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高強又一次被打斷說話,換作旁人就算不發作起來,恐怕早心浮氣躁,即時反駁了,不過他浪跡時空,又終日受高俅,蔡京這等老奸巨猾的人精親炙,心理的經歷非比凡人,心智早已鍛鍊的穩凝強韌,此刻絲毫不見動搖,仍舊笑語道:“方兄,石壯士親自與令姑母會面,令姑母乃是明教聖女,可說深明此中厲害,令尊若能勸服,爲何石壯士不是一回來就如此勸說於你?換言之,若方兄你適才一進來時不是說任本衙內處置云云,而是直接毛遂自薦去勸說令尊捨棄圖謀,本衙內爲了明教和東南民衆爲念,怎麼也要給你這個機會。可直到現下方兄你才提出此法,看來並非石壯士向你獻計,我意此計難成罷!”

方天定愕然,轉頭向石寶望去,卻見他高挺堅毅的身軀此刻竟微微佝僂起來,彷彿一下萎靡了許多,目光稍稍下垂,竟然有意避開自己的視線,一顆心便似石沉入海,不停下墜。只是理智究竟不能壓制感情,父子關情下,方天定澀聲道:“石叔……”胸中的話語似被大石壓着難以出口,但那話中含義卻盡人皆知。

石寶不覺攥緊了拳頭,只是他向來高高昂起的頭顱,這次卻怎麼也無法直面身前這位一向對自己尊敬有加的少主,張了張嘴,卻始終說不出話來,終於只是輕輕搖了搖頭。

高強眼望方天定,心知眼下的局面看似無法避免,實則是自己有意無意地將這一對父子置於兩立局面下,不知這位隴畝出身的尋常少年可能承受父子相殘的壓力?

但方天定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只片刻遲疑之後,他再次面向高強,雙腳釘子一般定在地下,年輕的臉上表情決然毅然,昂首道:“家父素常以我教教義教導小弟,常說當棄小節而圖大義。教中人人都是兄弟姐妹,今日因爲家父圖謀而陷數十萬教衆於生死險境,小弟斷無因一己私情而廢大義的道理。衙內事事想在頭裡,稱得上明見萬里,小弟自愧不如,就請衙內分派便是。”

高強心說你可算老實了,只是如此決斷又大義凜然,這明教給人洗腦的本事果然不是吹地。換作教外的尋常人。在這孝悌治國,詩禮傳家的大宋朝,講究的可是“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要幹出大義滅親這等勾當來,殺了他方天定的頭也辦不到。明教教衆如此集體意識強烈,教義凌駕於世俗禮法到了這般地步,也無怪乎歷代均被朝廷視爲眼中釘了。

忙教人請手下衆人同來商議。這可算是到了決勝前夜,此前多方運籌帷幄,一步步佈局設陷,到這時候已經是揭盅分曉的時候。高強來自現代,多年來耳邊灌滿了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和成功學之類的玩意,別的沒記住。有一條“細節決定成敗”倒記得挺牢,現下杭州城幾方角力千頭萬緒。自己的目標又異常複雜,容不得半點差池,這中間的計劃非得再三推敲,擇人而施不可。

轉眼數日即過,眼看端午節便是明天,杭州城內外忽然貼出許多告示。更有官吏軍卒等人提着梆子銅鑼滿大街亂敲,嘴裡吆喝着:“都監大人明日納妾,西湖邊上擺下流水宴席,來者不拒,更有諸般雜耍戲劇可看,大夥兒都來啊!”大凡平頭百姓遇上這樣熱鬧事,便如現代某廣告裡說的,“一傳十十傳百,成爲全國皆知的秘密”,滿大街都嚷嚷開了。這些日子杭州城亂的可以,大批明教教衆拖兒帶女來看聖女,城裡城外都成了他們棲息之所,本來明教教徒便多是窮苦之人,如此多的人一下子聚集到一處,吃喝拉撒都成了大問題,杭州城的上下官民幾乎沒有不焦頭爛額的。好在明教教衆大多安分地很,杭州城下也有許多教徒生活,相互扶持之下好歹安堵,這才勉強沒有鬧出亂子來。

