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

聖皇將要搬離大內的消息,在第二天一早便傳遍了整個朝廷。朝臣們對此反應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奔走相告,覺得這纔算是世道革新的真正標誌。有的人則失落彷徨,算是更加真切感受到世道終究不同了。

朝議中,皇嗣李旦一臉悲傷的宣佈了這個消息,並一再表態自己希望聖皇能夠長留大內,無奈聖皇心意已決,只是着令禮司擬定章程。

不論皇嗣李旦是真情流露,還是刻意作態,他也不得不如此。宰相李昭德昨日在仙居院的表現,也說明了武則天掌國多年並非虛度,在朝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擁躉。

所以皇嗣對此也不敢馬虎,只是嚴令禮司一定要莊重籌備此事,務必讓聖皇能夠風光入住上陽宮。

但皇嗣話音剛落,就被御史中丞張柬之給懟了回去:“如今世道革新,聖皇休隱、皇嗣監國,內外正位,已是勢在必行!但眼下社稷仍存板蕩之危,西京爲賊所掠,亂情急切如火,朝務所重,豈在務虛!”

張柬之這種恪守道義、無差別的攻擊,有的時候確是讓人佩服其高風亮節、老而彌堅,但有的時候也的確是讓人感到無奈、尷尬。

皇嗣被堵了這麼一番,一時間也不知該要如何迴應,整個朝堂氣氛都變得有些尷尬。

最後,還是李潼站出來,表示可以從簡操辦,不要因爲一些虛禮耽誤了朝廷處理正事。他也不想於此過分糾纏,畢竟西京那裡隨時都有可能釀生什麼變數,還是儘快前往才能安心。

於是朝堂中便開始討論有關的宿衛細節,潞王李守禮遷左羽林大將軍,全面負責上陽宮的宿衛。至於右羽林衛,則仍留直禁中北衙。

李潼對此也沒有異議,畢竟北衙所有軍力完全掌控在一人之手,只是政變後這一非常時機的就宜安排,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政變後這段時間,朝士們之所以對他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提防之心,也在於他的過於勢大。

現在左羽林衛調離北衙,入駐上陽宮,這意味着左羽林衛將會成爲神都城內脫離兩衙軍事系統的一支獨立編制,這其實與此前掌控整個北衙相比要更加符合李潼的需求。

而且由於聖皇的主動讓步,朝廷對於左羽林衛的安排也給予了優待,在就近的陝州劃出兩縣之地,錢糧賦稅專供左羽林衛就食,無需再經南省度支撥付。

左羽林衛有了一個獨立的指揮系統,有了專項的錢糧供給,這簡直就是一個類似節度使的存在,而且還是直接設置在神都畿內。

對於這樣的安排,朝廷中也是不乏微詞,認爲給予左羽林衛的特權實在是太大了,直接在中央安排了一個軍閥!但是在皇嗣李旦與宰相李昭德都表示同意的情況下,一些反對聲也沒有形成什麼阻撓。

李潼對此也不得不感慨,朝廷爲了把他調出神都,也真是下了血本,他如果再不答應,簡直自己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有關左羽林衛的人事構架,朝廷也沒有干涉太多,除了大將軍李守禮之外,又搭配兩名將軍,一個是泉男產,另一個則是李潼的丈人唐修忠。如果不作掩飾的話,這一支羽林軍就可以直接視作是他們兄弟的私軍。

李潼此去西京,本就不打算跟關隴勳貴們好好處,所以他也的確需要在神都擁有一支獨立建制、避免被滲透的人馬守家。

雖然跟統領整個北衙相比,軍權是大大縮水了。而且隨着接下來兩萬代北道大軍入充宿衛,左羽林衛在整個神都的兵員比例也將會直線下降,但跟所擁有的獨立性相比,這點損失倒也不值得計較。

像是中宗李顯駕崩後的唐隆政變中,整個北衙羽林軍包括萬騎都在韋后的孃家兄弟們掌控中,但還是被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策反一批中層將領,對韋氏進行了反殺。

李潼並不能親自坐鎮神都,所以也就不再一味貪大,對留守衆人的要求也只是把左羽林軍這一畝三分地給經營成鐵板一塊,不要被人鑽成一個篩子就好了。

有這樣一股力量掌握在手,接下來無論神都城政鬥氛圍再怎麼洶涌,也能確保置身事外,不會受到太大的侵擾。

其實這樣的安排,之所以能夠在政事堂層面獲得通過,除了是要將雍王打發出神都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促使北衙軍權的分割。

高祖創業伊始,便設立元從禁軍,這是北衙軍事創建的開始。之後的太宗、高宗,也都在積極推進北衙軍事的建設,特別是高宗時期羽林軍的創建,使得北衙軍事規模擴大數倍,擁有了這樣一支嫡系人馬,皇權的威嚴也比日攀升,聖皇武則天之後能夠玩的那麼野,跟北衙所提供的軍事支持休慼相關。

朝士們未必一定要將皇權給壓制下去,但是如果皇帝對南衙的依賴程度增強,無疑能夠塑造一個更加平衡和健康的君臣關係。

左羽林軍的這種相對獨立,就是插在神都政局中的第三方,會讓皇嗣與臣下們的互動變得更加密切。而且這種獨立,是建立在拱衛聖皇武則天的基礎上,聖皇本就年高,如今又大權驟失,幽居於上陽宮,又能有幾年的活頭?

