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設計升遷之路

這天下午,胡風給吳天然打了一個電話,說讓天然在單位等等他,他要來見一見吳天然。)

果然時間不大,胡風就興沖沖地來到了吳天然的辦公室。

胡風坐下來和吳天然閒聊了一會兒,就開口說道:“表哥,你是中組部的干將,我想請你幫我設計設計。”

吳天然有些摸不着頭腦:“設計,設計什麼?”

胡風說:“我的仕途之路啊。”

吳天然說:“仕途之路是能設計出來的?誰有這個本事?我是不行。”

胡風說:“不就是個人生的規劃嘛,參謀參謀!”

接下來,胡風從公文包裡掏出來一沓材料,給吳天然介紹起來北京市的幹部使用情況來。這些情況,有些是吳天然知道的,有些吳天然還是頭一次聽說。

北京當下正在進行該市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局、處級官員公選,所涉及職位高達兩百多個。引人矚目的是,有三百多人競爭市發改委副主任一職。

而此前的四個月內,北京剛剛任免近四百名局、處級官員,這也是北京近兩年來最大規模的官員人事調整。不到半年,對於北京政壇來說,至少涉及幾千名官員或喜或悲。

集中調整官員和大規模公選,體現了首都發展定位對官員轉型的現實要求。在眼花繚亂的官員動向背後,一個由來已久的疑問是,中國官員的升遷之路到底遵循什麼樣的法則。

讓胡風感興趣的問題很多,主要有:一個官員如何從普通科員到官至省部,甚至更高一級?其中關鍵因素是什麼?哪些環節最重要?當下什麼樣的官員又較容易被納入培養程序?“經驗型”官員與“專業型”官員的優勢和劣勢何在?各自遵循什麼道路?機關官員與“地方諸侯”的升遷之路,又有何異同?

有記者曾對北京近400名官員的履歷進行了分析調查,並採訪了長期從事官員素質和能力研究,關注其成長規律的北京市委黨校專家。他們試圖通過勾勒出首都之地的官員升遷規律,以此作爲地方官員成長的城市樣本,進而折射出中國官員的普遍升遷法則。

初始:什麼樣的人有優勢?

在有些專家看來,官員的成長主要受制於組織因素(組織部的幹部培養機制和幹部政策)、社會環境(比如文革時代和改革開放時代對官員的要求各異)和個人素質三方面的因素。就個人因素而言,除了品德和能力的因素,年齡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硬線。胡風對吳天然說:“此前北京歷次公選,副局級官員的年齡界限爲45歲,但今年放寬至48歲。但無論如何,這仍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吳天然說:“從官員的履歷中可以看出,北京一個正廳局級官員(作爲直轄市,北京的級別是省部級,各市屬委辦局正職和區縣黨政正職都是正廳局級)升至此級別時平均年齡大概在45歲左右,從一個普通科員成長爲一位正廳局級官員,平均花費的時間是25年多一些。相比之下,你算是跑得很快了。你今年才36歲,已經是正廳了。比平均年齡節約了10年。”

胡風說:“表哥啊,那些能幹成大事的人,中間都有一些環節是跳過去的。你不是也從科級考的副處嗎?你還從副書記直接被提拔爲縣委書記,還有,你從山陽市的副廳級組織部長又被提拔爲中組部的司長,你跳的次數可比我多。基他人也一樣,作爲佼佼者的正局級官員們,在這其中的25年中,大多在每個階段都能在合適的時間完成所需的跳躍——比如說,在從副處升正處的時間上要儘量縮短。”

吳天然想了想,的確是這樣。沒有一些跳躍,是很很難晉升到正廳級,或者是更高級別的。

按照幹部任用的規定,從普通科員升至副處大約需要12年左右。此後出現了一個分水嶺——能否以儘量短的時間完成副處到正處的升遷非常關鍵,因爲,這往往意味着這個官員是否能在有條件升遷的情況下確保年齡不過線。通常,如果一個官員能在3—4年內由副處晉升爲正處,那麼他由正處升爲副局、正局的空間就較大,而如果由副處升正處的年限太長,那麼再進一步升遷時就可能遇到年齡的瓶頸。

顯然,在現行的“逐級提拔”制度體系內,“小步快跑”是升至較高級別的不二法門。有記者就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現任吉林省委書記的政壇新星孫政才就是從北京“小步快跑”脫穎而出的官員。他先後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順義區任職,僅用15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副科到副部(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的七級跨越。

當然,對於大多數北京官員而言,在仕途上需要更多的耐心。

但上述專家的研究表明,一個官員的仕途是否順暢,有一些初始的標準可以衡量。比如說:早參加工作,早入黨都是能晉升到高級別官員的有利條件之一。根據記者們所調查的樣本官員履歷中,升遷順暢的官員很多在20歲左右就已經參加工作,而且黨齡都頗長。而官員在起步階段,越是能夠在年輕的歲數而升至較高的級別,往後就越能區別同級而擁有年齡優勢,進而實現良性互動,進入“小步快跑”的“車道”。