這時來了這樁熱鬧事,好事者當然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卻也有那老成持重的,只覺得這明教教衆整日說什麼“端陽大光明”的話語,都監大人偏偏撿這個時候辦喜事,娶的卻聽說又是明教的聖女,這恐怕不是什麼好兆頭,心驚膽戰者便拉家帶口上鄰縣二奶奶家去探親過端午去了。

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相干的老百姓也有看出今年地端午節不好過的,身爲即將到來的事件的當事各方卻鮮少能準確把握各方形勢,人多有私心,眼睛只盯着自己眼前這一畝三分,心裡多願相信自己希望的事,大幕即將開啓,只不知落下時還有多少人能出來謝幕的?

高強端坐在館驛的後院,手中輕搖紙扇,笑眯眯地看着小環指揮丫鬟們忙活來忙活去,有的在房門插上艾草,有地在柱子上纏上紅線,包糉子的包糉子,泡雄黃酒的泡雄黃酒,一個個忙的四腳朝天,好在小環耐性好得很,下人也多愛聽她使喚,工作效率倒是不低。

只是這一片繁忙景象之中,他自己象個沒事人一樣晃來晃去,看上去實在礙眼之極,卻也沒人敢說他半句,唯一能說上話的小環當他是蒼天在上,能在衙內眼皮底下做點事情高興還來不及,又怎會說他?高強想到這裡心裡忽地好笑,這等悠閒日子真是前生想也不敢想的,以前家裡若有大事,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忙裡忙外,自己不被使喚的團團轉就算好了,若如此遊手好閒,不被打出去纔怪。“唉,可那種日子,過起來無憂無慮,除了錢少女人少,可真沒什麼煩惱呢……”

高強正在胡思亂想,忽聽有人叫他,頭也不回地答道:“貫忠何事?”除了許貫忠這位總管,也沒什麼人能從外廳直入內堂了。

“衙內真好清閒,莫非明日還想安坐屋中過這端陽佳節麼?”許貫忠卻不說正經事,語調輕鬆隱含調笑。

“嘿嘿,衙內我不過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罷了!這些日子殫精竭慮,好歹也放鬆一下罷。”高強轉過身來,見自己這位首席謀士一席青衫立於中庭。神情瀟灑之極,當的起“玉樹臨風”四字考語,周圍許多侍女的眼光不由自主地便往他身上飄,可不是人中之龍?心中卻想起他的平生恨事來,暗自一嘆:如此良才,偏偏時乖運賽,卻不能振翅翱翔萬里雲霄,可嘆造化弄人。

許貫忠哪裡知道他心裡唏噓。笑道:“衙內想必對蘇東坡甚是仰慕了。隨口捻來便是他的辭章。”

“東坡居士才高絕世,盡人皆知。當日毀詩詔書一出,東坡真跡反而騰貴,可見一斑,仰慕者又何獨我一人?”這說的是元佑黨籍案時,蔡京除了將三蘇父子編入邪黨之外,更攛掇着今上趙佶將蘇軾的詩文都禁燬了。誰知消息一出,民間反而以收藏蘇東坡真跡爲尚,更有官吏借查禁蘇軾詩文爲由,將沒收的真跡囤積在家中以待升值獲利,這一節卻又是蔡京始料不及了,足見公道自在人心。羣衆的眼睛雪亮,可不是權勢能扭轉地。

許貫忠笑了笑。他跟隨高強時日雖然不長,朝夕相處下卻對高強了解甚深,這位衙內要他作什麼駢四驪六的錦繡文章的話,那是下筆如見鬼,百十個字能憋得滿臉通紅。只是筆頭上雖不甚來得,心裡卻頗有些計較。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婦幼保健,多少都能說出點別人想不出地道道來,跟在他身邊每日都能聽到點滴驚人之語,心中很是欣賞衙內的歪學。

倆人邊說邊走,這當口已經進了書房,高強前腳剛進門,打臉一瞧就微微一愣,不大的書房裡擠的滿滿當當全是人,左手邊陸謙楊志石秀,下首站着時遷;右手邊明教三人組,方天定帶着石寶,鄧元覺,一見高強進來紛紛起立,十幾道目光齊刷刷投射到他身上。

