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大唐帶貨王

今日王府入直乃是官二代史思貞,他匆匆入邸登堂,聽大王問起這個問題,便笑語道:“近日登門拜見者,的確多有賈客。這些世道卑流,不知大王趣意如何,不敢貿然發聲滋擾,走望幾日,纔敢入禮求見。”

說話間,他將王府有關於此的籍卷呈送上來。

李潼展開這卷宗,草草一覽後,臉上已經流露出掩飾不住的驚訝:“這些商賈之類,與我有何瓜葛?怎麼捨得如此巨貨投獻?”

雖然比不上太平公主的豪富,但李潼身爲一品郡王,一應日常用度都有朝廷供養,也絕不是眼界淺薄、會因爲區區浮財驚容變色。此刻之所以驚容難掩,就在於這卷宗所記載財貨禮單種類、數量就連他都大感吃不消。

這卷宗中所記載十幾個名字,李潼一個都不認識,可是白紙黑字的禮品數額,卻讓他險些看得眼睛都轉移不動。

禮品中最直觀便是錢帛之類,少則幾千錢、數匹絹,多的則有十數萬錢,上百匹的絹數。單單這兩項通算下來,錢數便有幾十萬之多,絹帛之類也有數百匹。

除了這些浮財之外,還有珍珠、香料、金銀器物之類,價值如何,則就無從估量了。

史思貞聞言後便微笑道:“倒也不可說全無瓜葛,大王國宗貴屬,這些人衆也都是在御的子民,具禮以獻,自在應當。”

李潼聽到這話後更有些無語,仍有些狐疑道:“這記載沒有錯誤?那些禮貨都在府中?法禮大義雖在,但他們若只是恭順良民,無悖國法,自能安居樂業,何須重禮濫獻?”

“大王或是不知,其實這也都是常態。國爵尊貴,人所共仰,譬如星月高懸,或不謂惠於庶衆,但人也都各承光輝。賈人好利,若無利可圖,又怎麼會禮敬於人?”

史思貞上前一步,恭立案旁,擡手指了指捲上所記載兩個胡人姓名並說道:“這二胡客,所奉禮也非大王一戶,早年也曾禮入我家,出入問候,所求無非沾享貴氣而已。不瞞大王,他們所以登門來拜,也有幾分卑職言引的緣故。”

李潼順他手指方向望去,一個名爲史沙士、一個名爲舍羅,明顯的胡人名字風格,而且後一個似乎還是波斯人。

他們所進獻禮貨也頗爲豪爽,一個是八萬錢並兩扇連珠綴孔雀石屏和其他雜類器物,另一個則更加豪邁,直接諸色寶石二十斤並金精一斗。

本就素不相識,平白受此重禮,李潼心裡實在有些不踏實,聽到史思貞竟然認識他們,於是便擡眼望向史思貞,要聽一個解釋。

“這些胡商們,各掌珍物無算,都不是尋常市易定價之物,愛之者千金求訪,厭之者絲縷不出。他們各將珍貨寄贈都邑權貴門邸,所爲的無非是華堂懸掛,彰其貨美。高門往來悠遊者,蓋非尋常賓客,得見所好,不惜巨財也要訪得……”

聽到史思貞這一解釋,李潼才頓時醒悟過來,原來這也是一種營銷手段。

大唐雖然風氣開放,對四邊諸夷也多有包容態度,但對胡人心存輕視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如史思貞一家能夠混到朝堂高位的,也絕不是什麼普遍現象。

這些胡商們雖然握有大量的珠寶珍貨,但說實話這種東西價格水分也大,正如史思貞所言,喜歡的再大代價也不覺得可惜,沒需要的白送或許都覺得累贅。所以將這些珠寶器物直接贈送給權貴高門,供其擺設把玩,本身也是哄擡物價的一種方式。

“大王身姿清貴,自然不知這些商賈俗業的奸巧心跡。日前新作《洛陽女兒行》,一經傳頌在世,南市諸貴器貨行訪買者絡繹不絕,金盤珠帳之類的器物價格更是比日遞增。”

史思貞講到這裡,望向大王的眼神又有幾分崇拜,並指着卷中一些商賈名字解釋道:“大凡所錄投獻珍器者,不出意外的話,多是受惠於大王雅言富貴的華章。大王雖然尊體不入賤市,但市中已經多頌王號。”

李潼聽到這話,更是瞪大眼,實在沒想到他抄了一首詩,居然還帶來這樣的迴響。按這趨勢發展下去,他未來是不是不該再自稱什麼逍遙王,乾脆大唐帶貨王得了。

頓了一頓後,史思貞的笑容又有幾分曖昧:“其實何止這些販售珍貨的商賈,那些曲弄香舫的伶兒們,近日多有更改籍名,曲中館裡顏如玉、越玉者,十呼九應,也是一奇。”

聽到這裡,李潼頓時不能淡定,臉上泛起一絲古怪笑容,嘆息說道:“一時閒趣罷了,世道好事者何至於趨附若斯!”

