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北奠基

李元昊見自己寄予厚望的衛戍軍在宋軍面前如此不堪,雖然短時間搞不明白爲什麼,但身經百戰的他明銳地覺察到戰況有變,一旦衛戍軍敗退,就憑身邊這五千質子軍,裝裝逼還行,打仗?還是算了吧!

於是,李元昊立即傳令,讓離自己最近的三個山寨的擒生軍騎兵,共計五千騎兵,火速回援,消滅身後的宋軍步兵。

雖說李元昊這人的戰場敏感性高,反應也夠迅速,但還是沒人家飄在天上看得清楚。他這邊剛有動作,那個飄在天上的東西也有人打出了一陣陣旗語,王超一看旗語內容,再次下達猛攻的命令,他可不想李元昊在自己面前溜掉。

與此同時,幾裡外一個山谷中,青龍騎兵軍指揮使夏侯放下千里眼,撤掉身上的僞裝,朝身後的寂靜的“空野”大喊道:“全部上馬,準備出發,活着李元昊!”

“是!”隨着一陣響亮的迴應之後,“空曠”的峽谷瞬間翻騰起來,兩萬將士紛紛撤掉僞裝翻身上馬。

“衝擊隊形準備……出發!”夏侯揮着手臂,大喊一聲,一馬當先疾馳而去。

等到李元昊調動的擒生軍騎兵掉頭回援的時候,剛行到一半就被突然衝擊過來的青龍騎兵軍攔住了去路。夏侯也不跟他們硬抗,帶着部隊一個神龍擺尾,把大量的箭支拋射到擒生軍騎兵頭上……

這隻突如其來的騎兵終於打破了李元昊的最後一絲期望,恨恨地盯了宋軍一陣之後,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可是,這個時機就不怎麼好了,攻寨的夏軍正跟李士彬的人馬打得火熱,豈是說撤就能撤的呢!

隨着李元昊鳴金收兵,也吹響了宋軍全面進攻的號角,十八寨的羌兵將領也不是傻子,紛紛打開寨門痛打落水狗。很快,夏軍撤退的陣勢就漸漸變得混了起來。這還得虧擒生軍一直南征北戰,要放到其他部隊,面臨這種四面夾攻的態勢,估計早就崩潰了。

不過。這種不穩定的態勢也沒持續太久,等到宋軍原來的邊軍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匆匆趕到戰場,夏軍士兵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恐懼,潰敗一觸即發。這種混了的戰場,有一支空中“眼睛”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一支支宋軍在空中“眼睛”調度下,在戰場上左衝右突,大殺四方,而夏軍就淪落爲抱頭逃竄的鼠輩了。

山遇常亮見事已至此,連忙拉攏自己還能拉攏的軍隊,奮不顧身地衝到李元昊面前,護着他朝北方突圍。一直默默“觀看”着戰場的折惟正,豈能容許李元昊輕易從自己眼皮子底下開溜,立馬調動部隊圍追堵截。

李元昊在殘存的質子軍和山遇常亮的保護下,突破衝重重障礙。眼看就要達到戰場邊緣,卻又被王超帶着自己的直屬大隊給堵住了去路。兩方見面二話不說就開幹,這個時候手長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王超憑藉自己連弩的優勢,打得李元昊等殘兵連連後退,沒用多久就把質子軍全部交代了出去。雖說這期間李元昊所部也在奮勇還擊,可是沒有士氣,沒有軍心,甚至沒有有效的指揮,他們那寥寥無幾的冷箭並未給王超造成多大麻煩。

到了這一步。李元昊的信心也基本上耗盡了,他拉住山遇常亮說道:“皇叔,今天看了朕是走不掉了,都是朕太輕敵。讓這麼多勇士葬身於此,朕也無顏見家鄉父老,你帶着能走的人快走吧!”

“皇上,您這是說啥話?臣拼了命了也要把您救出去!”山遇常亮說完,就拉住他旁邊一個副將,對他說道:“你馬上帶着皇上先走。我來擋住這夥宋軍!”

山遇常亮的自殺式衝鋒除了添加一點士氣外,並沒有實際作用,他們很快便倒在了衝鋒的途中。雖說李元昊藉着這點時間跑出去了一段距離,奈何越來越多的宋軍在折惟正的調度下對他展開合圍,最後還是差一步沒有跳出包圍圈……

眼看着自己身邊的侍衛一個個變成刺蝟,鮮血都染紅腳下的土地,李元昊痛苦地閉上了眼睛,腦子裡面飛速回味了一下自己這短暫的一生後,他緩緩抽出寶劍輕輕地架到自己脖子上。就在李元昊準備自己瞭解自己這一生的時候,感覺大地猛然傳來了顫抖聲,他睜開眼睛,不遠處一羣熟悉的身影浮現在眼前,不僅讓他的那着劍的手一鬆,寶劍也掉到了地上,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響聲。

王超聞聲扭頭一看,臉色大變,立馬大喊道:“一大隊,全體都有,向後轉,立槍陣!”