高強心裡陡地一跳,這幾日連番策謀,各人都身負使命,今日卻聚地這般齊整,莫非已安排定當,這就要動手了?他心裡嘀咕,腳下不慌不忙,挨個都客套了一下,走到主位上居中坐定,顧盼之間頗有自得神色,心說大將軍目前我還談不上,眼下身邊這幾員干將,將就着看也算不錯了。

招手叫大家都坐,許貫忠立於身後,清了清嗓子,頭一個陸謙拱手笑道:“啓稟衙內,小將奉衙內號令,排布隨行軍士,三百人俱已枕戈待旦,各隊皆有武官調度;軍器盔甲樣樣齊備,尚有火器若干,如今只待衙內令下便可上陣。”

高強點頭:“陸鈐轄其功非小,不知可曾走漏風聲,驚動了杭州城地衙役軍卒人等?”

“小將謹遵衙內囑咐,只命謹守館驛內外,各隊分別佈置,帶隊武官只知杭州近日有大批外人涌入,須得盡力保護衙內和夫人安全,其餘一概不知。此三百軍士乃是小將從蘇州城禁軍中精心挑選而出,再經小將與楊鈐轄操練多日,雖不敢說與御前諸班並駕齊驅,卻也是我大宋的一等強兵,若對上這杭州城兵馬,視之如土雞瓦犬爾!”陸謙名字裡有個謙字,平素也向來謹慎的很,不過說到自己的心血成績,自詡之情溢於言表。

不過高強卻不領情,只微微點頭稱善:“陸鈐轄領兵有方,辛苦了,且坐。”陸謙熱臉貼個冷屁股,彷彿一盆冷水澆在頭上,登時收起了適才的氣焰,唯唯諾諾的拱手端坐,頭也低了下來。偷眼打量打量眼前年輕的小衙內,卻覺他臉上淡淡的笑容雖然依舊猥瑣,卻平白多了幾分耐人尋味,日漸叫人敬畏。

接下來便是楊志稟報,他奉命調度內宅守衛,分佈蔡穎家僕護衛等人,在內宅各處設置防衛以防萬一,日來不斷演練各種應變措施,到今日粗粗定當,縱然有大軍圍攻,也可支持一時半會。楊志言詞樸實,將自己事務講述一遍,高強嘉勉一番,也歸座了。

跟着石秀稟報,說道城外糧船中潛伏地三百禁軍精銳業已分批潛入杭州城,在都監府內外民房潛伏,軍器也已分發,緩急可用。本來他們都是外來人,要辦到這事殊爲不易,不過有了朱清的幫忙,再加上動用老朱衝的舊班底,輕易就辦到了。

高強原本對此頗有疑慮,今天聽到石秀說來輕鬆,不由得大喜:“三郎果然非常人也!杭州城東南重鎮,這數百精兵竟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城中各據要津,實屬難能!”

石秀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眉宇間英挺之氣勃然而發:“衙內過獎了,杭州城雖然是重鎮不假,然而今番某率兵潛入卻有三大便利,一來朱清帶路,與那朱衝手下接上了頭,多方掩護;二來杭州城近日來外來人口實在太多,明教上下十餘萬衆一擁而入,杭州城的衙役官兵忙的焦頭爛額,哪裡顧得了許多?三來,那杭州都監朱緬忙於籌辦婚事,杭州城防鬆懈,士卒無人督率,縱有些許麻煩,只須錢銀鋪路,無有擺不平地。因此上如履平地,不足爲奇。”

高強聽到這裡,照着戲文裡的說法,正待“拊掌大笑”,忽地想起這三點便利,倒有兩點跟明教有關,身邊就站着三位根正苗紅地明教教徒,這一笑出口,他幾個臉上須不好看,連忙改弦易轍,將幾聲大笑換作點頭不語,硬生生嚥了回去,倒把一旁察言觀色,正想跟着大笑的陸謙憋得滿臉通紅。

這邊數人交代完畢,高強轉過頭來,向方天定道:“方兄,可有甚事?”

