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3 太平歸邸

上官婉兒受命趕到玄武門南陶光園的時候,太平公主儀駕隊伍已經在進行整裝。

人羣中上官婉兒見到公主的乳母張夫人正立在廊前喝令宮人們搬擡裝載器物,便匆匆行上前去,斂裙爲禮並微笑道:“多日不見,阿姨更顯福態,公主殿下可在舍中?妾奉神皇陛下命,隨儀奉送公主歸坊。”

張氏夫人看到上官婉兒,神情略顯尷尬並疏遠,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公主殿下還在安撫小郎,請上官才人廊外暫候。”

說罷,張夫人便匆匆往內廳行去。上官婉兒也並不在廊下乾站着,轉眸見到手捧宮冊的女官,便行上前去接過宮冊匆匆一覽,而後便行入庭前開始清點將要跟隨公主出宮的宮人並物品。

內廳中,太平公主身穿一件素色衫裙,粉黛不施,素面清瘦,只一對眼眸更凸顯出來,卻也沒有多少神采,幽深內斂。

她環抱着襁褓中的幼子,並彎下腰去耐心勸撫正在嘟着嘴巴鬧彆扭的長子薛崇訓:“阿郎不要傷心,咱們今天是要歸家,這裡雖然風景好,但終究不是咱們的家苑……”

正在這時候,乳母張夫人行入,並彙報上官婉兒廊外候見。

聽到上官婉兒的名字,太平公主眸中閃過一絲厭色,將懷中小兒遞給宮人,並行至窗前冷笑道:“那賤人還敢近我?若非她巧言詐我入宮,家門何至於……”

講到這裡,她已經是滿臉恨色,眼眶都微微泛紅。

張夫人見狀,上前輕撫公主後背:“傷情難免傷身,情勢已經到了這一步,殿下更該爲郎君、娘子們愛惜自身。那賤婢終究是奉御行走,常侍左右,公主既然厭她,不見就是了,實在沒有必要逆氣傷懷。”

說着,她又輕退幾步,拉着少年薛崇訓的手臂笑語道:“阿郎且隨妾來,看一看你的珍愛玩物有沒有遺漏下來?咱們久不歸家,你就不掛念你留在府中的那些器物?”

垂髫小童不知憂愁滋味,聽到張夫人這麼說,薛崇訓很快就忘了將離的憂愁,掰着手指頭細數自己的玩具,並擡腿衝出廳室要親自檢查一番才放心。

張夫人隨後也行出,見到上官婉兒已經在清點人事,本來已經不打算在上前說話,但想了想之後還是舉步上前笑道:“出入喧擾,小郎正在哭鬧,公主殿下實在沒有閒暇召見,還請才人體諒。”

上官婉兒聞言後只是微笑頷首,道是不妨。

正在這時候,納言武承嗣也趕來此處,身後還跟着三十多名強壯宦者並幾架高大華美的軒車。

上官婉兒上前見禮,武承嗣心不在焉的應付過去,然後便快步行入廳中,過不多久,廳內便響起激烈的吵鬧聲,然後武承嗣便訕訕退出,臉色也有幾分羞紅。

他在廊下停立未久,招手喚來上官婉兒,叮囑道:“傷物傷心,人情難免,有勞上官才人隨從安頓,我自儀駕之前引衆導行。”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太平公主出行儀駕才收拾停當,公主也在宮婢們環擁之下登上軒車,隊伍纔出發向玄武門行去。

行出玄武門之際,武承嗣早已經率衆等候在此,身後百數名百騎精銳騎士,眼見公主儀駕行出宮門,便策馬列隊而行,導引淨街。

出宮時間已經不早,當隊伍行至皇宮東城宣仁門之際,街道上已經響起了街鼓聲。

靠近宣德門的清化坊與立德坊恰是洛水北岸最繁華的坊區,此時坊門前難免聚集着衆多排隊入坊的坊民,使得街面也變得擁擠不堪。

“速速淨街,勿阻公主殿下行途!”