等到聖皇離世之後,左羽林軍肯定是要重新回到朝廷的控制之中,否則雍王兄弟們便是與整個朝廷爲敵。

姑且不論這當中更深層次的權衡,當朝臣們就此達成共識後,聖皇武則天遷居上陽宮便付諸行動。並沒有什麼禮節的鋪張,只是皇嗣率領潞王、雍王等一衆宗室與在朝大臣們,親自前往大內仙居院伴駕恭送。

當聖皇儀駕緩緩從仙居院中駛出時,皇嗣悲哭一聲,上前跣足披髮、親自駕車而行。這一幕畫面,無論是真情還是假意,但在場羣臣,無不感懷涕零,迎面下拜,口呼:“臣等恭送聖皇陛下安養上陽宮!”

李潼站在隊伍中,只是感慨政治人物的臉面真不值錢。或許是因爲擁有的太多、奮求太多,所以普通人所奮求的一切,反倒成了無足珍貴的東西。

革命性是一個偉大的命題,當大多數人都無緣參與社會資源的分配並不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時,才意味着這個世道已經全無前景,你們到底哭個啥,老子還沒徹底發威呢!

三代積累,錦衣玉食已經享過,但所積攢的屎尿糞便還沒灌進你們嘴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我既然繼承了我奶奶的衣鉢,女主當國豈能償盡所有?

且不說李潼心中閒來遐思,聖駕在行出仙居院後,雖然外間啜泣連連,但深作車中的武則天卻全無反應。

一直等到隊伍行至明堂南側,車中的武則天突然叫停隊伍,喝令宮人捲起車帳,一身威嚴章服的武則天再次顯跡於人前,她眼眸一轉,越過車前的皇嗣李旦,視線又掃過在場羣臣,最終落在了李潼身上,擡手一招,口中沉聲道:“慎之,扶朕下車。”

李潼趨行上前,當手指接觸到他奶奶臂彎時,便感覺到武則天身軀微微的顫慄。武則天身體大半的重量都靠在了他的身上,落車後站在明堂正南,昂首望着這高大的建築,特別是明堂正上、在陽光照耀下那熠熠生輝的鐵鳳。

武則天在孫子的攙扶下才能端正立穩,她突然轉頭對李潼微笑道:“當年起築明堂,多有宗師重臣言之悖禮。朕諸言不採,只從心意,到如今,人言如風過,明堂卻仍聳此世。孰是孰非,不必細審,朕春秋雖高,並無虛度!”

李潼聞言後,不知何以作答。你有能耐,修個迪拜塔。你有能耐,開發外太空。連八國聯軍都抵抗不了,算是什麼英雄?說到底,眩於名實,不知所守。

武則天在明堂前端立片刻,然後返身登車,將皇嗣招至近前,扶起發頂,沉聲道:“天下,朕付予你,勿違乃父乃母之志!”

“兒謹記父母之志,不敢有違!”

李旦涕聲作應,淚眼滂沱。

聖皇遷居上陽宮之後,李潼便也開始了忙碌,一邊安排神都留守的細節,一邊組織西征的班底。

他並不打算將太多人事留在神都,所以南衙唐先擇、桓彥範等人也都抽調出來。不過神都作爲帝國中樞,法禮上的正當性也必須要尊重。

所以政事堂所佔四席也都沒有調動,儘管已經做好了之後陸續交出的準備。當然,對於神都的局面,李潼也並非完全放棄,還是進行了幾項人事調整,他的丈人鄭融從麟臺少監轉爲國子監司業,中書侍郎陸元方則轉爲工部尚書,參政如故。

相對於雍王如今在朝中所表現的強勢,這樣的人事調整簡直可以說是一大讓步。所以朝廷對於雍王西行的名位與勢力安排,也可以說是投桃報李。

最終,李潼以關內道大總管、北庭大都護、雍州牧並西京留守,出巡關中、討伐不臣。

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070 頌聖臺閣體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106 禁中逆亂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196 卑職願從大王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007 上陽宮官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184 洛陽女兒行0350 艱難皇嗣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268 薰蕕不同器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062 禁中亡命徒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80 豬狗之才0221 窺望河西0061 佳人再贈香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355 大河漕幫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003 前途堪憂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287 靈前敲詐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291 獻業求命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290 懼親如仇0077 永昌元年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30 給事真幹才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207 李氏名駒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98 狄公出手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030 百騎軍士
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070 頌聖臺閣體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106 禁中逆亂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196 卑職願從大王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007 上陽宮官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184 洛陽女兒行0350 艱難皇嗣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268 薰蕕不同器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062 禁中亡命徒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80 豬狗之才0221 窺望河西0061 佳人再贈香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355 大河漕幫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003 前途堪憂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287 靈前敲詐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291 獻業求命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290 懼親如仇0077 永昌元年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30 給事真幹才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207 李氏名駒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398 狄公出手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030 百騎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