方天定面色淡然,平平道:“小弟奉了衙內的吩咐,連日來設法打探本教來杭州的各路人衆,只因不能暴露小弟來杭之事,因此費盡周折,直到今日方纔有個大致的譜。適才已經向許總管粗略報過,衙內但問許總管便知。”

這倒不是方天定有意避開向高強稟告此類事項,實際上是高強怕麻煩,一應事務能推就推,多半都經過許貫忠地彙總和整理才呈報上來,想想自己來的那個時代,哪個老闆身邊沒有個把能幹的辦公室主任啥的?許貫忠能力過人,偏又沒什麼野心,正是作這類事務的不二人選,美中不足者,不是美女小蜜罷咧~當日請方天定負責察訪明教的有關情報時,便安排了他先向許貫忠回覆,自己樂得享受這位高級智囊的勞動成果。

聽得方天定如是說,高強伸手請方天定依舊還座,鄧石二人唯方天定馬首是瞻的,也無別話可說。不待高強開口,許貫忠緩步踱到高強身前,團團施禮,直起身來道:“近日諸公勞苦,尚慶各事得力,適才所說都已堪用,這便由許某來向衙內綜述眼下大勢,諸公聽吧若覺尚有不是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第7章 蔡京第23章 歸來第23章 金蓮第1章 歸來第14章 二帝(下)第30章 議定(下)第二十二章第10章 捉姦第28章 鬼臉(上)第二十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34章 戰敗第26章 對箭(上)第三十章第四十四章第27章 結盟(上)第七十九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章 上第6章 意外(下)第19章 鐵牛(下)第2章 冤案(下)第17章 難爲(上)第七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11章 計賺第2章 冤案(上)第七章 上第51章 內線第四十八章第37章 包裝(下)第34章 藏兵(下)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8章 收服(下)第19章 應伯爵第6章 心結(上)第23章 錢荒(下)第十二章第12章 東南第三十二章第9章 姻緣第5章 齟齬(下)第20章 歸去第十章第25章 女真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16章 遺篇(下)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58章 退兵第五十章第42章 虛位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1章 清溪銀(上)第14章 狹路(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三章第28章 戰守第二十八章第17章 包裝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第37章 邀援(上)第14章 算帳(上)第15章 夜探(下)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8章 東瀛(上)第24章 傷逝第九十七章第11章 述往第六十六章第23章 翻覆第十六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56章 踹營第32章 奔襲(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17章 拔刀(下)第五章 上高俅隨筆第17章 降服第9章 到任(下)第六章第34章 來投第22章 路遇第23章 混沌第34章 上第5章 圖謀第五十七章第17章 降服第29章 談兵(上)第十二章 上第七十一章
第7章 蔡京第23章 歸來第23章 金蓮第1章 歸來第14章 二帝(下)第30章 議定(下)第二十二章第10章 捉姦第28章 鬼臉(上)第二十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34章 戰敗第26章 對箭(上)第三十章第四十四章第27章 結盟(上)第七十九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章 上第6章 意外(下)第19章 鐵牛(下)第2章 冤案(下)第17章 難爲(上)第七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11章 計賺第2章 冤案(上)第七章 上第51章 內線第四十八章第37章 包裝(下)第34章 藏兵(下)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8章 收服(下)第19章 應伯爵第6章 心結(上)第23章 錢荒(下)第十二章第12章 東南第三十二章第9章 姻緣第5章 齟齬(下)第20章 歸去第十章第25章 女真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16章 遺篇(下)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九章第58章 退兵第五十章第42章 虛位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1章 清溪銀(上)第14章 狹路(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三章第28章 戰守第二十八章第17章 包裝第七十九章第十二章第37章 邀援(上)第14章 算帳(上)第15章 夜探(下)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8章 東瀛(上)第24章 傷逝第九十七章第11章 述往第六十六章第23章 翻覆第十六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56章 踹營第32章 奔襲(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17章 拔刀(下)第五章 上高俅隨筆第17章 降服第9章 到任(下)第六章第34章 來投第22章 路遇第23章 混沌第34章 上第5章 圖謀第五十七章第17章 降服第29章 談兵(上)第十二章 上第七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