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

周瑜確實有兩下子,管彥心裡動心思了:能否把周瑜留下?

歷時上的周瑜與孫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首先二人自**好,結爲異姓兄弟;其次,二人志向相投,可共事;最後的重要一點,也是目前還沒發生的事情:二人是連襟!有此三點,周瑜和孫家的命運那肯定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可目前二人的關係僅僅還維持在“發小”這一階段,可否能把周瑜拉到自己這邊來呢?縱觀手中諸將,勇者如典韋馬超,智者如戲志才、陳登、沮授,卻沒有一個智勇雙全,統兵領軍的大將。

“好!公瑾思慮倒是新奇!”管彥誇讚道。周瑜的想法已經說明他不僅是一個統兵帥才,更是一個治國能臣!

周瑜自幼才驚鄉里,但神童畢竟是個“童”,別人誇讚他,不代表認可他。就像之前周瑜跟孫堅提出見解時,被孫堅一笑帶過,並不採用。一見管彥這麼說,周瑜以爲管彥對自己的言論冷嘲熱諷,不禁苦笑一聲:“驃騎將軍可是以爲瑜誇誇其談,浮想聯翩?”

聽這語氣,管彥知道周瑜是誤會了,忙正色道:“非也!公瑾之言論彥深以爲然也!若他有機會,管某定使公瑾有用武之地!”

這個意思是……周瑜看着管彥不知怎麼搭話,管彥也沒有繼續說下去,這算是給周瑜一個預防針,省的以後“追求”時把別人嚇一跳。

這個問題點到即止,目前這個階段多說無益,管彥也沒有期待周瑜會有什麼答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別跟趙雲一樣,貿然“表白”,得不償失啊!

管彥擡頭看看天色,繼續走道:“日近正午,我等還是先找個好店,大快朵頤一翻纔是!”

在帝都洛陽找個好館子,簡單至極;但是出於禮貌,管彥還是挑選了洛陽城中較出名的“天元樓”來招待孫策和周瑜。

“天元樓”這名字取得還真有水平:中國古代至流行圍棋,圍棋中的正中心那個點就叫做“天元”。

洛陽乃東漢帝都,自然是這大漢的中心,“天元樓”自名天元,一是借洛陽之勢以彰顯洛陽之威,第二也是把自己在天下酒樓中擡高到了一定地位。

若放在後期的封建時代,別說取名“天元”,就算說出點隱晦的冒犯皇權的語言,都可以定一個“謀反”的罪名的,比如唐代觀世音因李世民而簡稱觀音,清康熙至乾隆間的“文字獄”,都是說明的皇權不可侵犯。

不過在目前的漢朝,皇權忌諱還沒有那麼深,對於民間的一些稱呼還沒有限制的那麼死,再加上這“天元樓”還經常有一些達官顯赫來此捧場,故而名號甚響,稱之爲大漢第一酒樓也不爲過。

管彥來到這個時代一直處在東征西戰,居無定所的狀態,去過最大的酒樓也就是徐州的“望海樓”。來到洛陽後,管彥先是遊轉靈帝、何進、袁隗之間,後來跟董卓鬥勢,董卓亡後,再後又與王允、呂布鬥法,一直忙裡忙外還真沒來過這“天下第一酒樓”

站在門外打量起來,這天元樓跟望海樓雖同高三層,但是這規模明顯要比望海樓大多了。

不過來到這世界這麼久,經歷了這麼多事,管彥已經不是原先那個到徐州借糧的小子了。管彥稍微打量一翻便雙手負在身後信步走進了天元樓,周瑜、孫策對視一眼也隨着邁步進入。

這天元樓不愧爲“天下第一樓”,樓外恢宏,這裡面更是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牆面四周掛滿了山水字畫,一看就是名人手筆;桌椅板凳暗紅油光,想必都是名貴的紅木所制;再看各種瓷瓶擺設、茶碗餐盤,個個精緻異美,一系列的裝飾讓經常出入皇宮的管彥也不禁感慨一番。

店小二一見有客人,忙笑臉迎上:“客觀裡面請~~”

迎上的瞬間,店小二已將管彥三人打量了一翻:這三人面生,定沒來過天元樓;領頭一人雖隻身着一襲簡單的青袍,但目若朗星、氣定神閒,舉手投足間可知其非一般士子;再看後面二人,一人容貌俊美,一人英氣逼人,店小二心中剎那間已經做出了一個判斷:這三人必是京兆之外的官宦、士族子弟!

作爲洛陽城中“天下第一酒樓”,達官顯貴,巨賈富商比比皆是,這裡面的店小二的早已鍛煉出了一雙火眼金睛,孰貴、孰富、孰貧、孰賤,一眼下去,十有七八不會弄錯。

心中篤定,店小二殷勤地招呼起來:“三位客官樓上請!”

這天元樓中一樓其實也是有座位的,但按照這個時代“商賈雖富然身賤”的觀念,商賈再有錢也只能坐在一樓。

而一眼判定了管彥等人是否爲商賈,店小二早已經摸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

漢高祖八年曾下令:“賈人毋得衣錦繡綺縠罽。”規定商人不能穿帶有圖案花紋的細綾細葛料子製作的衣服,換句話說只能穿沒有花紋的低質量的服裝。

而商人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卻又不能明目張膽的顯擺,這可就把這些富甲一方的商人着急死了。東漢末期買官賣官猖獗,大把商人費勁心思買個一官半職的並不是圖個撈錢,更重要的是能夠脫離“商人”的身份,享受到期盼許久的“榮耀”,比如說:穿上能買得起卻不能穿的綾羅綢緞,吃飯能到天元樓二樓甚至三樓……

但是能夠搭上買官這條路的,都是商賈中的巨賈,大部分商人依舊脫離不了“商賈的賤籍”。這些商人衣服不能穿好的,便使勁地打造金玉爲飾,裝扮全身,就爲了掩蓋那一身粗布衣衫。

管彥一行雖衣着簡約,但布料精緻,且皆氣度不凡,所以店小二這才心中篤定了二人非商賈身份可上二樓。

管彥可不知道這簡單的上二樓吃飯會有這麼大的因由,隨着管彥一行慢慢走上了二樓,樓下本圍桌對飲、衣着華麗的客人不禁投去了嫉憤的目光……

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八節:噩夢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九十一節:內訌
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七十六節:雙雄之約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八節:噩夢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七十九節:三問趙雲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一百零五節:末將管彥候命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八十一節:趙雲遇險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三十六節:心念之將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一百六十八節:天下將亂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零八節:韓遂中計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五十七節:夜談鞠義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十九節:秦楊刁難第九十一節: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