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節:陳留起兵

第二日,曹操領數十家將出洛陽直奔陳留而去。

曹操本是沛國譙人,後舉族遷往陳留。

曹操父親乃是前朝太尉曹嵩,家資也算殷富,在陳留東南處置辦了一處深宅大院。曹操匆匆帶人回到府中,直奔老父曹嵩房中而去。

曹操尋見老父,備說前事,將心中所慮皆告知曹嵩;最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欲散家資,招募義勇,以臨亂世!

曹嵩畢竟是做過三公的,眼界還是很遠的,豈能看不出這世道變化?因此對曹操所言也深以爲然:“爲父亦有此意,只恐資少不成事也!”

家資再殷實,只可說衣食無憂,如果要建起一個部隊來,恐怕還真沒這個能力。

曹嵩看着曹操皺眉苦思的模樣,哈哈一笑:”吾兒勿憂!,此間有一孝廉,名曰衛弘,疏財仗義,其家鉅富;若得其助,事可圖矣!”

曹操如醍醐灌頂般一拍桌子,大喜道:“好,就這麼辦!”

當夜,曹操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一敘。

衛弘個子不高,看起來有點消瘦,但是那雙精光閃閃的眸子,讓人感到其並不簡單。

衛弘一進門便對坐上曹嵩拜道:“低末商賈衛弘,拜見曹公!”

“衛先生請起!”曹嵩指向一旁的曹操說道:“衛先生,這便是吾字曹操,曹孟德也!”

衛弘聞言,忙對曹操拱手說道:“原來當面便是孟德公!失敬失敬!”

賓客謙讓幾句後,分主次落座。

曹操與曹嵩對視一眼後,故意長嘆了一口氣。

“孟德公因何長吁短嘆?”

曹操回道:“吾只嘆大漢未寧也!”

衛弘畢竟是個商人,對於政治的敏銳度並沒有那麼高。

當下,衛弘疑道:“孟德何處此言?黃巾覆滅,西北平定;朝堂之上,管驃騎又計殺國賊董卓,存清去濁,一片欣榮之向,以衛某看之,管驃騎已應‘復漢’之名也!”

復漢的名頭就是曹操陪着管彥在洛陽許劭府上闖出來的。當初許劭說完“復漢”二字,便吐血昏迷,沒過幾天便身亡了。想着當初許劭驚恐萬分的樣子,還真難相信許劭說的是好話,曹操一直覺得“復漢”二字必有他意!

但是如今這名頭已經傳遍天下,曹操想質疑也是不太可能了。

曹操搖着頭微微一笑:“管驃騎雖有通天之能,只恐不能力挽狂瀾也!”

衛弘一皺眉:“此話怎講?”

曹操把前一日跟管彥講的想法又給衛弘說了一邊。

衛弘走南闖北,經商多年,也是有一定眼界的,一聽曹操之話,衛弘認真思量了片刻後不禁點點頭:“孟德兄此言也是有理,唉!莫非這大漢還要再歷經數難方能平定?”

曹操心中暗歎,這大漢江山還能平定?氣數將盡也!

“如今四方宵小虎視眈眈,只恐管驃騎獨木難支也!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聞公高義,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想也沒想,一拍桌子將定地回道:“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爾;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散盡,以相助耳!”

曹操大喜,翌日便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曹操本就出於官宦士卒之家,自身亦頗有名望,如今又有衛弘雄資相助,數日之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幾日間,不緊招納士卒數千人,更有數員大將來投,若是管彥聽到這些名字,定會拍案跺腳,大呼可惜。

先有一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後又有一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曹操見此二人壯勇,皆留爲帳前吏。

若是這兩人還不夠份量,接下來幾人便是管彥夢寐以求的人才了。

曹操同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西漢開國功臣,汝陰侯夏侯嬰之後。夏侯惇自小休息刀槍棍棒,勇武過人;十四歲那一年,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大怒,提刀便殺之。

後因官府下發海捕文書,故而常年逃於外方;聞之曹操起兵,招募義勇,特與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壯聲勢。

又得猛將,又得兵士,曹操大喜過望,將二人留與帳下,以待大用。

過數日,募兵官吏又來相報: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領壯丁千人,前來投效!

曹操忙歡心迎之,曹仁、曹洪二人不僅公馬嫺熟,更是頗通兵法,而且這兩人更是曹操族人,這叫曹操如何不開心?當下令二人操練軍馬,暫代練兵之職。

衛弘又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幡,四方人士,或慕曹操之名,或爲曹氏故交,紛紛送糧送錢,以助曹操。一時間,聲勢浩大,震驚四方。

如此大的陣仗,管彥怎麼不知?聽着探馬的回報,管彥微微一笑:“公與,這曹孟德好大陣勢!”說完,管彥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眉頭緊鎖的沮授身上。

自從聽了曹操的“棋盤論勢”後,管彥越來越不放心冀州,於是戲志才被管彥派回冀州,主持大局,身旁只留下了沮授一人。

如此一個簡單的舉動,讓沮授大爲感動,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由然而生。管彥如此相信自己,自己自當全力以赴,爲君解憂。

同樣聽完探馬的回報,沮授心中卻很沉重,當下抱拳回道:“主公,曹操此人志不在小!且其才,其家,其勢,皆爲上品。日後爲友還好,若爲敵……唉,主公,昨日曹孟德欲離開洛陽,主公便應該殺了此人,以絕後患!”

聽着沮授蠻遠,管彥也知道他是爲自己好,但是管彥依舊立刻擺擺手說道:“公與多慮了!同爲朝廷做事,何分彼此?”

跟着管彥也有一段時間了,沮授深知管彥內心裡是沒有把大漢朝廷放在心中的,如今管彥卻說出這句話,反而讓沮授愣在那裡不知如何回答。

管彥也不顧愣在一旁的沮授,徑自站起身來看向窗外的天空,幽幽說道:“曹孟德若死,吾何其無趣也!”

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
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七十九節: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一節:冤家路窄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四十五節:十常侍郭勝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五十三節:周瑜自薦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四十六節: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一百九十六節:天兆之意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七十八節:追殺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六節:泰山賊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三十三節:趙雲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五十五節:敘舊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三節:慌忙出計第九十七節:帳中議事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百零四節:縛虎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八十三節:子龍相歸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