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

就在數日前的正月元日,神都朝廷正式的改元唐隆,棄周歸唐。

只是在最高權位的問題上,朝廷上仍然不能統一聲音,因此李旦仍然是以尷尬的皇嗣身份進行監國。由此也帶來一個更加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國無君王。

當然也還是有的,聖皇武則天尊號未除。但聖皇終究是大周君上,卻非大唐皇帝。事實上在改元的同時,武則天的尊號就應該一併廢除,可是皇嗣該以何種形式繼承大統,朝內卻遲遲沒有定論,這就讓時局氛圍變得微妙且危險。

正統正朔乃是天下最爲重要的事情,這個問題一日不解決,神都朝廷便不能名正言順的治理天下。李旦身在這樣一個焦點位置,最近一段時間可以說是過得寢食不安。

王美暢在聽完皇嗣訴苦後,也頓時意識到這當中的水深不可測,本來還在豪言願爲皇嗣分憂,可這會兒卻沉默下來,同樣生出一種不知所措的無力感。

如果是此前勢位驟得而張揚輕狂的他,對此自然免不了要侃侃而談,可經歷此前那番打擊,他也意識到自己在時局中真正大人物面前實在不值一提。

就算這次返回神都多有張揚,也是因爲身後的雍王殿下。宰相們會給雍王面子,而他僅僅只是一個幕府參軍而已,可以不給別人面子,而別人也根本不會在意他。

但既然皇嗣把話都講到這一步,該做的表態總是要做,沉默一會兒之後,王美暢才又說道:“無論殿下作何抉擇,臣必肝腦塗地、誓死相隨!”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不過是給人一種人情上的安慰而已。

“唉,我如今這境遇,進則舉步維艱,退則恐負天下。而今總算感受到,世間最險惡,莫過於這三寸人心啊!”

李旦又是嘆息一聲,神情中滿是惆悵:“舊年阿母待我雖然不稱仁慈,但家事、國事一身領之,我尚且還能安居閒苑,偶爾自覺屈氣,也常作冷眼怨念,暗恨阿母政治昏惡。但等到自己權柄操持,才知世事駁雜、人心莫測。”

李旦不是不想打起精神,展露幾分乾綱獨斷的霸氣,可性格中總是欠缺了幾分果決。

原本武氏諸王在朝時,他是一干唐家老臣們衆望所歸的家國繼承人。神都剛剛發生革命的時候,羣臣入宮相迎,李旦惶恐之餘,內心也不乏雄念,只道此番出行身負衆望,只要能夠做到知人善用、厚待賢良,便不愁政治清明、復興社稷。

可現實卻是,朝中看似羣才廣立、但卻少有他的心腹在列,本來擁戴他的唐家老臣們,彼此之間也是勾心鬥角,不能齊心輔佐。

這一次的進步大位,也算是一次矛盾爆發。強臣李昭德一味堅持讓他以皇太子入繼大統,說什麼“天皇遺命,無涉殿下。皇嗣進退,俱由聖皇,貿然棄此,孝義、禮法俱有缺失”。

但李旦心裡明白,李昭德如此堅持,無非是要保持其人在朝中一個相對超然的位置。李昭德乃是聖皇隱居之前所制封的中書令,只有皇嗣以皇太子身份繼承大統,他才能繼續維持其顧命輔佐大臣的權威。

雖然李昭德所言也不無道理,但就算不考慮受命於父還是受命於母的問題,李昭德那一副不容置疑的語氣,卻讓李旦心裡頗生不忿。

他雖然並不是一個執迷權術的人,但也並不意味着自己就全無想法和脾氣。李昭德所言無論有沒有道理,畢竟是一個建議者而非決策者,否則君臣失序、彼此間和氣也將蕩然無存。

想了想之後,李旦才又繼續說道:“我久別人事,朝內少有親近之徒,丈人身爲親戚長者,是爲數不多能推心置腹以言事的人。刑術終究小道,我擔心丈人長久任此,有損清譽,羣衆非議,日後恐難登朝大用啊。”

聽到皇嗣仍然糾纏此節,王美暢也忍不住嘆息一聲,認真說道:“這個道理,臣又怎麼會不懂?但日前在朝供奉,無根之人,難爲見重啊!資望淺薄,人勢不具,稍有逆意,即遭刁難。”

“術無大小之分,唯有巧拙之辨。譬如雍王舊年入世,也是人微言輕,不受見重,獻經媚上,天下哂之。可如今,力誅大賊,功復社稷,如今世人誰又敢以雍王爲輕?臣或無雍王智力,但也有感殿下無根之嘆,願爲觸鬚,深扎事裡,只求上下通透,皇命無阻!”

聽到王美暢言語之間對雍王的推崇,李旦眸光閃了一閃,突然又低聲道:“雍王誠是宗家大才,但年輕氣盛,總是難免杜絕人言非議。此番西進使用,強使部衆奪守潼關,朝中便不乏言聲,潼關乃中國大勢關隘,豈有不持於朝廷的道理?雍王權威濫使,聚勢關內,把持潼關,陝州亦在其覆內,恐長此以往,神都政令將不使於西啊!”

“此邪言何人所進?”

王美暢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變:“若非心計奸惡、唯恐天下歸安的賊膽之人,豈能如此禍心言攻一位宗家名王?雍王大功卓著,不辭辛苦,戎馬西行,若心無社稷,何不流連神都、安享富貴?”

