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夜,槐樹園小學老槐樹下燈火輝煌,人山人海,爲送走耿鳳凰的亡靈,治喪委員會聘請了市歌舞團來此演出。《哈十八純文字首發》在這裡卻沒有哀傷的氣氛,一個個妙齡女郎跳過一曲之後,一男一女唱起了《野花騷》,男演員的滑稽表演和女演員的打情賣俏博得圍觀者的陣陣掌聲。陷入極度悲痛之中的龍山會,沒有心思欣賞這個,圍院子轉着,回憶到8年前的中午。
耿鳳凰在龍天昊的幫助下,參加了小龍河鎮民辦教師的選拔考試。然而,事情出現了變化。那一天,龍天昊和龍山會正喝着酒,討論着選招的事情,見耿鳳凰哭着回來,龍天昊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放,“山會叔,順帆她小學沒畢業,怎考在耿鳳凰之前?你沒有昧良心吧?”
“走!龜兒子!”龍山會中等個,幾乎矮了龍天昊一頭,要是三天不刮臉,滿臉的鬍子令人想到還不知哪個山大王下了山。在城裡算是性感的一類,十分招女子的喜歡。他平時是沉默、陰鬱與世無爭的樣子,一旦爆發起來,就像一頭怒吼的獅子。他抓住龍天昊的領子,把他拽出門外:“我倒要看看誰昧了良心?誰要是見了他們怕事,就不是娘養的。”龍天昊人高馬大,揍山會不成問題。倒覺得龍山會是長輩,是教師,有意讓着。見龍山會鬆開手,說:“鳳凰,我們走!”
鳳凰、天昊和山會一同找到了當教研員的龍天翔。
“可以看一下試卷嗎?”龍天昊向天翔遞過一隻香菸。
龍天翔沒有接煙,從檔案櫥裡取出試卷,攤到龍天昊的面前,“什麼大不了啊!讓山會轉告我就是了,還用得着公安戰士大駕光臨。”說着要走,“我還有事不能奉陪,稍等!”
“我要看順帆的試卷。這些我不看!”龍天昊寬大的手掌把試卷按在桌子上,那犀利的目光直逼着龍天翔。
“監考、閱卷、統計,龍山會都參加了,問他吧!”
“不!試卷是她的,但少了3個針孔!”龍天昊從地上取過一摞試卷讓龍天翔看,“每張試卷的右上方……你看,小孔,而順帆那一張沒有。”
“哈!哈!哈哈!要是忘了那一張呢?”龍天翔坐下來,摸起電話。
“帶孔的試卷在這裡,她怎麼能得98分?又怎麼當老師啊?”龍山會從衣兜裡掏出那一張試卷,沉甸甸地放在天翔的辦公桌上,“我也想爲了龐家,也爲了自己,讓順帆考上。可我一想這心就顫抖。她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啊!”
“不排除奇蹟,鳳凰發揮得最差,而順帆發揮得最好!”龍天翔去抽菸。
“順帆遠在他鄉做生意。”龍天昊從上衣兜裡取出一張照片,“那次考試的現場全在這裡,那個替考的得了36分,也是奇蹟吧!”
“籤個字吧!”龍天翔給山會遞過一張紙和一隻筆,拍了拍山會,“山會啊!看你對兒媳婦怎樣交代啊?”
清冷的陽光照着老槐樹,白皚皚的大雪覆蓋着大地。幾十只夜鴉在槐樹林的上空盤旋,淒涼地尖叫着,簇擁着,成羣結隊地向槐樹林飛去。
那一次是龍山會拿了證據把自己的女人順帆刷了下來,他不像讓一個文盲混進教師隊伍,儘管她是他的未婚妻。耿鳳凰如願以償走上了槐樹園小學的講臺。他爲他將一個優秀的中學生推到講臺上而高興,他感到偉大和自豪,而18年後的今天,輿論竟然譴責他害了他所愛的人。
那年,院子裡停下一輛輛車子,一羣羣小學生打扮得雖然樸素,但格外豔麗,那面容比往常輕鬆富於活力,見教師不住地問好,朝教室走去。來來往往或三或五聽課的老師也擁有教室,龍山會夾着課本也加入到聽課的人羣中,或坐在人行道上,打開了聽課記錄本。鐺!鐺!鐺!槐樹園小學校長龍天翔用鐵錘擊打着鐵犁。預備鈴響過,不見指教者來,評委和老師們焦急地等待着,突然從人羣中傳來隆隆的濤聲,接着更鳳凰一邊模擬河lang的聲音,時而平靜的河面上泛起一道道波紋,時而波濤洶涌……一邊走向講臺。
耿鳳凰讓學生猜測什麼聲音激情導入,展示小龍河優美的圖畫,然後大大方方地發下同學們的草稿,上課鈴剛剛響過,用抑揚頓挫的普通話說道:“上節課同學們和龍老師共同欣賞了家鄉的小龍河,寫了一篇篇優美的作文。這節課由我和小朋友們一起走進小龍河畔,再一次欣賞家鄉的河流。請同學們,打開自己的佳作,拿出筆來去修改那一個個神奇的傳說,動人的故事,快樂的童年逸事,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潤色自己的《家鄉的大河》。”
教室裡靜下來,人們的目光一下子投向那洋洋灑灑,流麗溫婉的粉筆字和小河曲線般柔美的鳳凰,似乎那甜甜的柔柔的但富於感召力的話語還在耳旁迴盪……“請小作者告訴老師和同學們,龍山槐的作文寫了什麼,怎樣寫,爲什麼這樣寫?”
龍山會看得如醉如癡,聽得入迷似走進小龍河畔的佳境一樣。評委們對耿鳳凰大膽地讓學生通過小組和同桌修改作文,感到震驚而又不得不嘖嘖稱讚。
沒想到,好端端留在槐樹園教書的耿鳳凰,卻停薪留職去了縣城,在一中附近借用原教師進修學校的舊址辦起了打工子弟學校,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在不足三年的時間內晉升那所學校的校長。後來,成了省城的一所大學裡的學生。正當人們猜疑一個16歲的女中學生靠什麼在短短7年的時間裡發生如此變化的時候,這個23歲的耿鳳凰又順利通過鎮長助理的公務員考試,一年後順利晉升副鎮長,現在面臨鎮長競選的時候,卻匆忙離開了。
想想這一切,這一切的一切,龍山會的頭就有些發脹,那在一中操場的竹林裡的一次次見面,那在槐樹園大槐樹的一堂堂課,那在爲教學樓清資、募資、招商在一起的一幕幕情景,都永遠留在山會的記憶中,還有那美好的倩姿和撩人的眼睛,微笑的和藹的面容,如今那裡去了!
“不,你沒有死,請讓我告訴你的學生們!讓他們每一年在你的墳的周圍,築起花圈圍成一道難以逾越的牆,留一個門讓你走出來月光下散步,看孩子們成功的笑臉。”(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官基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