武承嗣一聲令下,前方百騎軍士們便打馬衝出,揮舞着馬鞭並木杖驅散擁堵在街上的行人,行人們都被驅趕到道路兩側,聽到街鼓聲越來越急促,許多被驅趕到街道西側不能從速入坊的行人們都焦躁不已,只能盼着貴人行駕趕緊通過。

“難怪人言權勢動人,生死喜悲只在一瞬啊!”

行途中,太平公主看到前方導引的武承嗣前呼後擁的威風陣勢,坐在軒車中忍不住對同在車中的乳母張夫人嘆息道。

“也只是得趁公主殿下行儀借威而已,神皇陛下聖眷……”

張夫人隨口回答,轉見太平公主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又長嘆一聲道:“生者終需專顧眼前,公主殿下還是不可傷情孤僻啊!如武納言之類,十數年前又是什麼樣的處境?怕是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日的風光!郎主雖然命數虛薄,但遺下的兒女終究還要公主看顧。既然聖眷不減,又有愧情,殿下你又何必……”

“愧情?她若真有情,又怎麼會……我能貪享的也只是一個婦人之身,無害於她,讓她能倫情自賞罷了。”

太平公主講到這裡,眸中又是淚花閃爍,並將頭顱靠在張夫人肩際,隱作啜泣:“阿姨說得對,我不似她,人情絕無,稱孤喜寡!爲了身前的兒女,不該悲傷沉迷!萬物都來欺我笑我,終究還需自身要強,才能不讓人由頭到尾看個笑話!”

口中喃喃細語,她眼神卻逐漸變得銳利起來,悲慼柔弱的外表下已經有熾烈在醞釀。

太平公主舊邸位於天街西側的觀德坊,神皇因恐公主睹舊傷情,於永昌元年特旨於天津橋東南側尚善坊、省內僕局官署並擴地爲公主再建新邸。此番公主出宮,正要入住新邸。

行過皇城東街,儀駕轉至皇城南側端門前,再過天津橋便到了尚善坊。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街上自然行人絕無,但在尚善坊西坊門前,早有府寺官員並永昌縣令等立此等候。

眼見當前而行的納言武承嗣,官員們俱都趨行迎上前來,武承嗣停下來與官員們稍作寒暄,但太平公主車駕卻徑直行入坊內,沒有絲毫停頓。

當武承嗣應付過這些迎接的官員,再次趕往公主新邸時,公主儀駕早已入邸。當他行過前堂準備再往中堂行去時,卻被公主乳母張夫人當面攔住:“公主殿下着令老妾多謝相公禮送歸邸,門無長丁,不便待客,更慮相公堂事忙碌,天色已晚,便不遠送了。”

聽到這老婦直言逐客,武承嗣羞惱頓生,默然片刻才又哼道:“因奉神皇陛下所命,不勞道謝。既然公主已經歸邸安居,那也就不再叨擾。”

說完後,他便轉身離去,只是行出幾步又頓足回首說道:“坊中自有親戚門戶並居,邸中若起居有缺,直往告知即可。”

張夫人目送武承嗣離開,心中卻是不免一嘆,入居禁中這段時間,她也聽風傳、言是神皇不願公主久寡,想要將公主再配武承嗣。

拋開其他,張夫人倒是覺得這也未嘗不好,雖然單從人物風貌而論,武承嗣是拍馬也難及前駙馬薛紹。但其人畢竟深得神皇恩寵,且又身居高位,若能併爲一家,公主自然也能無憂日後。

但她也心知這對公主而言實在是很難接受的安排,公主本就性格剛強,如今更因家門禍變得有些孤僻倔強,更加不會接受。

一路行回中堂,張夫人卻見到公主正在堂中接待上官婉兒,神態和顏悅色,並無此前那種不屑言之的厭惡。她略有錯愕,但還是不動聲色的上前彙報武承嗣已經離開,而後便告退安排各種入居事宜。