李旦聞言後,神情便有幾分尷尬,乾笑一聲道:“一事具此,百人千見,人聲議論而已,倒不必因言成罪,畢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

“三人成虎、積毀銷金,臣是擔心邪言灌耳,殿下或對雍王日久生厭。雍王事蹟如何,不需細述,宗家有此強佐,才能威重不失。臣這麼說,殿下或以爲臣是貪於雍王舊日搭救的勢力,但是……”

講到這裡,王美暢頓了一頓,往左右看了看,席中傾身靠近皇嗣,才又低語道:“臣在西京主動攬求刑事,正是爲的防備雍王勢大難制。關中乃天家故宅,諸元從門戶乃社稷基石。雍王若和氣恕之,難免人心傾服,聚勢長安。臣不惜爭事典刑,以殺自污,就是爲了阻撓雍王與西京元從勾結響應!”

“這、這……”

李旦聽到這話,真是驚了一驚,實在沒想到他這個丈人還有如此深刻謀計。

“臣不敢自言睿智,但此番用事,也是略收成效。西京諸家因此畏雍王而遠之,使得雍王帳下無才力廣用,要穩固關中局面,甚至都需要折節引用草野人士。”

講到這裡,王美暢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嘆息道:“草野之徒,烏合之衆而已!近世據此勢力者,有過於夏賊竇建德?虎牢一戰,軍敗身死,霸業消亡。雍王或威重一時,但在關內不能廣結名族,雖有心亦無力。或一時氣盛,但卻勢力難久,馴鷹驅狼,方是良策啊!”

聽到王美暢這一番陳述,李旦張張嘴,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乃至於心裡生出一種看不透他這個丈人的感覺,說不清究竟是大智若愚、還是其他。

“西京諸事,不再多說,且待政事堂論定。丈人今次歸都,也有事功表現,就留朝任用吧。娘子近來體態久衰不振,我也不忍再讓骨肉長年分離。”

李旦不再評價王美暢這番言論是對是錯,轉而言及其他,他還是覺得把這個丈人安排在神都保險一點:“況且眼下大位未決,諸邊事輕,神都爲重。嶺南道訪得竇家親長,不日便要返回神都,屆時幾家親誼暢敘,往來頻繁,再不必天各一方,忍受思苦。”

聽到皇嗣前半段話,王美暢本來還覺得頗爲暖心,覺得自家兩個女兒所託得人。可是當聽到皇嗣後半段話的時候,他心緒則陡然一沉。

聽皇嗣的意思,竇孝諶還未死,而且將要被召回朝中,這不免讓王美暢心中下意識生出一絲危機感。講到出身、勢力以及跟皇嗣的關係,竇孝諶無疑都要遠遠超過了他,其人一旦入都,對王美暢的影響那是極大的。

講到在西京攬事的原因,王美暢對皇嗣所言還是其次,他最大的考量還是要借雍王勢力去打壓那些關隴元從勳貴,就是爲了防備竇家捲土重來。

這麼一想,王美暢便意識到皇嗣終究還是更加看重竇氏,想要將這些元從勳貴召入朝中爲其臂膀。之所以屢屢勸告他不要再在西京擺弄刑事,也絕不是爲他清譽考慮,而是爲了避免交惡關隴勳貴!

一念及此,王美暢便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娘子能得殿下親愛,是她的福氣,天眷加身,邪氣難害。如今國未稱安,親徒豈容閒坐!臣即便親近伴隨,也乏甚助益。況舊時居朝,未有德行可誇,西行雖積小事,終究不抵前錯,願安在幕府,不敢循情以進、傷害朝廷刑賞公道!”

最無情是帝王家,哪怕皇嗣這樣溫和一個人,一旦動了權術心思,也要將自己圈養在神都而讓竇家出頭。王美暢心中大感酸澀,也更堅定了他後計圖謀的決心。

“臣今次歸都,還奉雍王教令,需要走訪幾家親徒傳遞口信。聽說潞王太妃喜愛五郎隆業,能否隨臣同往拜見?”

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104 王居大不易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54 宰相入刑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47 血脈的力量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258 曲江盛會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152 潛龍怒音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052 大酺獻樂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008 聖母神皇0110 託事獻命0040 內教坊伶人0260 分頭入洞房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014 一窩小雞崽兒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76 紈絝衛府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48 太平積忿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40 內教坊伶人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224 名寺可藏重兵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70 兵入武氏邸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376 紈絝衛府0055 一人而敵一族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306 魏王不壽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284 禍水東引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263 娘子隨戲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050 太平公主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122 枯禾逢甘霖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290 懼親如仇0011 仁智院家人們
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104 王居大不易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54 宰相入刑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47 血脈的力量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258 曲江盛會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152 潛龍怒音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052 大酺獻樂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008 聖母神皇0110 託事獻命0040 內教坊伶人0260 分頭入洞房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014 一窩小雞崽兒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76 紈絝衛府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48 太平積忿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040 內教坊伶人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224 名寺可藏重兵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70 兵入武氏邸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376 紈絝衛府0055 一人而敵一族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306 魏王不壽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284 禍水東引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263 娘子隨戲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050 太平公主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122 枯禾逢甘霖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290 懼親如仇0011 仁智院家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