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

在行臺那場會議過去了大半個月後,時間很快來到了三月末,雍王典賣家財籌措的錢款,終於正式與朝廷使者們進行交割,作爲去年秋賦的補償,合計爲六十七萬緡有餘。

這個數字究竟是多是少,不太好評價。

如果單單隻論這一筆財貨多少,那自然是一筆鉅款,像是作爲蜀商翹楚中的宋霸子,以百萬緡飛錢投獻行臺,幾乎都已經到了傾家蕩產的程度。長安城中商賈雲集,真正能夠拿得出這樣一筆鉅款的商戶寥寥無幾。

哪怕在國家財政中,這樣一筆錢同樣頗爲可觀。像從永徽年間開始徵收的戶稅,雖是戶分九等,但若折中計錢的話,每戶約在百二十錢之間。陝西道諸州,永徽年間舊有戶數約一百三十萬戶,戶稅尚且不足二十萬緡。

若從國家開支方面來算,天授年間內外在品職官約兩萬衆,合年競支祿米爲一百七十萬斛。以鬥米五十錢論,凡在品官員一年祿米所支折錢也不足九十萬緡。

但事實上鬥米五十錢已經是極爲高昂的價格,像在貞觀、永徽年間等連年大豐的情況下,關中米價甚至都很少超過鬥米十錢。神都洛陽地處天中,漕運物流環境較之關中的長安還要優越得多,哪怕在神都革命那樣的動盪之時,鬥米都無過五十錢,長期穩定在三十錢一下。

換言之,雍王入繳的這一批錢款,足支內外職官一年之祿且還綽綽有餘。

但跟國家整體財政收支相比,區區六十多萬緡實在不值一提。在中唐兩稅法實施以前,大唐財政收入還是以租庸調爲主,租收穀米,庸則力役,調則就是以各種紡織品爲主。

儘管永徽以來,以均田制爲基礎的租庸調已經遭到了極大程度的破壞,但朝廷也增加了各種大稅、小稅並諸資課以彌補這方面的財政流失,所以總量上仍然沒有削減多少。

像後世《通典》所載,天寶年間戶稅所收每年得錢兩百餘萬緡,但在租庸調作爲財政主體的情況下,這一部分收入所佔國家整體財政收入不過二三十分之一。換言之,天寶年間大唐國家整體財政收入ꓹ 即便是以戶稅二十分之一計,也達到了四千萬緡之巨。

如果以這樣一個比例來計算的話ꓹ 去年朝廷在陝西道流失的賦稅額度應該在三到四百萬緡之間。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只大不小,因爲朝廷覈算財政收支ꓹ 諸物折錢主要是以和市官買物價作爲標準,而這一物價較之真正的市場物價通常要低兩到三成的幅度。

而且陝西道諸州財政還不僅僅只有租庸調ꓹ 像是隴右的牧監稅草、河曲的鹽稅,以及諸州物料土貢ꓹ 包括諸羈縻州府所進方物貢賦ꓹ 陝西道諸州每年能給朝廷帶來起碼一千萬緡以上的財政收入。

也正因爲物貨數額如此龐大,李潼纔要想盡辦法的將物貨截留自用,如果只是區區幾百萬緡,還真不值得他如此大費周章的謀算。

長安城這些豪商們看似揮金如土,闊綽至極,但事實上怎麼能跟整個國家的財政力量相比。哪怕僅僅只是錢財計數,彼此體量已經完全不成比例ꓹ 如果再加上其他社會資源的佔有,無論是朝廷ꓹ 還是行臺ꓹ 都遠非這些民間資本能夠撼動的。

但朝廷財政收入雖然體量龐大ꓹ 但物料品種也是複雜無比ꓹ 很難進行直接變現,當然也沒有大規模變現的必要。

畢竟如今民間的工商體系仍然遠不如朝廷ꓹ 一直到了安史之亂後、朝廷對於社會資源的掌控力度直線下降ꓹ 才使得民間工商資本得以壯大起來ꓹ 直至五代兩宋,更誕生出頗成規模的市民階級。

總之ꓹ 在行臺府庫空竭,度支計簿赤字成堆的情況下,雍王傾盡傢俬、湊出這樣一筆鉅款,雖然跟所拖欠的總量相比仍然不值一提,但也足以顯示出雍王的誠意。

起碼以李千里爲首的這一干朝廷使者們,也實在不好再發表什麼意義。行臺的財政現狀,他們是知曉大概,以目下行臺與朝廷的關係,再加上雍王於關內所享有的崇高聲譽與權勢,哪怕耍賴到底、讓他們顆粒無收,他們也根本無計可施。

但雍王並沒有爲難他們這些走使下僚,反而積極面對、主動尋求一個解決問題的權宜之計。而在這一過程中,長安士民對雍王殿下的擁戴熱情,他們也都親眼見證,心知就算不接受這個結果,繼續糾纏下去,非但不能索求更多,反而有可能更加激化陝西道對朝廷的離心與矛盾。

“殿下捐盡家財,言則爲償前過,但又何嘗不是爲我等走使員衆庇護前程、免於追責波及?錢財雖是俗物,但恩義誠是感人,但使我等諸員能憑此事蹟歸都登闕,必仗義直言,盼朝廷能夠正視陝西疾困,惠政施降!”

