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

bookmark

馮?戴拿斯少將對於參謀總部派自己來遠東執行的任務,從心底來說是不怎麼重視的,不過老毛奇總長現在在軍界的威望早已經是無以復加的地步了,他親自下達的特別任務,自己那可就不得不重視起來。

等見到駐華公使施萊爾爵士,卻從這位帝國外交重臣嘴裡聽到了讓他有萬分驚訝的評價,對於遠東中國的國力,施萊爾坦言,這個東方的龐大帝國正在覺醒,不過,國內以農業爲主的產業,國力相比歐洲列強相去甚遠,但是,隨着新政府統治地位的確立,產業革命將會帶來驚人的發展速度。

施萊爾坦言,這個國家最小的行省面積都與整個德意志帝國相當,而且人口基數龐大,但是教育水平低下,要進行國家工業化的難度遠超過歐洲國家,但卻是德國工商業非常有利的出口國,這一點,對於正在迅猛發展而又缺乏海外殖民地的德國尤爲重要。

不過,馮?戴拿斯少將感興趣的顯然是施萊爾介紹的中**隊情況,聽說目前中國政府有超過10萬人接受德式訓練的新式軍隊和正在整編、超過30萬的舊式軍隊時,戴拿斯並沒有太多的感覺,但是,之後施萊爾介紹這支新式軍隊竟然曾經在越南戰場上擊潰法國遠征軍,這最終導致了熱衷於海外殖民的茹費理內閣道臺。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支軍隊竟然有在北部邊境擊敗素有北方狼騎之稱的哥薩克騎兵,並且通過那一次戰爭徹底的控制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黑龍江航道!

在稍微瞭解黑龍江航道在外東北的重要性之後,馮?戴拿斯少將立刻意識到一個問題,俄國人在北方與中國的競爭,竟然因爲失去了這條極其重要的航道支撐而徹底陷入了困局,俄國濱海省、阿穆爾省這一大片濱臨太平洋的領土,都因爲失去了來自陸地上的補給線,陷入了對方多面包圍之中。

在通讀了德國領事館提供的中國方面資料後,很快。他就被安排到軍政部參觀,在這裡,他看到了一個和德意志帝國參謀總部頗有共同點的中國式軍政中心,隨後,在施萊爾的陪同下,三人在軍政部會客廳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秘密商談。

當晚,戴拿斯少將極其興奮的向柏林拍發的加急電報,在電報中。這位德國參謀總部的高級軍官對遠東局面作出了驚人的判斷。

“遠東中國的軍隊表現出讓人驚訝的戰鬥力,那是德國式軍事體制在遠東的傑出成果……中國的軍事指揮官擁有超乎我們想象的判斷力和執行力,我認爲,落伍、基於俄國農奴體制的俄**隊,完全無法發揮現代軍隊的作戰能力!”

“我基本認可施萊爾軍事關於遠東局勢的判斷,中國與俄羅斯的衝突源於歷史上土地的糾紛,而這一點完全有別於德國與俄羅斯的衝突原因……促成與遠東中國在對俄作戰上協助同盟,將成爲德意志帝國陸地上最強對手——俄國人的滑鐵盧……”

電報自然不是發給德意志帝國俾斯麥首相的,而是第一時間送到了德國總參謀部老毛奇總參謀長桌上,這位執掌德意志帝**官團的德國將軍在仔細研讀了戴拿斯少將的報告後。並沒有做出任何判斷,他從保險櫃裡取出另兩份厚厚的、標籤有絕密字樣的公文。然後親自出門與拜會了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

展示在俾斯麥面前的是三份具有十足分量的文件,一份是來自戴拿斯少將從中國發來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明確斷言,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軍隊在俄羅斯帝國北方邊境牽制對手、甚至進行正面突破,到時候,俄羅斯帝國將面臨德意志第一同樣的矛盾——兩面受敵。

而另外兩份絕密文件,一份是三年前有陸軍軍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德力西?貝克一起草擬的聯合進攻俄國的作戰方案。當然,老毛奇是一個有着充分大戰略的高明戰略家,作戰的目的顯然不是將俄羅斯帝國扼殺。而是推平德奧之間凸起的俄屬波蘭領土削平。

而另一份則是最近剛剛有總參謀部策劃完成的、爲應對保加利亞危機升級的絕密作戰方案,軍方通過各種途徑,目前基本確認,俄國人將不遲於1888年春天展開對奧匈帝國的全面進攻,這顯然不是個好消息……即便是極力主張維繫三皇同盟的俾斯麥,也不可能因爲已經支離破碎的三皇同盟而破棄目前的德奧意三國同盟。

而且德國最大限度的外交讓步,也就能接受奧匈軍隊在巴爾幹衝突中失敗,但是,絕對不允許俄羅斯軍隊進入奧匈帝國領土。

當然,德意志帝**方可沒打算在奧匈與俄國衝突時袖手旁觀,他們拿出的方案更加積極而且充滿激情,德國陸軍將出動20個師近24萬陸軍,由東普魯士出發,而奧匈帝國將從加利西亞出兵,與德國陸軍圍攻華沙的俄國駐軍,並且切斷對方退路,最終完成對俄**隊的正面打擊,對方在遭到致命打擊後將會選擇撤退,從而迅速瓦解俄國可能採取的進攻手段!