“大王常在富貴風雅,久浸尋常,哪知世道閒流俗衆飢渴入疾啊!”

史思貞也感慨一聲,並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其實何止府外閒流趨附分惠,就連卑職也得大王雅望帶挈,舊有弄好伎兒、苦求入宅專侍不得,得知卑職在事王府,這才歡然入宅,並求能入府從習雅技。”

聽到這毛臉胡人下屬居然藉着自己的名頭泡妞,李潼更有幾分哭笑不得。不過由此也確定一件事,他是真的紅了,不僅僅是朝中炙手可熱的新貴,哪怕在市井閭里,居然也有了不小的號召力。

既然有這樣一個緣故,對於這些突然入府的重貨,李潼自然也就沒有心理負擔的笑納了。對於這類搞奢侈品的傢伙,他向來乏甚好感,你敢送,我還不敢收?

不獨眼下敢收,李潼更想到這可是一條可以持續發展的財路啊。此前他搞文抄,還只是想着在士林混點文名,卻沒想到還有不凡的帶貨能力,當然也要用心挖掘一番。大唐帶貨王,他當定了!

眼下李潼還在思忖該怎麼籌措財貨以支持故衣社的發展,此前爲了弄丘神勣,暴露了一部分禁中隱事,現在禁中也在嚴查宮貨外流的事情,老太監楊衝也不敢頂風作案,繼續大手筆的運輸財貨支持。

至於他姑姑太平公主,雖然家境豪富,但也絕不是一個乏甚主見的懵懂婦人,做事也都有度有量。再說,李潼也不好意思可着一個目標薅羊毛,畢竟他姑姑也是孤兒寡母的不容易。

現在出現了這樣一批新目標,李潼哪有客氣的道理,就要彰顯他的帶貨能力,讓這些胡商心甘情願給他錢花:等到王業復興,我大唐鐵騎重新稱霸你們家鄉的時候,一人給你們發朵大紅花!

手裡把玩着一串水晶手珠,他略作思忖,口中已經唸誦起來:“紅羅袖裡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疑是老僧休唸誦,腕前推下水晶珠。”

李白這一首七絕,雖然主要描寫的不是水晶珠,但既然大家都有穿鑿附會蹭熱點的熱情,倒也能夠應付一下。

史思貞在一側聽到大王隨口作韻,兩眼更是熠熠生輝,默唸幾句將這一首詩暗記下來,然後才拍掌讚道:“大王捷思韻勝,實在令人欽佩。想知神都未來不久,風情雅賞推崇何者,俱在大王聯絕之間啊!”

李潼聞言後也淺笑起來,但心裡也很清楚,市井閒人之所以推崇湊趣,若僅僅只是詩才,盛唐那些大手子們哪一個不是帶貨小天王。

之所以造成這種效果,主要原因應該還在於他的身份,趨炎附勢、人之俗情,他是集出身、才華、顏值與流量並在一身的牛逼人物,所以才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追捧。

拋開心頭這一點噱念,李潼還注意到除了那些經營奢侈品的商賈之外,另有幾個則有些不同。他們出手倒是不如那些搞奢侈品營銷的闊綽,但鄉籍卻都是河東蒲州,這就難免讓李潼心存疑惑。

史思貞本就是一個官二代,對一些官商勾結的事情也都不乏瞭解,眼見大王視線落在那幾人名字上且目露思索,便笑語道:“這幾個河東商賈,籍在大王封國,之所以投貨邀幸,目的應該還在秋貢便利。”

說話間,他便將裡邊的門道稍作解釋。

每年秋季,都是外州租庸調並土貢押運入都的時候,各王公實封者封物也跟隨入都。

有了這一筆浮財在手,對於故衣社的籌劃經營,李潼也更有把握,姑且不論未來這個行社能否達到他的預期,把這些錢花出去也算是劫富濟貧了。

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98 禁宮隱細0156 武氏羣英會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242 蜀女有才0184 洛陽女兒行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330 給事真幹才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04 誰都別惹我0105 人間滋味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141 劫掠金吾衛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074 《萬象》美哉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96 勇宦楊思勖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033 雕蟲與公賞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036 身不由己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446 白刃不相饒0069 大麴《萬象》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50 艱難皇嗣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327 南省氣象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073 春江花月夜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057 命途何艱難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248 太平積忿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270 兵入武氏邸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224 名寺可藏重兵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
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098 禁宮隱細0156 武氏羣英會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242 蜀女有才0184 洛陽女兒行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330 給事真幹才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04 誰都別惹我0105 人間滋味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141 劫掠金吾衛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074 《萬象》美哉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96 勇宦楊思勖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033 雕蟲與公賞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036 身不由己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446 白刃不相饒0069 大麴《萬象》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50 艱難皇嗣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327 南省氣象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073 春江花月夜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066 猶歌前代功德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057 命途何艱難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248 太平積忿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270 兵入武氏邸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224 名寺可藏重兵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