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節:冀州王芬

輾轉半月,管彥率領三千虎賁終於踏進了冀州的地面。

記得上次踏入冀州是被杜遠和卜已逼得走投無路才轉入冀州的。那時帶着數百殘兵,在冀州小心翼翼地前行。拜皇甫嵩爲師,張樑贈《太平要術》,這兩件改變管彥人生的大事都是在冀州發生。

冀州治所鄴城已在前方不遠處隱隱而現。管彥拉了拉繮繩,大聲喊道:“衆將士快馬一鞭,天黑之前趕進鄴城!駕~~”

鄴城雖然在目極之處,但是這路程卻不短,管彥一行策馬狂奔了一個時辰還未看清鄴城城門的模樣。

管彥勒停絕影,抹了抹額頭的汗珠:“奶奶的,居然這麼遠,難道是海市蜃樓?”

“什麼樓?”緊跟其後的周倉,大口喘着粗氣問道。

“屁樓!”管彥沒好氣的一回。

這時,只聽前方傳來一陣戰馬嘶鳴之聲,只見塵土飛揚中,一隊人馬正向這邊疾奔而來。

“來者可是東鄉候?”爲首一人提聲大喊。

在治所鄴城周邊,管彥估計應該不是敵軍,再加上別人稱呼他爵位,更不應該是敵軍了。

想到這裡,管彥拍馬上前回道:“正是!閣下是何人?”

那人忙翻身下馬抱拳道:“在下冀州兵曹從事李建,受刺史之拖,特迎東鄉候進城!”

原來是迎賓的部隊,管彥微微一笑:“有勞李從事了,王刺史現在何處?”

“刺史大人正與城門口恭候東鄉候大駕!”

“哦,走吧,莫讓刺史大人就等了,駕~~~~”管彥在此縱馬揮鞭向鄴城奔去。

已經能看清鄴城城門口站立着的數十人了,只見一身着黑色官府之人正在衆人簇擁下朝着馬上的管彥拱手微笑道:“東鄉候!”

不用說,這人肯定是是冀州刺史王芬了,管彥忙跳下馬回禮道:“這位筆試王刺史了!久仰久仰啊!哈哈哈哈~~”

管彥走到跟前時,王芬面帶笑容的微微下拜道:“參見東鄉候!”

管彥和王芬一個是虎賁中郎將,一個是冀州刺史,都是秩比二千石的朝廷大員。但是唯一的區別就是管彥是有東鄉候的爵位的。王芬的動作雖然略顯做作,但是也是情理之內。

但是換個角度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作爲冀州最高領導的王芬就是這地頭蛇,管彥可不敢大咧咧地受這一禮,忙上前拖住王芬手臂說道:“文祖兄折煞我也!若不嫌棄,你我可以兄弟相稱!”

這一切彷彿也在王芬的意料之中,笑道:“哈哈哈~~既然東鄉候看得起,那在下就大膽稱呼聲‘賢弟’了!”

“兄長!”管彥一微微作揖拜道。

“哈哈哈~~~”二人攜手大笑,邁步踏進鄴城。

刺史府內,燈火通明,王芬大擺宴席地爲管彥接風洗塵。

王芬管彥同坐主位互相推盞對酌,諸位之下,冀州官員與管彥手下衆將分坐兩側相互敬酒取樂。

酒過三巡,王芬眯着雙眼,瞟向管彥輕聲說道:“久聞賢弟平西北,擒邊章,斬韓遂之威名,今日得見真乃三生有幸也!”

管彥微微一笑:“兄長見笑了,此等薄名,哪及兄長‘八廚’威名?螢火怎與皓月爭光啊?”

“哈哈哈~~”這“八廚”之名,一直是王芬引以爲傲的資本,一聽管彥稱讚,王芬直樂的合不攏嘴:“賢弟過謙啊,愚兄有一事不明,還請賢弟見教!”

“見教不敢,兄長請講。”

王芬放下酒杯捻着鬍鬚搖頭晃腦地說道:“賢弟觀我大漢平定否?”

管彥舉起酒杯,抿了一口酒,眼睛的餘光瞟了一眼王芬:“黃巾之亂平息良久,西北賊軍又覆與小弟之手,再滅這賊人張燕,大漢可稱‘平’也!”

王芬微微一搖頭,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賢弟此言詫異!諸如張角、韓遂、張燕之亂實屬芥蒂之癬,大漢根症所在實在宮闈之內!”

來了,管彥心中瞬間起了戒心,裝作不明白地說道:“煩請兄長賜教!”

王芬早已成竹在胸,就等着管彥這一問。王芬大袖一揮:“大漢數起賊亂皆因閹宦爲亂朝政,禍及天下!”

管彥裝作恍然大悟道:“兄長所言有理,這閹宦一除,天下則明矣!”

王芬又是微笑地搖搖頭,忽然雙目炯炯有神地盯着管彥說道:“閹宦之託,乃漢帝也!當今皇帝昏庸無道,實屬失德之君!你我何不仿效伊尹、霍光另立明君,留芳萬古,以成不世之名哉?”

王芬說話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其所說之話,全都被坐下之人聽在耳內。除了冀州的官員,管彥手下衆人全都目瞪口呆地盯着王芬,包括管彥,也是一副吃驚的模樣看着王芬。

若不是曹操事先告知了管彥,恐怕管彥現在就是真的被驚的啞口無言了。

良久,管彥裝作爲難道:“兄長之言,小弟深以爲然!只是你我勢孤,恐怕……”

一聽管彥語氣似有贊同,王芬大喜過望:“賢弟放心,愚兄已知會冀州各路豪強,只要賢弟應聲,這不世功業,指日可成也!”

管彥低下頭,掃視四周,只見陳登等手下衆將個個面色惶恐地看着自己,等待着自己的回答,而冀州衆官員那邊個個面色嚴峻,手扶兵器,帳外也隱隱傳來刀斧之聲。恐怕管彥只要說個“不”字,這酒宴立刻就變成“鴻門宴”了!

幸好管彥早有準備,只見管彥起身大喜道:“看來兄長已成竹在胸,你我初見,竟送兄弟如此一場大好前程,若彥不識好歹,其不辜負了兄長一片美意?”

管彥端起酒杯:“小弟敬兄長一杯,期祝大事可成!”

王芬沒想到居然這麼容易就拉來一個虎賁中郎將入夥,而且還有三千虎賁精銳,當下大喜過望,舉起酒杯,豪聲道:“有賢弟相助,真如虎添翼也!來,幹了!”

二人一飲而盡,哈哈大笑。

王芬又大袖一揮,對着冀州衆官員說道:“爾等還不速敬東鄉候一杯?”

冀州衆人一看管彥同意共事,忙鬆開了緊握兵器的右手,舉杯朝向管彥說道:“我等敬東鄉候一杯!”

管彥笑呵呵地又幹了一碗酒,揮手朝着手下衆人說道:“爾等也喝啊!”

衆人聞言,也從渾噩中驚醒過來,乾笑幾聲,端起酒碗對飲起來。

一時間,廳中衆人或大喜,或渾噩,或裝糊塗。唯有戲志才與陳登二人,眉頭緊鎖,時不時地掃視着主位上相談正歡的王芬和管彥二人。

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八節:噩夢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八節:噩夢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九節:徐州糜竺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
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五十九節:拜賢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七節:西園校場第八節:噩夢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三百零三節:大佬會談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八節:噩夢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二十九節:出征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九節:徐州糜竺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三百零一節:呂布北出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一十五節:蔡府佳句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一百三十一節:佳人相助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二十八節:管忠賜字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一十一節:呂布敬酒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六十八節:平亂後事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