這個讓王超震驚,而李元昊欣喜的部隊,就是李元昊最後的依靠——鐵鷂子。不過,從當下的情形來看,李元昊的三千鐵鷂子並未全部到齊,大概只有一半的樣子。

鐵鷂子以三百人我單位,各自用鐵釦相連,組成一個移動的鋼鐵堡壘。這些趕來的鐵鷂子很快分成三波,一波迎着王超所在的麒麟衛步兵大隊直奔而來,盡力吸引這海量的箭支。另一波則朝另一邊的宋國邊軍衝過去,也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這個時候,鐵鷂子一隊隊長妹勒和二隊隊長浪訛遇移兩人帶着剩餘的六百人直奔李元昊而去,在那兩撥鐵鷂子的掩護下,兩人終於順利抵達李元昊身邊,甚至來不及客套一句便裹挾着李元昊逃竄而去。

而王超此時已經跟鐵鷂子展開近戰,在長槍陣型的阻截下,威名顯赫的鐵鷂子重騎兵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一旦失去機動性面臨的就是一面倒的屠殺。當然了,王超同樣也失去了追擊李元昊的機會,唯有命令弩兵朝李元昊所在的位置拼命攢射。

天色漸晚,命大的李元昊最終還是逃出了包圍圈,竄進了連綿不止的橫山。事到如今,也不知道是該說他選着的時間是好是壞,雖說是打了敗仗,但要不是選在黃昏進攻,此刻也不可能借着即將降臨的夜幕躲過大宋的追兵,還真是世事難料呀!

接下來,李元昊匯同後面敢來的鐵鷂子餘部,共計千餘人。開始了爲期半個月的橫山逃亡路。爲了引開源源不斷的宋軍追兵,李元昊不得不忍痛割愛,讓一支支鐵鷂子去引開宋軍。

半個月後,李元昊憑藉對橫山的熟悉。終究還是逃回了西夏境內。不過在宋軍的圍追堵截下,以及特戰隊神出鬼沒的暗殺下,李元昊回到西夏境內時,身邊的鐵鷂子已經不足五百人。而且他自己也沒有完全躲過特戰隊的冷箭,身中兩箭。都沒有傷及到要命的地方,只是其中一箭好死不死剛好擦傷了他下邊的兄弟。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老天對他的諷刺,一個曾經嗜殺如命、好色如命的傢伙,在他從昏睡中醒來時,聽到這個噩耗,當即噴血而亡。

一代雄主,曾大殺四方,就這樣窩囊的死於非命!

李元昊死後不久,其弟李成嵬宣佈登基稱帝繼承大統,可惜他沒有什麼威信。而且手上也沒有什麼軍隊可供驅使。那些原先在李元昊威懾下集合的起來的勢力也都各耍各的,這個西夏二世沒當幾天皇帝就沒人陪他玩耍,西夏政權也從此成了歷史,西夏地區再次陷入混亂狀態。

而當初那些參與進攻金明寨的二十餘萬夏軍將士,除了近十萬當場投降外,還有五萬餘人被斬殺,剩餘的部分潰逃進橫山,最後也不知道多少能夠真正活下來。

可以說,這場沒有在趙禎計劃內的戰爭,就這麼匆匆收場了。以至於趙禎自己都還沒反應過來。而這個曾經稱霸一方的西夏政權也從此土崩瓦解,各方勢力誰也不服誰,自己就打成一團。

最終經過統計,宋軍以己方損失不到萬人就有斬獲十餘萬夏軍。而且那些損失士兵絕大部分都是原邊軍士兵和金明寨的羌兵。按說,打了這麼一個大勝仗,折惟正應該很高興纔對。

可是他並沒有如同大家想象那樣,第時間就向朝廷發送捷報,而是在統計完戰果之後,幹了一件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情。他找了一個非常蹩腳的藉口。說投降的夏軍有人意圖暴動,以此誅殺上千人,並將餘下“暴動”的夏軍一同綁起來送到內地服勞役。要是有人留意,就會發現那些被砍頭的都是擒生軍的各級將領,而發配的也是其中的精銳。

這一天,折惟正還大張旗鼓邀請李士彬在內的十八寨首領到場觀看他的砍頭表演,好似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殺俘虜的事情。本來打了大勝仗,李士彬和諸位寨主還很高興,盼望着朝廷的嘉獎,卻被那一顆顆飛起的人頭嚇了一個激靈,誰也沒想到一個平時看起來溫文儒雅的傢伙,居然還有這麼血腥的一面。

第二天,一羣熊貓眼的寨主,真先恐後地跑到折惟正面前訴苦,紛紛表示這邊疆地區實在是太辛苦了,咱們壓根不想在這當啥寨主,您看您老人家能不能跟聖上說個好話,就看在這次勝仗的份上,給咱們在京城某個職位,至於這金明寨的地盤和族人,還得指望您老人家多多照顧呀!

折惟正看他們表現得如此“傷心”,也不好打擊人家,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會對所有羌族同胞一視同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於大家想進京過好日子的心情也表示十分理解,大家在這窮鄉僻壤爲國家守衛疆土多年,一定在聖上面前爲大家多多美言,都不是個事!