“身下兒女糾纏,我本就沒有什麼可作閨閣秘話的朋友。唯與才人面熟耳順,入居禁中這幾個月,才人卻少來訪問,實在讓人傷心。”

太平公主拉着上官婉兒的手並坐在席,口氣親近中又帶着幾分嗔怨:“如今歸居外坊,門庭更是冷清,盼望才人能夠愛惜故情,常來遊走,不要讓我席上常缺嘉賓。”

“妾也盼望能夠常與公主殿下相伴,閒時難偷,又恐不能雅情常佔、愉悅主人,久來見厭。”

上官婉兒微笑應答,心中則有幾分彆扭,她與太平公主年齡相近,因爲神皇遣用而常有接觸,但也僅僅只是相熟而已。

彼此身位相差懸殊,小意逢迎只求一個不忤當面。即便有什麼微薄情面,怕也折耗在年前召請入宮的舊事中。

即便太平公主對她有什麼遷怒波及,上官婉兒也不敢口含怨言,申辯有無道理。此夜非凡的熱情,倒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儘管太平公主熱情留客,但上官婉兒還是不敢逾制逗留宮外,眼見天色漸晚,固辭離開。

待到上官婉兒行出,太平公主臉上笑容便蕩然無存,問過兒女俱都睡下之後,她便望着燭影枯坐出神。

張夫人心中疑惑公主何以對武承嗣那麼冷漠,又對上官婉兒流露親近,終究還是沒忍住問了出來。

“承嗣其人,仗勢幸徒罷了。他有聖眷可恃,我又不弱於他,不必假於辭色、委屈自己。更何況,他是武姓子,我是李家女,終究不是一家。上官雖是刑家餘孽,但卻常在陛前行走,自有片言之力可以借我。未來家事都需自主,難免要借用羣力。”

此前身在禁中,愁緒滿懷,她也沒有心情梳理人情事務。可是隨着入坊來到這個陌生的新環境,感受就變得深刻起來,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任性無憂的小娘子,諸事都要簡列在懷,深思熟慮,纔會對上官婉兒有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

稍作停頓,她又沉聲說道:“阿姨還記不記得去年內教坊所見二兄幾個遺孤,原來那三個小兒早就出閣。上官幾次言有淺涉,這刑婦對我幾個侄子倒有幾分非凡牽掛。稍後阿姨坊野小作打聽,若能恭謹自守,可以傳告他們來走訪結誼。那個三郎守、守義,倒是才貌不凡,讓人印象深刻,堪與我家孩兒伴戲。”

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173 算你跑得快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156 武氏羣英會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445 死不入黃泉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202 大唐帶貨王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072 天賦異稟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222 吐谷渾王族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212 獨不見,自惶恐0305 門牆生隙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81 媽寶裴光庭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29 李氏爲上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161 宰相薦才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042 能奏《武媚娘》否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417 搶位政事堂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79 神宮巍峨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07 李氏名駒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030 百騎軍士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78 死而無憾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255 肥羊難宰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27 南省氣象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148 橫財浸金汁0022 萬古愁難銷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265 順水推舟0054 鎖喉之臣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015 仁智院掌直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
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173 算你跑得快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156 武氏羣英會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445 死不入黃泉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202 大唐帶貨王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072 天賦異稟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222 吐谷渾王族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212 獨不見,自惶恐0305 門牆生隙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81 媽寶裴光庭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29 李氏爲上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161 宰相薦才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042 能奏《武媚娘》否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417 搶位政事堂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79 神宮巍峨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07 李氏名駒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030 百騎軍士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78 死而無憾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255 肥羊難宰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27 南省氣象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148 橫財浸金汁0022 萬古愁難銷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265 順水推舟0054 鎖喉之臣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015 仁智院掌直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