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先發

小環正從一邊燙酒,見高強在那裡獨個兒傻笑,不由抿起嘴巴,將酒壺在桌上輕輕一墩,登時將衙內從回想中驚醒,笑道:“衙內,今兒出門是不是遇見什麼好事了,這麼高興?”

高強心下苦笑:好事?纔怪!好容易碰到個美女,眼睜睜看着從手邊溜走了,還是去了眼中釘趙公子那裡,也不知這下又會給朝廷的政局帶來什麼變化了。自己身邊的幾個人也沒法叫來商量,燕青等人都是中下層出身,強極如陸謙、楊志等也只是小軍官,政壇的勾心鬥角那是一竅不通。似這等政壇高層的暗中角力,尤其是涉及到國家貨幣政策這樣的高技術含量的活,不是官場浸淫多年、同時又是真正的高級知識分子是絕對玩不轉的,恐怕連老爸高俅在這方面也差了一截。

思前想後,高強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人來:聞渙章!怎麼把這個人給忘了,當日此人進言要自家老爸堅定不移地緊跟蔡京,可謂識見不凡,又兼一副飽學之士的模樣,這件事問他可正合適。自己雖然與人家“英雄”所見略同,可那是佔了先讀歷史的大便宜,二者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了。

當即命個小廝去請聞先生來,那小廝腿腳倒也麻利,沒一盞茶的工夫便將聞渙章請到。高強連忙起身相迎,說道今日閒暇無事,想念先生風采,特命人相請前來飲酒云云。那聞渙章自然稱謝不迭,衙內遠行歸來,在下本當設酒接風,反倒要來叨擾衙內,實在慚愧。

既然有外人在場,小環就不便在旁伺候了,換了兩個丫鬟在旁斟酒佈菜。二人推杯換盞你請我讓,三杯下肚就海闊天空地侃了開去,高強說些河北見聞和風物,那聞渙章着實淵博,凡事都能扯上些道道,聽的高強暗喜,心想這回怕是找對人了。

漸漸聊得入港,高強便有意無意將話題扯到了摩尼教身上,聞渙章聽了,略皺眉頭想了想道:“是了,這摩尼教傳自波斯,盛唐則天延載年間波斯人佛多誕持其經典《二宗經》至中原,從此中原始有其教義傳世,因其信奉明尊故中原多稱其爲明教……”

拉拉雜雜說了一堆,高強聽得都似曾相識,什麼明教教義是“二宗三際論”,信徒多半吃菜事魔,喜穿白衣等等,貌似都在什麼武俠小說上看過的,心說就這些我還用你教?看來這小說也不是完全沒用啊。

不過這些聽了也沒大用,畢竟自己是要了解現今方臘一黨的情況,還有這當十錢的廢止與否對當今朝廷政治格局的影響。好容易得着個機會插嘴,高強便將幾個明教教徒上汴梁申訴當十大錢擾民一事說了,什麼美貌少女這些小節自然是春秋筆法,刪削刪削了。

聞渙章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捋着鬍子,沉思片刻道:“蔡相公這當十錢之行,本是無奈之舉。本朝百業興旺,尤其行商之盛遠勝前代,到處需用銅錢,每年鑄錢逾三百萬貫,仍不敷使用,不得已下才行此法。更有一樣無奈之處,這銅錢沉重非常,每貫銅錢重近三斤,而行商之人無利不行,每行則貨物動輒值錢千貫以上,衙內請想,民間行商之人全仗人擔車載,本朝騾馬又缺,單這銅錢的運輸便是大傷腦筋的一件事了。”

“是以蔡相公建策行當十大錢,卻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本朝銅錢鑄造甚多,神宗年間便曾令荊湖行當二、當三錢,山東諸路元符年間行當五錢,此皆爲前例。只是蔡相公急於事功,這一來操之過急,未見其利而其害畢現,可惜了。”