不久之後,折惟正把邊疆防禦、邊軍改編以及羌兵收編工作都交給了狄青,而他自己則帶着青龍2軍壓着那些“意圖暴動”的降兵往內地走去。與他一同隨行的還有那些準備“進京享福”的金明寨寨主及其家屬,李士彬和一雙兒女也在其中,而且一路上都陪同在折惟正身邊,尤其是李懷寶還整天鞍前馬後獻殷勤。

押送降兵的青龍2軍,將降兵送到洛陽交於修路的建設兵團之後,便立馬打道回府朝延州走去。而折惟正則與李士彬等人在少數衛兵的保護下,踏上了回京的道路,第一次走在水泥鋪設的大道上,李士彬等人表現跟土包子京城沒啥兩樣,在見過一路上發繁榮景象之後,更是爲自己的英明決定而感到慶幸。

西北大捷的戰報回到朝廷,再次點燃京師百姓的激情,趙禎也命令禮部安排了濃重的歡迎儀式,朝廷大臣都出城迎接折惟正一行,讓李士彬等人自豪感爆棚。

但本該接受最高崇拜的折惟正,卻重重地跪在了宰相李迪的面前,雙手高舉一封奏摺,大聲喊道:“宰輔大人,下官無能,違背聖上旨意,未能達成預定戰略目標。而且下官還酒後失德,坑殺俘虜,有辱國威。自知罪過深重,無顏接受如此大禮相迎,特書請罪折一封,勞煩宰輔大人轉呈聖上!”(。)xh211

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9章 京城改造計劃上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57章 提親第66章 收編失敗第78章 偷天換日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83章 封賞事宜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67章 多體船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29章 三關戰役25第7章 師生對第67章 多體船第1章 再續前緣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83章 橫空出世第47章 援助脫思麻部第55章 招工遇阻第67章 取長補短第54章 擴張之旅第56章 五年計劃第23章 視察工作第96章 瘟神走了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65章 徐慶拜翁第92章 水師學堂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51章 選後風波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79章 保安局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71章 將計就計第1章 震回千年第45章 王仇獻策第4章 寫字是個問題第61章 手雷問世第36章 真宗駕崩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6章 收編失敗第27章 驚現超市第55章 招工遇阻第31章 延州特戰第46章 晏殊請辭第85章 破戒了第78章 偷天換日第89章 初涉海洋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79章 保安局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17章 三關戰役13第34章 班師回朝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92章 水師學堂公告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95章 科舉嘗試第91章 體溫計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94章 改元興華第118章 越獄無門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52章 前仆後繼第66章 收編失敗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73章 僞劣燈泡第29章 壽宴下第84章 歪打正着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54章 擴張之旅第69章 百年大計第74章 彈簧引發的鬧劇第5章 三關戰役1第66章 重金懸賞第58章 海洋學院第70章 三方和談第99章 邊疆挑釁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60章 籌劃工業體系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96章 瘟神走了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94章 改元興華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71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三關戰役20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39章 殿試軼事第79章 保安局第39章 金花送禮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66章 挖坑埋人
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9章 京城改造計劃上第56章 超級臨時工第57章 提親第66章 收編失敗第78章 偷天換日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83章 封賞事宜第49章 欲罷不能的連弩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67章 多體船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29章 三關戰役25第7章 師生對第67章 多體船第1章 再續前緣第109章 張氏藏寶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83章 橫空出世第47章 援助脫思麻部第55章 招工遇阻第67章 取長補短第54章 擴張之旅第56章 五年計劃第23章 視察工作第96章 瘟神走了第46章 脫思麻部的危機第65章 徐慶拜翁第92章 水師學堂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51章 選後風波第100章 機遇與挑戰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第79章 保安局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71章 將計就計第1章 震回千年第45章 王仇獻策第4章 寫字是個問題第61章 手雷問世第36章 真宗駕崩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6章 收編失敗第27章 驚現超市第55章 招工遇阻第31章 延州特戰第46章 晏殊請辭第85章 破戒了第78章 偷天換日第89章 初涉海洋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79章 保安局第15章 衛樸拉投資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17章 三關戰役13第34章 班師回朝第75章 金陵船舶研究所第92章 水師學堂公告第19章 三關戰役15第95章 科舉嘗試第91章 體溫計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94章 改元興華第118章 越獄無門第117章 抗震救災第52章 前仆後繼第66章 收編失敗第113章 年度總結第73章 僞劣燈泡第29章 壽宴下第84章 歪打正着第95章 榜樣的力量第12章 大宋皇家學院下第54章 擴張之旅第69章 百年大計第74章 彈簧引發的鬧劇第5章 三關戰役1第66章 重金懸賞第58章 海洋學院第70章 三方和談第99章 邊疆挑釁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60章 籌劃工業體系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96章 瘟神走了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94章 改元興華第100章 北伐伊始第71章 將計就計第24章 三關戰役20第47章 結黨不營私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39章 殿試軼事第79章 保安局第39章 金花送禮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66章 挖坑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