李千里在皇城政事堂領受這一批錢款籍冊後,滿臉激動之色,嘴裡更是連連稱謝。其他有份隨從出席的朝廷使員們,表情言行也都大體類似,只是在這一份稍顯浮誇的感激之情下,心情之複雜也可略作窺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大凡具有正常人智力的也都明白,一旦歸都,朝廷也絕不會因爲追討回幾十萬緡的資財就對他們加以褒揚。他們這一次西行催討,可以說是將朝廷與當今皇帝的體面丟得乾乾淨淨。

但他們也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去指責雍王殿下,雍王這一番操作,用心自然不可稱絕對的坦誠,但也是在朝廷步步緊逼的情況下不得已做出的應對。

特別如今行臺府庫虛實已經無從隱瞞,接下來或許還要面對諸邊胡寇侵擾的問題,諸邊州可能還要面對戰亂不已的情況。甚至他們還沒有離京,便能感覺到行臺近日氛圍凝重,人馬調動頻繁,顯然已經在提防這一變數。

不同於李千里浮誇虛假的道謝,跟隨出場交接的裴守真則就沉默得多,他離席入前再拜雍王殿下當面並沉聲道:“拙才猥瑣,強諫致變。近日來多承殿下謬讚錯賞,實在受之有愧。歸都之後,唯述所感,無論能否說服朝堂諸公,覆命之後,此身已無顏面再充朝位,唯是請辭慚隱。若西方果有兵戈之亂髮乎於此,屆時跣足來投,若得不棄,帳前卒使,義不容辭!”

聽到裴守真這麼說,李潼心裡自然頗感高興,並對在場衆人說道:“行臺所在,既非化外之邦,皇命之下,無論東西,凡有志之士欲以才力爲進,無不倒履歡迎!”

雍王殿下如此禮賢下士,在朝一干朝廷使員們心中也多多少少生出此類想法,只是並不敢像裴守真表現的那麼外露。

畢竟他們可沒有裴守真那麼強硬的家世出身,此行出使西京生出如此波折,歸都之後已經是處境堪憂,若再在行臺這裡主動迎合雍王殿下的招攬,只怕此行東歸將成死路一條。所以就算心裡有什麼想法,也只能按捺不發,歸都之後觀勢一番,如果真的風頭不妙,再趕緊捲鋪蓋西逃。

足足六十七萬緡的巨資,李潼自然不能用幾張飛錢匯票打發了。

且不說眼下飛錢業務還沒有發展到神都洛陽,單單最近這段時間裡在長安城鬧出這麼大的陣仗,也不能讓這羣朝廷使者們走的悄無聲息。就得大作鋪張一番,給長安民衆們一個交代,讓人們看一看,當今皇帝是多麼的刻薄無情,將雍王傢俬榨取的乾乾淨淨。

所以這六十七萬緡的錢款,幾乎都被換成了體積龐大且分外惹眼的絹繒絲麻等物料。

即便以一匹絹三百錢計,那就是足足兩百多萬匹絹,再加上雜充其他價格相對更加低廉的物料,行臺籍簿交割後,又在皇城朱雀門內點驗了足足兩三天的時間,最終千數駕託滿物料的大車才從朱雀門緩緩駛出,沿金光門橫街向東駛出春明門,離開長安城。

這一天,雍王殿下親自率領行臺僚屬們在朱雀門前相送。而長安城中也有衆多士民聚集在橫街兩側,雖然不能近睹朱雀門前雍王殿下神采如何,但遠遠也能見到雍王殿下只着一系簡單的素色圓領袍,自給人一種淡淡得蕭索感。

再見到那長長的幾乎看不到頭的車駕隊伍,長安民衆不免羣情激動,若非行臺派遣足夠甲兵護從,譁噪民情幾乎要阻攔車隊出城。橫街左右沿途唾棄連連,更有民衆忍不住憤慨咆哮:“神都士民喜着新袍,勿忘名王寒立長安!關西父老,與王同袍,哪懼人間險惡逼害!”

聽到橫街兩側民衆們的唾棄怒罵聲,一干負責押運物料離京的朝廷使者們一個個也都是羞慚不已,以至於汗流浹背,其中有幾個本籍長安的朝士更是掩面而行,羞見父老。

也幸在行臺提前準備充分,佈置甲兵分巡坊曲各處,羣情雖然因此激亢無比,但總算沒有發生什麼大的騷亂。

裴守真負責押尾後隊,行出春明門後,勒馬回望長安,神情不無複雜:“朝廷恩德,自此絕於西京,唐家故澤,歸於雍王啊……”

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220 如意元年0003 前途堪憂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305 門牆生隙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022 萬古愁難銷0207 李氏名駒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078 死而無憾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07 南望老人星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105 人間滋味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09 仗義屠狗輩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011 仁智院家人們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21 徐敬真引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141 劫掠金吾衛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106 禁中逆亂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039 羅網常設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289 竇七入彀0001 大唐宗王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107 坊居閒趣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22 枯禾逢甘霖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079 神宮巍峨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66 猶歌前代功德
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220 如意元年0003 前途堪憂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305 門牆生隙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022 萬古愁難銷0207 李氏名駒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078 死而無憾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307 南望老人星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105 人間滋味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09 仗義屠狗輩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011 仁智院家人們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21 徐敬真引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141 劫掠金吾衛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106 禁中逆亂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039 羅網常設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289 竇七入彀0001 大唐宗王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107 坊居閒趣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122 枯禾逢甘霖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079 神宮巍峨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066 猶歌前代功德