此外,足夠的學歷也是必須的,胡風說,“與10年前相比,北京官員的知識水平和學歷層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論是先前獲得還是職後進修,現在北京市的局處級官員中,研究生以上學歷就佔了一半以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博士研究生。不過,像我這個清華大學的差子生,這樣的文憑應該可以受用一輩子了。”

根據專家的提醒,胡風認爲,官員在起步階段的特徵是:機關有速度,基層有後勁。

一個北京官員如果具備上述條件,只意味着初始優勢,對官員來說,此後的關鍵則是基層經驗。

尤其是擔任正職的官員,基層經驗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而組織部門對官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亦越來越重視。北京市黨政主要領導幹部成長規律調研組所做的《領導幹部成長規律研究》的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市官員自己認爲的晉升最有效的幾種途徑是:進行基層鍛鍊、增強個人修養、提高羣衆威信、輪崗交流和爭取領導重視。基層鍛鍊還排在增強個人修養和爭取領導重視之前。

而基層主要指的是位居區縣有機會負責“全面工作”的官員。在北京的代表是鄉鎮的黨委書記。“區委書記很多都有過鄉鎮黨委書記的經歷。”胡風說,和基層官員相對應的,是各級委辦局這樣的機關官員。

由於工作性質迥異,委辦局官員和區縣官員也顯示出不同的特質。“一個官員在機關工作,只要踏踏實實,在本系統升遷至處級幹部只是早晚的事,只要沒有大毛病。”胡風說,而區縣鄉鎮官員不一樣,“思路要開闊,要能解決複雜尖銳的黨政、財政和社會問題,包括能跑項目,跟上面的職能部門要熟悉,還要有羣衆基礎。”“年富力強”、業績突出的鄉鎮書記在升入區縣領導班子之前,往往會調任到少數重點鄉鎮任黨委書記,這通常是培養的徵兆。“大鄉鎮經濟基礎好,場面大,官員獲得鍛鍊和提高的機會多。”胡風說。

而自鄉鎮調任區縣的委辦局,則可能是因爲年齡偏大,“一些鄉鎮黨委書記歲數大了,會調任區局當正職。因爲委辦局工作範圍清晰,規範性強,相對輕鬆。”胡風說,這既有充分使用他們的“成熟”之意,也不無尊重“養老”之意,日後多從職位上退休。但對市局的機關官員來說,調任區縣或委辦局,則通常是提拔“培養”。

雖然基層經驗頗爲重要,但若僅以速度論,專家認爲在從普通幹部升至正處官員的階段,市直委辦局的官員在升遷速度上較佔優勢。因爲區縣“僧多粥少”——官員衆多而職位相對少,而市屬委辦局的單位人數則相對少,但職位不少。不過也有特例,比如一些專業性過強的部門,系統外流動不多,官員相比而言難以很快升遷。而比較“普適性”的委辦局官員,則比專業部門更容易在崗位“流動”中升遷。

但機關的處級幹部,如果不補上基層經驗這一課,就不容易有上升的空間。有專家說,特別是官至副局級之後,擁有基層經驗的官員則會有更大的升職優勢。

胡風說:“表哥,我現在才發覺舅舅讓我到K省擔任一個市長是多麼重要,這不僅是爲我爭取政治資本,更主要的也是爲我提供更大更多的鍛鍊機會。有了山陽市長這個經歷,我再殺回北京,就大不一樣了。”

吳天然說:“那你就珍惜這次機會吧,多爲山陽辦點好事、實事!”

胡風說:“這個你放心,我到山陽就是去辦好事的。”

吳天然說:“還有一個現象,不知道你注意沒有。就區縣來說,一個地方的官員穩定,往往地方經濟發展就快,本地官員也魚貫而起。而某些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官員更容易攀比、計較,也就越發難以產生出心量大、眼光遠的官員,既然本地缺乏,就只能從外地選派,這就減少了本地官員的升遷機會。相反,一些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前後任發展思路有效銜接,官員眼界開闊,優勢明顯,就可以爲其他區域和部門輸出幹部,從而爲本地官員升遷提供更多機會。”

胡風想了想說:“此話不假,真是這樣。有些地方就是出幹部,一批又一批。有些地方,鬥來鬥去,就是不出幹部。”

