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

這管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竟然毫無反抗地將冀州拱手相讓,這讓袁隗感到很費解,但是既然將冀州毫無費力地收入囊中,袁隗也顧不得管彥有什麼後招了,見招拆招便是。

於是袁隗當夜在太傅府中擺下宴席,邀請一衆當人,慶祝今天的“勝利”。酒席間,衆黨人觥籌交錯,紛紛向袁隗敬酒,感慨袁隗的神機妙算。袁隗很是開心,喝起酒來自然來者不拒,而新任的冀州刺史韓馥自然也免不了受到衆人恭賀,這酒也是一杯一杯的灌下肚,這太傅府中,是久違的觥籌交錯、燈火通明啊!

在看相隔幾條街的驃騎將軍府中,皇甫嵩、蔡邕、盧植三個老人也正圍坐在書房之中。三人面色沉重地看着管彥,卻一言不發。

管彥明白,這三位老臣心裡想的什麼,但是自己卻也有難言之隱啊!

“文德啊!”

皇甫嵩畢竟乃是帶兵之人,性子還是稍微急點,實在忍不住了開口問道:

“文德,自明、章之後,因外戚宦官之爭,朝政日趨不穩。此時,李膺、陳蕃、竇武等正直之士,捨身而出,不惜以七尺之軀,赴死之義抨擊宦官惡行。然經‘黨錮之禍’後,李膺、陳蕃、竇武等皆慷慨赴死,而此時父兄皆爲三公的袁隗自然而然地成爲了黨人領袖。”

說到這裡,袁皇甫嵩嘆了一口氣:“哎,袁隗此人,雖有李膺、陳蕃之才,卻無黨人之氣也!今天下崩亂,文德當思撫萬民、正朝綱、安天下。今文德卻將冀州拱手讓與黨人,這豈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嗎?”

說到氣頭上,皇甫嵩狠狠地一拍桌子,聲音不響,卻嚇了管彥一跳。

誰都看得出來,皇甫嵩這老頭雖然動作不大,心中的火卻是不小。

管彥也是苦啊,自己敢把冀州讓出來,完全是因爲有張燕、陳登的數萬黑山軍。但是說的不好聽,這其實是管彥見不得人的勾當。除了手下的心腹幾人,管彥實在不敢將此公佈天下。

特別是面前的這三個老頭,雖然都是管彥的長輩,但是他們對大漢都是忠心耿耿。若是知曉了管彥私交黑山賊,並且還暗自收爲己用,恐怕三個老頭立馬就會發飆辦了他。何況,管彥出身黃巾的身份目前也是萬萬不能暴露的。

有了這些顧慮,管彥也只有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了。

一見皇甫嵩怒態,管彥忙站起身,也顧不了什麼了,忙用袖口把皇甫嵩面前的茶水擦抹乾淨:“老師息怒,老師息怒!”

管彥唯唯諾諾地態度似乎起了點作用,老泰山蔡邕一把拉着管彥坐到身邊,眉頭緊鎖地詢問道:“文德,老夫知汝非無謀之人,今日之事是否另有隱情?”

管彥暗自苦笑一聲,隱情是有隱情,但是不能說啊!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

“岳父大人、老師、盧大人!”管彥一一作揖道:“彥之志,自當以匡扶大漢爲己任,然彥之力,尚不能及也!”

蔡邕一介文人,對於兵事並不在行,一聽管彥如此說,忙追問道:“文德既知不足,更應擁冀州、護京兆,成犄角之勢。如今文德棄冀州,豈不是自斷一臂嗎?”

管彥餘光看了看一旁皇甫嵩的臉色,忙回道:“彥可驅使之將領不過數人,麾下兵士亦不過數萬,守一地尚可,然若……”

管彥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把目光完全轉向了皇甫嵩。

皇甫嵩帶兵數十年,而且對朝政之事也頗有見解,管彥雖然只說了這半截話,但皇甫嵩已經瞭解了管彥的大體意思了。

“五指之更彈,不如卷手之一挃,萬人之更進,不如百人之俱至也。文德啊,汝所言可是此意?”皇甫嵩面色稍微改善了點。

管彥欣喜道:“學生正是此意!老師,非是學生屈與袁隗等黨人,只是聚兵於京兆一地,以御不軌之賊於司隸之外!”

兩個老頭的問題都回答完畢了,而且似乎還沒有什麼破綻,管彥這才舒一口氣。

這時一直沒吭聲的盧植卻幽幽地開口了:

“吾嘗聞文德快意恩仇,如爲皇甫義真知遇之恩,文德不惜性命,遊走於外戚、宦官之間,只爲謀得汝師一個平安;又如東郡卜己青州剿殺之仇,文德西征大任在身,卻不忘託付曹孟德,取卜己之首級以報當年之仇。袁隗、王允與文德之間的芥蒂,朝中無人不知,如今爲何如此輕易地將冀州拱手相讓,實在讓老夫不解啊!”

輕飄然的一段話,讓書房裡的氣氛又再次緊張起來。

“這個……”雖然殺卜己的真正原因,盧植卻不知曉,但是在盧植的分析下,管彥卻是無從辯駁,只得語塞地看向盧植略有渾濁的雙眼。

“文德,可是汝只爲鞏固自己勢力,卻將大漢安危至於不顧?”皇甫嵩爲人仁愛謹慎,盡心國事;征伐張角之時,皇甫嵩已過天命之年,雖說多了的圓滑,但是對於大漢赤誠之心卻從未改變。

一聽盧植指出管彥似有不顧大漢、自保之心,皇甫嵩的火氣瞬間上來了,直指管彥逼問道起來。

面對敵人,管彥總能逢凶化吉,想出方法來應對危難;但是面對這幾個長輩的責問,管彥卻是想不出什麼轍來面對他們。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黃豆大的汗珠從管彥鼻尖滴下,皇甫嵩等人的目光也愈發嚴厲起來。

沒辦法了,只得亮出自己的“親情信譽牌”了!管彥撲通一聲,朝三人跪下:“彥實有苦衷不能說;至少是現在不能說,然彥指天爲誓:絕無禍亂大漢之心!請三位師長安心,待時機成熟之時,彥自當負荊相告。”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三人還能追問什麼呢?只得扶起管彥,好升勸慰

好在皇甫嵩、盧植、蔡邕都不是迂腐之人,再加上管彥說的也不無道理,三人也只有默認了管彥的這個說法,書房裡的氣氛也爲之一緩,管彥忙趁熱打鐵,師傅長、岳父短地跟三個老頭熱乎的攀談起來。

哎,這年頭做點賊心的事也不容易啊!

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六十二節:賈詡長略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五節:路遇官差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
第一百五十四節:恭候大駕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一百節:爲今之計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七十八節:春風得意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三百零五節:急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節:圖謀冀州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七十四節:陰差陽錯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二百六十二節:賈詡長略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六十五節:龍虎騎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二十四節:管仲後人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三百節:常山趙子龍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三百零八節:漢帝相召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八十三節:陳留祭祖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三百一十四節:再收徐晃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六十四節:利器馬鐙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四十九節:再見黃寧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六節:泰山賊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五節:路遇官差第十八節:管彥爲官第一百九十八節:扳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