高強聽到這裡就明白了,這在宋朝恐怕還是新鮮事,大家只注意到現象,而沒有系統的總結,要放在現代可是再簡單不過了:不就是通貨膨脹嘛!原本只能鑄三枚錢的銅變成了十枚錢,表面上錢幣的投放量是增加了,倘若老百姓都規規矩矩地跟着用,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無奈人人都有腦子,這麼明顯的空子誰不去鑽?只消將三枚大錢換來小錢三十枚,回爐再造一下就成了十枚大錢,平白就有三倍的厚利,實在是驚人。記得中學課本上有這麼一句,好象是說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可以使最老實本分的人鋌而走險,放着這麼大一個漏洞在面前,恐怕沒人私鑄大錢倒是一件怪事了。

只是如此一來市面上小錢絕跡大錢猛增,而且總錢幣量也是急劇上升,物價當然應聲上漲,倒黴的自然是那些與錢幣鑄造無緣、辛苦勞作換錢完稅的平頭百姓了。如此看來,這廢止當十錢之事勢在必行,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避免這件事被趙挺之一黨利用來打擊蔡黨的勢力。

高強將這番想法向聞渙章說了,換來連聲讚許:“衙內靈臺清明,心思縝密,實乃天縱之才,在下佩服之極!”

高強心想反正你有學問,拍起馬屁來不要本錢,衙內我就當沒聽見。那聞渙章讚歎一會,見高強只笑咪咪地不說話,也覺無趣,便轉回正題:“在下以爲,此事既然難免,蔡相公不妨命幾個手下隨聲附和一番,甚或令一個心腹主動上言,將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則此事便可輕輕揭過了。”

高強一楞,怎麼對方已經在咄咄進逼了,還要自己落井下石?再仔細一想下,不由一拍大腿:“此計大妙!”趙挺之一黨執政以來的一貫方針就是極力否定蔡京所行的政令,這當十大錢如此礙眼,就算沒有這些明教教徒上告,遲早也是被彈劾的對象,倒不如順水推舟,把責任都推到蔡京一人身上,如此便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避免趙黨趁機擴大打擊範圍,削弱蔡黨的勢力。

高強越想越妙,這一來首先是蔡京本已罷相,此事又沒有什麼明顯的違法之處,那趙官家與蔡京又是投緣,必定不會再加貶斥;二來趙黨措手不及,等到反應過來時只怕廢止當十錢的詔令已出,無法再借機生事了;三來這位率先上奏的蔡京心腹倘若表現的好,又可以取得皇帝的信任,爲蔡黨的進一步復起取得先機。

這一步先上奏本,竟是一石三鳥之計,若用下棋的術語來說,就是一着先,着着先。

“聞先生,高,實在是高!”高強一激動,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來了這麼一句經典臺詞。

不料聞渙章不愧是馬屁高手,隨即奉承了一句:“衙內纔是真的高!高衙內啊!”

高強大笑,舉起酒杯和聞渙章一碰,接着一飲而盡,這酒喝得格外痛快。

二人又喝了回酒,高強忽地又想起兩件事來:“聞先生,卻不知可曾聽過知龍遊縣事的宗澤宗大人?”

他也只是隨口一問,哪知聞渙章的表現實在令人吃驚:“宗澤大人,可是字汝霖,元祐六年中的進士,後來以將仕郎出爲大名府館陶縣任縣尉兼攝縣令職事的?”

高強大吃一驚,這位直接就可以送個綽號叫百曉生了,怎地什麼都知道?聞渙章鑑貌辨色,微微笑道:“衙內休得驚詫,在下屢試不第,幸得令尊殿帥大人收入幕下,於是多留意本朝各地人事,這每年的殿試取士多所留意,凡有所任用都以筆錄之,因此記得。衙內若有閒暇,不妨來舍下一觀便知。”

高強再次吃驚:沒想到老爸高俅竟這般老練,帳下留了這麼一位管檔案的人才,自己這下豈非賺到了?只是轉念一想,這舊朝爲官最重的便是人際關係,往往一點蛛絲馬跡就可判明各人的派系立場,恐怕如蔡京、趙挺之等人對這些都是爛熟於心,隨便舉個人名都能應聲報出其仕途起落來,自己老爸爲這事還特地養了個博士在家,可見檔次不夠,難怪只能做佞臣了。

不過對於這聞渙章的記憶力總是佩服,高強心說不妨再考考你:“聞先生,小生再考你一下,你可知現今以禮賓副使知安肅軍事的是哪位大人?”