12日,德國駐華公使施萊爾和戴拿斯少將接到來自於柏林總參謀部的密電,俾斯麥首相保留之前對中德外交合作的意見,很顯然,在保加利亞衝突升級後,這位鐵血首相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與俄國作戰。

但是,總參謀長老毛奇和普魯士軍官團的高層一致認可施萊爾和戴拿斯少將建議的,在俄國北方爲俄國製造一個強大敵人的設想,而且,電報中首次披露了總參謀部已經擬定了一個在1887年冬季之前對俄國採取先發制人打擊的方案,由於戰事迫在眉睫,總參謀部希望通過外加談判促使中國新政府儘快投入對俄戰爭。

(..com)

第631章 在談判桌上擺平英國人(二)第872章 新聞和民亂第637章 三千里征戰第一步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559章 決裂在即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743章 宣戰第465章 礦業公司爭奪戰第1322章 加勒比海風雲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1092章 太平洋上的同盟國第1315章 突破波爾多戰線第588章 戰後大分贓第516章 兵鋒奇出第470章 廉政司第1148章 壓垮法國人的籌碼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161章 招商局的困擾第857章 英國的算盤第194章 對峙越北第991章 全球經濟危機的機遇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內戰第787章 英國的條件第617章 影響深遠的巨文島第674章 歐洲的暗流第244章 巴黎的風暴第933章 做空英國第424章 錢景美妙第1315章 突破波爾多戰線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49章 麻煩來了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334章 檢個軟柿子第325章 大麻煩上門啦第798章 以血還血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1223章 新飛機和無畏艦時代第950章 血色黎明第1371章 新目標第1094章 超級戰列艦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806章 外交新局面第231章 秦鎧的宣言第554章 北洋來客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牆角第905章 襲擾戰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第241章 以快打快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1044章 皇家海軍的大笑話第358章 畫圈圈羅第1014章 巴淡港的警報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24章 巨炮工程上馬第675章 吉林風雲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136章 反亂海防城第552章 危險的名冊第1245章 大中國的影響力第383章 終於大婚了第29章 南洋水師第705章 兵臨旅順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1298章 坦克大決戰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571章 橫掃通州和北京之亂第1370章 皇家快速艦隊第245章 土圍子的戰爭第569章 應變第1224章 經濟崛起的前夜第905章 襲擾戰第709章 無線信號機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1012章 大英帝國表態了第307章 “刺蝟”戰艦組合第8章 官升三級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948章 東京不眠夜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283章 艦炮是這麼造滴第139章 蘇比克灣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301章 重要時刻的來臨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1036章 突襲與破交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071章 全面圍攻第210章 秦鎧的金融計劃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256章 合衆人之私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635章 亦真亦假
第631章 在談判桌上擺平英國人(二)第872章 新聞和民亂第637章 三千里征戰第一步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559章 決裂在即第213章 排華法案和經濟危機第743章 宣戰第465章 礦業公司爭奪戰第1322章 加勒比海風雲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426章 新思潮的戰爭第1092章 太平洋上的同盟國第1315章 突破波爾多戰線第588章 戰後大分贓第516章 兵鋒奇出第470章 廉政司第1148章 壓垮法國人的籌碼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161章 招商局的困擾第857章 英國的算盤第194章 對峙越北第991章 全球經濟危機的機遇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內戰第787章 英國的條件第617章 影響深遠的巨文島第674章 歐洲的暗流第244章 巴黎的風暴第933章 做空英國第424章 錢景美妙第1315章 突破波爾多戰線第851章 農稅政治紅利第46章 毀滅和掌控第49章 麻煩來了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1334章 檢個軟柿子第325章 大麻煩上門啦第798章 以血還血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1223章 新飛機和無畏艦時代第950章 血色黎明第1371章 新目標第1094章 超級戰列艦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806章 外交新局面第231章 秦鎧的宣言第554章 北洋來客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牆角第905章 襲擾戰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第241章 以快打快第36章 馬尾教育體系第1044章 皇家海軍的大笑話第358章 畫圈圈羅第1014章 巴淡港的警報第1323章 科隆之戰序幕第874章 南方海洋開拓社第24章 巨炮工程上馬第675章 吉林風雲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136章 反亂海防城第552章 危險的名冊第1245章 大中國的影響力第383章 終於大婚了第29章 南洋水師第705章 兵臨旅順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1298章 坦克大決戰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571章 橫掃通州和北京之亂第1370章 皇家快速艦隊第245章 土圍子的戰爭第569章 應變第1224章 經濟崛起的前夜第905章 襲擾戰第709章 無線信號機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1012章 大英帝國表態了第307章 “刺蝟”戰艦組合第8章 官升三級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948章 東京不眠夜第587章 慈禧的末日第283章 艦炮是這麼造滴第139章 蘇比克灣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688章 俄國的胖餃子戰艦第301章 重要時刻的來臨第444章 頂級工藝的新戰艦第1036章 突襲與破交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071章 全面圍攻第210章 秦鎧的金融計劃第1022章 登陸蘇門答臘第256章 合衆人之私第1015章 我們全面接管了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635章 亦真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