第166章 對下要安撫(5)第205章 千里走單騎(3)第111章 走馬上任(6)第814章 這個地方爛透了第10章 寫作班子(上)第669章 雄風不減第575章 說的好不如送的好第689章 長成一棵樹第443章 人事變動第894章 領導心煩的後果第232章 首長閱邊(上)第268章 美女與野獸第201章 公安大廈第586章 第28顆星第914章 拿下首長第520章 適者生存第93章 千禧之喜(1)第304章 三邊道路第944章 無言的結局第517章 送你一件法寶(上)第32章 追擊野人(6)第766章 相思風雨中第730章 與女縣長同泡溫泉第275章 天使與死神第424章 從容應對第260章 宣傳就是煽動第207章 玩得美人醉第14章 喝花酒(中)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472章 花元帥挺進北京城第895章 鄧玉傑被抓第88章 小蜜當家㊣(1)第533章 插手省紀委第857章 送你六個字第145章 官場鬧劇(5)第414章 吳天然有了乾女兒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496章 政壇百慕大第227章 見到首長第776章 老子要廢了你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333章 關於大小便的妙論第720章 無招勝有招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614章 阿雪爲哥服務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244章 天涼好個秋第820章 荒唐人生第416章 這年頭,送禮真難第485章 終南捷徑第286章 崩潰第255章 助人是大哥最大的喜好第358章 大換血第50章 鐵膽衛士(1)第230章 耳提面命第123章 官道兇險(2)第457章 青燈古佛永相伴第354章 鐵三角第351章 省委副書記第805章 上校林虎第307章 瞞天過海第545章 王國慶的新政第157章 老鴇的哲學(2)第874章 目空一切第716章 殺虎口第741章 天天想你第534章 吳天然失眠了第460章 爲愛瘋一場第930章 清洗第387章 一門忠勇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489章 昆吾刀第252章 權力是男人最強的春藥第389章 又見白莎莎第89章 小蜜當家㊣(2)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381章 半面紅旗第407章 一枚棋子第187章 爲幸福歌唱第478章 賠上小姨子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第728章 你就是張三丰第95章 千禧之喜(3)第33章 白衣天使(1)第824章 金狐、銀狐與花狐第181章 帶上校花去穿越(2)第146章 官場鬧劇(6)第859章 永立潮頭第72章 絕色保姆(4)第771章 馬家軍第167章 對外要打壓(1)第415章 省委班子第579章 一波三折第517章 送你一件法寶(上)第851章 45萬人的大工廠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440章 阿雪是我的種第896章 鎖定林虎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287章 腐而不敗
第166章 對下要安撫(5)第205章 千里走單騎(3)第111章 走馬上任(6)第814章 這個地方爛透了第10章 寫作班子(上)第669章 雄風不減第575章 說的好不如送的好第689章 長成一棵樹第443章 人事變動第894章 領導心煩的後果第232章 首長閱邊(上)第268章 美女與野獸第201章 公安大廈第586章 第28顆星第914章 拿下首長第520章 適者生存第93章 千禧之喜(1)第304章 三邊道路第944章 無言的結局第517章 送你一件法寶(上)第32章 追擊野人(6)第766章 相思風雨中第730章 與女縣長同泡溫泉第275章 天使與死神第424章 從容應對第260章 宣傳就是煽動第207章 玩得美人醉第14章 喝花酒(中)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472章 花元帥挺進北京城第895章 鄧玉傑被抓第88章 小蜜當家㊣(1)第533章 插手省紀委第857章 送你六個字第145章 官場鬧劇(5)第414章 吳天然有了乾女兒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496章 政壇百慕大第227章 見到首長第776章 老子要廢了你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333章 關於大小便的妙論第720章 無招勝有招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614章 阿雪爲哥服務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244章 天涼好個秋第820章 荒唐人生第416章 這年頭,送禮真難第485章 終南捷徑第286章 崩潰第255章 助人是大哥最大的喜好第358章 大換血第50章 鐵膽衛士(1)第230章 耳提面命第123章 官道兇險(2)第457章 青燈古佛永相伴第354章 鐵三角第351章 省委副書記第805章 上校林虎第307章 瞞天過海第545章 王國慶的新政第157章 老鴇的哲學(2)第874章 目空一切第716章 殺虎口第741章 天天想你第534章 吳天然失眠了第460章 爲愛瘋一場第930章 清洗第387章 一門忠勇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489章 昆吾刀第252章 權力是男人最強的春藥第389章 又見白莎莎第89章 小蜜當家㊣(2)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381章 半面紅旗第407章 一枚棋子第187章 爲幸福歌唱第478章 賠上小姨子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第728章 你就是張三丰第95章 千禧之喜(3)第33章 白衣天使(1)第824章 金狐、銀狐與花狐第181章 帶上校花去穿越(2)第146章 官場鬧劇(6)第859章 永立潮頭第72章 絕色保姆(4)第771章 馬家軍第167章 對外要打壓(1)第415章 省委班子第579章 一波三折第517章 送你一件法寶(上)第851章 45萬人的大工廠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440章 阿雪是我的種第896章 鎖定林虎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287章 腐而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