他是忽然想起了日間的那位大嗓門的張隨雲,因此隨口一問,哪知竟有了意外的收穫:“衙內當真明察秋毫,居然連這人也留意麼?這位張叔夜大人是前朝名臣張耆大人之孫,當年蔭補爲蘭州錄事參軍,考地理察形勢,在西安州建城,一舉消弭蘭州羌人之患,可謂允文允武,在下佩服之極,以爲他日必爲本朝名臣。”

張叔夜!這名字再熟悉不過了,水滸傳中的濟州知府啊,梁山招安時這位可是立了大功的。不過歷史上此人究竟如何,高強卻是不記得了,只記得史書上的宋江一夥好象就是在這位張大人手下被擊敗的,再聽了聞渙章的評價,看來此人果然有兩下子,這位張隨雲小哥倒是不妨結交結交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七十六章第20章 張青第32章 奔襲(上)第九章 下第40章 結局(上)第三十一章第七章 下第17章 難爲(下)第六章 上第19章 河水(上)第29章 劉琦(上)第21章 究問(下)第7章 三論第四十五章第10章 意動第八十二章第15章 備荒(下)第七章第2章 冤案(上)第17章 三問(上)第六十六章第47章 強攻第6章 先發第8章 龜頭(上)第8章 拔刀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17章 包裝第30章 結合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5章 心戰(上)第27章 欲見第28章 解勸(上)第4章 三人第21章 招降(下)第十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四章第十五章第21章 追失(下)第7章 射殺(下)第五章 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七十八章第13章 易安第21章 苦戰第7章 盟議第21章 苦戰第四章第十七章第36章 關撲(下)第22章 試探第16章 交易所第44章 暗戰第72章 談判第64章 張叔夜第19章 藥師第15章 備荒(上)第35章 動員(下)第三十章第六十五章第19章 焚心第7章 蔡京第27章 心痛(上)第二十五章第34章 藏兵(上)第21章 博覽會(上)第9章 到任(下)第17章 難爲(上)第16章 密議第五十九章第9章 餘波第6章 面斥第六十二章第23章 錢荒(上)第八十章第56章 踹營第四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九章 下第十二章第2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第15章 賣刀第30章 中計第39章 脫困(下)第24章 理財(下)第37章 擒王第1章 醒覺第五章第1章 歸來第15章 賣刀第二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46章 錦囊第7章 三論第六十五章第19章 料敵(下)
第七十六章第20章 張青第32章 奔襲(上)第九章 下第40章 結局(上)第三十一章第七章 下第17章 難爲(下)第六章 上第19章 河水(上)第29章 劉琦(上)第21章 究問(下)第7章 三論第四十五章第10章 意動第八十二章第15章 備荒(下)第七章第2章 冤案(上)第17章 三問(上)第六十六章第47章 強攻第6章 先發第8章 龜頭(上)第8章 拔刀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17章 包裝第30章 結合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5章 心戰(上)第27章 欲見第28章 解勸(上)第4章 三人第21章 招降(下)第十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四章第十五章第21章 追失(下)第7章 射殺(下)第五章 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七十八章第13章 易安第21章 苦戰第7章 盟議第21章 苦戰第四章第十七章第36章 關撲(下)第22章 試探第16章 交易所第44章 暗戰第72章 談判第64章 張叔夜第19章 藥師第15章 備荒(上)第35章 動員(下)第三十章第六十五章第19章 焚心第7章 蔡京第27章 心痛(上)第二十五章第34章 藏兵(上)第21章 博覽會(上)第9章 到任(下)第17章 難爲(上)第16章 密議第五十九章第9章 餘波第6章 面斥第六十二章第23章 錢荒(上)第八十章第56章 踹營第四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九章 下第十二章第2章 父子第五十一章第15章 賣刀第30章 中計第39章 脫困(下)第24章 理財(下)第37章 擒王第1章 醒覺第五章第1章 歸來第15章 賣刀第二十七章第31章 河工(上)第46章 錦囊第7章 三論第六十五章第19章 料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