?當初在黃巾軍中,爲了管亥和他的隊伍的生存,管彥潛進徐州購糧;後來爲了報管亥之仇,洗白身份加入官軍;再來受皇甫嵩教導,思以一己之力匡復漢室,拯救黎民蒼生……

“天下太平之時……”管彥停頓了片刻:“屆時,朝廷需之則用,揮之則退!”

這句話,管彥說的頗無底氣,卜己、杜遠、張角、王芬、張燕、呂布、袁隗、王允……一個個滅的滅,降的降,管彥高居大司馬,而其下屬文武,從中央九卿到各州州牧皆爲其羽翼,管彥沒有什麼想法,但是那些屬下是如何想的呢?

其實,皇甫嵩和朱儁擔心的也是管彥手下的那羣文武,特別是那日管彥府中遭襲,戲志才欲滅袁隗、王允全族時,皇甫嵩力阻無功便讓他心中有了戒心。

很明顯,管彥的話語並不能說服皇甫嵩和朱儁,二老未曾搭茬,而是依舊皺着眉頭盯着管彥,看看有何下文。皇甫嵩雙手更是微微發抖,似是在下什麼決心。

“你可想好了?!”皇甫嵩一字一句地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此時他的心中也是澎湃萬分:對管彥,皇甫嵩如待其子,親傳其“太阿劍”便是希望管彥能承其衣鉢,在漢朝大廈相傾時,成爲中流砥柱,再復大漢榮光!可沒想到如今這局勢卻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管彥的威望從滅袁紹後到達頂峰,天下人只知大司馬而不知漢帝!皇甫嵩已惡疾纏身,自知時日不多,幾十年後大漢如何,他已經管不到了,他現在只想把眼前漢朝最大的威脅給除去;雖心中不捨,但忠義在先,皇甫嵩唯有大義滅親以全其漢臣忠名!

管彥心思慎密,見此情景已知若是再無妥善言辭必是要命喪當場了,可這兩個老狐狸光是編瞎話是逃不過的,說不定袒露心跡纔是方纔有一線生機!

“二老,且聽彥肺腑之言!”管彥站起身,乘着揉膝蓋的功夫,管彥已經有了頭緒:“朱將軍、老師,彥主冀州之政時,彥可有窮兵黷武,侵土佔地之舉?”

“未曾有之~”

管彥不但除了去王芬,還平定了張燕,自然時有大功於朝廷。

“董卓禍亂朝綱,荼毒生靈時,彥可有同流合污,狼狽爲奸之舉?”

“未曾!”皇甫嵩、朱儁再次同聲回答。

當時朝廷能唯一能制衡董卓的便是管彥,若非管彥,恐怕連皇帝都要被換了。

“彥領政,可有篡逆謀權,怠事費政之舉?

“哎~~未曾!”二老對視一眼。

管彥看着皇甫嵩、朱儁的表情,知道小命得保,這才作出了最後的總結髮言:

“彥一心爲漢,在此彥可發毒誓:我管彥存世一日,大漢朝廷便存世一天,彥百年後,萬事難知,當隨天意!”

管彥能說到這個份上,也算是言之灼灼,發自肺腑了,這大漢朝廷,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皇甫嵩這是知道的,只是不想大漢最後毀在自己的徒弟手中,今**得管彥能立此誓言,皇甫嵩也算對得起大漢歷代先帝了,總不能一百年後大漢滅了也怪管彥吧?

皇甫嵩長嘆一口氣,濁淚已沿着溝壑般的皺紋緩緩流下:“爾等退下!”

隨着皇甫嵩的揮手,幾十名刀斧手紛紛退下,屋內又剩下二老一少,三人相施視無言。

皇甫嵩緩緩地走出書桌後,眼中滿是慈愛地看向管彥,良久後,皇甫嵩緩緩下拜:“文德,今日之事,難爲你了!”

管彥甚至皇甫嵩之心,見狀忙下跪回禮:“老師言重了!”

半個時辰後,管彥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府中,家裡依舊人聲鼎沸,來來往往的丫鬟僕人個個臉上洋溢了喜悅的臉色,管彥平時對他們頗爲豐厚,主母誕下麟子,他們自然也是非常開心。一見管彥,衆人紛紛行禮:“恭喜主公!”

管彥在這喜悅的氣氛中,方纔生死一線的緊張情緒不禁也放鬆了許多。管彥朝着門廊外一坐,靜靜地看向天上地繁星,心中地思緒何人能知。

~~~~~~~~~~~~~最近我在網上搜我自己地書,發現不少跟我的也是同步,不知道算不算我的訂閱,本人還是小白,真不太懂,發現上面有罵聲,也有讚美,時隔這麼多年,呆子早就寵辱不驚了,有一點我要澄清,《覆漢》這個書最火的是某點的**怕水,**大大寫的非常棒,但是我沒有抄襲書名,我開書開的時間是13年,六年了,我繼續寫,不管成績,我會繼續寫完~~~~~

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九十五節:伏擊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
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九十五節:伏擊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三十四節:八校之主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五十八節: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一節: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五十五節:敘舊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零四節:妻當擇妾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一百二十七節:袁公路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二百九十二節:陰毒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節:助謀徐州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三百一十二節:弘農郡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